(原標題:機票又漲價!南航、祥鵬、奧凱航空等10月5日上調燃油附加費)
離上一輪調價過去不到4個月,部分航空公司又將上調燃油附加費。南都記者今日獲悉,由於受到近期油價變動等因素影響,南方航空、祥鵬航空、奧凱航空等航空公司將於10月5日(出票日期)起調整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徵收標準,成人旅客800公裡(含)以下航線每位收取20元/航段燃油附加費、800公裡以上航線每位收取30元/航段燃油附加費;兒童、按民航局規定享受優惠的革命傷殘軍人和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實行減半收取,即800公裡上下航段每位旅客收取10元;按成人公布普通票價10%購票的嬰兒旅客免收燃油附加費。
此外,國泰航空也宣布11月2日或以後籤發或重新籤發的機票將包含燃油附加費。
祥鵬航空在官方渠道宣布上調燃油附加費
現在購買機票不受影響
奧凱航空一名工作人員對南都記者透露,此次調整對現在購票不會產生影響,10月5日以後購買機票便適用上述調整標準,此外,「如果現在已買票但後續要改籤,那麼相關費用可能需要補交。具體費用以屆時旅客訂票時顯示的提示為準。」
南都記者瀏覽各大航空公司網站了解到,截止目前,包括東航、南航、國航、春秋航空在內的航司在官方渠道暫未發布徵收公告,春秋航空相關工作人員回復南都記者稱,目前還沒有正式的公告,涉及改籤等情況,需等待以航司後續發布的詳細公告為準。南方航空客服則告訴南都記者,「燃油附加費的徵收以原始出票日期為準,換開客票時,燃油附加費不退不補。」
依據祥鵬航空發布的通知,之前,國內每段航班會交50元作為民航發展基金,從10月5日開始,800公裡(含)以下航段每位成人旅客多了20塊的燃油附加費,要交70元;800公裡(含)以上航段每位成人旅客多了30塊的燃油附加費,要交80元。值得注意的是,在嬰兒繼續免收的同時,對兒童、革命傷殘軍人和因公致殘的人民警察收取10元/人(減半收取)的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
對於調整收費標準,攜程旅行網表示,已收到相關航司關於調整燃油附加費的通知。攜程機票相關負責人提醒,航空公司會在通知中註明,燃油附加費的收取以原始出票日期為準,換開客票時,燃油附加費不退不補。也就是說,10月5日以前出票的國內航線客票,如果要變更至10月5日(含)以後,不用按新標準補交燃油附加費。
此外,南都記者從香港民航處和國泰航空官網了解到,民航處曾於2016年2月1日起停止審核自香港出發的航空公司徵收客運燃油附加費,由於9月21日宣布放寬關於機票銷售價格方面的規定,「所有由11月1日或之後發出由香港出發航班的機票,可包含航空公司自行決定徵收的客運燃油附加費」。基於這一背景,國泰航空及國泰港龍航空公告於今年11月2日或以後籤發或重新籤發的機票將包含燃油附加費,此費用適用於所有票種,燃油附加費會根據燃油價格每月調整,而對於11月2日以前從香港啟發之行程報價,並不包含燃油附加費。據香港媒體報導,香港旅遊業議會預計11月起出發、乘坐國泰航班的旅行團,相關費用會轉嫁消費者,預計會追收附加費。
國泰航空11月2日起籤發的機票包含燃油附加費。
依據香港民航處發言人說法,香港的航空公司業務競爭非常激烈,「燃油成本不論是包含在票價之內或分開列出,其實亦屬於航空公司需收回的營運成本的一部分」,「關鍵是要鼓勵競爭和確保價格展示的透明度」。
油價持續攀升增加航司成本
上一次普遍上調燃油附加費是在今年6月5日。彼時,國航、東航、海航、上海航空、春秋航空、深圳航空、西部航空、奧凱航空等多家航空公司宣布自6月5日(出票日期)起,國內航線800公裡( 含)以下航段每位旅客徵收10 元,800 公裡以上航段每位旅客徵收 10 元。這是時隔三年後,國內航線燃油附加費再次恢復徵收。
南都記者了解到,2009年,國家發改委會同民航局發布《關於完善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建立了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的聯動機制。為進一步促進航空運輸企業節能降耗,2015年,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再次發布《關於調整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與航空煤油價格聯動機制基礎油價的通知》完善聯動機制,將收取民航國內航線旅客運輸燃油附加依據的航空煤油基礎價格,由當時的每噸4140元提高到每噸5000元,即國內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超過每噸5000元時,航空運輸企業方可按照聯動機制規定收取燃油附加費。因此,自2015年2月至2018年5月,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低於燃油附加的起徵點,沒有收取燃油附加。
對於6月重新徵收燃油費的舉措,民航局發展計劃司副巡視員張清在民航局8月的例行發布會上曾回應稱,今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大幅上漲,6月份民航國內航線航空煤油綜合採購成本上漲至每噸5389元,超過了燃油附加的起徵點,故800公裡(含)以下和800公裡以上航線的燃油附加最高收取標準為每人10元。下一步,民航局將會同國家發改委進一步推進民航運價的市場化改革,擴大航空運輸企業的定價自主權,完善燃油附加的聯動機制。
民航學者綦琦指出,重新徵收燃油附加費,原因主要是國際油價高企,令航空公司成本增加。南航、東航、國航等均在2018半年報中坦言,企業的經營狀況很大程度上受到國際油價波動的影響,如南航方面在財報中提到,「航油成本是公司最主要的成本支出。雖然已採用各種節油措施控制單位燃油成本,降低航油消耗量,但如果國際油價出現大幅波動,集團經營業績仍可能受到較大影響。假定燃油的消耗量不變,燃油價格每上升或下降10%,將導致本集團全年營運成本上升或下降19.38億元人民幣。」在此背景下,航空公司紛紛通過提升航油使用效率和客座率,以及加強精細化管理等方式來控制成本。
最新數據顯示,新一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將於9月30日24時開啟,多家機構預測國內成品油價格將實現「三連漲」。分析人士認為,此輪航空燃油附加費的再次上調屬於意料之中,油價上漲固然會壓縮航空公司盈利空間,不過由於每班航班燃油成本相對固定,對於客座率較高的航空公司來講,徵收燃油附加費可以覆蓋增加的燃油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