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夢想,我曾經身披名校得光環,在一個又一個城市之間,像個候鳥一樣跋涉,從南到北,從西到東,但是從來沒有哪個城市的美好可以留下我的腳步,一直到那年秋天的黃昏,我駐足三線城市蕪湖以後,便難捨難分,選擇了留下。
一直覺得自己文筆青澀,不敢抬筆來描寫它,只怕淹沒了它的美好與獨特。然而,內心深處又有無數個聲音:寫它,寫它,我不寫誰寫?
01 城市的腳步
作家海子,曾經在作品《夏天的太陽》中寫道:「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而蕪湖的羞澀,就在於,不論冬夏,還是春秋,不論清晨,還是黃昏,都是一幅未經濾鏡的圖畫。
蕪湖市,依偎著長江而建,長江的水從城市的邊緣緩緩流過,也註定了人傑地靈的客觀環境。
背個行囊,帶上期待的心情,和我一起出發。
年輕的心,總是無法被冷漠的窗玻璃禁錮。方特歡樂世界,在蕪湖已經建立四期,每一期樂園的項目在保留原有特色項目的同時,都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和體驗。你可以穿過維蘇威火山,可以跟著花車巡遊,可以在夜色來臨時觀賞煙花秀,可以在黃昏時分坐在城堡的腳下寫生。
如果說刺激的遊玩項目讓自己興奮,想要真實地感受下歲月靜好的從容,那麼,我們有必要去「九華中路」走一走。
九華中路橫過蕪湖赭山公園正門,每年的11月,是觀賞的最佳時間。
馬路兩旁的銀杏樹,葉子呈黃金色,在陽光的親吻下熠熠發光。有微風吹來的時候,它就會愉快地歡笑著,或與路過的行人打招呼,或調皮地從樹上飛下來,滑過姑娘的臉頰,輕撞男孩的肩膀。
如果恰好有遊客買了遊覽票,那麼,你可以幸運地看見正「轉動」著的摩天輪。摩天輪想與每日陪伴它的天空來個擁抱,又無奈於心靈的距離那麼近,空間的距離卻那麼遠。
我想:每一個善良的人們,都會去憧憬著未來。
站在秋季的街頭,你也一定幻想著其他季節的城市是什麼模樣吧,特別是,冬天已經來了,春天還遠嗎?那麼,春天的蕪湖又會是什麼樣的呢。
如果說春天哪個地方最能代表蕪湖,當屬「響水澗」。
它位於弋江區,百度是這樣描寫它的:「峨橋鎮浮山的東麓有一條山澗,下雨天水聲與眾不同,發出「咚咚鏘鏘」的聲音,像金鑼金鼓在一齊敲打,響聲清亮,山鳴谷應;在近處聽到的鑼鼓聲不大,但遠在南陵的黃墓、奎湖等地,都能聽到非常清脆的聲音,故名響水澗。」
而春天的響水澗,更是如油墨畫一樣,水清的透明,花開的燦爛,村莊靜謐的別致。倘若來這裡遊玩的少女穿的剛好是淺色的衣服,拍出的照片,定是漂亮的人兒與獨特的景色無法辨認吧。
02 城市的溫暖
想要融入一個城市,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當個「小吃貨」。而吃,本身就是很有講究的藝術,而非僅僅是為了解決溫飽。
耿福興,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歷經滄桑,百年不衰。這個店鋪最有特色的莫過於小籠湯包、蝦籽面以及酥燒餅。
包子鮮香肉嫩、湯汁醇正濃鬱、入口油而不膩,蝦籽面煮好以後,加入調製有蝦籽、豬油、蔥花、醬油等佐料的高湯,一口入胃,幸福滿滿。
至於酥燒餅,油而不膩,酥脆爽口。
老話說,早餐要吃好,中餐要吃飽,晚餐要吃少。
在蕪湖,不管男女老少,這些年來不論外賣還是堂食,很多人都對小高米線情有獨鍾。
米線勁道滑口,雞丁肉香而不爛,湯汁濃而不膩,再加上海帶與豆芽做配菜,對美食的最高讚美「色、香、味」俱全,大抵就是一碗雞丁米線的樣子吧。
對味覺有所追求的人們,對零食想必也有自己的喜愛。
逛街累了,走路疲了,工作倦了,或者想一個人發會呆,來碗巷子口的涼粉最合適不過。天熱的時候吃涼的,香醋、辣油、蘿蔔粒、特色醬料攪拌一下,一塊涼粉,軟糯入肚,味道老少皆宜。冬天的時候吃熱的,油炒了後的涼粉,因為被烹製出了蒜香,再多的寒氣,也都散去了。
記得小時候,大人們每隔一些天都要出去趕集,為了能完成功課,小孩子們是不敢跟著去的。但是那貪吃的小嘴裡,已經在大人越走越遠的背影中,偷偷地藏起了口水。
小邢板慄,以糖炒為主,經六道工序精心炒制而成,以「蜂蜜糖炒、香甜軟糯、色澤金黃、皮薄易剝」為產品特色。
趁著板慄剛炒出來還帶有溫度的時候,剝一顆放進嘴裡,甜在味覺,喜悅在對生活的知足裡。
曾經有個知名的外國博主,這樣評價中國:「中國很安全,沒有戰爭,因為那裡的人們都很忙,每天最多的時間就是用來賺錢。」加上今年的疫情,更是讓很多人感嘆,生活果真諸多不易,能活著該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城市的房價總是居高不下,還有那漲幅總是令人失望的薪資,每天似乎都做不完的工作......
如果生活不是那樣的吃力該有多好啊,如果快樂的成本能降低些該有多好啊。
來一把傻子瓜子吧,一顆一顆地嗑下去,把瓜子吃肚裡,把瓜子殼吐出來。如果說我們想要的幸福是瓜子,那些與幸福並存的辛苦與付出,不就是瓜子殼嗎?
當然,這可不是普通的瓜子。「傻子瓜子」因鄧小平多次在高層提及年廣久並收入《鄧小平文選》而聞名全國,號稱「中國第一商販」。但凡來過蕪湖的人,都願意奔至專賣店,買些帶回去,或者當禮物,或者當小食,或者當紀念。
03 城市的歸宿
詩人席慕蓉曾經在作品《一棵開花的樹》中寫道:「如何讓你遇見我,在我最美麗的時刻。為這,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求它讓我們結一段塵緣,佛於是把我化作一棵樹,長在你必經的路旁,陽光下慎重地開滿了花,朵朵都是我前世的盼望。」
和雲溪的遇見,是我的幸運。我不求他財富萬貫,我只求是他的偏愛。
城市的美好,讓我拿不出魄力再去往遠方,而雲溪的存在,給足了我留在蕪湖的勇氣。
從一輛自行車的心動,到一輛電瓶車的相守,再到一輛私家車的婚姻;
從出租屋的兩相情願,到「蝸居」的相伴,再到市中心複式大房的家庭。
這一步步走來,因為承受了貧窮的難捨難分,自然享受得起殷實的勢均力敵。
如果非要給愛情一個概念,那就是:他在讓我做自己的同時,還成了最好的自己。
我們共迎清晨的雨露,我們共送夜晚的星辰,都說歲月是把殺豬刀,我倒覺得時光的流逝讓我們的感情越來越年輕,因為,伴隨著年紀的增長,我越來越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更好地愛你,不知道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回應上蒼給的恩賜。
如果非要讓我寫下一個答案,那麼,我的答案是這樣的:
「一輩子的時間太短,下輩子,請上蒼允許,還讓我遇見你,就在蕪湖。」
屏幕前的你,遇見最珍貴的那個人了嗎?
【網圖,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