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蕪湖:藏在蝦籽面裡的「風味人間」

2021-02-17 咕嘟夜食
✍️ 編 輯 /安琦  📷 出 品 / 自由氣質總有一種味道,足以把你從睡夢中喚醒,或是熟悉,或是陌生。那是清晨的一粥一飯,卻總讓人想起家鄉的一磚一瓦,一時間,仿佛空氣中、陽光裡都充滿了家鄉的味道……咕嘟夜食2019特別企劃·早城故食,帶你領略日出之食的煙火人間……

用六個字形容安徽蕪湖這座城市的景觀,那便是:「半城山半城水」;用一段話體現這六個字,那便是:「山中樓宇高,水邊柳絲垂;古塔飄晚鐘,長橋沐朝暉」。

詩仙李白筆下的《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描寫的便是安徽蕪湖人盡皆知的4A級景區——天門山景區。

北宋詩人黃庭堅寫的《赭山》:「汲綆愁冰斷,村醅怯路蹉。玉峰凝萬象,綠萼繞群螺」,記述的便是寒冬裡蕪湖以赤鑄山為首的連綿群峰的美妙景象。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安徽蕪湖這座山水古城裡的「風味人間」。

渣肉蒸飯是安徽蕪湖人早餐的不二選擇,更是聞名全國的蕪湖名菜。

第一次聽說渣肉蒸飯的時候 ,很多人都以為「渣肉」就是肉沫,其實這裡我們所說的「渣肉」,是大家都知道粉蒸肉,至於為什麼會叫它渣肉呢,我想的大概是因為美味的渣肉上面那一層泛著晶瑩光澤的渣渣模樣的東西而得名的吧。

渣肉蒸飯也叫小籠渣肉蒸飯,顧名思義這道菜是盛放在蒸屜裡的。蒸飯用的飯是鬆軟白糯的糯米飯。

渣肉蒸飯的製作方法其實並不難,但十分耗時耗力。在做這道菜的前一天就需要將洗乾淨的糯米浸泡在水中12個小時之久。

第二天再將浸泡好的糯米進行淘洗撈出、瀝乾,放入蒸籠中用大火蒸20分鐘,然後再靜置放涼。

渣肉蒸飯裡的渣肉,是肥瘦均勻相間的五花肉,除了前期冗長的去腥步驟以外,還要加上適量的醬油、鹽、糖,最後不得不特別提一下的便是製作渣肉的靈魂,那便是安徽當地的紅腐乳汁了,最後還要再裹上一層渣粉。

沒有蕪湖腐乳就不叫正宗的渣肉蒸飯了,蕪湖的紅腐乳色彩豔麗,香味濃鬱,這是因為其中加入了紅曲的緣故。

在每一道工序,每一味食材的配合下,將醃製好的五花肉,上鍋蒸上15分鐘,撈出後放到糯米飯上,再澆上一勺滷肉汁兒,美味鮮香,天下第一的渣肉蒸飯就出鍋啦!

問任何一位地地道道土生土長的蕪湖人,去蕪湖必吃的什麼?他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你一定要吃蝦子面!

蝦子面是蕪湖出了名的小吃,距今已有將近90年的歷史。

蝦子面也叫蝦籽面,蝦子面沒有蝦的身影,而是用長江青蝦的籽,配以用骨頭及多種調料製成高湯製成。

蝦子面用的面普遍是細面,必須是手工揉制而成的小刀面才可以,這樣面才勁道有韌性,彈牙又好吃。

看上去清湯寡水的蝦子面,卻體現了料理人的匠心精神。

一碗地道的蝦子面裡採用的長江青蝦蝦子,是要專人特地去長江流域收購蝦籽,每斤蝦籽的價格至少要五六百元。

蝦子面不僅僅是一碗麵,還是困難時期老一輩人記憶裡帶有情感的味道。因為蝦子面選材方面的特殊性,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只有生命或過節才可以吃上一碗珍貴的蝦子面。

蝦子面是蕪湖人記憶裡的味道,也代表著中國人對美食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這也難怪蝦子面別列入「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這蝦子面裡蘊藏著的風味人間,需要我們世世代代去品味與傳承。

煮乾絲是蕪湖著名的傳統早茶茶點,也是淮揚名菜之一,在清乾隆時期就已經名揚天下。煮乾絲既是一道湯品也是一道菜品,是用各種食材切成絲後放入鍋中煮製而成。配以薑絲、香醋等食用。口感綿軟鮮香,顏色鮮明斑斕,湯汁乳白醇香。煮乾絲裡的乾絲主要是腐乾、千張、火腿、黑木耳、冬筍、銀魚、口蘑等很多食材,刀切成1.5毫米厚的薄片,再切成粗細均勻、不碎不爛的乾絲,放入沸水中短暫浸泡兩三次,使乾絲增加強度與硬度,再瀝乾水分,另用豬油淡湯滑鍋,放入食材加入高湯,待食材膨脹入味後出鍋。清代惺庵居士寫《望江南》寫道:「揚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絲堆細縷,熟銅菸袋臥長苗,燒酒水晶餚」,描寫的便是一副當地居民吃乾絲的生動情景;清代《調鼎記》也記載道當時煮乾絲用料十分考究,除了常規要用的食材以外,還要加入蟶乾絲和燕窩絲等名貴食材。湯底乳白,食材豐富的蕪湖傳統早點煮乾絲考驗的不僅是對料理人對食材的把控,還是對其技藝純熟的考驗。當一碗湯汁乳白,色彩鮮豔,纖細如麻的煮乾絲上桌的時候,怎能不讓人愛上蕪湖這座城呢?

一籠冒著氤氳煙氣的渣肉蒸飯,一碗看似清湯寡水卻回味無窮的蝦子面,一鍋色彩豔麗精益求精的煮千絲,都是前人留給後人的無限財富,是藏在這個古城裡的風味人間。

—END—

相關焦點

  • 蝦籽面 蝦子面 蝦仔面
    蝦與湯麵的搭配可謂天造地設,蘇式大面裡有個蝦仁澆頭就算是上檔次的好東西;寧式小吃裡,經典莫過於「蝦爆鱔面」。鮮蝦清爽,最能吊出香濃的湯水;麵條柔韌,則適宜凸顯湯中滋味。一隻蝦中最絕妙、也是最難料理之處,無疑是蝦籽。處理得不好,其腥無比;處理得好,就算是上好的蝦肉蝦黃也無法匹敵。所以蝦籽入面,有時真能吃到面中極品。
  • 蝦籽面小籠湯包酥燒餅 蕪湖三大傳統小吃將進罍街
    2013年05月29日 04:26  稿源:中安在線-安徽商報   分享到:   蝦籽面、小籠湯包、酥燒餅,說起這三樣,蕪湖人一定不陌生。這是蕪湖有120多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耿福興傳統小吃「三大件」。
  • 尋味安徽蕪湖的特色美食小吃
    蕪湖(簡稱「蕪」),別稱:江城,安徽省下轄地級市,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蕪湖是濱江城市,襟南帶北,自古以風味美食聞名,「魚米之鄉」的豐饒與溫潤最能顯見於口腹之道。歷史上,城內東門就有水氣氤氳的魚市街、河豚巷、螺螄巷,城南長虹門外有乾魚巷。
  • 安徽蕪湖特色美食小吃,正宗的風味,好吃到讓你無法拒絕的美味!
    安徽蕪湖現在的發展是越來越好的,各方面的設施都很齊全了,每年也有很多人去蕪湖玩,除了遊樂設施吸引人之外,蕪湖的飲食文化和特色的美食小吃,也讓很多人來了之後都非常留念的了,吃過的人更是讚不絕口,也會買些特產帶回家給親友品嘗當地的美味。
  • 中國特產美食——安徽——蕪湖
    7、「耿福興」酥燒餅「耿福興」酥燒餅,在蕪湖市品種繁多的名點小吃中,「耿福興酥燒餅」以它香、酥、脆的風味特色遠近馳名,譽滿長江沿岸。8、耿福興蝦籽面「耿福興蝦籽面」是蕪湖著名小吃佳品。凡到蕪湖的人,都要慕名而至,以親口品嘗為快。
  • 來安徽蕪湖,無法拒絕的三種蕪湖特色美食,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
    #蕪湖#蕪湖,簡稱為「蕪」,別稱江城,地處長三角西南部,總面積6026平方公裡,全市常住人口365.4萬人。蕪湖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後期是著名的漿染業中心,近代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是長江水運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貨運、外貿、貨櫃中轉港,素有「江東名邑」、「吳楚名區」之美譽。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蕪湖有哪些美食吧!
  • 蕪湖:嘗一口江城蕪湖的老味道
    從街頭排到街尾的美食一條街,集合了當地風味小吃的地下城,還有夜幕降臨承包路口的小推車,美食文化蔓延在城市的各個角落。毫不誇張地說,這裡每一種小吃都各有特點,皮薄肉厚的小籠包,咬一口就爆出濃香肉汁;勁道的蝦籽面,吃完了可別忘記喝湯,秘方熬製的高湯裹挾著滿口蝦籽,真叫一個滿足;老手藝腰子餅,爽口蘿蔔絲搭配酥脆皮衣,香而不膩;還有家家戶戶都吃過的紅皮鴨,淋上滷汁,一頓能吃兩碗飯。
  • 中午南京鴨血粉絲湯,晚上蕪湖蝦籽面!1張交通卡走遍長三角第二天,「同城感」越來越強烈
    離開江蘇南京不到一小時我已站在安徽蕪湖的長江畔下午3點54分,我在南京火車南站,坐上了開往本次旅程最後一座城市——安徽蕪湖的G7093次列車,半小時左右抵達,二等座票價31.5元。蕪湖海關舊址遊覽過蕪湖海關舊址和長江之後,天色漸暗,我前往鳳凰美食街,品嘗蕪湖特色美食蝦籽面。蝦籽面是蕪湖當地人念念不忘的「奢侈品」,曾登上《舌尖上的中國》。
  • 嘗一口江城蕪湖的老味道
    想必每個蕪湖人都對這句歌詞印象深刻,長江三角洲中心區,南倚皖南山系,北望江淮平原,獨特的地理環境帶給蕪湖一個響亮的名頭——「魚米之鄉」。  這裡盛產稻米和魚類,資源豐富,或許正是這些原因讓蕪湖與美食也密不可分。
  • 蕪湖文旅資源推薦系列
    蕪湖自古以風味美食聞名,主要體現的是沿江菜系的特色,以烹調河鮮、家禽見長,講究刀工,注重形、色,善用糖調味。極度負盛名的「蕪湖三鮮」,即盛產於長江蕪湖段水域的刀魚、鰣魚、螃蟹。不說那些名目繁多的煎炸煨燉、糖醋溜絲、清蒸魚的烹調口味,單是多次上榜《舌尖上的中國》的蝦籽面、小籠湯包、渣肉蒸飯就能讓你一飽口福。
  • 在蕪湖不可錯過的美食,你知道是哪些嗎?
    03 蝦籽面蝦籽面大家都不陌生吧,《舌尖上的中國2》中就提到了蕪湖的蝦籽面,回憶起那誘人的畫面,真心直流口水,所以來到蕪湖就必須嘗嘗地道的蕪湖蝦籽面到底是個什麼味道。蕪湖的蝦籽面是由手工擀制的小面再配上江蝦的蝦籽和各種佐料製作而成,那細細的蝦籽撒在麵條上,格外的誘人。趁熱喝上一口湯,那濃厚的口感,鮮美的味道,絕對會讓你回味無窮,配上勁道的小面,讓你刺溜刺溜根本停不下來。蕪湖蝦籽面主要是採用長江中青蝦的籽,配以多種佐料,製成膏湯,再加手工揉制的小刀面,最後煮製而成。蕪湖蝦子面不但有韌性,而且味極鮮美,具有豐富的營養價值。
  • 淮河路步行街耿福興16日開業 蕪湖老字號正式落戶合肥
    這家耿福興位於箏笛閣一、二兩層,主打安徽沿江風味和淮揚風味,在「耿福興」店裡,像蝦籽面、小籠湯包、酥燒餅、雞汁乾絲等幾十種被食客們津津樂道的名小吃,在合肥店裡也都能夠嘗到。具有安徽特色的面點小吃,當之無愧地登上大雅之堂。
  • 舌尖上的美味——蕪湖蝦子面
    盛夏,蕪湖老字號耿福興,每天一大早便有排著長隊的食客,靜候著只為吃一碗熱氣騰騰的蝦子面。蕪湖的蝦子面耿福興的最地道,蝦子面至今有百年歷史,凡到蕪湖來的人都向大家推薦蝦子面,就連彭德華元帥的夫人及陳雲同志的胞妹也嘗過耿福興的蝦子面,並且讚不絕口。
  • 蕪湖美食界超牛飯店PK,在蕪湖名列前茅的飯店有哪些
    現在紅杉樹大排檔在蕪湖已經成為一個地標式的存在,每天吸引著來來往往無數的美食老饕前來打卡,如果朋友們要來蕪湖旅遊,一定記得來此打卡,對不會讓你們失望的。地址:安徽蕪湖市赤鑄山西路31號2.百年老店耿福興「耿福興」始於清朝光緒年間,歷經百年歷史,由嚴開銀師傅和耿氏兄弟所創,曾經酷頭哥有一期文章專門介紹了耿福興的蝦籽面,舌尖上的中國欄目劇組,曾在耿福星專門拍攝了一期蝦籽面的視頻,而讓此道麵食名聲大振,也讓「耿福興」為國人所熟知。
  • 蕪湖,安徽私藏的「後花園」
    01 城市的腳步作家海子,曾經在作品《夏天的太陽》中寫道:「你來人間一趟,你要看看太陽。」而蕪湖的羞澀,就在於,不論冬夏,還是春秋,不論清晨,還是黃昏,都是一幅未經濾鏡的圖畫。蕪湖市,依偎著長江而建,長江的水從城市的邊緣緩緩流過,也註定了人傑地靈的客觀環境。背個行囊,帶上期待的心情,和我一起出發。
  • 蕪湖的早餐麵食
    蕪湖是長江邊上一個重要的商埠,南來北往的商旅將各自家鄉的口味帶到這裡,逐漸融匯,形成了蕪湖在飲食上獨特的風格和豐富的內容。雖然地處江南,但蕪湖人在麵食的製作上也有著自己的巧妙構思與製作技法,在色香味型上可謂匠心獨運。只是一個早餐,麵食就佔據了很大的舞臺。
  • 春遊江淮請您來:逛吃蕪湖 給你一個愛上蕪湖的理由!
    而說起「鮮」又怎能少的了長江南岸的蕪湖呢。地處長江中下遊的蕪湖,因地取材、應時而變,長江陶冶著這方水土的性情、生活乃至餐桌,這裡不僅江鮮出名,更有諸多匯聚濃鬱江南風味的傳統小吃。 蝦籽面
  • 輕度腐敗,鹽重好色,「臭」名遠揚的安徽菜,吃過的人都贊真香!
    今日春分,晝夜平分,最是人間好時節。春分,二十四節氣中第四個節氣,陽光和煦,鶯飛燕舞,以此宣告春天來臨。論美食, 「臭鱖魚」的故鄉安徽一定榜上有名。徽州毛豆腐,黃山臭鱖魚,蕪湖蝦子面,巢湖銀魚羹,無為燻板鴨,蕭縣全羊湯,符離集燒雞,雞湯泡炒米,下塘酥燒餅,銅陵醃生薑……念起來琅琅上口!安徽多山多雨,運輸受限,氣候潮溼,徽菜裡有名的臭鱖魚、毛豆腐等都是經過輕度「腐敗」的醃製品,便於人們儲藏食材。
  • 蕪湖特色小吃 江城蕪湖的特色美食
    酥燒餅酥燒餅是蕪湖最有特色的當地早餐。酥燒餅的製作分皮面、酥面、心餡多種程序,以三分之二皮面包裹三分之一酥面,燻烤時融入鴨油的香味,入口即酥。酥燒餅「耿福興」創建於清光緒年間,是蕪湖有名的老字號。這裡生意非常好,以小籠湯包,蝦子面,肉丁燒賣,雞汁乾絲,有酥餅等聞名。老店裝潢考究,氣氛優雅。
  • 當安徽各地美食遇上蕪湖美食就弱爆了~
    放心,蕪湖人是不會讓任何食客有任何不適的;要相信蕪湖人;蕪湖人是不會錯的。因為早點攤子上都有豆漿和著名的水豆腐(豆腐腦)。 蕪湖的豆漿分為鹹的和甜的,在國營時代就有。順安酥糖是安徽順安漢族傳名點,因產於安徽省銅陵縣的順安鎮而得名,始制於唐代末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