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君宏觀:三季度復甦斜率變化不大 政策短期不會回撤

2020-12-21 金融界

來源:金融界網站

導讀

經濟指數顯示,7月復甦進程近半,未來2-3月動能相對強,復甦斜率變化不大。但是,出口仍然有較強的的不確定性,中美關係持續承壓,預計政策不會短期回撤

摘 要

本周關注:三季度復甦斜率變化不大,政策短期不會回撤。國泰君安經濟指數顯示,7月復甦進程近半,短期領先總指數繼續上升,長期略有震蕩,這意味這未來2-3月整體動能仍將不錯,復甦斜率變化不大。但是,接下來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主要集中於出口,與海外經濟復甦息息相關,也會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新經濟部門對於中美關係和海外復甦情況尤為敏感。在這關口,我們認為政策短期不會回撤,「六保」、「六穩」仍將是三季度經濟政策主要基調。

高頻數據:7月供需兩端持續改善;1)下遊:7月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收窄;2)中遊:高爐開工率小幅回落、發電煤耗同比下滑;3)上遊:原油價格小幅上升,鐵礦石價格、銅價環比上升;4)食品價格:蔬菜、豬肉價格環比上升;5)貨幣: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人民幣匯率略有升值。

全球大類資產:權益市場及大宗商品漲跌不一。

國內要聞: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1)國辦: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2)習近平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3)外交部: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4)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5)外交部: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6)證監會:同意4家企業創業板IPO註冊。

國際新聞: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1)美國: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2)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3)歐盟:就7500億歐元復甦基金達成協議;4)美國:取消在佛羅裡達州舉行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正 文

一、本周關注:經濟逐級修復,無需對政策過於悲觀

二季度經濟數據表明,經濟持續弱復甦,整體還未回到疫情前水平,財政和貨幣政策不會短期轉向、過於收緊。整體的經濟和金融環境仍然有利於權益市場,無需過於悲觀。

二季度經濟數據超市場預期,但主要行業景氣度尚未回歸疫前。那麼當前經濟復甦進程如何?後續經濟復甦的斜率又將如何演繹?我們的經濟指數顯示,7月復甦進程近半,未來2-3月動能相對強,復甦的斜率不會出現大幅變化。

國泰君安經濟指數、行業景氣度指數顯示經濟復甦近半,未來2-3個月復甦斜率和經濟動能變化不大。從行業上來看,整體行業景氣量價齊升,再上一個臺階,15個行業景氣在6月改善,佔39個行業的38%,這些指標顯示經濟復甦近半。國泰君安領先指數顯示,短期領先總指數繼續上升,長期略有震蕩,這意味這未來2-3月整體動能仍將不錯,復甦斜率變化不大。

哪些行業景氣在改善,又有哪些行業還無動於衷?

1)景氣明顯改善的鏈條:主要在內需鏈條上,其中建築鏈條(如黑色冶煉)、文娛教育類、食品飲料等鏈條明顯改善;

2)景氣小幅改善的鏈條:「宅經濟」中的遠程辦公設備(如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醫療器械拉動部分高技術密集型行業修復,以及防疫物資拉動部分低技術出口行業;

3)景氣企穩的行業鏈條:汽車、家具、醫藥、計算機通信電子;

4)景氣仍在下滑或者低迷的行業鏈條:煤炭開採、鐵路運輸設備、非疫情低技術出口行業。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接下來經濟中的不確定性主要集中於出口,與海外經濟復甦息息相關,也會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新經濟部門對於中美關係和海外復甦情況尤為敏感。高新科技製造對於出口的反應最為敏感,即出口端生產誘發額最大,出口增加1%意味著新經濟製造的生產提升0.52%。從6月份數據可以觀察出,出口大超預期,新經濟動能卻表現背道而馳。原因在於,6月海外疫情再次發酵惡化,防疫物資、居家辦公等「宅經濟」產品出口大超預期,但是非疫情相關產品的出口進而成為拖累,而與新經濟緊密相關的出口恰恰是這些非疫情相關產品,如機電與ICT等高新技術產品。因此,需要持續關注中美關係的邊際趨緊,近日美國對中國高技術密集企業的打擊和制裁動作頻頻。若中美關係導致新興產業關鍵部件斷供,新經濟回暖可能不及預期。

川普選情短期承壓,中美關係不確定性不斷增加,一階段協議仍然是短期中美關係的壓艙石。2020年是美國大選年,在疫情衝擊和反種族主義運動的雙重打擊下,共和黨選情告急,所以川普有非常強的主觀訴求,通過政治上對華強硬,不斷出牌轉移視線,從而爭取鷹派選民,這也是美國大選年曆任美國總統候選人的慣用手段。另一方面,第一階段協議既是中方的籌碼,能起到威懾川普的作用,又是現階段中美經貿關係的壓艙石和穩定器,中方多次表態,強調落實第一階段協議,雙方都要創造有利條件。

綜上,我們認為,經濟復甦進程已至「半山腰」,未來2-3月經濟動能將仍較強回暖。但是,出口仍然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新經濟部門受影響較大,而中美關係短期也在持續承壓。在這關口,我們認為政策短期不會回撤,「六保」、「六穩」仍將是三季度經濟政策主要基調。

二、高頻數據:7月供需兩端持續改善

2.1.下遊:7月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收窄

2020年7月以來房地產銷售同比增速收窄。30個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增速為8.77%,較6月收窄約0.6點。其中,一線城市增速較6月擴大5.6個百分點至5.45%,二線城市增速收窄7.2個百分點至7.47%,三線城市增速擴大5.4個百分點至12.78%。

2.2.中遊:高爐開工率小幅回落、發電煤耗同比下滑

7月以來,高爐開工率小幅回落,日均耗煤同比下滑。7月高爐開工率為70.13%,相對6月70.41%小幅回落。7月以來6大發電集團日均煤耗量同比下滑5.86%,增速較上月縮小7個百分點。

水泥價格環比增速小幅下降、動力煤價格環比增幅收窄。截至7月26日,水泥價格指數為138.08,環比增速較6月下降約4個百分點至-5.36%。動力煤價格環比增速較上月繼續收窄6.3個百分點至4.66%,收於582.94元/噸。

螺紋鋼價格環比下滑、庫存增速環比由負轉正。7月以來,螺紋鋼價格環比下滑0.58%,收於3,792.89元/噸。螺紋鋼庫存增速環比由負轉正,增速擴大了23個百分點至8.4%,同比增速擴大了1.8個百分點至39.89%。

2.3.上遊:原油價格小幅上升,鐵礦石價格、銅價環比上升

7月以來,原油價格環比小幅上升。7月以來,英國布倫特原油現貨平均價格為44.38美元/桶,WTI現貨原油價格為41.07美元/桶,環比分別上升6.05%及4.58%。

鐵礦石價格、銅價環比上升。7月以來,鐵礦石期貨價格環比增速為5.56%,為802.31元/噸。陰極銅期貨收盤價為50,850.00元/噸,較6月環比上升9.14%。

2.4.食品價格:蔬菜、豬肉價格環比上升

2020年7月以來,蔬菜、豬肉價格環比上升。7月上旬,28種重點監測蔬菜均價為4.31元/公斤,較6月環比上升6.54%。22個省市平均豬肉價格為48.67元/公斤,較6月環比上升14.55%。

2.5.貨幣: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人民幣匯率略有升值

利率方面,貨幣市場利率有所下行。截至7月26日,R007較6月末下行96bp至2.0954%,R001較6月末下行42bp至1.8781%。1年期國債利率較6月末上行7bp為2.2446%,10年期國債利率較6月末上行4bp至2.8612%。信用債利率有所上行,AAA級中短期票據3年和1年的收益率分別較6月底上行23bp和12bp至3.4317%及2.8560%。匯率方面,離岸人民幣即期匯率為7.0160,相對於6月末略微升值。

三、全球大類資產:權益市場及大宗商品漲跌不一

總體而言,全球主要權益市場跌多漲少。歐洲股市普遍收跌,富時100(英國)、巴黎CAC40指數、義大利ITLMS指數及法蘭克福DAX指數分別收跌2.65%、2.23%、1.73%及0.63%。美國股市方面,納斯達克綜合指數及道瓊工業平均指數分別收跌1.33%及0.76%。中國股市方面,創業板指及上證綜合指數分別收跌 1.30%及0.54%。

大宗商品漲跌不一。貴金屬普遍上漲,COMEX黃金、南華貴金屬指數及COMEX白銀分別上漲4.87%、9.44%及16.36%。農產品方面,CBOT大豆、CBOT玉米及南華農產品指數分別上漲0.42%、0.75%及1.71%。工業品方面,DCE鐵礦石、DCE焦炭及DCE焦煤分別上漲0.18%、1.85%及2.19%。美元指數下跌1.74%。原油方面,IPE布油及NYMEX原油分別上漲0.74%及1.40%。

四、國內要聞: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

4.1.國辦: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全面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提出2020年新開工改造城鎮老舊小區3.9萬個,涉及居民近700萬戶,到「十四五」期末,力爭基本完成2000年底前建成的需改造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任務。

4.2.習近平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

7月2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7月21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企業家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和不斷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市場體系不斷發展,各類市場主體蓬勃成長。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產生巨大衝擊,我國很多市場主體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要千方百計把市場主體保護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推動企業發揮更大作用實現更大發展,為經濟發展積蓄基本力量。

4.3.外交部: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英國政府22日公布英國國民(海外)護照(BNO)籤證政策實施細則,並計劃於2021年初付諸實施。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3日在外交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對英方的行為堅決反對,將考慮不承認英國國民(海外)護照作為有效旅行證件。

4.4.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

7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主持召開房地產工作座談會,韓正表示,房地產長效機制實施以來,取得明顯成效,值得充分肯定。要堅持從全局出發,進一步提高認識、統一思想,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因城施策、一城一策,從各地實際出發,採取差異化調控措施,及時科學精準調控,確保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4.5.外交部: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

7月24日,中國外交部通知美國駐華使館,中方決定撤銷對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的設立和運行許可,並對該總領事館停止一切業務和活動提出具體要求。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4日說,美國駐成都總領館一些人員從事與其身份不相符的活動,幹涉中國內政,損害中國的安全利益,中方多次提出交涉,美方對此心知肚明。

4.6.證監會:同意4家企業創業板IPO註冊

7月25日,證監會宣布,按法定程序同意北京鋒尚世紀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康泰醫學系統(秦皇島)股份有限公司、楊凌美暢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安徽藍盾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的創業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

數據來源:wind,中國新聞網,中國政府網,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五、國際新聞: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

5.1.美國: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

7月20日,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BIS)宣布將11家中國公司加入「實體清單」。至於原因,仍是其污衊中方的慣用說法:「配合政府侵犯人權」、「強迫勞動」、「強制收集生物識別數據」等。本次被加入實體清單的11家中企包括:昌吉溢達紡織、合肥寶龍達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合肥美菱、和田浩林髮飾有限公司、和田市泰達服裝有限公司、今創集團、南京新一棉紡織印染有限公司、南昌歐菲光科技有限公司、碳元科技、新疆絲路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六合華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等。

5.2.美國: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

7月21日,美方要求中方關閉駐休斯敦總領館,並要求中國在7月24日下午4點前(即當地周五下午4點前)前離開。

5.3.歐盟:就7500億歐元復甦基金達成協議

7月21日報導,歐盟領導人在周二早晨的會議上,就大規模刺激計劃達成了協議,以應對因疫情而遭受重創的經濟體。經過馬拉松式的談判,27國領導人最終在早上5點15分的全體會議上達成協議。在7500億歐元的復甦基金中,3900億歐元為贈款,低於最初提議的5000億歐元,其餘3600億為應償還貸款。

5.4.美國:取消在佛羅裡達州舉行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

7月23日,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已決定取消原定於8月在佛羅裡達州傑克遜維爾舉行的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川普當天下午在白宮舉行的新冠疫情簡報會上表示,這次活動的時機不對。

數據來源:wind,國泰君安證券研究

六、下周關注

相關焦點

  • 長城宏觀: 大盤還有多少上升空間?
    那麼市場能否繼續上漲,既要看市場當前的點位,也要看基本面的變化。內繼續大幅度上漲的空間不大。隨著下半年經濟持續復甦,國內的貨幣政策可能會有邊際上的調整。   因此,流動性環境並不支持市場短期內繼續高歌猛進。
  • 國君策略:不急轉彎提振風險偏好 認準三朵金花
    我們認為下一階段,全球經濟復甦斜率較方向而言重要性更甚,「保持適度支出強度」淡化政策回退預期下積極布局,看好春季躁動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投資機會。  政策操作不急轉彎,風險偏好有望提振。會議強調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這意味著經濟修復進程中不會出現政策斷崖式退出,流動性收緊節奏較預期放緩,提振風險偏好。
  • 【首席視野】國泰君安花長春: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政策展望
    我們認為2021年的復甦之旅,消費、出口依然是內生性需求拉動的重點,投資端我們更加看好製造業投資的回升,復甦引擎將由內外共振和產業升級帶動。長期視角下,在「需求側改革」的背景中,加強社會保障和再分配政策,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人口生育政策放開都將利於消費中樞的回升,相較於傳統投資,新基建的地位也將進一步上升。終端需求的格局變化,將促進位造業新一輪景氣周期的開啟。
  • 宏觀政策評價報告2021:宏觀政策支撐中國經濟脫穎而出
    一方面,疫情變化和外部環境存在諸多不確定性,要想實行經濟平穩健康進而在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需要經濟保持一定增速,因此很有必要運用宏觀政策「穩增長」。另一方面,要統籌發展和安全,特別是有效防範化解各類經濟金融風險,有效運用宏觀政策確保實現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等重要目標。
  • 2021年度宏觀策略報告:復甦中的再平衡
    財信研究院 宏觀團隊胡文豔? 李沫? 陳然摘要?>> 全球宏觀經濟形勢:不穩定不均衡復甦。正如2020年全球疫情變化主導了全球經濟增長一樣,2021年疫情的演變發展也仍將主導全球經濟增長。二是製造業接棒基建地產,投資常態化運行可期:企業盈利改善、內外需共振復甦、技術升級周期啟動共同支撐製造業投資回歸常態,但消費復甦斜率邊際放緩、海外供需缺口逐漸彌合,製造業投資下半年增長動能或弱於上半年;財政擴張邊際放緩下基建資金來源面臨「量」的收縮,且優質項目缺乏和財政嚴監管雙重約束仍在,基建投資增速大概率低位運行;房地產政策邊際趨嚴、房企融資「三道紅線」、市場流動性邊際收緊
  • 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與政策展望:紅日東升 其道大光
    來源:金融界網站來源:國泰君安證券2021年,後疫情階段的復甦邏輯和「十四五」開年政策紅利將構成宏觀經濟運行主線,全年經濟節奏前高后低,環比動能上半年強於下半年,全年實際增速在9%左右。宏觀復甦之旅,我們看好三道風景線:可選消費、出口、新能源。而結構性的政策紅利,我們看好十四五政策的五條潛在主線:綠色環保、人口和醫療、農業產業化和農村土地改革、城市群整合與新基建。
  • 年終投資寶典:A股分化行情下,新財富最新入圍宏觀/策略分析師如何...
    內容摘要:回看2020 年,疫情和美國大選是全球宏觀的主線:疫情對應的是經濟大幅退、政策大幅進、各國防控疫情效果和經濟修復進度的差異;美國大選對應的是不確定性、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2020 年中國疫情防控和經濟增長均一枝獨秀,2021 年中國的宏觀環境將呈現以下變化:(1)政策面:穩中漸退,調結構、穩槓桿,制度紅利可期,中美博弈仍是大看點。中美關係重塑:美國大選不確定性消除,拜登當選後,中美衝突短期有可能緩和、但中長期難以實質性緩和。
  • 【NIFD季報】2020Q3宏觀槓桿率——宏觀槓桿率階段性快速攀升基本...
    其中,三季度槓桿率攀升3.7個百分點,相比一季度13.9個百分點和二季度7.1個百分點的攀升,增幅快速回落。三季度槓桿率增幅趨緩的主因仍在於經濟的強勁復甦,季度名義GDP同比增長高達5.5%。預計四季度經濟增速會進一步提高,宏觀槓桿率階段性快速攀升過程基本結束。
  • 天風研究:如何看待宏觀復甦與春季躁動?
    摘要 【天風研究:如何看待宏觀復甦與春季躁動?】我們最近調查了部分投資者對於明年的經濟預期,有幾個結果比較有趣。第一個主流預期是認為疫情後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速會回落到6%以下,其中將近6成認為潛在增速會回落到5.5%以下。
  • 《中國金融》|應對氣候變化與宏觀政策協調
    會議內容涉及氣候變化帶來的風險、對宏觀政策和宏觀經濟的影響以及相關宏觀政策應對效果等多個方面,內容豐富、數據翔實、觀點新穎,可供制定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措施借鑑參考。氣候變化的風險及對宏觀政策的影響氣候變化對經濟長期增長產生負面影響。卡恩(Kahn)等認為,氣候持續變化阻礙經濟長期增長的現象普遍存在。
  • 2021年宏觀經濟預測 2021年市場形勢預判
    核心觀點:  股市驅動力來自經濟復甦,降低收益預期,聚焦一季度機會。我們預期2021年市場整體收益水平將顯著低於2019年和2020年。經濟復甦後貨幣政策正常化帶來的流動性邊際收緊將主導市場。PPI長期與原油價格走勢相關性極大,全球經濟復甦帶動油價上行,PPI同比改善,至明年二季度轉正,5-6月高點或超過3%,此後回落,年PPI同比約1.5%。  政策重心轉防風險:年初至三季度末宏觀槓桿率上升24.7pct至270.1%,預計經濟企穩後,政策重心傾向風險防控,去槓桿穩槓桿重要性提升。在跨周期調節、把好貨幣總閘門的基調下,社融增速和M2增速即將陸續見頂回落。
  • 招商宏觀:中國出口支撐海運需求 人民幣升值驅動航空復甦
    摘要 【招商宏觀:中國出口支撐海運需求 人民幣升值驅動航空復甦】隨著疫苗研製出現重大進展,國際航空出行需求有望更早地迎來拐點。
  • 招商宏觀謝亞軒:2021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略微收緊
    原標題:【招商宏觀】跨周期下的宏觀調控政策——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之四 摘要 【招商宏觀謝亞軒:2021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略微收緊】短周期看,2021年貨幣政策可能會略微收緊
  • 天風宏觀宋雪濤:資本市場怎麼看2021年?
    從以往經驗來看,市場對於宏觀經濟的一致預期通常在預測邏輯上比較準確,預測結果出現較大偏差的原因往往是路徑上出現了未知的外生性變量,例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但市場對於資產表現的一致預期的預測準確率就比較低。這裡面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市場的一致預期存在較強的線性外推傾向,往往傾向於認為當年年底表現較好的資產和板塊來年還會保持較強的慣性,過於重視當前政策和熱點的短期影響。
  • 十大券商策略:短期波動不改A股上行趨勢
    經濟逐季修復增長,PPI拐點已現,順周期板塊面臨有利的宏觀環境。從高頻盈利數據看,順周期板塊6月盈利環比改善的斜率具有相對優勢。「國內大循環」中「兩新一重」建設利好周期板塊。2)消費與醫藥仍有長期配置價值,短期下行風險有限。壓力測試顯示,儘管消費與醫藥估值分位數超95%,但當前估值包含的盈利預期並未過分地高。從中報情況看,消費與醫藥板塊高估值的基本面基礎堅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