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風研究:如何看待宏觀復甦與春季躁動?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摘要

【天風研究:如何看待宏觀復甦與春季躁動?】我們最近調查了部分投資者對於明年的經濟預期,有幾個結果比較有趣。第一個主流預期是認為疫情後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速會回落到6%以下,其中將近6成認為潛在增速會回落到5.5%以下。基本上反映了投資者對於疫情後會出現新周期的說法不抱希望。第二個主流預期是認為明年GDP增速會在7%-9%之間。不過根據我們的預測,2021年實際GDP增速可能高於主流預期,達到9%左右(預測值9.1%)。其中1季度在2020年的低基數下,增速會有20.2%,隨著基數的逐季提升,2-4季度GDP增速逐季回落到8.3%、6.3%、4.6%。

  摘要:

  庫存周期遇到病毒變異,政策不急轉彎,流動性與市場風格如何匹配?天風證券研究所總量團隊將為大家奉上每周論勢!

  宏觀經濟復甦的拐點可能是雙頭

  我們最近調查了部分投資者對於明年的經濟預期,有幾個結果比較有趣。第一個主流預期是認為疫情後的中國經濟潛在增速會回落到6%以下,其中將近6成認為潛在增速會回落到5.5%以下。基本上反映了投資者對於疫情後會出現新周期的說法不抱希望。第二個主流預期是認為明年GDP增速會在7%-9%之間。不過根據我們的預測,2021年實際GDP增速可能高於主流預期,達到9%左右(預測值9.1%)。其中1季度在2020年的低基數下,增速會有20.2%,隨著基數的逐季提升,2-4季度GDP增速逐季回落到8.3%、6.3%、4.6%。

  第三個主流預期是認為經濟見頂回落會發生在明年二季度。在我們看來,這個推斷具有較高的合理性:一是從時間上看,社融增速所表徵的信用環境對經濟基本面有1-2個季度的領先性,信用擴張在今年10月見頂後開始內生性回落,明年3月之後疊加基數效應開始加速回落,從時間上基本可以推斷明年2季度前後是經濟出現內生性回落的開始。二是從結構上看,明年初基建和地產的景氣度可能高位回落,主導經濟邊際走勢;製造和消費有望繼續溫和復甦但低於潛在增速,起一定對衝;出口在當前高位維持,但明年上半年疫苗陸續接種帶來海外供給恢復,下半年國內出口面臨逆風。結合時間和結構兩個方面來看,明年2季度確實是對應了本輪經濟復甦的頂部。

  但是也有聲音認為今年4季度就是本輪經濟復甦的高點,明年除去基數效應和季節性之後,經濟會持續環比回落。雖然這種觀點在我們的調查結果中僅佔少數(4%),但其實也有一定道理。原因是今年4季度的GDP環比增速將遠超季節性,同比增速將達到6.5%-7%。目前來看,在海外疫情反覆、供求錯配的影響下,11月出口增速已經超過了20%;在出口交貨值的帶動下,工業增加值有7%;製造業投資和社零消費延續溫和復甦,服務業增加值有8%;建築業施工也淡季不淡,基建和地產增速位於季節性高位。因此明年一季度在海外疫苗落地的背景下,經濟環比出現超季節性回落的概率也不小。

  由於每年春節時間不同,導致每年1季度經濟同環比數據的波動較大,規律並不穩定,即使明年1季度經濟出現環比回落,也難以確認是否高點已經出現。由於明年1季度的數據回落難以證偽,結合上面的兩種判斷,本輪經濟復甦可能會出現兩個高點(雙頭),或者說兩個環比拐點,分別是今年4季度和明年2季度,隨後面臨下行壓力。今年4季度經濟表現出超季節性,環比可能是個尖頂,明年2季度信用剛開始加速回落,內生性動力減弱,環比可能是個圓頂。

  對於利率和股票(主要是金融和順周期)而言,雙頭頂意味著交易可能會存在分歧和預期差,震蕩可能會加大,趨勢的持續性可能超預期。雙頭頂也可能不會出現,可能是今年四季度的單一尖頂,也可能是明年二季度或更晚的單一圓頂。國內的主要風險來自於政策面,明年大量債券到期疊加資管新規過渡期結束是否可能引發信用超預期被動緊縮,海外的不確定因素仍然是疫苗的有效性和疫情的變異程度。

  策略春季躁動還沒開始,堅守主線

  本次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定調沒有出現前期部分客戶擔憂的過度收緊政策的表態,整體表述偏溫和。因此,我們維持之前的三個基本判斷:

  ①在過去兩個季度同業存單利率翻倍以後,貨幣政策大概率不會再進一步收縮,尤其是近期信用違約問題疊加資金面跨年、跨春季。

  ②信用周期10月見頂,11-12-1-2四個月溫和回落,明年3月開始基數導致的信用被動收縮斜率開始陡峭。

  ③政策避免大開大合,仍然以不斷加強「預調微調」為主,因此政策較難出現和經濟之間的錯配,也即2021年經濟平穩的概率更大,既不會明顯超預期,也很難大幅回落。

  最終,對於市場而言,我們也維持前期的判斷,12月份的調整,是再次布局明年春季躁動的機會。

  主線是:①順全球生產周期的原材料和零部件;②內生產業周期爆發的生產線設備、軍工上遊、新能源(車)。

  衛星配置:關注前期調整幅度較大且有基本面預期變化的行業信創和網絡安全。

  固收2021年利率債供給如何?

  一、如何看待近期國債地方債的計劃外發行問題。

  一方面是國債淨融資超過年度中央赤字目標。通常而言國債淨融資規模不會超過當年赤字規模。今年國債(剔除特別國債)淨融資已達29,848億元,明顯高於27,800億元的中央赤字規模。如果細分來看,數據「異常」主要來自貼現國債,通常用於年內調劑,每年規模穩定在6000-6500億的水平,而2020年則明顯增至14407億元,單只債券發行規模也由往年100億元左右增至200億元以上。2019年年底中央債務往年限額還剩7,170.31億元,因而理論上確實有突破的空間。展望明年,考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財政可持續性、不提「有為」,我們判斷今年這種突破可能是應對疫情的暫時的行為。

  另一方面是上周財政部臨時增發2年期國債。以前也有計劃外多發的先例,通常規模不會太大,而且這與今年儲蓄國債少發有關。

  綜合來看,今年國債發行總體屬於特殊事情應對之策。

  二、明年利率供給的預測

  發行規模和節奏:

  明年利率債供給需要考慮以下幾個問題:(1)財政政策力度變化,赤字率回到3%以下,專項債預計也會比今年少,同時沒有特別國債;(2)地方債大概率仍然會提前下達並在兩會前發行,但考慮到明年穩增長壓力小於今年,而且今年專項債項目進度偏慢,因而提前下達規模可能不會特別大,節奏也會延後,預計1月啟動發行的概率下降;(3)11月財政部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強調要均衡地方債發行節奏,明確財政部將會對此組織協調,這也降低了一季度地方債大規模發行的概率。

  預計明年國債2021年國債發行規模6.3萬億,淨融資2.2萬億;一季度發行規模1.2萬億,淨融資可能小幅為負(貼現國債到期較多)。地方債全年發行上限7.3萬億,淨融資4.9萬億;一季度地方債發行規模上限1.85萬億、淨融資1.5萬億。明年全年、一季度政府債券供給壓力比今年要略小一些。

  期限結構:

  今年地方債發行期限拉長,特別是超長債發行明顯增多。《關於進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工作的意見》明確要求明年新增一般債平均期限不超過10年,10年以上規模不超過30%,同時再融資一般債期限不超過10年。

  明年10年以上超長地方債供給預計較今年減少約7600億元,而且明年應該沒有特別國債(今年有7000億10年期)。超長債的供給壓力預計會明顯下降。

  三、關於近期地方債中再融資債券發行問題,募集資金用途行文表述與此前確實有差異,關注最終用途範圍和發行規模,對於短期利率影響偏中性,對於信用相對正面。

  金工:震蕩格局延續目前位於上沿

  金工:從擇時體系來看,我們定義的用來區別市場整體環境的全A長期均線(120日)和短期均線(20日)的距離與上期繼續明顯下降,20日線收於5288點,120日線收於5187,短期均線繼續位於長線均線之上,但兩線距離由上期的2.58%降為1.94%,均線距離繼續低於3%的閾值,市場處於典型的震蕩格局。

  在我們的擇時體系下,市場進入震蕩格局,短期風險偏好的變化將成為左右市場的核心變量;展望下周,周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一系列問題的基本定調,市場或將開始對明年信用「收縮」有所預期,短期將抑制風險偏好的提升;技術指標上所反映的風險偏好來看,首先價格上目前仍處于震蕩區間的接近上沿位置,其次交易量,上周整體呈現縮量反彈的狀態,追漲熱情不足顯示風險偏好仍然不高。倉位上建議保持中等倉位。

  風格與行業選擇上,根據天風量化two-beta風格選擇模型,當前利率處於我們定義的上行階段,經濟進入我們定義的上行階段,中期角度首推金融板塊,金融板塊近期超跌明顯,有望迎來超額收益的反彈;從行業動量的角度,目前活躍度最強的行業為醫藥和有色,綜合來看,繼續重點配置金融,其次醫藥以及有色。

  銀行2021年銀行業投資策略

  預計21年信用平穩收縮,利率或呈區間震蕩

   信用平穩收縮,銀行擴表放緩。預計21年新增社融規模30.86萬億,同比少增部分來自債券(政府+企業)、表外融資。存量規模同比增長10.8%,較20年下降2.7pct。銀行業總資產同比增長9%左右。

   利率或呈區間震蕩。利率周期與房地產周期較為一致。儘管有市場觀點認為實體經濟復甦將推升資金需求,同時社融收縮導致供給減少,從而提升利率中樞。但地產才是信用需求之母,其對信貸需求遠高於製造業——地產周期平緩下降或導致21年利率中樞呈震蕩走勢。

  預計21年息差或平穩微升

   預計21年息差或平穩微升,壓降負債成本是關鍵。資產端:上市銀行3Q20-1H21有24.3%貸款重定價(包含1Q20按揭貸款),但部分中長期貸款可能提前還款,或抵消1年期內貸款重定價帶來的提價效應,上市銀行資產收益率全年或呈平穩走勢。負債端:我們認為21年上市銀行壓降負債成本重心或在整改之前靠檔計息的存款產品,預計明年存款成本或有所下降。

  21年不良生成壓力減緩

   預計21年不良生成壓力減緩。信用擴張時,往往對應企業盈利改善,反之亦然。上市銀行的不良淨生成率往往在信用擴張期下降,而在信用收縮期上升。但20年發生疫情以來,在信用和企業盈利周期往上時,不良生成率仍較大幅度上升——主要是響應監管,為應對疫情衝擊加大撥備計提與不良核銷力度,防患未然,做實資產質量。因此,即使21年信用周期較大概率收縮時,因上市銀行存量不良貸款已提前核銷較多,風險提前暴露,使得21年不良生成壓力減輕。

  地產2021年地產板塊怎麼看?

  回顧2020:銷售韌性超預期、集中度提升仍在:1)銷售端韌性超預期、集中度提升仍是長趨勢:自2016年以來,行業銷售韌性持續超出市場預期,截止 2020 年 9 月,綠檔、黃檔、橙檔、紅檔及非上市的集中度分別為 11.3%、 28.0%、 11.1%、 17.9%、 14.9%,分別較上年末提升 0.7pct、提升2.0pct、持平、收縮 0.8pct、提升 2.4pct。以不同檔次近兩年的集中度表現看,紅檔及橙檔企業集中度有放緩趨勢,而黃檔集中度提升最快,綠檔由於其對應企業數量較少,整體集中度緩慢提升。2)投資端建安強支撐、融資端集中度提升不一:年內地產投資穩定主要受建安支出支撐,建安投資累計增速自 18 年中觸底逐步走強,而土地購置費累計增速則在 18 年中見頂回落。融資角度地產公司境內債利率自 18 年來逐步下行趨勢較為明顯,從融資集中度看,綠檔、黃檔、橙檔、紅檔房企的融資集中度分別為 6.2%、 11.8%、 9.2%、 15.9%,較2019 年末分別提升0.4pct、微縮 0.1pct、提升 0.7pct、提升 0.4pct,橙檔提升最多。

  展望2021:銷售面積略降、投資增速穩定:1)主流房企毛利率或於2021年觸底回升:在主流房企拿地成本、銷售均價數據基礎上,根據我們的測算顯示,主流房企銷售口徑毛利率或於 21 年初開始陸續觸底回升,其中主流房企整體觸底時點或在 21 年中,綠檔企業或早於行業,於 21 年 Q1 便有所反應;橙檔企業跟隨行業時點而變化;黃檔企業或略慢 1 個季度的時間。2)2021 年銷售面積-2%、金額+1%、投資+3.4%:以首付款及房貸作為商品房銷售的測算基礎,我們預計新增貸款增速將略有下滑,銷售均價仍保持提升,二手房佔比和LTV比例微升,因此我們預計銷售面積微幅下滑,施工面積和建安投資微增2.4%和5.7%,由此支撐投資繼續正增長。

  消失的周期:三道紅線減少波動、供需兩端調控趨穩:1)政策首提三道紅線:三道紅線的提出將使得地產公司槓桿持續下降,經營預期相對較穩定,行業調控從中宏觀向微觀邁進,從渠道控制向主體控制轉變,減少企業和行業波動;2)供需調控趨穩:供給端通過三道紅線調控地產生產企業,深度執行房住不炒的基本思路,需求端調控常態化、穩定化、弱調整為主,邊際進一步緊張的概率較小。3)周期不斷弱化:政策周期的不斷弱化導致行業周期也逐漸弱化,且伴隨著中長期趨勢的穩定,預計未來十年銷售面積中樞將回落至12億平,行業周期性逐步減弱。

  2021年強運營體系房企將有望獲得顯著超額收益:1)決定估值的應是ROE的結構、強運營>強投資:尋找α機會的關鍵是找到可持續性較強的高 ROE 公司且其風險溢價較低的公司(或者 ROE 有顯著上升空間、風險溢價有明顯下降趨勢),這類型的公司往往是強運營能力的公司(低風險投資)而不是簡單的強投資公司(高風險運營)。2)對比研究:通過龍頭公司、二線成長房企、商業地產、物業管理公司的對比研究我們進一步明確,行業中具備運營能力是企業具備基業長青的基因和獲取更高估值的可能。

  投資建議:2020年延續了自2016年以來銷售持續超預期的趨勢,地產投資維持高位穩定,銷售和融資集中度進一步提升,行業銷售面積中樞將逐步下移,行業波動將進一步減弱,政策穩定性將提高,行業風險溢價率將下降、估值將提升,我們預計2021年行業銷售毛利率將觸底回升,行業整體銷售面積-2%、金額+1%、投資+3.4%。從房企角度我們認為,三道紅線將在未來三年深刻改變房企經營行為,不少企業不得不加速推出降檔舉措,行業風險溢價率下行,降檔房企債性價值提升、股性價值減弱,過去以高預期毛利率為主的強投資公司將弱於以低毛利率投資預期的強運營公司,我們持續推薦:1)優質龍頭:萬科、保利、金地、融創、龍湖、招商;2)優質成長:金科、中南、陽光城、世茂、新城、華潤、旭輝、龍光;3)優質物管:招商積餘保利物業碧桂園服務、融創服務、新城悅、永升生活、綠城服務等;4)低估價值:城投控股南山控股大悅城光大嘉寶等。

(文章來源:固收彬法)

(責任編輯:DF515)

相關焦點

  • 天風策略:2021春季躁動怎麼看?復盤與展望
    摘要 【天風策略:2021春季躁動怎麼看?復盤與展望】對於春季行情的區間界定:一季度全區間勝率並不高,09年至20年的十二個年份中,一季度主要指數上漲的概率多在50%附近。參與春季躁動可重點把握「高勝率區間」。
  • 天風宏觀宋雪濤:資本市場怎麼看2021年?
    摘要 【天風宏觀宋雪濤:資本市場怎麼看2021年?】從以往經驗來看,市場對於宏觀經濟的一致預期通常在預測邏輯上比較準確,預測結果出現較大偏差的原因往往是路徑上出現了未知的外生性變量,例如2020年的新冠疫情。但市場對於資產表現的一致預期的預測準確率就比較低。
  • 調整是再次布局明年春季躁動的機會
    財政部社保司司長符金陵透露:「近期我們配合人社部研究制定支持養老保險第三支柱發展的措施和政策,綜合利用稅收優惠等手段,希望能夠通過發揮市場機製作用,進一步布局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提高廣大參保人員的養老待遇水平。」銀監會首席風險官兼新聞發言人肖遠企表示,目前我國商業養老金融發展相對滯後,第三支柱稅延商業養老保險規模非常小。
  • A股「跨年」太熱鬧,「春季躁動」提前到?資本大咖2021年股市新策略...
    在國泰君安證券看來,調整之中的逐步加倉,投資者對全球復甦的風險評價降低,交易復甦仍是當前市場的核心主線。看好春季躁動疊加跨年配置帶來的股票投資機會。跨年行情未見,春季躁動行情又被券商們提上議程,可謂變化多哉。
  • 國泰君安證券策略:歷數春季躁動中的券商行情
    來源:金融界網來源:國泰君安證券行業聚焦:春季躁動行情啟動,券商板塊不會缺席。上證指數放量突破震蕩上沿,軍工、新能源成為兩大上漲主攻手,春季躁動行情啟動,券商板塊不會缺席。在過去10年春季躁動行情中券商股有7次較萬得全A指數跑出超額收益(勝率70%),平均超額收益率達4.46%,在行業指數中勝率和超額收益率雙高。
  • 太平洋證券:春季躁動不缺席 順周期仍可為
    原標題:太平洋證券:春季躁動不缺席,順周期仍可為   太平洋
  • 中信明明:如何看待消費的復甦節奏?
    原標題:如何看待當前消費的兩個特徵:增速降檔與結構升級?社會再生產的有序周轉、宏觀經濟持續向好   展望:如何看待消費的復甦節奏?
  • 天風策略:二季度消費白馬勝率更高 重點關注九大細分行業
    原標題:Q2行業配置策略:3個邏輯基點、9個細分板塊【天風策略】摘要【天風策略:二季度消費白馬勝率更高 重點關注九大細分行業】每年二季度開始,宏觀流動性大部分時候邊際上不能繼續擴張(2)對反彈性質的判斷:大概率是脈衝式反彈,持續性和高度都不如一季度,原因在於:一方面,宏觀流動性繼續寬鬆,但微觀流動性的邊際變化上,難以回到一季度尤其是2月。另一方面,疫情拐點可能帶來悲觀情緒修復,但全球經濟至少一個季度的停滯對業績的實質影響,仍然需要時間來消化。
  • 太平洋證券:春季躁動不缺席,順周期仍可為
    受益明年年初信貸發放前置和政府債提前發行等流動性缺口影響,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不搞「急轉彎」,預計未來幾個月央行流動性政策仍將保持相對寬鬆,在市場對前期貨幣政策緊縮預期修正的背景下,春節躁動仍可期。此外,11月國內經濟數據在復甦階段中展現出製造業投資加速改善、服務型消費仍有修復空間的新特點,加之「需求側改革」成未來政策主線,「內循環」順周期空間有望打開。
  • 想提前布局一年一度的春季躁動行情,買什麼基金好?
    01、歷年春季行情指數漲幅情況又到一年歲末年初時,市場開始展望A股「春季躁動」行情。電子、家用電器、紡織服裝、交通運輸、綜合、國防軍工和機械設備在春季行情中上漲概率達70%,其中輕工製造和休閒服務更高達80%。03、春季躁動行情,有望延續?
  • 天風證券:短期看好前期充分回調且受益於年底消費旺季的食品飲料...
    原標題:天風證券:短期看好前期充分回調且受益於年底消費旺季的食品飲料板塊等   天風證券
  • 東北證券:市場持續上攻動能尚不足 仍以經濟復甦和布局春季躁動...
    因此,臨近年末,存量博弈邏輯下資金尚不支持金融股、周期股、科技股、消費股等多板塊同時強勢上漲;市場總體處于震蕩略多的春季行情的大邏輯中,但持續上攻的動能尚不足。操作上,仍以經濟復甦和布局春季躁動行情為主要基調,以倉位的漸進布局和板塊的重點聚焦為主,短期則考慮適度逆向操作,即逢低布局些低估值板塊,防範可能出現的風格輪動。
  • 天風宏觀宋雪濤:明年信用環境會重複18年嗎?
    (原標題:天風宏觀宋雪濤:明年信用環境會重複18年嗎?)本輪信用擴張的拐點已經到來。今年的政府債發行高峰已過,企業融資需求隨經濟復甦保持旺盛,但是在超儲率持續偏低限制銀行資產端擴張、年末信貸額度偏緊等因素的影響下,融資供給約束將逐漸佔據主導地位。
  • 「春節行情」躁動 券商眾口一詞「持股過年」
    隨後,天風證券、國盛證券、華泰證券、華西證券均在今年年初發布研報,維持京東方A的「買入」評級。此外,拓斯達在近一個月也被4家券商發布5篇研報推薦,國元證券、中泰證券兩家上市券商首次就給予其「買入」評級,國元證券更是直接給予拓斯達61.95元/股的目標價格。同樣,財富證券也於1月9日將拓斯達的評級調高至「推薦」,並給出股價合理區間56元/股-61.3元/股。
  • 年終投資寶典:A股分化行情下,新財富最新入圍宏觀/策略分析師如何...
    因此,對基本面的研判及對流動性的測算,成為投資人獲取超額收益的必要基礎工作,亦放大了宏觀研究及策略研究的意義。第十八屆新財富最佳分析師評選入圍名單已於近日發送至各參評券商,新財富特別精選了入圍分析師研報中的精彩觀點,並按照宏觀及策略、大金融、大消費及大健康、高端製造、科技、周期/能源與新材料等六大部分陸續發布,以供投資參考。
  • 原油:疫苗預期+宏觀寬鬆築底油價
    市場繼續走疫苗的強預期+宏觀利好行情,油價的底部支撐較為明顯。中長期來看,我們對21年的油價繼續上行保持樂觀,疫苗效果落地後需求將持續轉好,各國走經濟復甦路徑時宏觀放水刺激政策也將利好油價。終端需求恢復維持東西錯配格局,亞洲方面中國、印度、韓國的需求仍然強勁,印度上周採購了至少900萬桶原油,整體復甦速率較快;而歐美受疫情拖累難現大幅復甦拐點,但季度末的補庫需求或有部分支撐。但各國面對疫情的態度不一,疫情對需求的影響不容過於樂觀。近期油價橫盤整理,警惕地緣政治風險及突發性事件。
  • 春季行情仍將延續
    ②春季行情繼續:國內宏觀政策偏暖、月度經濟數據趨穩,我們預計春季行情最終會演變為牛市3浪。  ③著眼20年全年,利潤增速更快的科技和券商更好,春季行情階段兼顧低估值品種。  安信證券:春季行情仍將延續,關注重點將重回基本面  從中長期看,A股處於成熟牛。
  • 天風策略:底部區域邏輯逐步驗證 布局超跌價值白馬股
    原標題:【天風策略】底部的邏輯、反彈的性質以及看好的方向摘要【天風策略:底部區域邏輯逐步驗證 布局超跌價值白馬股】增量資金邊際變化的方向,3月以來外資快速流出700多億,一些具有長期配置價值的白買遭遇被動賣出,但是全球情緒緩和外資回流,這些超跌的白馬龍頭值得關注
  • 財經早茶|多隻績優基金暫停大額申購;機構:春季躁動行情啟動 券商...
    【機構看市】天風證券:大票白馬或更加受青睞 繼續看好軍工、有色、電動車天風證券指出,今年一季度公募基金新發產品募集資金有望超過一萬億,市場上管理規模超百億甚至幾百億的基金經理會越來越多,因此大票白馬或更加受青睞。
  • 如何看待當前機構「抱團」?抱團解散後機構買什麼?
    如何看待當前機構「抱團」?抱團解散後機構買什麼?  通宇通訊:擬1.39億元收購深圳光為剩餘41.18%股權  回購  完美世界:擬2億元-4億元回購股份  新大陸遭人民銀行處罰6710萬元,擬3億元-6億元回購公司股份  新股申購  海優新材、聚石化學、銀河微電、三友聯眾、中辰股份今日申購  【券商研報】  中金公司:如何看待當前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