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發布: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發布: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

8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已由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於近日聯合印發。

《行動計劃》提出,要在自然保護地內養殖塘清退的基礎上,優先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到2025年,計劃營造和修復紅樹林面積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

近年來,我國採取多種措施加強紅樹林保護,建立了52處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紅樹林總面積偏小、生境退化、生物多樣性降低、外來生物入侵等問題還比較突出,區域整體保護協調不夠,保護和監管能力還比較薄弱。

《行動計劃》堅持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思路實施紅樹林保護和修復,維護紅樹林生境連通性和生物多樣性,實現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遵循紅樹林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採用自然恢復和適度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生態修復;針對紅樹林保護修復的突出問題,明確優先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地內開展修復,逐步擴大到其他適宜恢復區域。

同時還要求,將現有紅樹林、經科學評估確定的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嚴格紅樹林地用途管制,除國家重大項目外,禁止佔用紅樹林地。明確各地要按照保護面積不減少的要求,完成現有紅樹林自然保護地的優化調整,並推進新建一批紅樹林自然保護地。有序清退自然保護地內的養殖塘,並進行必要的修復改造,為營造紅樹林提供條件。

接下來,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將組織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5省(自治區)自然資源、林草主管部門制定本地區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指導各地科學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

相關焦點

  • 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廣東湛江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嶺頭島保護小區。
  • 自然資源部: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萬公頃,有序清退自然保護地內...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8月28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有關情況。據悉,到2025年,計劃營造和修復紅樹林面積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明確了紅樹林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行動目標和任務安排。
  • 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發布
    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2020年~202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行動目標和任務安排。對此,《行動計劃》堅持按照整體保護、系統修復、綜合治理的思路實施紅樹林保護和修復,維護紅樹林生境連通性和生物多樣性,實現紅樹林生態系統的整體保護;遵循紅樹林生態系統演替規律和內在機理,採用自然恢復和適度人工修復相結合的方式實施生態修復;針對紅樹林保護修復的突出問題,明確優先在紅樹林自然保護地內開展修復,逐步擴大到其他適宜恢復區域;健全紅樹林保護修復的責任機制,積極引導社會力量參與保護修復工作。
  • 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紅樹林保護有了「路線...
    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林草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提出將嚴格保護與科學修復相結合,劃定了未來5年紅樹林保護修復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旨在嚴格保護現有紅樹林,科學開展紅樹林生態修復,擴大紅樹林面積,提高生物多樣性,整體改善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
  • 營造修復1225公頃!福建出臺7項措施保護修復紅樹林
    近日,福建省自然資源廳與省林業局共同編制並印發《福建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到2025年,營造紅樹林675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550公頃,並將實施七大重點行動:行動一:實施紅樹林整體保護。優先保護紅樹林生態系統,嚴格紅樹林地用途管制。
  • 關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都在這裡了
    8月14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行動計劃》以2020到2025年為實施周期,明確了預期的工作目標,即到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針對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中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行動計劃》提出了7項重點行動任務:一是實施整體保護,將現有紅樹林及適宜恢復的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實施用途管制。
  • 自然資源部介紹《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有關...
    8月28日(周五)上午10點,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有關情況。2020年8月14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這是我部與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等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的重要舉措。
  • 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內容是什麼?
    為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紅樹林保護修復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科學有序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制定本行動計劃。一、總體要求(一)指導思想。推進紅樹林自然保護地建設,逐步完成自然保護地內的養殖塘等開發性、生產性建設活動的清退,恢復紅樹林自然保護地生態功能。實施紅樹林生態修復,在適宜恢復區域營造紅樹林,在退化區域實施撫育和提質改造,擴大紅樹林面積,提升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和功能。到202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面積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
  • 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
    科技日報訊 (記者操秀英)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具體規劃和路線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廣東紅樹林面積全國最大 還計劃5年營造紅樹林5500公頃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動員部署會獲悉,2020年~2025年,國家下達廣東營造、修復紅樹林任務分別為5500公頃、 廣東目前擁有紅樹林約1.21萬公頃,是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且紅樹林種類多、質量高、分布廣,13個沿海地級市43個縣(區)均有紅樹林分布,有效保護了廣東沿海地區生態安全。
  • 我省開展七大重點行動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
    近日,省自然資源廳與省林業局共同印發《福建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要求開展七大重點行動,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其中明確將現有紅樹林和經科學評估確定的紅樹林適宜恢復區域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到2025年,我省營造紅樹林675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550公頃。
  • 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
    今年8月,我國首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出臺,明確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相關負責人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表示,目前,五省份正在制定紅樹林保護修復具體實施方案。但紅樹林生態系統脆弱,修復難度大,保護與修復仍期待更多科技突破,「紅樹林+」的生態產業模式,也正被積極探索。
  • 專訪自然資源部生態修復司相關負責人:紅樹林修復須高度重視科學
    新京報訊(記者 吳嬌穎)今年8月,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出臺,明確對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目前,五個省(自治區)正在制定紅樹林保護修復具體實施方案。
  • 世界海洋日:立法保護紅樹林 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我國紅樹林面積總體呈現先減少後增加的趨勢。20世紀50年代,我國紅樹林面積約5萬公頃,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紅樹林遭受了較大破壞,2000年減少到2.2萬公頃。隨著近20年各地保護意識加強,保護修復力度的加大,2019年我國紅樹林面積增加到約2.9萬公頃。
  • 5年200公頃紅樹林,浙江開啟「海上造林」,寧波已引種
    日前,《浙江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5年)》通過專家評審。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未來5年,浙江要新營建紅樹林200餘公頃。 紅樹林長於灘涂淤泥,支撐起物種多樣的沿海生態系統。但曾經受海岸過度開發等影響,紅樹林屢遭生存危機,面積持續減少。
  • 我國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
    看看新聞Knews記者6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55%的紅樹林溼地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 紅樹林保護修復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難?
    近年來,由於沿海地區開發強度加大,加之近海海水汙染、過度捕撈,我國紅樹林面積銳減。今年8月,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明確將對現有紅樹林實施全面保護。但紅樹林生態系統脆弱,修復難度大,保護與修復仍期待更多科技突破。
  • 十三五期間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 濱海溼地2.3萬公頃
    中新網12月17日電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王宏17日表示,「十三五」期間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行動計劃、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全國整治修復岸線1200公裡、濱海溼地2.3萬公頃。
  • 紅樹林生態保護納入「一張圖」
    近20年來,我國紅樹林面積穩中有升,紅樹林生態狀況有所改善。然而,生境退化、面臨嚴重的破碎化以及少量的人為破壞等都對紅樹林的生存造成威脅。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按照《行動計劃》要求,除了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外,我國紅樹林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 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 | 聚焦深圳灣紅樹林溼地修復項目
    按照既服務於鳥類等生物需求,又同時滿足城市發展和市民的需求的原則,深圳市啟動濱海紅樹林溼地修復行動,採用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恢復深圳灣濱海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 紅樹林種植及灘涂營造。紅樹林種植及灘涂營造項目實施範圍達220公頃。在深圳灣西部沙河口以恢復本土紅樹林為主,營造鳥類棲息灘涂並人工營造灘涂,為短腳鴴鷸類水鳥提供了停歇地。在深圳灣沙河口及福田國家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鳳塘河口,共種植紅樹林30.2公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