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

2021-01-10 看看新聞Knews

看看新聞Knews記者6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55%的紅樹林溼地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據介紹,我國紅樹植物有37種,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區。從趨勢上看,全球35%的紅樹林已經消失,目前還在以1-2%的速度減少。我國紅樹林面積總體呈現先減少後增加的趨勢。20世紀50年代,我國紅樹林面積約5萬公頃,在自然和人為因素的雙重作用下,紅樹林遭受了較大破壞,2000年減少到2.2萬公頃。隨著近20年各地保護意識加強,保護修復力度的加大,2019年我國紅樹林面積增加到約2.9萬公頃。

目前,我國已建立並不斷完善紅樹林保護國家法律制度體系,出臺了《森林法》《野生動物保護法》《環境保護法》《海洋環境保護法》等多個與紅樹林保護有關的法律法規,全面強化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2018年,國務院頒布了《關於加強濱海溼地保護 嚴格管控圍填海的通知》,對圍墾佔用包括紅樹林在內的濱海溼地作出嚴格規定。廣東、廣西、海南、福建、浙江等省區,還制定了地方溼地保護修複製度實施方案,出臺了省級溼地保護條例,明確了紅樹林保護目標任務。各地各部門通過編制實施中長期規劃和專項規劃,開展了紅樹林資源調查、保護修復、科研監測、科普宣教等工作,加快推進紅樹林保護修復和保護體系建設。已在紅樹林分布區域建立了52個自然保護地,使55%的紅樹林納入保護範圍。

同時,我國不斷強化科技支撐,組建了國家溼地科學技術專家委員會和全國溼地保護標準化委員會,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的系列科學研究和技術攻關,著力解決紅樹林造林成活率低、病蟲害嚴重等難點問題。已制定紅樹林行業標準5項,指導地方出臺標準8項。據介紹,我國紅樹林研究位居世界前列,全球發表紅樹林學術論文最多的5家單位有4家在中國。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負責人介紹,針對當前我國紅樹林保護工作中存在的保護與開發矛盾依然存在、管理機制不健全、資金投入不足、科技支撐和標準體系仍需完善等問題,將從四個方面採取有效措施,切實把紅樹林保護好。一是全面保護紅樹林資源。在溼地立法中,對紅樹林保護修復做出明確規定;在保護地優化整合和生態紅線劃定過程中,按照應保盡保、應劃盡劃的原則,把紅樹林納入保護範圍,嚴格管理;制定實施紅樹林行動計劃,落實紅樹林保護修復主體責任,著力擴大紅樹林面積,全面提高紅樹林生態系統質量和穩定性。二是科學開展紅樹林保護修復。按照自然恢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的原則,科學劃定新造紅樹林和修復地塊,在條件適宜區域採用自然恢復的方式;在修復模式上,從造林和撫育為主轉為紅樹林生態系統修復為主,增強修復的整體效益;同時探索基於社區的紅樹林保護修復和合理利用機制,實現生態、社會和經濟共贏的目標。三是加強監測監管。開展紅樹林常規監測,加強執法監管,嚴防非法侵佔紅樹林資源,嚴厲查處破壞紅樹林的行為。四是強化科技支撐和科普宣教。把紅樹林及相關要素作為一個整體開展紅樹林溼地生態系統整體結構和功能恢復科研攻關。加強技術集成,制定紅樹林生態系統相關標準規範,提高科研成果轉化率,強化紅樹林保護修復成效。同時,開展不同形式的紅樹林科普宣教活動,營造關注紅樹林、珍愛紅樹林的良好社會氛圍。

(看看新聞Knews記者:崔瑤)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洋日:我國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
    今年的活動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記者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55%的紅樹林溼地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 世界海洋日︱我國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
    新華網北京6月8日電(郭香玉)記者6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 我國紅樹林面積不斷擴大,20年間增加7000公頃,怎麼做到的?
    根據《中國青年網》6月9日報導,中國目前55%的紅樹林溼地被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數據還顯示:紅樹林面積20年增7000公頃。這數據讓人大吃一驚。紅樹林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物種?為什麼國家要加大對紅樹林的保護力度?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一起來尋找答案吧。
  • 20年增加7000公頃!我國紅樹林面積還在飆升,是怎麼做到的?
    09 12:14:10 來源: 久見菌 舉報   據《中國青年網》6月9日消息報導,中國的紅樹林面積
  • 中國紅樹林面積增至2.9萬公頃
    原標題:中國紅樹林面積增至2.9萬公頃在全球紅樹林持續減少態勢下,中國紅樹林面積增至2.9萬公頃,「海岸衛士」呈現生機勃勃的發展趨勢。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
  • 到2025年,我國將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00公頃紅樹林保護有了「路線...
    海南新盈紅樹林國家溼地公園內的紅樹林(攝於2019年12月)。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攝核心閱讀分布於我國南方沿海的紅樹林,不僅是防風消浪、淨化海水的「海岸衛士」,還是固碳儲碳的「海洋綠肺」。如何更好保護紅樹林?
  • 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
    近年來,我國採取多種措施加強紅樹林保護,建立了52處有紅樹林分布的自然保護地,大力推進紅樹林保護和修復,成為世界上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但同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溼地管理司司長吳志民表示,我國紅樹林生態系統還存在一些問題、面臨著不少威脅。一是紅樹林總面積偏小。
  • 廣東紅樹林面積全國最大 還計劃5年營造紅樹林5500公頃
    近日,記者從廣東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動員部署會獲悉,2020年~2025年,國家下達廣東營造、修復紅樹林任務分別為5500公頃、>2500公頃,佔全國總任務的60.8%、25.6%。 廣東目前擁有紅樹林約1.21萬公頃,是全國紅樹林面積最大的省份。且紅樹林種類多、質量高、分布廣,13個沿海地級市43個縣(區)均有紅樹林分布,有效保護了廣東沿海地區生態安全。
  • 世界海洋日:立法保護紅樹林 修復典型海洋生態系統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據了解,近年來,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 提起紅樹林,許多人並不了解其與海洋生態的關係。
  • 拯救紅樹林面積大幅減少 我們能做些什麼?
    然而,被譽為「海上森林」的紅樹林所面臨的威脅不僅如此,人類在大量海岸線周邊的圍填海、造堤壩等沿海開發活動阻斷了紅樹林向內陸遷移的空間,「前淹後斷」導致的總體衰退危險正不斷逼近。2000年以來,我國已開始採取行動,目前,我國成為極少數紅樹林面積淨增長的國家之一,但上述威脅仍然存在。那麼,紅樹林和其涵蓋的生態系統有何重要作用?為何要進一步加強保護?
  • 5年200公頃紅樹林,浙江開啟「海上造林」,寧波已引種
    日前,《浙江省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5年)》通過專家評審。根據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劃,未來5年,浙江要新營建紅樹林200餘公頃。 紅樹林長於灘涂淤泥,支撐起物種多樣的沿海生態系統。但曾經受海岸過度開發等影響,紅樹林屢遭生存危機,面積持續減少。
  • 自然資源部:5年營造和修復紅樹林1.88萬公頃,有序清退自然保護地內...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 (記者 謝瑋)8月28日,自然資源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有關情況。據悉,到2025年,計劃營造和修復紅樹林面積18800公頃,其中營造紅樹林9050公頃,修復現有紅樹林9750公頃。日前,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明確了紅樹林保護修復的基本原則、行動目標和任務安排。
  • 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發布: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紅樹林保護修復行動計劃發布:5年營造和修復1.88萬公頃8月28日,澎湃新聞記者從自然資源部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
  • 我國面積最大的海灣紅樹林廣西北崙河口 海闊林密鷺飛翔
    走在海面的木棧道上,腳下連片的紅樹林鬱鬱蔥蔥;遠眺,白鷺在碧海藍天間展翅飛翔。   竹山村位於我國大陸海岸線與陸地邊境線西南端交匯處,中越界河北崙河從這裡匯入北部灣。這裡也是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中國建立的第一個紅樹林示範區——廣西北崙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   目前,北崙河口保護區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保持穩定,處於良性循環發展狀態。
  • 人類活動加劇退化 我國紅樹林半世紀來喪失73%(圖)
    它就是人們常說的紅樹林,令人擔憂的是,這道婀娜多姿的綠色長城正遭遇生存危機。  近日在北京通過驗收的「我國近海海洋綜合調查與評價」顯示,與20世紀50年代相比,我國紅樹林面積喪失73%,由55萬公頃減至15萬公頃。
  • 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路線圖
    科技日報訊 (記者操秀英)我國紅樹林保護修復有了具體規劃和路線圖。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一定要尊重科學、落實責任,把紅樹林保護好」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加強紅樹林保護修復工作,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近日聯合印發《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世界海洋日:「海洋綠肺」紅樹林,你了解多少?
    今年世界海洋日的主題是「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記者6月8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獲悉,我國持續加大紅樹林資源保護修復力度,全面恢復提升紅樹林溼地生態功能,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55%的紅樹林溼地納入保護範圍,遠高於世界25%的平均水平。
  • 紅樹林生態保護納入「一張圖」
    ● 近20年來,我國紅樹林面積穩中有升,紅樹林生態狀況有所改善。近20年來,我國紅樹林面積穩中有升,紅樹林生態狀況有所改善。然而,生境退化、面臨嚴重的破碎化以及少量的人為破壞等都對紅樹林的生存造成威脅。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聯合印發了《紅樹林保護修復專項行動計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按照《行動計劃》要求,除了將現有紅樹林全部劃入生態保護紅線外,我國紅樹林面積只能增加不能減少。
  • 珍愛紅樹林(新時代新步伐)
    今年的「世界海洋日」,中國倡導:保護紅樹林,保護海洋生態。據悉,近年來,我國加大海洋生態、紅樹林資源保護力度,20年來紅樹林面積增加7000公頃,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紅樹林面積淨增加的國家之一。紅樹林不僅可以抵禦海嘯及風暴潮的侵襲,保護堤岸安全,而且可以淨化海水,改善近岸海水環境。業界專家介紹,紅樹林還是固碳儲碳的能手,同等單位面積的紅樹林固碳量是熱帶雨林的6倍,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 廣東惠州市級紅樹林溼地公園,面積達528公頃,投資2.45億
    好招樓市級溼地公園工程總用地面積約528公頃,總建築面積3400600平方米以及相關配套設施面積。主要建設內容包括沿岸海堤修復、紅樹林補種維護、景觀大門、公園廣場、停車場、科普樓、遊客服務樓、交通碼頭及其棧道、購置科普巡查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