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出行方式和幾百年前完全不一樣了,幾百年前的人們出行還是依靠馬車、牛車這種依靠動物帶動的交通工具,但是現在人們出行都是坐汽車、火車、高鐵、飛機這種依靠能源的交通工具,舒適度和速度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中國的國土面積十分大,是世界國土面積第三大的國家,因此發展交通對於國家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國家在不斷的對基礎交通進行建設,鋪設了公路網、鐵路網、航空網,現在從黑龍江到廣州坐飛機只需要5小時40分鐘,人們的出行越來越方便安快捷。而高鐵作為中國的「新四大發明」,它在國內已經有2.5萬公裡的路線,很多城市都開通了高鐵。
高鐵的速度雖然沒有飛機快,但是它的乘坐程序比飛機簡便許多,因此它成為了不少人出行的優先選擇。高鐵站的建設費用比較高昂,因此現在大部分的高鐵站都是設立在一些有交通需求的城市中,特別是省會城市這些經濟發展較好的地方。但是有一個高鐵站,它一天有2個班次,每日的平均客流量僅40人,還是一個省會的高鐵站,如此慘澹的乘坐率,堪稱最「慘」的省會高鐵。
它就是位於安徽合肥的合肥北城站,這個車站2012年建成通車,但是過了6年這個車站的客流量仍舊如此慘澹。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北城這個地方的居民燒,只有30萬人不到,而且大家都更喜歡去南站坐車,因為合肥北站附近沒有公交車,想要來合肥北站坐車還要自己打車或者開車過來,十分不方便,而南站有直達的公交,因此當地居民都更喜歡去南站坐車。
而且經過合肥北站的高鐵非常少,大部分高鐵都是去合肥南站進行中轉的,以前在北站停靠的高鐵只有2列,非常少,每天就兩趟高鐵,也難怪北站沒什麼人去坐車,到了後來合肥北站為了維持自己的運營,甚至消減了列車停靠數量,一天僅有一輛車停靠。本來因為車少交通配套設施不到位就沒什麼人來這裡坐車,現在還要消減列車停靠數量,惡性循環,合肥北站的情況就越來越差了。
現在合肥北站開始對周邊的配套設施進行建設,增設了一個公交站,離高鐵站只有400米左右的距離,而且增加了北站的停靠高鐵數,從原來的2輛提高到了6輛,相信來北站坐車的人會慢慢的多起來,你對合肥北站的建設有什麼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