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材料價格引發糾紛3年未決,夢百合倪張根三度「炮轟」萬華化學

2020-12-18 新京報

十年合作夥伴一朝反目。記憶綿製品龍頭企業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近日在網上發帖,圍繞兩家公司之間持續3年的訴訟案件,「炮轟」萬華化學副總裁兼CFO李立民,喊話要與之「法庭見」。

這是倪張根今年第三次在網上發帖「炮轟」萬華化學。三次都引發了各方不同觀點,有人力挺他「怒斥和曝光不誠信行為」,有人則認為他「想利用網民、股民為自己做輿論武器」。

12月16日,新京報記者分别致電夢百合和萬華化學,截至發稿時,雙方均未對此事做出回應。

新京報記者注意到,12月16日,夢百合股價起伏波動較大,截至收盤,其股價為33.21元/股,跌幅0.57%,市值為123.46億元。而萬華化學今日股價一路上揚,截至收盤,股價為86.35元/股,漲幅2.69%,市值達2711.17億元。

倪張根凌晨發帖稱要與萬華「法庭見」

12月11日凌晨,倪張根在雪球發布了《出離憤怒之萬華案進展》帖子。倪張根所說的「萬華案」,是夢百合和萬華化學之間進行了將近3年的一場賠償訴訟。

根據公開資料,因原材料價格問題,2018年1月夢百合以違約為由將萬華化學告上法庭,要求對方賠償1884.13萬元。2019年11月,法院判決夢百合勝訴,萬華化學賠償夢百合100.16萬元。該金額與預期相差甚遠,夢百合決定上訴。今年11月10日,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裁定撤銷一審判決,將案件發回重審。

在《出離憤怒之萬華案進展》中,倪張根提到,在過去3年裡,自己費盡周折希望能找到萬華化學可以對話解決問題的人。在中間人的勸解下自己這次有和解意願。12月6日,倪張根與李立民見面,李立民提出按照一審判決(100萬)金額加律師費解決,倪張根則希望在原有標的金額約1800萬的基礎上大約取一半,即800萬,包含100萬法院判賠金額、律師費、合同損失費,李立民表示要回去商量。

12月10日晚間,倪張根和李立民按約定通了電話。李立民給出的方案是要求「夢百合撤訴、刪除網絡信息,後面業務慢慢談」。倪張根認為,李立民態度含糊,沒有誠意,因此曝光了二人此次通話的情況,同時截圖發布了微信文字交流的內容,並喊話萬華化學「法庭見」。

倪張根在帖子中公布的微信截圖。

對於倪張根發帖「炮轟」李立民的做法,網友有不同的觀點。有人稱,「一個上市公司的老闆,想利用網民、股民為自己做輿論武器。直接上乾貨或走法律程序就可以,一個公眾公司的老闆還是要把精力多放在業務和發展上,心系股東。」

也有網友力挺倪張根:「首先力挺這次你怒斥和曝光萬華不誠信的行為。其次,想知道將來隨著夢百合產品銷量的不斷擴大,對於生產原料的需求也越來越多,那麼對於上遊廠商相對集中的問題,以及他們經常利用壟斷地位聯合漲價傷害下遊商戶的惡行,夢百合有沒有對策?」倪張根回復了這位網友的問題:「我們放棄萬華已經4年了,他們雖然壟斷,但至少還沒敢明目張胆地打壓我們。」

合作十年一朝反目

公開資料顯示,夢百合創立於2003年,2016年在上交所掛牌上市,主要從事記憶綿床墊、枕頭及其他家居製品的研發、生產及銷售,是國內記憶綿製品龍頭企業。萬華化學是夢百合的上遊企業,是MDI(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為生產聚氨酯的重要原料)領域的知名企業,它成立於1998年,2001年掛牌上市,業務涵蓋MDI、TDI(甲苯二異氰酸酯)、聚醚多元醇等聚氨酯產業集群,丙烯酸及酯、環氧丙烷等石化產業集群等。

公開資料顯示,2007年,萬華化學與夢百合達成合作。合作期間,萬華化學為夢百合提供原材料MDI。2015年開始,聚合MDI與純MDI的期貨價格漲價,在這一情況下,2016年萬華化學與夢百合多次探討達成了2017年供貨的價格約定。然而2017年,MDI的價格繼續暴漲,由2016年13000元/噸的平均價格,上漲至2017年26451元/噸的平均價格,甚至在2017年9月15日創出43000元/噸的天價。

面對市場價的暴漲,2017年萬華化學拒絕按照此前的協議約定供貨,提出了50%的原材料按此前合約價格,剩下的50%要求夢百合以當時市場價格付費。由此,夢百合將萬華化學訴至法庭。

2019年11月,法院判決夢百合勝訴,萬華化學賠償夢百合100.16萬元。這與夢百合最初提出的1884.13萬元賠償相差甚遠。

今年11月19日,根據中國裁判文書網披露的裁定書顯示,對於與萬華化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夢百合不服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2018)京0114民初1507號民事判決,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最終,本案發回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重審。這也正是此番倪張根向李立民喊話「法庭見」的緣由。

倪張根連續三次公開發帖「炮轟」萬華化學

今年以來,倪張根已經三次公開發帖「炮轟」萬華化學,而這次的《出離憤怒之萬華案進展》距離上兩次也僅僅過了3個月。

今年9月16日,倪張根發布《關於原料漲價》的文章,文中指出近期海綿(包括記憶綿、普通綿等)原料漲價的問題,背後的始作俑者就是萬華化學,倪張根稱「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最終只有被市場給唾棄」。此文同樣引起熱議,閱讀量達到105.3萬,圍觀網友的觀點不一:「作為董事長,需要從更理性的角度看待這個世界存在的一些現象,否則容易逆勢而為。」「格局有點低。」「萬華違約是不對,應該接受法律賠償。」「碰瓷營銷?」

9月17日,倪張根發布《壟斷掃盲》的文章解釋稱,「其實近期漲價厲害的還不是TDI和MDI,反而是聚醚」。「我說過TDI、MDI兩個月不買對我們沒有影響,但聚醚的漲價我們是始料不及的。」倪張根當時就直言「不會苟同他們的公司文化」,而這次發布《出離憤怒之萬華案進展》他再次表示「我不認為這是他個人的問題,但背後一定反映的是公司價值觀問題」。

夢百合近年一直受困於原材料高成本

近年來,夢百合一直受困於原材料的高成本。據2016年-2018年財務數據顯示,夢百合直接材料成本分別為8.47億元、13.70億元、16.51億元,佔總成本的比重分別為75.58%、79.79%、80.04%。

面對一直存在的原材料高成本的問題,夢百合也曾嘗試調整規避,但效果並不明顯。據2019年年報顯示,直接材料成本為17.22億元,佔總成本的75.12%,比上年同期增長4.31%。夢百合在2019年年報中也特別指出自身面臨原材料價格波動的風險。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夢百合生產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包括聚醚、TDI等化工原料和面料,石油價格的波動以及原料市場的影響都會導致該等原材料價格的波動。由於公司報價調整相對於原材料價格波動具有一定的滯後性,因此在原材料價格大幅上升時,夢百合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及利潤水平將受到不利影響。

業內人士稱,成本中75%是原材料,對於處在行業鏈下遊的夢百合來說是一大「痛點」。

針對目前的情況,有業內人士認為,無論是夢百合還是萬華化學,在各自領域還有很多路要走,打落牙齒落肚裡,自身圖強才是王道。

新京報記者 張潔 圖片來源/網絡截圖

編輯 王琳 校對 李項玲

相關焦點

  • 夢百合倪張根喊話萬華化學法庭見
    12月11日凌晨0時,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於雪球平臺發布《出離憤怒之萬華案進展》一文,怒斥萬華化學,並於文中放出聊天記錄,喊話萬華化學副總裁兼CFO李立民法庭見。我不知道是替我和夢百合悲哀,還是該替我們今天中國的商業環境悲哀。在推動中國向法制社會更確定性的前進的過程中,我們很不情願的被動入鏡了,但既然入鏡了,那就好好表演!把那些偽人的衣服扒下來,甚至包括背後明顯袒護的某些法官!這不是夢百合和萬華化學第一次「對峙」。夢百合是國內記憶綿製品龍頭,而萬華化學是MDI領域的全球老大,MDI是記憶棉的主要原材料。
  • 萬華化學遭夢百合「炮轟」!合作13年卻因1800萬開撕?
    周末,夢百合(603313.SH)董事長倪張根在雪球發帖,針對兩家公司持續3年的1800萬訴訟案件,貼出聊天記錄「炮轟」萬華化學(600309.SH)CFO李立民。這兩家市值分別為百億和千億的上市公司,合作十餘年,如今發文開撕,一眾網民等待「吃瓜」後續。
  • 夢百合董事長兩次發文指責萬華化學「殺雞取卵」 上遊漲價致中下遊...
    倪張根坦言:「我2017年年初開始買萬華股票,賺了不少錢,但我仍然不會苟同他們的公司文化,不是每一個會賺錢的公司都受人尊敬——我們這裡不講道德,但商業社會要有起碼的商業倫理。」而這已經不是夢百合第一次因原材料漲價抨擊萬華化學。2018年夢百合曾將萬華化學告上法庭,訴其因為MDI價格大漲合同違約。
  • 萬華化學被質疑「壟斷」:昔日合作夥伴稱其「殺雞取卵」
    本報記者 茹陽陽 吳可仲 北京報導「我們放棄萬華已經4年了,他們雖然壟斷,但至少還沒敢明目張胆地打壓我們,否則不是底褲都掉了?」12月12日,名為「倪張根」的雪球用戶發文,直指萬華化學(600309.SH)「壟斷」。「倪張根」的認證信息為夢百合家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夢百合」,603313.SH)董事長。
  • 萬華化學「兇猛」:去年四季度淨利預增100%總市值已超越萬科
    在擁有較強議價權的同時,昔日合作夥伴夢百合董事長卻多次在網絡上發文,質疑其「殺雞取卵」。去年11月,萬華化學與夢百合的合同糾紛案件被發回重審,夢百合方面此前要求其賠償1800萬元。時間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萬華化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與夢百合的官司是子公司的事,所涉金額不大,具體情況暫不知曉。
  • 萬華化學「兇猛」:去年四季度淨利預增100%,總市值已超越萬科
    在擁有較強議價權的同時,昔日合作夥伴夢百合董事長卻多次在網絡上發文,質疑其「殺雞取卵」。去年11月,萬華化學與夢百合的合同糾紛案件被發回重審,夢百合方面此前要求其賠償1800萬元。時間財經以投資者身份致電萬華化學證券部,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與夢百合的官司是子公司的事,所涉金額不大,具體情況暫不知曉。
  • 中國財富報導|董事長兩次發文指責上遊漲價 夢百合抬槓萬華化學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9月15日,16日,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連續兩天在雪球上公開發文表示,近期海綿原料漲價問題的始作俑者是萬華化學,並指出「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最終只有被市場唾棄」「某些人的一己私利總是在傷害行業」。
  • 萬華宣布MDI再漲價!家具行業旺季提前過冬!
    其實,這已經不是萬華化學第一次漲價了。從6月開始,MDI價格就一路狂奔。夢百合董事長炮轟萬華化學原材料漲價引發家具企業廣泛的抵制情緒。對於MDI最近兩個月的「報復性」上漲,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按捺不住拍案而起。9月16日起,倪張根兩次發文,公開炮轟萬華化學壟斷,並直言一個大宗商品1個半月漲價50%多,實在是行業奇恥大辱,「這種殺雞取卵的行為最終只有被市場唾棄」。「某些人的一己私利總是在傷害行業」。
  • 萬華化學「疲軟」?前三季度淨利跌逾30% 最新市值2400億
    也就是說,從5月13500元/噸的低點到10月19600元/噸,萬華化學將MDI價格上調了45.19%。而據此前萬華化學2019年財報, 2019年3、4 月份在需求的帶領下,國內聚合MDI價格由去年初的12000元/噸迅速攀升至18000元/噸。2019年5月,受行業新產能釋放等影響,供需出現失衡,市場價格快速回落至13000元/噸。
  • MDI產品鑄就壁壘 萬華化學業績、產能、股價走向「三高」
    從最高預計數來看,如若今年萬華化學淨利潤能與去年基本持平,公司或將實現連續四個年度淨利潤超過百億。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萬華化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531.23億元、728.37億元、680.1億元,淨利潤分別為111.35億元、155.66億元、101.3億元。
  • 前11月賣場銷售同比下降26%、原材料價格暴漲
    我國將近80%的家居木材依靠進口,目前受疫情影響,國外各大港口封閉;加上國內成本提升、供應缺口、環保風暴等影響,進入九月以來,木材價格已經連續大範圍全面上漲。  紡織原材料暴漲引發「搶布潮」。  06 夢百合倪張根怒斥萬華化學,契約精神等話題引熱議  近日,夢百合(603313)董事長倪張根發文怒斥國內的龍頭原料企業萬華化學(600309),一則因調價引起的風波再次進入公眾視野,同時關於企業信譽和商業規則的討論也火熱進行中。  倪張根三次發文怒斥萬華化學原料漲價行為。
  • 中國家居製造啟示錄之夢百合:軟硬之間
    本期受訪嘉賓:夢百合家居董事長倪張根。中國家居製造企業正面臨內外交迫的挑戰,內有同行之間加劇的競爭,外有來自房地產、裝飾行業,乃至科技行業等外來者插足。中國家居製造業應該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什麼樣的產品更能贏得市場?什麼樣的品牌能贏得新時代消費者的青睞?
  • 上市19年,業績翻百倍:「一哥」萬華化學,敢花錢,能賺錢,愛分紅
    夢百合董事長倪張根連續兩天在公開渠道發文,炮轟原材料漲價問題,引起了許多人圍觀和討論。一番訴苦之後,倪董確實博得了不少人的同情,當然也不乏許多人反將一軍,diss他這是輸不起。其實早在2018年,這兩位老闆就曾因為原材料漲價問題對簿公堂。
  • 美瑞新材「過會」 與萬華化學關係被深度問詢
    原標題:美瑞新材「過會」 與萬華化學關係被深度問詢      19日,發審委通過了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
  • 6公司全過會 美瑞新材與萬華化學關係被發審委深度問詢
    原標題:6公司全過會,美瑞新材與萬華化學關係被發審委深度問詢 摘要 【6公司全過會 美瑞新材與萬華化學關係被發審委深度問詢】3月19日,發審委通過了美瑞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與萬華化學關係糾纏不清,IPO過會的美瑞新材招股書多處矛盾仍待解
    近年公司三任財務總監先後離職。《招股說明書》顯示,美瑞新材此次擬公開發行不超過1668萬股,募集資金3.07億元,全部用於公司主營業務。其中1.8億元用於補充公司流動資金。美瑞新材董事會秘書、行政經理郭少紅,也曾在萬華化學工作。另外,美瑞新材三名監事均曾在萬華化學工作多年。證監會發審委要求美瑞新材說明的問題,一是美瑞新材與萬華化學的產品差異;二是雙方合作與競爭並存的關係是否會對公司有不利影響;三是曾在萬華工作的公司董監高是否違反競業限制;四是與萬華化學是否可能產生專利糾紛等。
  • [關聯交易]萬華化學:北京市中諮律師事務所關於萬華化學集團股份...
    中誠投資股份形成及轉讓過程中不存在虛假陳述、出資不實的情形,中誠投資歷史上股權管理不規範的情形已消除,目前不存在股權管理混亂等情況,不存在重大訴訟、糾紛以及重大風險隱患。中誠投資的詳細歷史沿革請參見「《法律意見書》/二、本次交易各方的主體資格/(三)被合併方的主要股東/3、煙臺中誠投資股份有限公司/(3)歷史沿革」。
  • 萬華化學:丹心逐夢綻光華
    萬華化學2019年營業收入680.5億元、淨利潤101.3億元,相比2015年的194.9億元、16.1億元,分別增長了2.5倍和5.3倍。——改革重組獲得突破。2019年,萬華化學重大資產重組及整體上市全面完成,成為山東首家整體上市的國有控股公司,為公司發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打下堅實的基礎。——自主創新成果豐碩。
  • 萬華化學:做化學的千億級別上市公司,這些分子式真的這麼值錢?
    經營模式:公司採用B2B的經營模式,通過構建線上供應鏈平臺,利用網際網路技術的便攜性,打通了產品供應和需求無縫對接渠道,讓公司的規模化優勢逐漸凸顯出來;採購模式:由於公司原材料主要為基礎化工原材料,而我國的礦產資源控制較為嚴格,價格浮動受國家經濟影響較大,所以採購選用國內國外同步比對的方式,甄選出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