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掖絕美「彩虹山」,為何常常被誤解成丹霞地貌?

2020-10-03 我是科學家iScientist
2020年7月7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執行局第209屆會議傳來喜訊,我國提交申報的甘肅張掖地質公園和湖南湘西地質公園正式被批准為世界地質公園,從此之後,我們擁有的世界地質公園數量達到41個,位居世界第一位。

說起甘肅張掖地質公園,腦海中浮現出的那燦若晚霞的美景基本都是這樣的:

張掖的彩色丘陵 | 張掖地質公園官網)

在影視劇中,也經常看到它的身影:

張藝謀導演的電影《長城》曾在張掖彩色丘陵取景

無論你是否到過這個地方,只要見到這樣的景色,基本上都能脫口而出——這是丹霞地貌。殊不知,大家都被帶歪了!在這裡,我鄭重地提醒大家:這不是丹霞地貌,這是彩色丘陵!

尋找美麗的「彩虹山」

在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和肅南縣交界處,分布著一片起伏不平的山丘。當我們走進這裡,眼前呈現的山石五顏六色,紫、紅、黃、綠、褐,層層疊疊,對比鮮明,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仿佛一幅壯美的畫卷,又像是有人給山峰披了一件華麗的彩袍。

地質學家稱之為「彩色丘陵」,簡稱「彩丘」,還有人形象地稱之為「彩虹山」。

張掖的彩色丘陵 | 張掖地質公園官網

其實,這樣的景觀並非此地獨有,我國新疆北端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境內的五彩灘,以及南美洲秘魯的Vinicunca,也發現了相似的地質現象。

當縱貫南北的安第斯山脈穿過秘魯境內時,在其南部的庫斯科省出現一座奇特的山峰,上面有紫色、紅色、黃色以及綠松石色的條紋,當地人稱之為Vinicunca,意思就是「彩虹山」或「七彩山」。這座山峰的海拔超過5000米,需要攀登兩個小時才能到達。

據當地的老人講,它出現在人們面前的時間尚不足十年時間,因為這座山上原本覆蓋著厚厚的冰雪,近年來氣候逐漸變暖,雪線不斷上升,冰雪融化之後,才揭開了它神秘的面紗。

秘魯的彩虹山 | https://cuscorent.com/

古老的「前世」

顧名思義,彩色丘陵就是一種彩色的丘陵地貌。所謂的丘陵,指的是頂部渾圓,坡度平緩,坡腳線不明顯的低矮山丘,相對高度小於200米。這是一種按照形態劃分的地貌單元,與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並列。

滑動查看更多

丘陵地貌是長期受侵蝕、剝蝕等各種外動力地質作用形成的,常與山地相連,比如張掖的彩色丘陵就是位於祁連山北麓的山前丘陵。也有一些丘陵是準平原化階段的產物,是山地向平原的過渡,比如山東南部、江蘇北部一帶的丘陵就是準平原面上殘留的基巖丘陵。

如果從巖性角度看,張掖的彩色丘陵是典型的粉砂巖和泥巖,是沉積作用的產物,形成年代距今約1.35-0.96億年。地質學家研究發現,早在中生代白堊紀時期,張掖彩色丘陵所在地是一片廣袤的湖泊,歷經數百萬年的漫長時期,湖泊沉積了一層又一層厚厚的泥沙。隨著氣候變化和地質變遷,湖水乾涸,湖底的泥沙經過壓實、脫水和固結成巖作用,於是就變成了層理清晰的沉積巖。

而現在我們之所以看到的張掖彩色丘陵並非水平的巖層,而是呈傾斜狀態,原因在於,巖層在沉積之初呈水平或近乎水平狀態,後來隨著地殼運動出現了彎彎曲曲的褶皺,如同被擠壓的書本中間有些地方拱起而有些地方凹陷一樣。

所以,在外部的風吹、日曬、雨淋等風化和侵蝕作用下形成的高低不平的山丘,才能像畫布一樣將每一層巖層完美地展現在它的脊背上。

還有另外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這裡的丘陵為什麼會呈現不同色彩呢?

這與巖層中所含的礦物成分有關,主要取決於沉積巖形成時的氣候乾濕條件。如果當時處於乾旱環境,就會以氧化作用為主,含鐵礦物形成紅色的赤鐵礦(含鐵離子Fe3+)為主;如果處於潮溼環境,就會以還原作用為主,含鐵礦物則形成針鐵礦(含離子Fe2+)。所以,巖石的不同顏色恰恰反映了成巖時期的地質環境。

脆弱的「今生」

張掖彩色丘陵堪稱大自然賜予人類的瑰寶,但它歷經滄桑保存至今,巖體表層非常酥軟,像一位身體虛弱、風燭殘年的老人,默默地向我們訴說著它背後的故事。令人痛心的是,遊客的破壞行為時有發生。

2018年8月28日,有一段遊客踩踏張掖彩色丘陵的短視頻在網絡熱傳,視頻中有兩名男子和一名女子行走在巖體表面,其中一名男子光著腳踩在巖面上,另外一名錄製視頻的男子光腳一邊踢起巖體表面的沙土,一邊炫耀「我破壞了六千年的(原始地貌)。」此後,涉事人員受到嚴肅處理。

遊客踩踏破壞張掖彩色丘陵 | 梨視頻

秘魯的彩虹山面臨著同樣的困惑。它原本掩蓋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冰雪之下,只是偶有成群的羊駝漫步在山坡上,而今它聲名鵲起,遊客日益增多,平均每天多達上千人踏上彩虹山的山脊。面對這種情況,有學者憂心忡忡地指出,遊客的大量湧入將加速對自然景觀的侵蝕和破壞。

秘魯彩虹山上漫步的羊駝 | http://www.travellerse.com

「彩丘」與「丹霞」之爭

既然張掖最美的是彩色丘陵,那為什麼總是被說成丹霞地貌呢?

這裡面有兩方面的原因~

首先,張掖確實有丹霞地貌,而且這裡的丹霞地貌在地質學家的眼中獨具特色,主要包括冰溝丹霞、大肋巴溝丹霞。冰溝丹霞以丹崖絕壁、堡狀孤山等奇巖怪石景觀為主,大肋巴溝丹霞則以其立面酷似窗欞、整體結構如宮殿的砂巖窗欞宮殿構造而聞名,所以專家稱這裡是「中國北方乾旱地區發育最典型的丹霞地貌及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

但是,很多遊客到張掖之後,並沒有去看丹霞地貌,而是直接去了彩色丘陵,卻誤以為眼前看到的就是丹霞地貌,人云亦云,在朋友圈發幾張彩色丘陵的照片配的卻是對丹霞地貌讚美的文字。

張掖的丹霞地貌 | 張掖地質公園官網

其次,關於彩色丘陵和丹霞地貌,學術界也曾長期爭論,媒體的宣傳也有誤導的傾向。對丹霞地貌的定義,多達20餘種,《地質大詞典》《地理學名詞》《旅遊地學大詞典》等不同的文獻給出的定義互不相同,不同的學者意見不完全統一,結果導致丹霞地貌名稱的「擴大化」。

2017年,北京大學崔海亭、黃潤華教授在學術期刊《中國科技術語》刊文《丹霞地貌名稱的濫觴與泛化》,對濫用「丹霞地貌」術語的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文中指出:「近年來,主要是由於旅遊業的迅猛發展,出於宣傳的需要,有些人望文生義,濫用丹霞的名稱,把有顏色鮮豔地層構成的山丘(彩丘)乃至谷地(丹霞是山不是谷)都稱為丹霞,形成全國各地『丹霞』泛濫的現象,有損術語的嚴肅性。

在這種情況下,「全國各地紛紛打出丹霞地貌的旗號,一時間東西南北出現650 處丹霞地貌,丹霞地貌的概念產生了混亂。」

「彩丘」與「丹霞」的異同

張掖彩色丘陵景區與冰溝丹霞景區僅僅相距10千米,由同一套地層組成(地質學家稱之為「紅層」),為何形成明顯不同的地貌景觀?

丹霞地貌(圖上)與彩色丘陵(圖下)的比較

我們著名的地理學家彭華認為,發育在地質時期內陸盆地的河流或湖泊環境中的紅層,其巖石的組成具有明顯的規律:盆地邊緣以巨厚的洪積相混雜泥礫為主,往盆地中心則漸變為洪、衝積礫巖,砂礫巖,砂巖與河、湖積細砂,粉砂巖或泥質巖。

所以,從盆地邊緣往中心,所形成沉積巖的硬度會越來越小。相比之下,相對堅硬的巖層容易發育成為丹霞地貌,而相對軟弱的巖層則容易形成紅層丘陵,由於它沒有赤壁丹崖,所以一般不認為是丹霞地貌。

因此,彩色丘陵與丹霞地貌最突出的區別在於:彩色丘陵是以巖石色彩鮮豔為突出特點;而丹霞地貌則是以巖石形態怪異併兼具色彩鮮豔為突出特點。

比如,對於張掖的南臺彩色丘陵和冰溝丹霞地貌的區別,我國著名旅遊地質學家李忠東教授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說南臺以色彩斑斕著稱,向我們展示了砂巖地貌的色彩之美,那麼冰溝則在色彩美的基礎上又疊加了砂巖地貌的形態美。」

作者:馬志飛,系地址勘探高級工程師,科普作家,著有《石頭記》等

圖片:文中部分彩色丘陵相關版權圖片購買自壹圖網

參考文獻:

[1]丁宏偉,王世宇,尹政等.張掖丹霞暨彩色丘陵地質成因及與南方丹霞地貌之對比[J].乾旱區地理,2014,37(3):419-428.

[2]崔海亭,黃潤華.丹霞地貌名稱的濫觴與泛化[J].中國科技術語,2017,19(2):60-62.

[3]彭華.丹霞、雅丹、彩丘、風城,誰是誰非?[J].中國國家地理,2007,10:122-135.

[4]李忠東.尋找奇麗彩虹山——走進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J].國土資源科普與文化,2017,1:22-27.

[5]張掖地質公園官網:https://www.zhangyegeopark.com/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上海自然博物館(ID:snhm01),未經允許請勿二次轉載,如有需求請聯繫lvluotougao@sstm.org.cn。

相關焦點

  • 張掖七彩丹霞:夢幻中國彩虹山
    原標題:夢幻中國彩虹山  七彩丹霞
  • 張掖「彩虹山」,你見過這樣的彩虹麼!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如用文字來表達,僅有兩個字震撼。其氣勢之磅礴、場面之壯觀、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斕,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驚嘆。她不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險,而且更美的在於色。
  • 鳥瞰彩虹山 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開幕
    中國甘肅網7月27日訊(本網記者 洪煜然 文/圖)7月26日晚,第二屆中國·張掖七彩丹霞(國際)熱氣球節在七彩丹霞景區開幕。本次節會歷時12天,將有100具熱氣球進行4個場次的集中飛行和20個場次的常態化飛行,遊客可以乘坐熱氣球「扶搖直上」,近距離感受日出日落,也可以在高空之上俯瞰「中國彩虹山」,盡覽彩色丘陵與丹霞地貌和諧交融的壯麗美景。
  • 隴上有名(十四)| 中國的彩虹山——張掖丹霞地貌
    &nbsp&nbsp&nbsp&nbsp「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六處奇異地貌」之一、「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全球最刻骨銘心的22處風景之一……&nbsp&nbsp&nbsp&nbsp形成於5.4億年前的張掖丹霞
  • 探秘張掖丹霞地貌
    你聽說過張掖七彩丹霞嗎?這裡曾是張藝謀導演拍攝電影《長城》的取景地之一。隨著電影的熱播,張掖七彩丹霞越來越被大眾所熟知。張掖的名字由何而來?為什麼稱為「七彩丹霞」呢?這樣的地貌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張掖位於我國甘肅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絲綢之路穿境而過。
  • 國內壯觀秀麗的5大丹霞榜單,廣東丹霞山上榜,甘肅張掖丹霞地貌
    再而對於這五個丹霞景區的印象又是如何呢?廣東丹霞山:國內的紅石公園(最佳旅遊季節:四季皆宜)丹霞山是廣東面積最大、以丹霞地貌景觀為主的風景區。丹霞山主要分為丹霞景區、巴寨景區、仙人跡景區、韶石景區與錦江畫廊遊覽區幾大區域。
  • 疑是彩虹落大地——張掖七彩丹霞
    疑是彩虹落大地——張掖七彩丹霞張掖位於河西走廊中部咽喉,以「張國臂掖(腋),以通西域」而得名,古稱「甘州」,即甘肅省名「甘」字由來地。張掖是一個擁有冰川、雪山、森林、草原、沙漠、戈壁、綠洲、溼地的城市。
  • 張掖丹霞地貌為什麼如此迷人呢?
    每當人們一腳踏進張掖丹霞地貌景區裡時,給人一種不由自主地,仿佛自己來到另一個星球世界,眼前的景色哪麼陌生,叫人著迷。數以萬計的重疊山巒,突兀林立,造型奇特,色彩斑斕;山與山相互映襯,顯現出色如渥華,燦若丹霞,峻岭橫生,兀峰雕琢,氣勢磅礴。當地少數民族把如此的美景稱之為阿蘭拉格達。
  • 是什麼讓你對張掖感興趣的,是這裡的彩虹山還是別的?
    我們的世界有太多的天然藝術品,它們被稱為是上帝的傑作,比如張掖的彩虹山。張掖一直是熱門的旅遊景點,這裡有最出名的絲綢之路,因此每年都有很多人來這裡旅遊,不過今天我們要去看看它的另外一個景點,它就是彩虹山,這裡美的有點讓人懷疑人生。
  • 景致記錄:甘肅張掖七彩丹霞地貌,燦若雲霞,是女媧補天遺石嗎
    張掖丹霞國家地質公園,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位於甘肅省張掖市臨澤縣城以南30公裡,國家4A級旅遊景區。如此神奇的張掖丹霞地貌,形成於600萬年以前,那個時候,早期的人類,才剛剛開始直立行走,自然無緣得見這樣的奇觀。張掖丹霞地貌的山峰上,雖然看不到一棵樹,不過,地上間或貼地長著一些小草。
  • 張掖丹霞地貌之旅賦
    張掖丹霞地貌之旅賦方尚春毋庸妙筆,自畫而成。姑待眼見,方知其真。丹霞之貌,雄幽險奇。磅礴之勢,浩浩百裡。神駒之態,騰騰千騎。/張掖丹霞,丰姿俊逸。猶若處女,藏於深閨。小姐出輦,鳳冠霞帔。偎祁自矜,傍河漱滌。異域嫉妒,世人驚喜!
  • 揭露秘魯彩虹山的騙局,其實想看彩虹山,中國張掖是個更好的選擇
    串紅網絡的秘魯彩虹山,美好得不像在人間,絲帶般變幻的色彩,看似是被顏色絢麗的花草覆蓋,其實是由多種顏色的礦物構成。紅色的氧化鐵、橙色和黃色的硫化鐵以及綠色的綠泥石組成了一道美麗的彩虹。但秘魯的彩虹山真實情況是什麼樣的呢?嚴格的說,這是一個關於秘魯彩虹山旅遊的小騙局,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 七彩的丹霞地貌,唯有張掖最美
    每次去胡楊林的時候,都要捎帶著去一下張掖,張掖離胡楊林大概也就是不到500公裡。從金燦燦的胡楊林到五彩的張掖,這一路的風景真是美啊。張掖丹霞地貌是我國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數以千計的懸崖山巒全部呈現出鮮豔的紅色和褐色,相互映襯煞是好看,綿延不斷的丹霞群,五彩斑斕,絢麗多彩,吸引很多的遊客來遊玩。
  • 祁連山下五彩斑斕的奇山突起,張掖的丹霞地貌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因有內陸河四河流經,城市的綠化很成功,古有詩句不望祁連山頂雪,錯把張掖當江南,所以張掖既有西北的風情又有江南的韻味,只可惜我們一行只是路過,前往附近有名的丹霞地貌,造型奇特的五彩山參觀。聽說張掖有座五彩山,是三年前前往北疆旅遊時,在布爾津旅遊時來到五彩灘,五彩灘的丹霞地貌是在河岸邊,當時就聽說在甘肅的張掖附近也有座丹霞地貌的景點是位於山間也更壯觀,當時並未想到日後還會有絲路之行,不論河岸或是山間的丹霞地貌同樣的都是因巖石的色彩斑爛多變所產生的奇景,而張掖的丹霞地貌更讓我覺得更有地勢磅礡的氣概
  • 張掖丹霞地貌---七彩丹霞我的解說詞
    七彩丹霞地貌景區是國家地質公園,在祁連山北邊兒,張掖往西35公裡,張掖丹霞是我國獨有的窗欞狀宮殿式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是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地貌之一,極具地質研究和觀賞價值。丹霞地貌是祁連山的各類巖石經過漫長的風化和侵蝕,加之巖性不同和溫度差異,山坡崩塌過程為主而後退,保留下來的紅色砂巖,經長期的風化剝離和流水侵蝕,形成了孤立的奇巖怪石,在光線照射下,呈現不同的色澤,鐵質巖呈紅色,錳質巖呈黑色,泥質巖呈灰色,磷質巖成灰藍色,火山巖呈橙黃色,礫質巖呈青色,10平方公裡內隨處可見有紅
  • 深受國外遊客追捧的彩虹山,你去了嗎?| 甘肅張掖丹霞地質公園
    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是中國彩色丹霞和窗欞狀宮殿式丹霞的典型代表;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10大神奇地理奇觀」之一;被《中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被全國多家知名網站評選為全球
  • 七彩丹霞 夢幻中國彩虹山
    七彩丹霞夢幻中國彩虹山掌上蘭州·蘭州晨報首席記者 田蹊 攝張掖七彩丹霞旅遊景區作為全球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的複合區,色彩豔麗,造型獨特,「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中國彩虹山」「東方的卡帕多奇亞」「最佳低空旅遊體驗區」「最佳低空旅遊體驗區」「全球25個夢幻旅行地」……一個個搶眼的美譽,道出了張掖七彩丹霞的「熱力值」。
  • 張掖的七彩丹霞地貌
    在甘肅張掖,祁連山北麓,臨澤、肅南縣境內,分布著面積約510平方公裡的丹霞地貌區域。張掖丹霞地貌是國內唯一的丹霞地貌與彩色丘陵景觀複合區。被評選為"中國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極具權威和導向性的《中國國家地理》雜誌《圖說天下》編委會評為"奇險靈秀美如畫中國最美的6處奇異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國《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觀",2011年11月被國土資源部批准"張掖國家地質公園"。張掖丹霞地質公園有著很高的科考與觀賞價值,被大家譽為中國第一彩色丘陵。
  • 張掖丹霞地貌的形成與氣候
    今天(16日)2014應對氣候變化中國行考察團隊來到了甘肅張掖,實地參觀了丹霞地貌,對它可能形成的氣候因素作了相應了解,丹霞地貌是經過幾百萬年複雜的地質、氣候演變才得以形成,是無法複製的自然奇景,而它也需要更多的珍惜和保護。
  • 西北旅行必去的景點,絲綢之路是的地質奇觀,張掖七彩丹霞地貌!
    張掖丹霞地貌群,俗稱「張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溝丹霞」組成。張掖有普客和高鐵兩個火車站,往蘭州、西安或烏魯木齊方向都很方便。張掖除了丹霞地貌,近幾年還開發了一處平山湖大峽谷,景區間間隔距離較遠,可通過各網路平臺訂購一日遊或兩日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