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經典,傳承美德——從福清國學大課堂看傳統文化復興

2020-12-17 人民網福建頻道

原標題:品味經典,傳承美德——從福清國學大課堂看傳統文化復興

  創新:融入本土文化元素,注重團隊協作

  總決賽在線觀看人數突破53萬,在節目組執行導演章松青看來,這一數字雖然刷新了福清直播類節目在線人數的新紀錄,但能夠獲得熱捧,也屬於意料之中。

  「從國學大課堂開始籌備,到海選、初賽,我們都堅持了創新理念,引入不少原創設計,比如狹路相逢、一錘定音等競賽規則。」章松青告訴記者,節目組要做的是《中國詩詞大會》升級版,不光考察學生的古詩詞儲備能力,還推薦閱讀《中國傳統節日民俗》和《文化福清》叢書,希望學生們掌握傳統節日的內涵,熟悉福清鄉土文明的根源。

  總決賽現場,不少考題涉及福清本土文化。比如,歷史上福清籍名人葉向高、蔡伯俙、劉詵、林簡言等,口口相傳的福清之最俗語——海口橋、利橋塔、港頭蟶、下橋蛤。

  在評委福建省文史研究館原館長盧美松、閩都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林山、福建黃檗文化促進會總顧問嚴家梅的解讀下,這些散落在故紙堆裡的地方文史知識「活」了起來,通過節目的傳播而深入人心。

  章松青說,國學大課堂追求的是營造「大家一起學」的良好氛圍,因此在規則設計上,更加注重團隊協作,各校代表隊由14人組成,另外自選4人組團上臺答題,節目的互動效果也顯得更好。

  據透露,第一季成功開了「頭炮」,福清正在醞釀第二季賽事,繼續堅持創新引領,預計屆時參與面將覆蓋更廣,關注人數也會更多,打造成福清文化品牌裡又一張亮麗的名片。

  傳承: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和市民文明素養

  《福清縣誌》記載:「百裡之境,弦誦相聞,號為海濱鄒魯。讀書登第者甲於諸邑。」自宋代以來,福清文教之昌盛,延續至今。中國素有「耕讀傳家久、詩書繼世長」的傳統,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教育是關鍵一環。

  現場,有學生稱,看了比賽喜歡上了詩詞,如果每天可以背一首,日積月累一定會學有所成。還有一位家長嚴女士說,將娛樂節目模式和文化傳播結合起來,更好地帶領了學生走近傳統文化。「這樣的形式比較活潑生動,學生也樂意接受。」

  林山認為,公眾關注福清版「詩詞大會」,表明植根於校園、社會對傳統文化的情感被激活。他表示,傳統文化教育需進一步切合時代,利用現代傳媒方式進行傳播,從社會角度而言,需要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努力,共同促進,從而提升整個城市的文化品位和市民的文明素養。

  傳統文化,有著浸潤心靈、啟迪智慧的力量,理應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對此,福清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福清把課堂教學作為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主陣地和主渠道,如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古詩文內容,指導學生在課外閱讀中學習古代文化經典;在音樂教學中滲透古典音樂和戲曲欣賞等;在寫字教學中加強書法教學;在美術教學中增加國畫、篆刻和傳統工藝等,使各學科教學成為傳統文化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福清市還深入開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帶領青少年參觀名人故居、傳統民居、歷史建築等文化遺址,邀請傳統文化名家和民間藝人、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等走進學校、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場所,進行傳統文化授課和培訓,讓孩子們從小接受優秀文化的滋養。

  福清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電視擂臺賽只是國學大課堂系列活動的一項,接下來還將在全市廣泛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故事讀寫比賽、首屆「書香人家」和「讀書明星」推薦評選活動、「品味經典傳承美德爭做新時代好少年」中華經典誦讀展演、優秀家風家訓主題宣傳教育、「文學在身邊」共讀融籍作家作品、玉融書香大講壇、國學公益講堂等活動。

  傳承、弘揚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以「愛我國學,知我福清」為主題的國學大課堂,為提升文化軟實力做出了引領和示範,必將成為推動福清高質量發展的道德滋養,助力福清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記者 邱陵)

(責編:吳舟、陳藍燕)

相關焦點

  • 嶽陽:小學校園文化濃鬱 國學教育傳承經典
    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讓學生獲得國學經典的基本薰陶和修養,提高文化和道德素質,增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黃金小學自2007年開始開展國學教育,如今,學校碑廊聖人畫像栩栩如生,彰顯著「讀聖賢書,立君子品,做美德人」的立校之本,國學堂裡濡墨輕揚,筆走龍蛇,成批優秀作品走進教室寢室,掛上牆壁樹梢,刻入碑廊石林,成為校園文化的主流。
  • 泰安新泰市:推廣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24日訊為推廣國學經典,傳承傳統文化,新泰市文旅局舉辦尼山書院國學講堂專題講座。來自各城鄉書房管理員、各鄉鎮街道文化站站長和部分中心村的文化中心管理員齊聚文化公益大講堂,集中觀看了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錄製的國學推廣視頻,隨後資深講師以《致良知·大學問》為主題進行現場授課。講師用富有哲理的語言,鮮活生動的案例,深入淺出的講解了推廣國學的重要意義,詮釋了做人、做事的真諦,令現場人員受益匪淺。
  • 國學經典悄然回歸蕪湖課堂 學生古詩文教育成為必修課
    編者按:中華傳統文化博大精深,一個人國學素養的培養需從娃娃抓起,近年來,蕪湖市通過制定中小學國學經典誦讀活動實施方案,各學校開展特色傳承國學經典活動等,讓中華國學浸潤到未成年人內心深處。國學經典悄然回歸蕪湖課堂。
  •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夢怎能缺少了傳承國學經典(值得收藏與分享)
    為民族復興而努力中國夢——就是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夢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迄今唯一沒有斷代、一脈相承的民族復興 國學文化傳承不能缺席中華民族在幾千年歷史進程中形成的關於國家治理制度的豐富思想,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內容,為我國國家制度和治理體系的形成提供了豐厚的文化滋養。而當今的我們更應該「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 國學研究丨當今國學研究傳播,高校和民間各領風騷,共助文化復興
    前言:隨著中國崛起和復興,中華文化復興是大勢所趨也是歷史必然。為了中華文化復興,就必然宣傳和弘揚國學和弘揚傳統文化。國家高校及社會都熱衷對國學及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和傳播。所以熱愛國學和研究國學的還真不少,藉此作者對現在國學研究進行探討,分享下個人的觀點,國學研究可以分為高校國學研究和民間國學研究,根據這種劃分進行一些探討。(一)高校國學研究以高校為單位基本以研究「原國學」(傳統國學)為主,利用比較科學的方法,進行學術型研究,並且研究內容主要是國學中「文史哲」,並注重解讀國學經典。
  • 國學走向國際 堅定文化自信 實現文化復興
    當天,中國·丹麥文化交流活動組委會、湖南湘隨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與中南大學國學研究中心、湖南·韶山南岸國學院共同在長沙中南大學南校區籤訂戰略合作協議,將通過整合國內外有效資源,以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共同推動中國國學和優秀傳統文化國際化。
  • 龍子湖街道明德街社區:開展國學公益課堂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周廣現 實習生 楊夢召 通訊員 李傑「索老師講得太好了,直入人心,仿佛講的就是自己家的情況似的,既讓我感受到了國學的魅力,也讓我收穫了許多教育孩子的「金點子」,相信之後再遇到孩子的教育問題,作為家長的我就能正確處理了。」活動現場的王女士激動地說道。
  • 海外華校校董鍾情國學精粹 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海外華校校董鍾情國學精粹 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2017-10-17楊傑英 攝   中新網運城10月17日電 題:海外華校校董鍾情國學精粹 冀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作者 楊傑英  「你看,這些小朋友身著漢服,誦讀《弟子規》,展示傳統禮儀文化,很有儀式感,讓我們感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我回去後要在學校組一個團,再回來這裡與這些小朋友們交流一下。」
  •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12-04 14: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少年說」在京雲啟動,教育部關工委等攜手51Talk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2020年4月26日,「中華少年說·戰『疫』好榜樣」全國青少年傳承中華傳統美德主題演講視頻徵集活動在京雲啟動。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培養和造就大批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黃佳佳表示51Talk會結合自身產品的特點,將自身優勢融入活動的各個階段,希望讓更多青少年積極參與其中。
  • 海南人如何看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與弘揚?
    其中,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和重要組成的千年蘇學,自然也不能被忽視。而海南省是蘇東坡最後的精神家園,在東坡文化中,蘊含並展示著「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展示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的三個方面主要內容,即核心思想理念、中華傳統美德和中華人文精神。
  • 中國教育電視臺推出《國學公開課2020》讓優秀傳統文化點亮春節螢屏
    《國學公開課2020-託起明天》不僅創新節目表現形式,將校園課堂元素融入舞臺,通過六大書院講述六個不同的故事,舞臺的形式經過了精心的設計,通過正心書院、誠意書院、明德書院、至善書院等,一個書院一個故事,讓孩子們從中學習經典,啟迪智慧。更有通過古典禮儀服飾、生產生活等各個方面,展現各民族的文化禮儀,為電視機前的觀眾奉上一場異彩紛呈的精神大餐。 本屆國學公開課不僅內容豐富,更是趣味十足。
  • 國學禮儀篇丨紙短情長、不忘師恩,文化傳承、意義深遠
    從此以後,每年的教師節成為了人們感謝恩師的時刻,也成為傳承尊師重教美德的重要精神載體。但其實,泱泱中華自古以來就有尊師重教的傳統,追溯至公元前11世紀的西周時期,就提出了「弟子事師,敬同於父」的說法。「人有三尊,君、父、師」在中國幾千年的燦爛歷史中,師總是受人尊敬,被人愛戴的。
  • 學國學誦經典傳美德:格蘭德版「詩詞大會」(組圖)
    4月9日,青島格蘭德小學第三屆「學國學 誦經典 傳美德」競賽決賽舉行,預賽中脫穎而出的三個班級的孩子們在現場上演了一場精彩的格蘭德版「詩詞大會」!本次國學競賽共設詩詞九宮格、詩詞對對碰、猜猜Ta是誰、詩詞知多少、點字成詩等幾個部分;選題內容包含了國學基礎知識、經典詩詞文賦、成語、國學典故、中華傳統文化、美德與文明禮儀。
  • 炎陵縣自然資源局志願活動走進國學課堂
    炎陵縣自然資源局志願活動走進國學課堂。 紅網時刻9月22日訊(通訊員 尹建英)「子曰:裡仁為美。 炎陵縣自然資源局的志願者與國學二班的家長、孩子們一起在誦讀會老師的帶領下正在進行誦讀國學經典《論語-裡仁篇》中的內容,共有40位家長與40餘名小朋友參加,小朋友年齡在3-11歲之間。
  • 「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暨國學社工開班典禮」在聖城...
    在歷經浩劫滄桑和百年沉寂之後,它迎來了第一聲禮炮——「洙泗書院文化復興工作籌委會成立暨國學社工研修班開班典禮」在這裡隆重舉行。 曲阜樂和家園是一個以黨委政府為主導,以村民居民為主體,以傳統文化為主脈,以社工服務為助力的社區治理和基層傳統優秀文化傳承與發展的模式,自2014年10月啟動以來,已經在12個鄉鎮試點,今年計劃在全市推進40個樂和家園試點村。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加入國學社工隊伍,服務樂和家園。
  • 國學經典走進福建農林大學旗山校區課堂
    (原標題:國學經典走進福建農林大學旗山校區課堂) 「道生之,德畜之
  • 輪臺縣國學教育進課堂讓中小學生知忠孝仁愛
    輪臺縣為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黃衛主席在該縣教育系統檢查指導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時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教育教學工作實際,在全縣15所中小學、16900餘名學生中全面開展了以「傳承文化經典,弘揚民族精神」為主要內容的國學教育進課堂活動。
  • 誦讀國學經典讓書香浸潤童年
    2018-06-09 10:09 | 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 | 包康軒 通訊員 樓莎莎6月8日,東陽市白雲銀田小學的學生在誦讀國學經典詩文。為營造「讀經典、誦經典、用經典」的濃鬱氛圍,激發全體師生讀書興趣,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東陽市白雲銀田小學舉辦了主題為「弘揚國學經典,品味中國文化」的國學經典詩文誦讀展示活動。各班在吟誦基礎上,融入了朗誦、舞蹈、情景劇等形式,讓吟詞唱詩如行雲流水,解讀演繹似涓涓細流,贏得了場下師生和家長的掌聲不斷。
  • 中國復興,文化必當復興。傳統國學,是中華民族的「魂」!
    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現在被我們稱之為「國學」,裡面有我們華夏祖先的骨血與精髓,偉大的思想都存於其中,有待我們這些後輩兒女去發攪、弘揚。簡而言之,就是物質生活豐富了,就得考慮精神文化生活。由此可見,文化的重要性、國學的重要性了。現如今,有很多人都想學習國學,也知道國學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