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那些曾批評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人,現在改口誇讚了

2020-12-17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 齊倩】自2016年上臺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便在國內外掀起一陣「血雨腥風」。無論是極力開展的「禁毒戰爭」,還是大轉彎的對華、對美關係,都讓杜特爾特面臨來自國內反對派的巨大壓力。

轉眼四年過去了,那些不斷給杜特爾特唱反調的人,其中不少已經改口了。

11月30日,《亞洲時報》刊發一篇題為《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批評者,轉變了態度》的評論文章。作者在文中指出,很多批評者逐漸開始認識到,杜特爾特的戰略帶給菲律賓民眾的利益遠遠高於損失;一些極端反對者甚至對杜特爾特大加讚揚,稱其在南海問題上的舉動「極具建設性」。

文章還認為,杜特爾特對中國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決心不再受美國新殖民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和外交政策的束縛,並且他想做出一個最符合該國窮人利益的決定。

四年前,反對派煽動民族主義倒逼杜特爾特

文章最開始提到了兩個關鍵性人物:菲律賓前最高法院法官安東尼奧·卡皮奧(Antonio Carpio)和前外交部長阿爾貝託·德爾羅薩裡奧(Alberto del Rosario)。他們無疑是反對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中堅力量。

早在四年前杜特爾特上臺起,一眾反對者便對他頗有微詞,甚至因此發起一場運動,批判他在南海問題上「無所作為」、且未能繼續利用「南海仲裁案」對抗中國。

所謂「南海仲裁案」是菲律賓前總統阿基諾三世政府單方面,向南海仲裁案臨時仲裁庭提出的仲裁案。我國外交部長王毅曾明確表態稱,中國從一開始就不參加仲裁案也不接受其所謂裁決這樣做具有充分的法理依據,正是為了維護《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嚴肅性和公正性。

2016年7月12日,就在杜特爾特就任新總統後不久,臨時仲裁庭做出了對菲律賓有利的裁決。但杜特爾特決定擱置裁決和南海爭議。在2017年的國情諮文中,他感謝中國幫助菲律賓搞基礎建設,稱中菲關係得到緩解,菲律賓人民可期待中菲之間的南海聯合石油勘探活動。

此舉引發菲國內反對派不滿,尤其是上文提到的卡皮奧和德爾羅薩裡奧,兩人都曾密切參與了所謂「南海仲裁案」的準備和起訴。

文章稱,杜特爾特之所以這麼做,一方面可能是認為中國在軍事上和經濟上已經在亞洲地區佔主導地位;另一方面,則是認為當時的局勢需要巧妙地對衝風險,直到一個更成熟的時機,以和平互利的方式解決問題。

然而,包括卡皮奧和羅薩裡奧在內的批評者勃然大怒,他們指控杜特爾特未能捍衛菲律賓的「憲法權利」。他們抓住一切機會向杜特爾特施壓,並試圖煽動民族主義。

杜特爾特2017年發表國情諮文:中菲將在南海聯合勘探石油

四年後,反對派稱讚杜特爾特做出「建設性舉動」

面對反對派的批評聲音,杜特爾特堅持自己的立場,無視他們「理想主義和危險的」要求。

四年過去了。現實是,到目前為止,菲律賓漁民能繼續獲得漁業資源,且中菲關係保持良好。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也曾表示,中菲兩國已經就在南海共同開發油氣資源的問題上達成共識,並建立了相關磋商機制

如今,在多年的挑錯之後,前最高法院法官卡皮奧終於承認,杜特爾特的對華政策將有可能最終迎來勝利。他讚揚了杜特爾特政策的結果,宣稱菲律賓因此在南海爭議區域保留了「60%收益」。

前外交部長阿爾貝託·德爾羅薩裡奧也稱讚,杜特爾特這一決定是「建設性的舉動」。

至於杜特爾特為什麼南海問題和對華關係上做出巨大轉變。作者在文中分析稱,杜特爾特認為,與其聽從反對派意見「不顧後果」地對抗中國,還不如採取一個「截然不同的、更宏大、更長遠」的戰略。因為他意識到,只有與中國和睦相處,才能給菲律賓人民帶來遠勝於民族自豪感的實際好處。

文章評價稱,杜特爾特對中國的態度,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決心不再受美國新殖民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和外交政策的束縛,並且他想做出一個最符合該國窮人利益的決定。因為,菲律賓的貧困者當時已經無法再忍受與中國對抗所帶來的更多經濟困難了。

杜特爾特:不會跟隨美國終止與中企的合作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菲關係逐漸步入正軌之際,美國政府在大選前夕再次炒作南海問題。今年8月26日,美國商務部宣布制裁24家參與南海島礁建設中企。菲律賓媒體拉普勒新聞網(Rappler)指出,美國制裁名單中的多家中企與菲律賓有合作項目,其中中國民航機場建設公司參與的5000億比索(約合703億元人民幣)的桑格利國際機場項目正在推進中。

作為與中企合作項目頗多的東南亞國家,菲律賓的立場引人注目。當地時間9月1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對此作出回應,明確表示不會跟隨美國步伐、效仿美國將上述中國企業列入「黑名單」或實施制裁。菲總統府發言人重申:「我們(菲律賓)不是任何外國勢力的附庸。」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中方罕見發聲後,杜特爾特對華戰略大轉折!美國最害怕的事情發生
    四年前,被瘋狂針對,四年後,被改口誇讚,杜特爾特的逆襲之路引發外界熱議。 當地時間11月30日,《亞洲時報》刊發了一篇題目為《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批評者,轉變了態度》的文章,文中指出,此前許多批評杜特爾特戰略的反對者已經紛紛改口,誇讚其戰略有「先見之明」。
  • 杜特爾特對華友好政策,為什麼連「政敵」都叫好
    所以說,菲軍方若想在南海對抗中國,不僅僅只是杜特爾特本人不同意,菲律賓政界也不希望軍隊與中國發生對抗行為。原因很簡單,因為杜特爾特的對華友好政策,在菲律賓獲得滿堂彩。觀察者網引述了《亞洲時報》的報導稱,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批評者紛紛轉變了態度,一些極端反對者甚至對老杜政府大加讚賞,稱其在南海問題上的舉動「極具建設性」。
  • 嘗到了對華友好政策的甜頭,連「死對頭」都給杜特爾特點讚
    據觀察者網11月30日報導,菲律賓國內媒體刊發的一篇題為《杜特爾特對華政策的批評者,轉變了態度》的文章。文章稱,隨著杜特爾特的對華友好戰略帶給菲律賓民眾更多的好處,他的許多「死對頭」都開始轉變態度,稱讚他在南海問題上的舉動「極具建設性」。
  • 菲律賓最大電視臺停止運營,杜特爾特曾批評其「騙錢」
    ABS-CBN因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發起的禁毒運動而一直被杜特爾特批評。杜特爾特曾表示,自己競選總統時在該電視臺花錢買廣告但沒被播放,被ABS-CBN「騙錢」。杜特爾特也曾表示不會批准該電視臺許可證延期的申請。《菲律賓星報》稱,ABS-CBN尚未決定是否就國家電信委員會的停止運營命令提出上訴。
  • 嘗到對華友好的甜頭後,菲律賓對杜特爾特大為讚賞
    此前提到南海問題,菲律賓的態度一貫是以和平為主,不願意無數的菲律賓人死亡,因此,菲律賓不會卷進南海問題。但是如今,菲律賓的態度卻出現了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菲律賓政界支持對華態度友好眾所周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在近幾年來大力推行對華友好政策,大力發展雙邊貿易,促進了菲律賓本土的經濟發展。其實不只是杜特爾特,整個菲律賓政壇都不希望菲律賓和中國交惡,而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的對華友好政策,更是在菲律賓政壇罕見的獲得了一片喝彩。
  • 菲律賓南海政策是否逆轉:登島或為安撫民族主義,菲難離中國
    杜特爾特的這一言論引發很多人對南海局勢的關注。然而,僅僅在一周之後,杜特爾特就改口並取消了到中業島升國旗的計劃,稱這是因為他珍視菲中友誼。4月21日,菲律賓國防部長洛蘭薩納率領軍方高層,乘坐空軍C130運輸機登上中業島。
  • 日媒:杜特爾特反美意識打亂日本對華包圍網
    國際在線專稿:據日本共同社10月27日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到訪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6日舉行會談,雖然日本暫時引導了反覆發表仇美言論、靠攏中國的杜特爾特採取「積極態度」,但是由於杜特爾特的言論捉摸不定,攜手菲律賓加強「對華包圍網
  • 中方亮明態度後,杜特爾特對華策略發生逆轉
    美國一再的在南海插手,而身為南海牆頭草的菲律賓也是搖擺不定,不過當中方亮明態度後,杜特爾特的對華策略發生了逆轉,不得不說,杜特爾特還是非常識時務的,而美國擔心的事發生。 中國曾不止一次的表示過關於南海的立場以及聲明,早在2016年的時候,杜特爾特上臺。他對南海的企圖之心就暴露了出來,當年的「南海仲裁案」現在看來就是一場笑話。杜特爾特原本也走在反華的道路上,只是他及時的剎住了車,沒有在這條不歸路上一直走下去。 關於這一問題,中國也已經亮明了態度,那就是我們願意同每一個國家友好相處,但是同時我們也有自己的底線,南海就是中國的底線。
  • 菲律賓總統對華態度是「一日三變」,怎麼看待他的朝三慕四?
    放眼國際社會,總有些小夥伴讓人不省心,比如說——菲律賓。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就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人。去年夏天,「南海仲裁案」的鬧劇猶在眼前,杜特爾特上任並於去年10月成功訪華之後,中菲關係又火速升溫、儼然蜜月。
  • 加拿大媒體批評政府對華政策
    加拿大媒體批評政府對華政策      加拿大《環球郵報》10月26日文章,原題:條條道路通往中國——保守黨政策除外    當他從渥太華某餐館走出時,讓·克雷蒂安看見了我和其他幾名記者。
  • 杜特爾特的一番表態,讓人看清了菲律賓的真實面目
    杜特爾特曾在公開演講中沒有迴避說美國在重新啟動經濟的過程中遇到了新冠疫情蔓延的危機。因此,很多人認為杜特爾特確實是反美的先行者,整個他是唯一一個敢公開說這樣的話的人。杜特爾特從來沒有給美國太多面子,這使美國非常頭疼,本來菲律賓可以被視為一個傳統的親美國家,但是自從杜特爾特上臺以來,這個國家開始遠離美國。這樣做的原因是因為美國一直希望從盟友那裡得到好處,但從來不願意付出。杜特爾特本人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領導人,即使美國對其特別不滿意,也很難動搖他的地位。
  • 杜特爾特給莫裡森上了一課:這才是對華正確態度,連對手都要稱讚
    不同於以往的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大改菲律賓過去親美的路線,跟中國的關係在近年來不斷緩和並且加強,使得當前的中菲關係達到了歷史的新高度,作為美國的前殖民地,菲律賓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許多美國的影響,但是杜特爾特明顯更加善於採取均勢外交政策游離在中美之間。
  • 關於菲律賓對華政策,這幾點要看清
    不過,在菲律賓國內仍不時出現一些聲音指責杜特爾特政府在南海問題上對華「太過軟弱」,認為菲律賓還是應該重新向「盟友大哥」美國靠攏。我們該如何看待菲律賓國內這些截然不同的觀點,及其給菲律賓對華政策帶來的影響呢?
  • 港媒:菲律賓對華政策批評者改變調門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11月30日文章,原題:杜特爾特的中國政策批評者改變調門四年來,菲律賓前最高法院大法官安東尼奧·卡皮奧、前外交部長羅薩裡奧等人一直抨擊總統杜特爾特,稱其遷就北京在南海的「入侵」,沒有立即落實對中國的仲裁勝利。
  • 杜特爾特:曾是親華元首,還叫板美國,為何與美國又走近了?
    其實一直都未疏遠近兩年,在東南亞有一個國家很有意思,此國不僅敢叫板美國,而且該國元首還得了「川普」的稱號,他就是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不得不說,杜特爾特上臺後,叫板美國讓人看著很硬氣,而且還表示出親華姿態,但如果這樣看就有些片面化。其實杜特爾特與美國並沒有撕破臉。菲律賓作為美國前殖民地,骨子裡對美國是有深厚感情的。
  • 外媒熱炒中國轟—6k戰機南海起降,菲律賓的反應真有意思
    【環球時報駐菲律賓特約記者 趙龍 於文】「怕傷感情,菲律賓政府低調回應中國轟-6K訓練」——路透社、「德國之聲」等媒體21日報導稱,菲律賓政府沉默兩天後,終於對外媒近日熱炒的「中國轟-6K戰機首次在南海起降」作出回應。
  • 杜特爾特已歸降臺灣,要菲律賓做「中華民國一省」?
    這篇報導稱,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開玩笑說,建議中國把菲律賓變成一個省。杜特爾特還提到,中菲正在對聯合石油探索進行商討,並提到可能的石油分享方案為菲方享受所得石油的三分之二,中方享受三分之一。此外,他稱,中國在南海建設軍事設施,但不是針對菲律賓,而是為了對抗美國。為什麼杜特爾特的講話變成了「歸降臺灣」?是因為臺灣綠媒的「小聰明」。
  • 杜特爾特:為國蹲監獄,我樂意
    當地時間10月19日,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發表電視講話,重提他在任期內開展的「禁毒戰爭」。此前,國際刑事法院曾指控杜特爾特默許執法人員在禁毒時直接處決毒犯,其行為構成「危害人類罪」。但菲律賓的「禁毒戰爭」一直遭到一些本地及國際人權組織批評,國際刑事法院已經對杜特爾特的兩項「危害人類」罪名進行初步審查。此前有人權組織稱,菲律賓被「法外處決」的毒犯人數已直逼2萬,但菲律賓警方2019年數據顯示,2016年7月以來,有約5000名毒犯因拒捕被殺;外界所稱「法外處決」事件並非警方所為,可能是由幫派爭鬥或結清積怨引起的。
  • 剛被杜特爾特點名批評 臺灣當局決定對菲律賓實施「免籤」
    而就在兩天前,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就曾公開指責臺灣是菲律賓毒品的來源地之一。 據此前觀察者網援引海外網報導,蔡英文在8月24日見「日本臺灣交流協會」理事長谷崎泰明時也曾向日本示好,表示臺灣正在推行「新南向政策」。蔡英文細數了去年雙方互訪人數,稱準備放寬日籍旅客來赴臺的「護照」效期。但是,日本輿論對此並不買帳,挖苦蔡英文內外交困,政策都是竹籃打水。
  • 杜特爾特:不會開著水上摩託去南海聲索「主權」
    【觀察者網 綜合報導】據菲律賓商報4月30日報導,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29日重申,他將不會開水上摩託到南海。報導稱,杜特爾特從新加坡回菲律賓後在達沃市召開記者會時說:「我是準備好的。那是沒有問題的。要發表聲明的,我會去那裡(南海)的。問題是水上摩託車是需要汽油的。在南海海域中,並沒有加德士,也沒有殼牌,更沒有帛特朗(菲律賓國內領先的煉油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