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飲酒很不易 酒文化糟粕當唾棄

2020-12-16 華龍網
圖片來自網絡

  作者:楊光志

  今天是全國首個理性飲酒日。數據顯示,去年重慶人均每天喝酒約47克,每人年均所花酒錢621.2元。專家建議,每天啤酒1瓶,白酒兩錢(10克),而紅酒每天的總量也就普通高腳杯一杯,這才是理性飲酒。(新聞連結

  酒啊,裝在瓶裡像水,喝到肚裡鬧鬼,說起話來走嘴,走起路來閃腿,半夜起來找水,早上起來後悔……

    專家所設想的理性飲酒,其實很傻很天真,這飲酒可不是一個人獨自喝養生酒,哪有一瓶(杯)便止的道理。中國的酒文化博大精深,古文人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句與典故,來描述微醺、大醉的境界,讓這種「將進酒,杯莫停」成為了酒場一種基本的格局,「不醉無歸」似乎才體現東道主之熱情。

  杜甫飲中八仙將八個著名醉鬼稱之為仙,尤其「李白鬥酒詩百篇」讓人們傳唱不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東坡大醉後作詞讚美月亮懷念兄弟,成千古絕唱;宋江醉後題反詩「敢笑黃巢不丈夫」,才鬧出水泊梁山一百單八將的大戲;「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給好友送行,啥都別說了,多喝幾杯,一醉解千愁……老百姓更開玩笑道,我知道喝酒傷肝,可我不喝,傷心吶。

  這便是傳統,傳統裡有精華有糟粕,那種借酒桌結情誼促合作的境界,是需要繼承的,而死勸至醉的風氣,卻是應該被唾棄的,諸如「不喝就是不給面子」的強盜邏輯,諸如「寧可腸子起洞洞,不可感情起縫縫」的道德捆綁,諸如「感情深一口悶、感情鐵喝吐血」的強逼硬勸,還是早點改了好,這種改,甚至最開始還不是理直氣壯的,是需要向傳統習俗的慣性示弱「求放過」的,不過,只要有改,就是好趨勢,「理性飲酒日」由中國酒業協會倡導設立,就是一種文化層面的改良努力,值得肯定。

  更何況,來自法律條令的馳援,也很給力,譬如,醉駕入刑,就讓很多「握方向盤」的人,有了拒絕飲酒的底氣;譬如勸酒發生安全事故,或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陪酒勸酒者也要擔責,等等,這樣的法規來了,這樣的案例多了,就對濫飲至死有了強有力的遏制,酒桌上,就添多了文明與健康。

  與嚴控醉駕的效果相比,我覺得,目前我們還得加強的,是針對未成年人的飲酒控制,這個問題之所以尚不構成嚴重問題,是因為我們的酒文化中,並不提倡未成年人介入社交場合,不過,從強化素質適應社會的趨勢看,我們又需要強化青少年「入世」的提前量,讓他們與這個大千世界更加聯繫緊密,所以,強化對未成年人禁酒的宣傳,包括增設對禁止未成年人飲酒的法規,就應該提到議事日程了。雖然我國已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酒類流通管理辦法》,但法律對禁止未成年人飲酒並沒有明確規定。反觀國外,不少國家明確禁止未成年人飲酒。比如,日本規定,年齡不滿二十歲者,不得飲用酒類。法國規定,十八歲以下的未成年人不得飲酒。美國規定,年滿21歲才能飲酒。我國應該儘快加強對禁止未成年人飲酒的立法。

  傳統的酒文化,是「熟人社會」、「單位社會」宗法道德約束的產物,而在法治社會,秩序社會,契約社會,效率社會的創新概念下,我們改良酒文化的努力,有了最好的契機。願我們大家,都能早日唾棄傳統酒文化的糟粕,走出拼酒才會贏的誤區,善待他人,善待自己,理性飲酒,讓酒真正發揮出最大的正能量。

  (版權聲明:本文為華龍網原創首發,版權所有。轉載時請務必標註來源「華龍網」和作者姓名)

相關焦點

  • 酒文化禮儀篇之五:儒家酒德,左右著人們的飲酒習慣
    本文屬辛籮說酒文化原創,素材來自網絡,喜歡小編的可以點擊關注我導語:酒文化禮儀篇之五:儒家酒德,左右著人們的飲酒習慣世界觀不同,對酒禮的認定也不同,表現出的飲酒行為更不同。酒文化用句現代的話形容酒德,它就是飲酒的作風。酒風代表人品,需要像端正並保持良好的工作作風那樣,樹立乾淨利索的酒德。
  • 從《你的名字》等動漫中的飲酒場景,剖析日本的「酒文化」
    日本人年滿20周歲之後,會在成人節(日本國民節日,1月第二個星期一)這天穿上日本傳統服飾,男穿吳服,女穿和服,和朋友一起到神社祭拜,然後飲上一杯清酒,並在神社前拍一張飲酒的照片,慶祝自己長大成人,將喝酒融入到節日文化中,可見酒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有多高。因為愛喝酒,所以鑽研製酒工藝,日本人研究品酒技巧,以酒交友,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種日本特有的酒文化。
  • 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寧夏分會場啟動
    央廣網銀川11月24日消息(記者廉軍)2020年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寧夏分會場活動今天在銀川啟動,銀川市交警、啤酒業及代駕公司和消費者的代表共同參加了宣傳活動。  據介紹,嘉士伯集團是「全球理性飲酒日」的發起方,持續多年促進啤酒的理性消費,推展未成年不飲酒、孕婦不飲酒、酒後不開車和適量飲酒理念。
  • 古代生活探秘:明朝人為何酷愛飲酒?聊一聊明朝酒文化那些事
    談起流傳了幾千年的酒文化,相信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酒聖」杜康。作為傳說中第一個發明酒的人,他不僅釀造出了可以讓華夏民族,都為之沉醉的人間聖品,而且也將釀酒、飲酒的習俗文化,浸潤於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房。從古至今關於「酒」的歷史和傳說,仿佛如餘音繞梁不絕於耳。
  • 美酒微醺後,好花半開時,適量飲酒,快樂生活
    02 「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公益活動近日,由中國酒業協會發起並主辦、中國酒業協會酒與社會責任促進委員會承辦、五糧液集團公司協辦的「適量飲酒,快樂生活」2020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大型公益活動在北京啟動。中國酒業協會理事長宋書玉在致辭中表示,「全國理性飲酒安全周」公益活動,將引領世界酒業健康持續發展,讓生活因為美酒更加美好。
  • 2020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成都站在寬窄巷子舉行
    11月26日,以「適量飲酒,快樂生活」為主題的2020全國理性飲酒宣傳周成都站活動在寬窄巷子順利舉行。當天下午,在寬窄巷子活動現場,理性飲酒的快閃表演及各種互動活動,吸引了眾多市民及遊客參與。相聲表演「喝酒專家」幽默詼諧,寓教於樂,微電影《味·道》將適度飲酒與生活之道結合,向世人傳遞溫暖。活動現場,五糧液股份公司副總經理唐伯超發表致辭。
  • 酒寶寶智能售酒機-中國酒文化歷史
    調和人倫、獻諛神靈和祭祀祖先是漢代基本酒文化功能,以樂為本是漢人酒文化的精神內核。秦漢以後,酒文化中「禮」的色彩也愈來愈濃,酒禮嚴格。而東漢末年,酒文化從以樂為本向以悲為懷的轉變。 兩漢時期,飲酒逐漸與各種節日聯繫起來,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飲酒日,酒麴的種類也更多了。
  • 中國是最早飲酒國家之一,酒文化歷史早於茶文化,但逐漸以茶代酒
    中國是最早飲酒國家之一,酒文化歷史早於茶文化,但逐漸以茶代酒今天小編要帶給大家的文章是有關於酒與茶在人類歷史長河中的出現發展,話不多說,快點和我一起看看今天的內容吧!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飲酒的國家之一,酒在中國文明進程中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
  •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聊聊中日文化中的酒文化
    中國的酒文化給了日本酒文化啟發,使他們擁有了自己的酒文化,而日本發展中的酒文化也促進了中國酒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和創新,是兩國文化交流的重要部分。今天我們就從中國酒文化和日本酒文化中尋找異同,以此來促進兩國文化的交流。
  • 喝點小酒是樂事更是雅事 好喝的江小白倡導健康飲酒
    不過,雖說酒 有著「百藥之長」的美譽,但過量飲酒,特別是過量飲用高度白酒,對身體是有害無益的,所以,誕生於長江上遊小鎮白沙鎮江記酒莊的江小白,提倡健康飲酒、理性飲酒,在小酌微醺中放鬆身心,享受愉悅。中國是白酒的故鄉,歷經了數千年的傳承,在中國傳統文化中,酒是承載和抒發情感的重要表達媒介,在各種喜慶和交際場合,酒都是不可或缺的。
  • 圖文詳解中國酒文化!乾貨,值得收藏!
    唐代是中國酒文化的高度發達時期,唐代酒文化底蘊深厚,多姿多彩,輝煌璀璨。「酒催詩興」是唐朝文化最凝鍊最高度的體現,酒催發了詩人的詩興,從而內化在其詩作裡,酒也就從物質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酒文化在唐詩中醞釀充分,品醇味久。唐朝酒肆日益增多,酒令戰風行,酒文化融入了中國人的日常生活中。此時,陶瓷製的酒具逐步取代了青銅質地酒具,成為日常應用最廣泛的飲酒器。
  • 飲酒文化——中韓酒文化比較
    可以說,人們在平常的生活中的飲酒,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成為一種溝通交流的生活方式。雖然,中國和韓國在地理位置上同處於東亞,但由於歷史文化的差異,其酒文化也各具特色。當然,酒文化的內涵非常豐富,是釀酒文化、飲酒文化、論酒文化的綜合體。
  • 酒文化敗給茶文化?
    酒文化敗給茶文化?□孟凡曉近日,公眾號「蘭陵首發」上的一篇《山東政府急了》的文章在蘭陵人的朋友圈裡頻頻轉發。文章提到,7月4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題為《究竟該向南方學什麼?文章摘選了部分內容,並配上了一些網友的評論,直指山東特色酒文化、政府過度幹預、思想觀念落後等弊端,言辭犀利。縱觀全國,似乎北方的酒文化就是濃於南方,南方人的茶文化則勝於北方人。一位網友說:喝酒才能辦事,是山東與南方最大的區別。南方人做事情從來不在酒桌上談。這本身也是一個很務實的觀念。這就是差距!
  • 第三屆酒與哲學論壇:作為世人精神生活方式之飲酒
    山西汾酒集團總公司董事會秘書長、酒文化專家張琰光在致辭中表示,酒與中華文明相生相息、相輔相成,是中華文明中具有靈性的一部分,可以說「一部酒文化史,就是一部中國社會生活史」。汾酒在中國白酒中歷史最為悠久,全面見證了中華酒文化的發展進程。希望以論壇為契機,通過對「酒」的多維度哲學解析,進一步推動傳統文化的縱深發展。
  • 會須一飲三百杯:暢談酒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的關係
    前言李白在《將進酒》中寫道 「會須一飲三百杯」,堪稱把飲酒文化寫的酣暢淋漓。酒,在中國厚重的歷史文化和百姓的生活中有著獨特的地位,很多場合都被稱為「無酒不歡」,中國釀酒飲酒的歷史源遠流長,形成了獨特的酒文化。酒文化既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又有其獨特而鮮明的特徵。中國的酒文化和其他傳統文化到底有什麼關係呢?
  • 夏王朝的酒文化:甘酒嗜音
    不要說酒文化,就是基本的歷史線索,都是斷斷續續的。後世人也只能從後來的許多資料裡,零星地對夏朝酒文化作一些現代人的推測與探究。獸形灰陶鬹 口徑5.4釐米、長26釐米、通高21.5釐米 新石器時代大汶口文化研究夏朝的酒文化
  • 唐朝的「酒文化」是如何拉近民族關係?淺談「胡漢」的「電話線」
    俗話說的話:「酒能解千愁」,唐朝的酒文化非常發達,我們經常能在唐文人的詩句中找到大量關於酒的詩眼,比如詩仙的:「今朝有酒今朝醉。」高適的「床頭一壺酒,能更幾回眠。」又或者是張翰的「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仿佛在文人的世界裡酒是必不可少的的東西,他們煮酒賞月、舉觴吟詩好不快哉,酒賦予了他們靈感,讓大唐的篇章充滿了酒氣的詩情畫意。
  • 明朝時期的人為何酷愛喝酒,淺談明朝酒文化
    飲酒如人生,入口甘甜,入喉辛辣,入胃順暢。酒在華夏扮演的角色,不可謂不重。唐有七千酒詩,宋有幾千小詞和散曲。但是真正說及喝酒,明朝必然榜上有名。作為一個特殊的時代,明朝的酒文化之發達,比之唐宋,或許還要盛上三分。
  • 一份新手小白不能錯過的日本酒文化入門指南
    說他們愛酒倒不如說是受酒文化的影響。日本酒文化到底有什麼魔力?今天,小編就跟大家來暢聊一下特殊的日本酒文化!-01- 日本人對酒的理解在日本,酒被譽為「天之美祿」、「繁榮之水」,已經成為現代大眾生活中一種不可替代的飲品。
  • 酒文化之酒器(上)
    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飲酒器,如《禮記·禮器》篇較為明細的規定:「宗廟之祭,尊者舉觶,卑者舉角」。  商周時期邢域的酒文化十分發達,商代時邢臺為商王畿地區,尤其是在邢臺區域建立商王的離宮別館,其地位更加顯著。據《史記.殷本紀》記載,商代「(紂王)置廣沙丘平臺……大聚樂戲於沙丘,以酒為池,懸肉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間,為長夜之飲。」從置「以酒為池」可以想像當時釀酒業的發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