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何晞宇
7月16日下午,中國最頂級的「文化網紅」故宮召開雲分享會,向全世界網友匯報故宮近一年來的「數字」歷程,同時發布黑科技新產品——「數字故宮」小程序。該程序匯全面整合了故宮近年來推出的數位化資源,如「故宮名畫記」、「數字文物庫」、「多寶閣」等,令用戶不必在各個客戶端來回切換,便可以全面獲取故宮資源。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也在此次線上發布會上亮相。他在致辭中表示,將抓住數字時代的機遇,以每年數位化8萬到10萬件文物的速度,加大數字故宮的建設。
全方位無死角「把玩」國寶
在當天的雲分享會中,數字故宮團隊和故宮的文物專家一起,現場演示了數件三維高清文物,包括故宮的明星瓷器: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碗(明宣德)、景德鎮窯藍釉描金朵雲折枝蓮紋匜(元)以及粉彩開光四季山水轉頸瓶(清)。
製作三維文物的過程之一,拍攝實物照片
被「展開」的清乾隆粉彩開光四季山水瓶
據介紹,故宮製作的數字三維文物和實體文物的幾何誤差可以控制在200微米以內,除了各項細節以外,連實體文物的光澤質感都能模擬出來。
同時,線上文物在展示時,還避免了實體展櫃的局限。觀眾可以通過數字設備,360度無死角的欣賞文物的各個部位。此外,數字高清展示還能放大、旋轉文物各個細節,讓觀眾坐在家中,就能體驗到「把玩」國寶的樂趣。
數位技術還能實現文物的多形態變化。比如觀眾能完全展開粉彩開光四季山水轉頸瓶的瓶身,全景式地觀看上面的花紋。
2020年,旺季時空曠的故宮
六百年故宮弄潮資訊時代
故宮建成於永樂十八年(1420年),到今年正好600年。在這個特殊時代、特殊年份中,故宮抓住歷史機遇,加速數位化建設工作。
數字故宮小程序
數字故宮團隊莊穎介紹一站式小程序
「數字故宮」團隊莊穎介紹,今年受疫情影響,民眾通過網絡獲得精神食糧從普通需求一躍成為了「剛需」。在居家辦公的期間,數字故宮團隊的工作量不減反增,迅速推出全媒體平臺「雲遊故宮」。
通過分析「雲遊故宮」項目的數據,數字故宮團隊將20年來故宮積累的數位化資源進行全面深度整合,形成了一站式的「數字故宮」小程序。莊穎表示新的小程序將令大家可以通過一次查詢,就能獲取故宮全平臺、全渠道的數字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