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
來不了故宮怎麼辦?不怕,今天故宮一口氣推出了7款數字產品,讓你足不出戶遊故宮。今天下午,「融古鑠今無界未來——數字故宮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介紹了「數字故宮」7款新玩法:你可以在「故宮名畫記」上建立自己的「私人藏家館」,也可以在「數字多寶閣」上360度無死角「觸摸」文物,全景故宮將帶你進入一個沒有人的故宮,沉浸式體驗故宮的日升月落......
故宮官網「大上新」
在發布會上,改版後的官網「故宮名畫記」首先亮相。「故宮名畫記」中珍貴繪畫藏品增至345幅。數十億級像素的超高清影像,流暢的縮放體驗,不但能讓觀眾用更大、更精、更細的方式一覽故宮藏畫,還能通過標註、收藏,建立自己的「私人藏畫館」。
圖說:「故宮名畫記」上線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
除了能看平面的,還能看立體的。故宮官網全新上線的「數字多寶閣」利用高精度的三維數據立體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細節和全貌。「平時在展廳裡看文物,通常只能看到文物的一面,因為有展陳玻璃,也無法湊近細細觀摩。」工作人員介紹,「但在數字多寶閣上,你可以找到喜歡的文物,可以零距離360度『觸摸』文物並與之互動。」
故宮官網還重磅推出「數字文物庫」。在公開186萬餘件藏品基本信息的基礎上,首批精選了5萬件高清文物影像進行公開,未來這個數字還將不斷刷新,極大滿足故宮文化愛好者、專家學者欣賞、學習、研究文物的需求,也將為文物保護工作提供更為有利的支撐。
故宮古建有「寶藏」
當熱愛古建築的你空降空無一人的故宮時,你會做什麼?是爬上太和殿殿頂遙望故宮中軸線?還是坐上龍椅,當一回皇帝?據介紹,故宮官網全新改版上線的「全景故宮」已涵蓋故宮所有開放區域,打開網頁或是手機,空無一人的壯美紫禁城盡收眼底,調整到VR模式,更可以擁有沉浸式體驗。
未來,「全景故宮」還將通過記錄不同季節、天氣、時間裡的故宮,為古建築打上「時間的烙印」。
圖說:「全景故宮」下的非開放區—暢音閣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
為了讓大家對故宮古建築有更深的認識,故宮第一款以建築文化為主題的App「紫禁城600」也隨之上線。這是「故宮出品」系列App的最新作品,也是為故宮600歲生日獻上的一份大禮,它匯集了大量故宮專家的研究成果,引領用戶探索建築知識和它背後的宮廷故事,這款app還開啟了晝夜交替模式,白天可以看建築,晚上可以聽故事。
冠以故宮首款建築主題的微信小程序「故宮:口袋宮匠」,則將故宮屋簷上的脊獸化身為可愛的「紫禁城建造小分隊」,和玩家一起「不建不散」,通過遊戲這種輕鬆有趣的方式,將喚起更多年輕人關注文化遺產、了解建築文化、守護中華文明的熱情。
「玩轉故宮」再升級
深受歡迎的「玩轉故宮」微信導覽小程序今天也全新升級為2.0版。更新之後的「玩轉故宮」提供了更便捷的故宮行前規劃能力,建築點位收藏、在線虛擬遊覽、提前發現精選推薦等都為即將開始的故宮文化之旅提供了恰到好處的服務。
此次升級版中特別增加了AI導覽助手,語音、文字多種形式交互,提供導覽問詢一站式服務,而對於人工智慧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也成為一個重要課題。未來,「數字故宮」將繼續探索如何把人工智慧技術更好地落地於博物館,為觀眾提供個性化、定製化、智能化服務。
圖說:「全景故宮」能近距離看太和殿上的「小動物們」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
古老故宮煥新顏
發布會上,王旭東表示,我們正處於全新的數字時代,整個社會正在發生廣泛而深刻的「數字變革」,信息技術應用於各個領域,博物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如何建設好「數字博物館」,今天發布的這些數字產品,正是「數字故宮」基於20年發展的一次厚積薄發,也是面向未來的一次深入探索。
王旭東表示,數字時代,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5G……各種新技術不斷湧現,並改變著這個世界,古老的故宮即將走入下一個600年,「數字故宮」將不斷做出有益嘗試,讓紫禁城煥發新顏,讓文物鮮活起來,讓每一個熱愛故宮的人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無窮魅力,讓我們共同探索「數字故宮」的未來。(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