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故宮」小程序上線 600件珍貴文物指尖把玩

2020-12-21 浙報融媒體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8月10日下午消息,由故宮博物院、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與騰訊集團合作打造的「數字故宮」小程序正式上線,其中專題展示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數字故宮」小程序的面世標誌著故宮博物院在新文創、新技術領域邁出重要步伐。

從故宮數位化工作到「數字故宮」的建設,故宮在數字資源採集、管理與應用等方面的經驗積累已有二十餘年,形成了海量的數字資源。近幾年,故宮博物院不斷加大「數字故宮」建設,力求將故宮數字資源以一種更為智能貼心的方式呈現和服務於公眾。

此次發布的「數字故宮」小程序進一步、全面地整合了故宮在線數字服務,不管是遊故宮、逛建築,還是賞文物、看展覽,「數字故宮」小程序都可以「一站式」滿足用戶需求。用戶可以通過小程序快速定位、瀏覽「數字文物庫」「故宮名畫記」「全景故宮」;還可以在「相識大考驗」趣味答題中了解文物知識,分享與文物的「緣分」。未來,用戶將可以在小程序「一鍵查詢」故宮所有的數字資源。

故宮博物院有186萬餘件館藏,作為此次「數字故宮」小程序中一項重要升級體驗內容,「暢遊多寶閣」專題選取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用戶可以在瀏覽中去發現各式各樣的精美紋飾,「雲」體驗傳統紋樣之美。

同時,故宮聯合騰訊,基於數字科技深度學習大量器物表面的紋飾,識別出多種裝飾藝術中頻繁出現的傳統紋樣,首次實現了數百件文物通過紋樣 「串聯」的獨特體驗。起始文物不同,文物「串聯」的路徑也不同,用戶可以在其中去發掘文物間的歷史關係,並依次欣賞同樣紋飾的文物集合。用戶還可以通過社交分享展示自己在「文物接龍」比拼中收集文物的數量,大大增加了「雲遊故宮」的趣味性和用戶深度參與感。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表示:「數字時代、數位技術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展示和傳承方式,我們緊緊抓住數字故宮建設的機遇,以更多的數位化傳播形式來傳承、弘揚故宮所承載的中華文明。未來,我們會聯合專家學者和騰訊這樣的合作夥伴,與數位技術密切結合,加大數字故宮建設,實行一種創造性的轉化,向廣大公眾提供更多數位化成果。」

騰訊集團副總裁、閱文集團執行長、騰訊影業執行長程武表示:「去年,故宮博物院與騰訊深化戰略合作,計劃在三年內完成包括10萬件文物高清影像採集精修在內的故宮深度數位化探索。『數字故宮』小程序是雙方深化合作後的首個階段性成果。通過數字故宮這個『人人都可隨身攜帶的國寶箱』,讓文物在指尖即可把玩。我們期待用數字科技,讓文物所蘊含的精神在數字時代迸發新的能量,也讓千年文化得到創新的永續傳承!」

故宮博物院與騰訊的合作已有四年,雙方在動漫、音樂、遊戲等新文創業態中打造了多個極具社會影響力的創新性嘗試。2016年,雙方基於Next Idea騰訊創新大賽平臺,推動傳統文化與數字創意的深度結合,打造了《故宮回聲》主題漫畫、「古畫會唱歌」等深受年輕人喜愛的現象級案例。2017年,故宮博物院與騰訊宣布成立「聯合創新實驗室」,推出「玩轉故宮」智慧導覽小程序、《故宮:口袋宮匠》建築主題小程序遊戲等產品。未來,故宮將與騰訊繼續深化合作,聚焦科技學術創新,通過「數位化+雲化+AI化」,在文物數位化採集與文化研究等領域共同推動「數字故宮」建設,打造面向下一個600年的「數字故宮」,為文博行業數位化提供重要標杆。

相關焦點

  • 600件珍寶上線「暢遊多寶閣」,故宮數位化為何如此成功?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加之疫情席捲全球,在此之際推出「數字故宮」,不僅雲上展示故宮風採,也讓受眾更加便利地了解故宮文化。 近期,故宮博物院聯合新華社全媒體中心、騰訊集團共同推出「數字故宮」小程序,此小程序提供雲遊故宮、在線逛展、在線購票等服務,同時,微信公眾號「微故宮」以及微博「故宮博物院」都連結在小程序中,提供全新的數字體驗。
  • 「故宮百寶箱」來了!一個微信小程序,官方遊覽路線、數字文物...
    助力線下和線上遊覽,玩轉數字文物和建築文化,周到君這就告訴你「數字故宮」什麼最值得玩!■小程序「數字故宮」線下遊覽:探索故宮最佳遊覽路線,還能調戲「福大人」方法:微信搜索「數字故宮」-點擊「玩轉故宮」-點擊「建築」-獲取遊覽路線跟著導遊太匆忙,自由行會迷路——遊覽故宮,如果有手機導航就好了。
  • 故宮博物院線上發布「數字故宮」小程序
    中新網北京7月16日電 (記者 應妮)故宮博物院16日在線發布一款「數字故宮」小程序。「積跬步 以至千裡——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16日在故宮博物院文化資產數位化應用研究所舉辦。這場分享會通過網絡視頻的形式,與觀眾和媒體相約於「雲端」。
  • 數字故宮再升級 第十款APP「紫禁城600」全新上線
    數字故宮再升級 第十款APP「紫禁城600」全新上線 2019-07值得一提的是,故宮第十款APP「紫禁城600」是首款關於故宮古建築文化的APP。  「故宮名畫記」是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上的一個中國古代繪畫高清大圖鑑賞欄目。此次全新升級後收錄名畫345幅,以數十億級像素的超高清影像來呈現。
  • ...故宮發布的數字產品(故宮名畫記+故宮數字文物庫+故宮數字多寶閣)
    數字產品包含:「數字多寶閣」、「數字文物庫」、「數字建築」、主題App「紫禁城600」、「玩轉故宮」微信導覽等項目分別進行了升級或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數位技術,為觀眾呈現出更逼真、更細膩、更真實、更親近的故宮。
  • 600歲故宮上新黑科技 三維高清文物不懼360度懟臉看
    他在致辭中表示,將抓住數字時代的機遇,以每年數位化8萬到10萬件文物的速度,加大數字故宮的建設。全方位無死角「把玩」國寶在當天的雲分享會中,數字故宮團隊和故宮的文物專家一起,現場演示了數件三維高清文物,包括故宮的明星瓷器:青花加礬紅彩海水龍紋碗(明宣德)、景德鎮窯藍釉描金朵雲折枝蓮紋匜(元)以及粉彩開光四季山水轉頸瓶(清)。
  • 「數字故宮」上線,官網域名意義非凡
    小程序「數字故宮」上線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而近日,小編也看到消息,由故宮博物院、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與騰訊集團攜手打造的「數字故宮」小程序上線,而因為今年特殊的寓意,特別聯結了六百件精美紋樣的國寶
  • 獻給沒法來故宮的人!故宮博物館院長公布「數字故宮」7大新玩法
    「故宮名畫記」中珍貴繪畫藏品增至345幅。數十億級像素的超高清影像,流暢的縮放體驗,不但能讓觀眾用更大、更精、更細的方式一覽故宮藏畫,還能通過標註、收藏,建立自己的「私人藏畫館」。圖說:「故宮名畫記」上線 新民晚報見習記者 潘子璇除了能看平面的,還能看立體的。故宮官網全新上線的「數字多寶閣」利用高精度的三維數據立體全方位地展示文物的細節和全貌。
  • 故宮博物院上線數字文物庫,186萬件藏品中有多少貓物?
    Crazy Woman with Cats/畢卡索前兩天,故宮也上線了數字文物庫,一口氣錄入了186萬件文物信息,其中5萬多件附有高清圖片(可放大,清晰無水印)。雖然目前這個庫文字資料的詳細程度還遠遠無法與芝加哥美術館相比,但我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開始。
  • 故宮有多少件珍貴文物?快來看故宮博物院院長"數家珍"
    故宮博物院究竟有多少件文物藏品? 紫禁城古建築群有9999間半嗎? 除了國寶,故宮還有哪些奇奇怪怪的東西? 單霽翔:故宮博物院究竟有多少件文物藏品?我們一共有1807,558件套。珍貴文物佔93.2%、一般文物佔6.4%、資料只佔0.4%,幾乎件件都是珍貴文物。
  • 「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在故宮博物院舉辦
    「數字故宮」技術團隊的年輕人們攜手兩位故宮文物研究專家,從各自工作的專業角度出發,以《韓熙載夜宴圖》VR節目、高清三維陶瓷文物兩項數字成果為切入點,為觀眾展示了更多數字文物資源深度應用的可能。同時,分享會上還發布了一款可滿足網際網路用戶一站獲取故宮數字資源需求的數字產品——「數字故宮」小程序。
  • 600歲故宮為啥登上網際網路大會青年論壇?
    11月24日,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的「青年與數字未來」分論壇上來了一位特別的「來賓」——有著600年歷史的故宮。600歲的故宮為啥登上青年論壇?它擁有世界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宮殿建築群和186萬餘件/套文物藏品,它們及其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數字時代藉助數位技術、數字媒體,蘊藏著無盡的可能,為人們的文化生活帶來無盡的知識、樂趣與美的享受。」「數字故宮」建設最早可以追溯到2001年。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走過95個春秋的故宮博物院,一如既往精心保管著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皇家宮殿和舊藏珍寶,擁有古書畫、古器物、宮廷文物、書籍檔案等總數186萬餘件(套)的珍貴館藏。掐絲琺瑯纏枝蓮紋龍耳瓶 故宮博物院藏「故宮與其他博物館不同,館藏文物呈倒金字塔式,珍貴文物比例越往上越多,186萬餘件(套)館藏絕大部分是珍貴文物。」
  • 故宮博物院七大展千餘件珍貴文物「十一」亮相太原
    中國網新聞9月19日訊 (記者 蘇向東) 故宮博物院7項專題大展,1000餘件珍貴文物將於10月1日亮相太原博物館。展示主題包括清代萬壽盛典、明清官式建築、宮廷琺瑯器、明代御窯瓷器、傅山及明末清初名家書法和畫作等。「這是故宮歷史上到地方城市辦展規模最大的一次。這次展覽也是太原博物館開館後的首展。」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說。
  • 騰訊地圖攜手故宮推出「玩轉故宮」小程序
    與此同時,故宮博物院持續應用網際網路技術提供多樣化的文化服務與體驗,讓公眾從另一個角度認識故宮。當天,由騰訊地圖和故宮博物院攜手打造的「玩轉故宮」小程序正式上線,以輕應用玩轉「大故宮」,以「新方法」連接「新公眾」。通過基於地理數據的各項智慧服務,以創新的網際網路方法和智能貼心的方式,讓遊客和觀眾們進一步體驗故宮。而這也是故宮推出的首個在移動端的導覽應用。
  • 600年故宮、千年的敦煌,是怎麼頻頻出圈讓年輕人「上頭」的?
    祖先留給我們的這份珍貴遺產,如何更好地傳承下去?在11月24日上午舉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青年與數字未來」分論壇上,兩位來自文物界的大咖分享了他們通過數位技術向青年傳承文物的成功嘗試。
  • 整合線上服務功能 故宮博物院發布「數字故宮」小程序
    分享會通過網絡視頻形式開展,講述「數字故宮」一年的成長,同時發布了一款可滿足網際網路用戶一站獲取故宮數字資源需求的數字產品:「數字故宮」小程序。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談到,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作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者,故宮博物院也面臨著種種新挑戰,但同時故宮也緊緊抓住了數字時代帶來的機遇,聯合專家學者與社會機構,將學術成果與數位技術密切結合,通過創造性地轉化,讓更多的朋友可以通過「數字故宮」感悟和體驗到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
  • 北京故宮線上參觀指南(數字故宮+數字展覽)
    圖片來源攝圖網(ID:501224241)  【數字文物庫-指尖上的故宮文物庫】  故宮博物院收藏著各類文物藏品超過186萬件/套近年來,故宮每年都舉辦數十個文物展覽,在院內院外持續展出,但和如此海量的文物相比,能展出的只是冰山一角。怎麼才能讓大家看到更多的故宮珍藏?  2019年7月16日,「數字文物庫」正式上線!一次性推出25大類文物,5萬餘張高清影像。並將通過文物管理員、攝影師的共同努力,持續不斷增加「數字庫存」,滿足大家博古賞新、學習研究的需求。
  • 耳朵裡的博物館 高德地圖將上線超600件文物語音講解
    未來,市民可在高德地圖上聽到全國20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超600件文物語音特色講解。這份最新出爐的博物館榜單是基於疫情防控階段後首個五一小長假的出行洞察。數據顯示,北京、西安、南京這三個有歷史記載的文化古都,均是文化之旅的熱門打卡地。
  • 守護186萬件珍貴文物 故宮博物院歷經三次浩大修繕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歷時18年之久的故宮第三次大修竣工的年份。從昔日的皇家禁地,到今天面向公眾開放的歷史博物院,故宮對外開放的範圍,已經擴大到全部面積的80%。館藏珍貴文物達186萬件的故宮一直守護和傳承著中華文化,成為舉世聞名的中國符號。然而71年前的故宮,卻呈現出一副凋敝衰微的景象。自抗日戰爭時期開始,故宮長期處於荒廢狀態,牆壁斑駁,雜草叢生。它急需一場大掃除,讓這裡舊貌換新顏。新中國誕生前夕,數千名勞動者響應號召,踏入了曾經的皇家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