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件珍寶上線「暢遊多寶閣」,故宮數位化為何如此成功?

2020-12-19 騰訊網

故宮數位化已經做了二十多年,在數字資源採集、管理和應用等方面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將科技與文化結合,故宮博物院這些年已經在網絡飄紅,吸引了不少年輕受眾了解中華文化。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加之疫情席捲全球,在此之際推出「數字故宮」,不僅雲上展示故宮風採,也讓受眾更加便利地了解故宮文化。

近期,故宮博物院聯合新華社全媒體中心、騰訊集團共同推出「數字故宮」小程序,此小程序提供雲遊故宮、在線逛展、在線購票等服務,同時,微信公眾號「微故宮」以及微博「故宮博物院」都連結在小程序中,提供全新的數字體驗。

數字資源一鍵整合,推動文物保護

2017年,騰訊微信上線「小程序」,解決了用戶安裝過多APP的煩惱,實現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資源整合,解決多個平臺跳轉的麻煩。

目前,「數字故宮」已經上線了八塊分支,還有「每日故事」及「紫禁城600」仍在開發。「暢遊多寶閣」專題選取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供大家觀看。7月中旬,故宮發布了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故宮博物院院長提到,數字文物作為數字故宮的一個分支,運用到高清掃描及三維高清數據,這不僅可以為受眾提供4k觀看享受,帶領觀眾走進故宮名畫,探索蛛絲馬跡。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可以推動故宮數字文物更加科學、充分地採集、管理和利用。

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故宮博物院,很好地將數位化、雲端化、AI與文化結合,幫助受眾「穿越」至明清,感受中華歷史的魅力。同時也將這些珍貴寶藏很好地保護與記錄下來,讓經典永留存。

故宮博物院步入線上營銷,為何如此成功?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皇家宮殿,而故宮博物院作為全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本身的藝術氣息和歷史底蘊就受到廣泛關注。成功步入線上,讓受眾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碰撞的驚喜感,便首先吸引住受眾。

2016年,故宮博物院旗艦店在天貓上線,目前粉絲數已達371萬,近年來推出的文創產品以及聯名深得受眾喜愛,讓普通受眾也體驗了一把「住在皇宮裡」的幸福感。除去感受中華歷史,故宮博物院開啟淘寶賣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拉進了故宮與人民的距離,故宮不斷從陌生、高貴變得親切、有活力。

三年前,故宮博物院及故宮社區APP上線,將故宮豐富的文化資源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為觀眾提供更為開放和有趣的互動體驗,營造一個「故宮式」的線上生活空間。當故宮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藝術就環繞在你身邊。

「數字故宮」不僅提供信息及渠道,還推出了原創小遊戲「口袋宮匠」,結合故宮貓咪與古人形象,適合任何年齡段人群在遊戲中暢遊故宮。

故宮博物院新時代的成功在於其將「文化+數字」運用得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故宮博物院抓住了現代社會的需求,迎合受眾推出一系列線上產品。技術往往只是輔助功能,但提出想法並去實施才是最為重要的一步。而故宮博物院就是很有想法的「藝術家」。

相關焦點

  • 「數字故宮」小程序上線 600件珍貴文物指尖把玩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8月10日下午消息,由故宮博物院、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與騰訊集團合作打造的「數字故宮」小程序正式上線,其中專題展示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數字故宮」小程序的面世標誌著故宮博物院在新文創、新技術領域邁出重要步伐。
  • 600 歲的故宮,也上了人工智慧的車
    中國的民族記憶——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到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到今年正好整整 600 年了。這六百年間,風雨飄搖,故宮巍然不動,到如今趕上了人工智慧這波大潮。故宮擁抱 AI:帶領遊客夢回大清近年來,故宮成了名副其實的網紅,不僅在媒體平臺上有數千萬粉絲,還通過成功的營銷,成為了頂級文化符號。從 2013 年起,就陸續上線故宮專屬 App,至今已經出品 10 款,包括《皇帝的一天》、《紫禁城祥瑞》、《每日故宮》等等。
  • 數字故宮再升級 第十款APP「紫禁城600」全新上線
    數字故宮再升級 第十款APP「紫禁城600」全新上線 2019-07值得一提的是,故宮第十款APP「紫禁城600」是首款關於故宮古建築文化的APP。  「故宮名畫記」是故宮博物院官方網站上的一個中國古代繪畫高清大圖鑑賞欄目。此次全新升級後收錄名畫345幅,以數十億級像素的超高清影像來呈現。
  • 8.9億官網用戶為何不如千萬社媒?600歲故宮的數位化秘密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也曾提到,「平常說做一件事要萬無一失,那麼我們心裡知道一失就萬無,你做9999件事,1件事沒做好,文物損壞,你對不起民族,對不起國家。」在這種前提下,故宮這一品牌形象能勇敢地走出莊嚴聖殿,踩在煙火人間,才是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 ...故宮發布的數字產品(故宮名畫記+故宮數字文物庫+故宮數字多寶閣)
    數字產品包含:「數字多寶閣」、「數字文物庫」、「數字建築」、主題App「紫禁城600」、「玩轉故宮」微信導覽等項目分別進行了升級或創新,運用現代信息數位技術,為觀眾呈現出更逼真、更細膩、更真實、更親近的故宮。
  • 故宮:一座城的600年
    在午門展廳舉辦的「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600年展」是當下最熱門的展覽之一。這也是工作在這座城中,日日研究這座城的專家學者們交出的一份答卷:600年前的紫禁城,如何一步步形成今天所見的故宮。在「丹宸永固」特展中,450餘件珍寶、256米展線濃縮600年的變遷,分為 「宮城一體、有容乃大、生生不息」 三大主題,通過18個歷史節點發生的重大事件,介紹紫禁城的規劃、布局、建築、宮廷生活,以及建築營繕與保護的概況。公眾可以邊走邊看,在9處地標建築完成打卡,領略紫禁城獨特魅力。
  • 為何說600年的故宮,正年輕
    走過95個春秋的故宮博物院,一如既往精心保管著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皇家宮殿和舊藏珍寶,擁有古書畫、古器物、宮廷文物、書籍檔案等總數186萬餘件(套)的珍貴館藏。「 故宮與其他博物館不同,館藏文物呈倒金字塔式,珍貴文物比例越往上越多,186萬餘件(套)館藏絕大部分是珍貴文物。」
  • 600歲故宮上新黑科技 三維高清文物不懼360度懟臉看
    該程序匯全面整合了故宮近年來推出的數位化資源,如「故宮名畫記」、「數字文物庫」、「多寶閣」等,令用戶不必在各個客戶端來回切換,便可以全面獲取故宮資源。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也在此次線上發布會上亮相。
  • 獻給沒法來故宮的人!故宮博物館院長公布「數字故宮」7大新玩法
    今天下午,「融古鑠今無界未來——數字故宮發布會」上,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介紹了「數字故宮」7款新玩法:你可以在「故宮名畫記」上建立自己的「私人藏家館」,也可以在「數字多寶閣」上360度無死角「觸摸」文物,全景故宮將帶你進入一個沒有人的故宮,沉浸式體驗故宮的日升月落......故宮官網「大上新」在發布會上,改版後的官網「故宮名畫記」首先亮相。
  • 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讓600年故宮「活起來」
    我希望觀眾在參觀故宮之前,先做一點功課,這樣在參觀時,會有更多的收穫。其實,所有的文化旅遊都應如此,過去那種「到此一遊」的時代,到此為止吧。  同時,我想向旅行社導遊呼籲:講解時少一點野史,多一點優秀傳統文化的呈現。故宮是中華文化的會客廳,如果客人進來後聽到的都是庸俗、低俗甚至惡俗的內容,這樣的文化傳播是失敗的。
  • 鑑賞之天地方圓多寶閣
    古典家具中,多數人都在討論沙發、床、茶臺等較常見的紅木家具,像多寶閣、博古架一類的紅木家具,因屬偏冷門,較少人會提及。不過,它的作用就如它的名字一樣,格子量多,格式也不俗,同時寶物都放在格子裡,更能彰顯出紅木家具名貴的氣質,對於那些喜歡收藏的人們來說,福林堂紅木天地方圓多寶閣確實是一個不錯之選。
  • 600年的故宮,風華正茂
    走進600年歷史的紫禁城,穿行在龐大壯美的建築群,漫步在常設文物專館,欣賞頻繁推出的專題文物展覽,可以感受中華民族五千年來工藝美術的璀璨,也可以感受到故宮煥發出的勃勃生機。走過95個春秋的故宮博物院,一如既往精心保管著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皇家宮殿和舊藏珍寶,擁有古書畫、古器物、宮廷文物、書籍檔案等總數186萬餘件(套)的珍貴館藏。
  • 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多寶閣、批奏摺……人工智慧讓藏在禁宮裡的...
    漱芳齋、多寶閣、太和殿……你會將這些名詞與人工智慧聯想到一塊嗎?批奏摺、蓋大印、上早朝……21世紀的今天,你會相信自己還能體驗百年前的宮廷生活嗎?圖說:單霽翔在2020WAIC商湯人工智慧企業論壇上分享 來源/採訪對象供圖「2020年是紫禁城的600歲生日,我們在七年前喊出一個口號『把一個壯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給下一個600年』。」單霽翔的開場白還是那麼「熟悉」,「我們接待再多的觀眾,來故宮參觀的遊客仍然是全球人口很少的一部分。
  • 讓600年故宮「活起來」——訪故宮博物院院長王旭東
    記者:紫禁城已走過600年,故宮博物院也成立95年了。下一個600年,故宮的發展理念和規劃會有什麼變化嗎?王旭東:我們在凝聚了幾代故宮人的智慧、95年的發展經驗基礎上達成了共識——繼續建設「四個故宮」。
  • 故宮600年大展究竟壕在哪裡?這件珍寶首次展出,卻也是最後一次
    轟轟烈烈進行了兩個月的故宮600年大展,即將要在本月11月15日收官。雖然現在已經從故宮剛恢復開放時限流3000人,上升至了限流30000人,但是故宮仍然一票難求,至少需要提前一周預約;我想其中,多少也和這600年大展有關。600年大展有個非常具有「故宮範兒」的名字,名為「丹宸永固」。
  • 116件故宮珍寶亮相剋裡姆林宮博物館
    「繁盛的中國18世紀」故宮珍寶展,15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的克裡姆林宮博物館正式開展,吸引俄羅斯民眾前來觀展。據了解,本次展覽共展出116件展品,其中包括清代乾隆時期皇室的服飾、畫像以及壽禮和御用器具等。
  • 故宮今年最重磅展覽昨開幕 450餘件珍寶回望紫禁城600年
    登午門,回眸600年。與康熙時的脊獸對望;聽金甌永固杯「講」對家國的美好祈願;鑑賞200多年來首次展出的深宮漆紗……昨天,故宮博物院今年最重磅的展覽——《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開幕。午門區域的西雁翅樓、正樓及東雁翅樓三個展廳中,450餘件珍寶,256米展線濃縮600年。
  • 「數字故宮」上線,官網域名意義非凡
    小程序「數字故宮」上線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而近日,小編也看到消息,由故宮博物院、新華社全媒編輯中心與騰訊集團攜手打造的「數字故宮」小程序上線,而因為今年特殊的寓意,特別聯結了六百件精美紋樣的國寶
  • 「讓文物活起來—故宮文創作品展」在東京舉行
    數字多寶閣的虛擬實境技術演示牆(許永新 攝)人民網東京5月10日電(許永新 吳穎)10日下午,「讓文物活起來—故宮文創作品展」在東京新大谷酒店舉行。本次展覽帶來了故宮博物院多寶閣中49件數位化展品,還有60多件文創產品。
  • 耳朵裡的博物館 高德地圖將上線超600件文物語音講解
    未來,市民可在高德地圖上聽到全國20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超600件文物語音特色講解。這份最新出爐的博物館榜單是基於疫情防控階段後首個五一小長假的出行洞察。數據顯示,北京、西安、南京這三個有歷史記載的文化古都,均是文化之旅的熱門打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