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數位化已經做了二十多年,在數字資源採集、管理和應用等方面已經擁有豐富的經驗。將科技與文化結合,故宮博物院這些年已經在網絡飄紅,吸引了不少年輕受眾了解中華文化。
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加之疫情席捲全球,在此之際推出「數字故宮」,不僅雲上展示故宮風採,也讓受眾更加便利地了解故宮文化。
近期,故宮博物院聯合新華社全媒體中心、騰訊集團共同推出「數字故宮」小程序,此小程序提供雲遊故宮、在線逛展、在線購票等服務,同時,微信公眾號「微故宮」以及微博「故宮博物院」都連結在小程序中,提供全新的數字體驗。
數字資源一鍵整合,推動文物保護
2017年,騰訊微信上線「小程序」,解決了用戶安裝過多APP的煩惱,實現觸手可及、用完即走的理念。更重要的是能夠實現資源整合,解決多個平臺跳轉的麻煩。
目前,「數字故宮」已經上線了八塊分支,還有「每日故事」及「紫禁城600」仍在開發。「暢遊多寶閣」專題選取了600件院藏珍貴器物供大家觀看。7月中旬,故宮發布了數字故宮線上分享會,故宮博物院院長提到,數字文物作為數字故宮的一個分支,運用到高清掃描及三維高清數據,這不僅可以為受眾提供4k觀看享受,帶領觀眾走進故宮名畫,探索蛛絲馬跡。更為重要的是,此舉可以推動故宮數字文物更加科學、充分地採集、管理和利用。
這個充滿歷史韻味的故宮博物院,很好地將數位化、雲端化、AI與文化結合,幫助受眾「穿越」至明清,感受中華歷史的魅力。同時也將這些珍貴寶藏很好地保護與記錄下來,讓經典永留存。
故宮博物院步入線上營銷,為何如此成功?
北京故宮,舊稱為紫禁城,作為明清兩代皇家宮殿,而故宮博物院作為全國最大的古代藝術博物館,本身的藝術氣息和歷史底蘊就受到廣泛關注。成功步入線上,讓受眾感受到歷史與現代碰撞的驚喜感,便首先吸引住受眾。
2016年,故宮博物院旗艦店在天貓上線,目前粉絲數已達371萬,近年來推出的文創產品以及聯名深得受眾喜愛,讓普通受眾也體驗了一把「住在皇宮裡」的幸福感。除去感受中華歷史,故宮博物院開啟淘寶賣貨,其實在一定程度上拉進了故宮與人民的距離,故宮不斷從陌生、高貴變得親切、有活力。
三年前,故宮博物院及故宮社區APP上線,將故宮豐富的文化資源與現代科技手段相結合,為觀眾提供更為開放和有趣的互動體驗,營造一個「故宮式」的線上生活空間。當故宮成為一種生活方式,藝術就環繞在你身邊。
「數字故宮」不僅提供信息及渠道,還推出了原創小遊戲「口袋宮匠」,結合故宮貓咪與古人形象,適合任何年齡段人群在遊戲中暢遊故宮。
故宮博物院新時代的成功在於其將「文化+數字」運用得很好,但更重要的是,故宮博物院抓住了現代社會的需求,迎合受眾推出一系列線上產品。技術往往只是輔助功能,但提出想法並去實施才是最為重要的一步。而故宮博物院就是很有想法的「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