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線下誰更便宜?記者將多種商品價格進行對比 結果出人意料

2020-12-15 半島網官網

半島全媒體見習記者 呂華

「五折」「七五折」的海報貼滿貨架,顧客將不同種類商品搬上購物車……在各大電商平臺比拼「雙十一」滿減規則的同時,線下商家紛紛推出更加簡單的滿減方式、更加優惠的折扣力度,吸引著不少市民前來消費。見此情景,不少「尾款人」吐槽:苦苦蹲守線上「養貓」、算數,卻沒有得到最大優惠,難道只蹲守了個熱鬧?

進店消費立減

方式簡單明了

不同於電商平臺「雙十一」預售、滿減紅包、「養貓」等複雜規則,線下商家的優惠方式簡單明了。

在市南區家樂福(名達店),顧客參與優惠的方式簡單易懂:消費滿100元即可享受全場指定商品五折或者七五折優惠。「我不逛淘寶,就算逛也搞不懂現在網上的活動規則。」現年62歲的楊女士,在線下第一次體驗「雙十一」:「整個超市都在打折,看見打折的東西就忍不住想囤一點。」

在市北區延吉路萬達廣場,很多商家都喊出全場滿減口號,化妝品商家完美日記推出一年中最大力度優惠:全場消費滿299元立減100元,外加贈送一支價值99元的指定色號口紅。「從今年八月份我們開店以來,活動經常有,但「雙十一」這次的活動是力度最大的。」店員告訴記者:「我們不指定商品,也不搞什麼規則,全場任意挑選,只要消費滿299元,立馬減100元。」

值得一提的是,「簡單隨意」的滿減規則,讓以往「線上獨自湊單」變成如今「線下多人拼單」。「網上購物,有時候會為了湊單購買很多不必要的產品。」顧客張女士告訴記者,她和閨蜜剛拼單買了一盤眼影和四支唇釉:「在店裡的話,我們就各取所需,只買自己需要的,加起來差不多就達到299元了。」

優惠力度更大

看好直接帶走

在家樂福(名達店),記者將參與折扣商品價格與官方旗艦店商品價格進行對比,發現絕大多數折扣商品優惠力度比線上更大。一瓶一升裝的舒膚佳沐浴露,線上旗艦店的價格是34.5元,在超市只需29.8元就可以帶走;農夫果園飲料官網報價35元3升,超市的價格為14.1元3.6升。

除了日用百貨,一些價格稍貴的「大件」商品也拿出比線上更低的價格。記者在某電商平臺對比超市同款商品,一口容量為7.6升的蘇泊爾巧易旋壓力鍋,超市比線上便宜13.5元。「像鍋這種東西,大小、型號都太多了,網上不太容易選擇,我們還是喜歡來線下親自挑選一下。」一對正在選鍋的中年夫妻告訴記者,因為大多數情況線上價格會比線下便宜,所以他們以往是到線下體驗產品好不好用,然後再去線上購買相同型號的產品:「但是今年不用了,線下比線上優惠,看中哪一款我們直接帶走就行了。」

歷來線上線下統一標價的手機,今年也有變化。位於延吉路萬達廣場OPPO手機專賣店,某款規格相同的手機,線上官方旗艦店售價2999元,限時享受24期免息、沒有優惠券,而線下售價2799元,另外贈送一把雨傘、一個背包和一個凳子。

線下打差異牌

主動吸引用戶

「線下活動和線上活動不一樣,線上會有固定搭配優惠組合,線下對選擇什麼商品沒有固定要求,選擇空間會更大一些。」完美日記店員舉了一個具體例子:「比如眼線筆,單買的話線上會更加優惠,但可能需要湊單,你得同時買兩個。很多顧客不願意買兩個,那就可以來線下,線下會有更加合適的活動。」

據該店員回憶,開業之初線下活動和線上優惠相差不大,但線下客流量越來越小,很多顧客在兩線活動一樣的情況下,會優先選擇更省時省力的線上方式。後來就摸索出這條差異化生存道路,凡有活動兩線不一樣。「就像這次『雙十一』,線上銷售火爆,線下店也不想錯過賺錢的機會。」該店員說道。

無獨有偶,在延吉路萬達廣場三隻松鼠專賣店,一進門便能看見「雙十一」活動產品「囤囤裝」,9種肉食滷味搭配限量版手提袋,比單獨購買便宜60元。「這是我們線下旗艦店推出的『雙十一』折扣產品,是只有線下才有的組合裝,手提袋也是限量版,每個門店限量50個,賣完就沒有了。」三隻松鼠店員告訴記者:「『雙十一』線上價格確實很優惠,我們沒法跟線上拼價格,就只能推出線上沒有的優惠組合。」

線上「讓利少」

難獲真正優惠

「『雙十一』越來越沒意思了」「被『雙十一』規則逼瘋的我」等相關話題均達到億次級閱讀量和討論。很多網友表示,令人眼花繚亂的優惠方式沒有太多誠意,很多看似划算的商品購買也需要搶購,比拼腦力、手速和網速。而對比線下活動力度及售價來看,即便是消費者花上時間、腦力投身到線上平臺設置的搶購遊戲中,似乎也並未真正獲得優惠。

實體店運營成本遠超線上,為何卻能更優惠?在城陽區正陽路經營手機生意的王先生解釋:「顧客在線上購買產品的時候,不同平臺間價格比對更加直觀,為了保證不亂價並將利潤最大化,品牌商和平臺會對商品售價進行大致統一。線下門店為了吸引客流,可以拿出更多利潤讓給消費者。」王先生以店裡一款主流手機舉例:「這部手機進價2500元左右,平時售價2999元,線上也是這個價格。到了『雙十一』,線上放出各種規則和優惠券,但是用完以後基本還是2999元,我們實體店則把價格降到2799元。」

「線上的進貨渠道,進價會比我們更低,他們也不用房租、水電費和人工費等,利潤會比大家想像得高很多。」王先生無奈道,即便是這樣,每年「雙十一」仍然有大量顧客在線上搶到斷貨,「從眾心理,大家就是願意湊這個熱鬧,跟風參與這些燒腦、耗時的玩法,其實到頭來根本沒賺到什麼實惠。」

返回半島網首頁>>

相關焦點

  • 三隻松鼠線下價格高於線上 線下顧客流失嚴重
    「線上的SKU(單品)很多,但線下的產品並不多,我的三隻松鼠小店一共80平方米,但有10平方米空著。」三隻松鼠小店店主抱怨說,「三隻松鼠目前的商品品類超過600個,但是線下SKU僅300個,近期又下架了一些。」除了數量少,相同產品的線上價格也低於線下。「進貨價是硬傷,線下三隻松鼠小店拿到一箱750克裝的每日堅果,每盒的進貨價格是90多元,但目前線上每盒價格才80多元。
  • 商家線上線下差別供貨 網絡專供價格便宜質量縮水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謝玲 陳軍  折扣誘人的電商大促,經常讓網購一族心動,而如果能以優惠價買到與實體店同款的商品則更是讓人興奮。不過,不少市民發現,衝著品牌下手,到手的卻是「網絡專供款」,價格是低了,質量和實體店相比卻縮水了。  據了解,線上線下差別供貨現象十分常見,為了避免兩種銷售渠道打架,不少廠家都會生產專供電商渠道的「專供款」。
  • 時隔一周 京東蘇寧線上線下價格大對比
    通過對比線上線下的價格,給大家一個更透明的大家電銷售價格。同時也對比了從815電商價格戰到現在的一些熱門產品的價格波動,看看價格戰是否真的名副其實。  為了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一點,筆者走訪了一些廣州賣場收集價格,看看實體賣場和網上商城的價格到底差距有多大。
  • 對比了線上線下價格後發現……
    「雙十一」預售已經進行了好幾天,然而,很多網友吐槽,至今還沒摸清商家促銷手法,付定立減、滿額用券、第二件半價、買三免一、三件二折……這些關鍵詞看得人暈暈乎乎。那麼,手法翻新,花樣繁多的「雙十一」線上活動,真的能讓消費者花最少的錢買到商品嘛?
  • 和線下實體店的商品有何區別?
    但在一些消費者眼裡,它經常被貼上「便宜沒好貨」、「質量縮水」的標籤。究竟什麼是「電商專供」產品?「電商專供」產品和線下實體店的商品有何區別?  1 彩電  型號差一位價格差3000元  「看起來一模一樣的產品,但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型號稍有差異,甚至功能也會有些不同。」
  • 部分電商產品被指"差別定製" 線上線下存質量差異
    線下樣品與線上樣品價格差越大,線上樣品越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6.18電商年中大促「硝煙」散盡,在一些消費者為淘到「便宜」而慶幸的同時,也有一些消費者體會到了什麼叫「一分價錢一分貨」。
  • 井田雲:化解線上線下衝突讓魚與熊掌皆得
    多家線下實體店老闆向記者大倒苦水,同樣的品牌,線上價格比線下便宜了百分之二三十,這讓線下實體店根本沒法生存。20%就已經算高的了,線上如果比線下直接便宜20%,這樣的價格衝突極大地擠壓了線下實體代理商、加盟商的利益,足以讓線下渠道產生很大的動蕩」。
  • 原創 唯品會杭州首家門店:逆天,線下賣得比線上便宜
    對比其他電商線下店「重體驗,輕坪效」的做法,唯品會略顯「另類」。 如此一款「迷你奧萊」,究竟是唯品會引流的工具,還是進軍奧萊線下零售的信號呢?反常規,線下比線上賣得便宜運河上街購物中心被成熟的住宅社區壞繞,客流穩定,定位「城市奧萊」,與唯品會「特賣」的定位相符合,但算不上杭州有知名度的商業綜合體,帶來的品牌宣傳效益也有限。
  • 線上線下家電價格差距大 「專供版」惹的禍?
    最近,有網友在本報官方微信「金華晚報」「金晚生活圈」後臺反映,一些家電線上和線下都有銷售,外貌一模一樣,型號也只差了一位字母,但是價格卻差了很多。>  型號差一位,價格差3000元  家住市區的陸先生最近在裝修,目前在挑選家電階段。「同牌子的一款電視機,樣子和功能介紹一模一樣,型號也只差了一位,為什麼價格差了這麼多呢?」陸先生說,最近他看到了一款品牌電視機,對比線上和線下的價格,讓他感覺很疑惑。
  • 南京:年貨採購,線上線下「大比拼」
    近幾年來,線上置辦年貨,方便快捷、省時省力,漸成當地市民新選擇。據調查,農曆臘月以來,拼多多、天貓、京東、蘇寧等各大電商平臺便先後啟動「年貨節」相關促銷活動,果脯零食、生鮮水果、糧油酒水等各類年貨一應俱全。「爸媽辛苦了一年,買個新手機孝敬他們」、「過年有促銷,準備換臺電腦」,手機、電腦等數碼產品在電商平臺的熱銷,也成為南京部分市民置辦年貨的計劃。
  • 一碗麻辣麵,線下賣10元,線上賣14.8元 - 新晚報數字報
    不少商戶面對平臺約20%的高額銷售佣金抽成,選擇轉嫁成本,提高線上外賣價格。  許多市民疑惑:店家線上、線下價格「雙標」,消費者是否應該有知情權?外賣平臺對此是否應該有相應告知或管控?  新晚報製圖  田宇陽  對比20餘家店鋪  絕大多數外賣價都挺高  「同樣一碗麻辣麵,為啥去店裡吃是10元?
  • 商家線上線下差別供貨 網絡專供價格便宜質量縮水
    楚天都市報訊 本報記者謝玲 陳軍  折扣誘人的電商大促,經常讓網購一族心動,而如果能以優惠價買到與實體店同款的商品則更是讓人興奮。不過,不少市民發現,衝著品牌下手,到手的卻是「網絡專供款」,價格是低了,質量和實體店相比卻縮水了。  據了解,線上線下差別供貨現象十分常見,為了避免兩種銷售渠道打架,不少廠家都會生產專供電商渠道的「專供款」。
  • 線上狂歡 線下「撓心」
    創意製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多個家居品牌雙11銷售過億,除了物美價廉的商品,消費者更需要優質服務今年的「雙11」已經落幕,在巨大的交易額背後,家居建材企業在天貓旗艦店的成績也很亮眼。瘋狂的購物,撓心的售後以往消費者總會關心雙11是不是確實比平時便宜?能不能搶到商品?現在會更關心網絡售賣的商品和實體店的會不會有差異?售後會不會有問題?而在家居類的網購中,因為會涉及門、地板、家具等大件商品或與裝修有關的費用,在挑選上會更為費心,花費相比日常用品而言也較高。雖然家居產品在線上的銷售額越來越高,但也有消費者在消費中感受到線上線下的溝通並不完善。
  • 真實用戶忠告:買華為手機千萬別線上,線下更便宜
    那就是同樣的機型線上可能會比線下便宜,其實不然。 就在昨天這位稱:買華為手機千萬別在網上買,實體店更便宜。剛剛隔壁買的華為Nova 5Pro(8+128)2760元,而網上的價格是2999元。都說網際網路便宜,我看未必。便宜240元左右,這真不是一個小數目。 在現實中我們需要區別對待這個問題,如果一款機型線上線下同時都在售,線下買是最好的途徑。但有的機型你只能在線上購買,因為它是不在線下銷售的。
  • 線上or線下 買電動車哪種渠道更靠譜?
    之前我們針對數百名消費者進行了一個小範圍的調查,詢問大家在選購電動車時更青睞電商平臺、品牌官網還是線下實體店,有超過85%的網友第一選擇了線下實體店渠道。那麼,線上和線下購買電動車究竟有什麼區別?
  • 線下購物體驗PK線上配送到家:生鮮電商的路要咋走?
    每日優鮮方面對《證券日報》記者舉例稱,「像每日優鮮,我們1小時達的SKU(標準生產單位)在3000-3500,但線下的社區肯定承載不了這麼多種。另外,我們80%的商品都是產地直採,蔬菜類商品的周轉時間為1.5天,再加上最快30分鐘就能送到用戶手裡,這使得我們的用戶規模是一直往上走的。」
  • 網上和線下買家電優劣詳細對比
    網購大家電的優點在於產品種類豐富,用戶可以根據需求的產品功能、價格、品牌等多種選項進行詳細分類,同時根據其他網友的評論獲得更為真實的使用信息。與此同時,通過線上網購時,在支付方式和配送環節顯得更為自由一些。支付方式方面,線上網購支持全額支付、分期付款、貨到付款等多種支付方式。配送上一些大的電商品臺開始自營化,幾乎在全國都有貨倉,同城配送、當天送達的誘惑力巨大。
  • 部分電商產品被指「差別定製」線上線下存質量差異
    □ 本報記者 何 可6.18電商年中大促「硝煙」散盡,在一些消費者為淘到「便宜」而慶幸的同時,也有一些消費者體會到了什麼叫「一分價錢一分貨」。消費者張萍是位新手媽媽,趁著這次打折促銷,給寶寶買了一箱好奇(鉑金裝)紙尿褲,相比線下76片裝145元的價格,線上96片裝98元著實優惠了不少。
  • 部分電商產品被指"差別定製" 線上線下存質量差異
    線下樣品與線上樣品價格差越大,線上樣品越容易出現質量問題   6.18電商年中大促「硝煙」散盡,在一些消費者為淘到「便宜」而慶幸的同時,也有一些消費者體會到了什麼叫「一分價錢一分貨」。
  • 快來南博會逛吃逛喝,線上+線下購南亞東南亞商品~
    入口處的小牌子上寫著形象館所屬國家的國土面積、國家首都、人口數量、特產等信息。記者看到,在越南國家形象館,入口處以大竹筒為主支撐,竹筒下部為仿真石材配重及基礎地臺,入口處上方為蓮花頂部吊飾。據介紹,越南國家形象館有四個主題,分別為仿真模特穿著的越南傳統服飾;以竹編製品成列的越南展品展示區;以蓮花組成的光影氛圍區;以竹篾為底板的美圖展示區,地面則以一條象徵河流的地面貼貫穿整個國家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