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習水縣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故事講述會」開講

2020-12-17 天眼新聞

1935年1月,中央紅軍長徵四渡赤水後,習水縣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土城,從此就烙印上了一抹深邃的紅色,傳頌著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而這些紅色故事早已匯集成了中華民族求解放、謀復興的奮鬥史詩,匯聚成了中華兒女謀和平、求幸福的偉大信念。

5月3日,記者走進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一棟棟小青瓦房與石板街梯交錯有致。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故事講述員任雲義在紅軍總參謀部駐地舊址,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的故事,她或聲淚俱下,撼人心魄;或鏗鏘有力,催人奮發;或娓娓道來,沁人心脾;或鉤沉索引,引人入勝。

如今,生活和工作在這片紅色土地上的「四渡赤水人」深知:「知史愛黨,知史愛國」,他們帶著一份憧景和期盼,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堅定著理想信念和責任感、使命感、榮譽感,用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感召時代使命,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於此,在今年1月初,他們便開始謀劃用紅色故事來傳承紅色基因,感召時代使命,讓紅色基因融入血脈,助推紅色文化與紅色旅遊相融發展。

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到貴州視察,在遵義市作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為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四渡赤水紀念館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感恩奮進,保護和利用好「四渡赤水」這筆寶貴財富,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積極探索社教新形勢,拓展渠道、豐富載體,助推動當地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據了解,早在2010年年初,四渡赤水紀念館就組建了「四渡赤水宣講團和藝術團」,並深入開展「七進四送雙服務」活動,以點帶面、遍地開花,每到一處,把藍天當幕布,把大地作舞臺,謳歌偉大的黨和祖國,謳歌美好的家鄉和美好的生活,解讀國家政策,把紅色因子播撒在邊遠村寨、小巷社區、工廠車間、軍營和校園。

在「五一節」期間,四渡赤水紀念館、新長徵教育中心利用土城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將紅色故事與長徵精神有機融合,在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期間總政治駐地部舊址,打造「講述紅軍故事,傳承紅軍精神」紅色故事講述會正式開講。

來自四渡赤水紀念館的講解員們在臺上話英雄、訴革命艱辛,深情講述《雪山上的小太陽》《血戰雄關·獨腿將軍鍾赤兵》《鐵血女紅軍》《我們不會忘記》《最美女烈士—唐義貞》等故事,臺下,遊客們聽故事縈迴勝利榮光……熱烈的情感、真摯的演繹,仿佛置身於那段艱難歲月,有的沉默不語,有的眼含熱淚。一段段紅色故事,牽出一個個先輩足跡;一場場傾情演說,蕩起一陣陣驚雷漣漪。

「曾經那個愛唱歌的小女孩,用無言的生命為我們樹起一面叫做精神的旗幟,在那皚皚白雪之上,它像英勇戰士快樂的微笑,舒展在茫茫雪地中,映出一道道金色的光芒.......」

「醫生顫顫兢兢拉著鋸,鑽心的痛隨著沉悶的鋸聲陣陣襲來,骨頭渣子混著血水從大腿的根部流出,沒有人能知道鍾赤兵是怎麼熬過來的……」來自赤水市的周先生,帶著兒子坐在方桌前告訴記者激動地說:「這裡是一個紅色的聖地,革命歷史是我們的,已是下一代的,我想讓兒子能從這些紅色故事中得到些許啟迪。」

一位來自四川省古藺縣的小女孩,聽了這些紅色故事後,眼裡噙滿了淚水,深情地望著講述的故事的阿姨……

「舉辦紅色故事講述會,是四渡赤水人對紅色文化的自信、自覺與自發,更是尋根溯源,解讀革命歷程的密碼,將故事背後那些充滿革命精神和情懷的點點滴滴講給大家聽,在感知風雲激蕩的時代脈搏時,激發強烈的情感共鳴,激發紅色認同,爭當紅色基因的傳承人。」習水縣土城紅色旅遊創新區黨工委書記、土城鎮黨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說。

據了解,今年是中央紅軍長徵85周年,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講述好遵義故事,傳承好紅色基因」的要求,舉辦紅色故事講述會,是紅色文化與紅色旅遊的有機融合,是助推文旅深度發展的創新方式,也是四渡赤水紀念館充分發揮社教功能的一種模式,更是加大群眾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廣泛認知。同時,也是培養「開口能講,提筆能寫,上臺能演,下地能幹」四能講解員的創新之舉。該館將持之以恆地把「紅色故事講述會」辦好,辦成習水、遵義、乃至全國的紅色品牌。

來源:天眼新聞

總監/羅 智審核/何瀟迪本期編輯/萬露梅

投稿郵箱/xsdstxwgj@163.com

@習水縣融媒體中心

@習水縣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故事講述會」震撼人心 聆聽紅色故事 感受...
    1935年1月至3月,紅軍長徵四渡赤水,位於習水縣的千年歷史文化名鎮——土城,從此烙印上了一抹深邃的紅色,太多太多感人肺腑的紅色故事在這裡傳頌,匯集成一首首激勵人心的奮鬥史詩。  5月3日,記者走進土城古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任雲義正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色故事。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首站到遵義,並作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
  •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重開 毛澤東朱德等子女蒞會
    去年8月初,身穿迷彩服的貴州習水縣土城鎮學生,在書有毛澤東詩詞的當地四渡赤水紀念館前準備迎接重走長徵路的開國元勳子女。當日,重走長徵路的開國元勳子女一行抵達紅軍長徵一渡赤水的貴州習水縣,尋訪長徵遺蹟。1935年1月,中央紅軍在習水縣土城幾個渡口西渡赤水河,經四川進入雲南扎西地區。這裡是紅軍一渡赤水河的地方。 中新社發 田地 攝
  • 兩位偉人動情回憶三渡赤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動人故事
    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
  • 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
    久遠的歷史文化、濃鬱的紅色文化,是土城這座古鎮的根脈和記憶。近十餘年間,土城依託豐厚的文化資源,先後建成了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 館、紅軍醫院紀念館、紅九軍團陳列館、赤水河航運歷史展覽館、赤水河鹽文化陳列館、土城古鎮博物館、宋窖博物館、耿飈住居陳列室等九個館,它們像一顆顆 美麗的珍珠,溫潤著這座古鎮的底色。
  • 四渡赤水紀念館:「研學+實踐」行走中的「星光」
    評審會上,四渡赤水紀念館副館長、新長徵教育中心副主任母彥碧向專家組介紹了四渡赤水紀念館「一營三區九園」的總體建設規劃和研學課程體系。課程開發組分別向專家詳細匯報、展示了參評的研學課程內容的研學課程內容。
  • 「划船重走長徵路」之「四渡赤水」在貴州習水成功舉行
    8月28日-29日,2020年「四渡赤水出奇兵·長徵精神鑄金牌」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成功舉辦。來自貴州省專業男子賽艇隊、女子賽艇隊、男子皮划艇隊、女子皮划艇隊以及紅花崗區、匯川區、播州區、桐梓縣、仁懷市、赤水市、習水縣等七個縣區市的130多名運動健兒參加此次比賽。最終,習水縣獲一等獎、播州區獲二等獎、匯川區獲三等獎。
  • 總投資2500萬元的「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1月開館
    作為專抓紅色旅遊開發的領軍人物,為了確保「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在2007年1月28日準時落成開館,他連雙休日都搭進去了。在施工現場,人們經常看到他的身影,既要監督工程質量,又要跑缺口資金,還要和專家一起研究館內布展。  習水縣被列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省裡的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後,該縣把紅色旅遊開發工作作為重點來抓。
  • 四渡赤水 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上午,記者乘車從遵義市區來到赤水市和習水縣,先後前往元厚鎮「紅軍渡」、丙安古鎮和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多地採訪,重溫那場堪稱長徵史上最光彩神奇篇章的「四渡赤水」。生死較量    「紅軍長徵,哪段歷史最讓你印象深刻?」    「當然是四渡赤水了!」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年紀最小的講解員、22歲的傅瓊瑩在完成近一個小時的講解後,這樣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貴州十大新旅遊地標 習水縣土城鎮榜上有名
    土城鎮懸索橋上,遊客絡繹不絕  本網訊最近,在畢節市織金縣舉行的第十四屆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發布了貴州十大新旅遊地標,習水縣土城鎮上榜厚重的紅色文化讓土城被譽為長徵路上的「紅寶石」,地球紅飄帶上的「明珠」,是「全國十大紅色旅遊景區」和「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之一。  1935年1月,3萬紅軍將士在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率領下,激戰青槓坡,四渡赤水河,馳騁於雲、貴、川三省,南北縱橫千裡,東西往返數次,化被動為主動,取得了紅軍長徵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勝利。
  • 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習水縣土城古鎮
    遵義習水縣的土城古鎮,是一個因航運而興的古鎮,因四渡赤水而馳名的土城。古鎮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們到達的第一時間就去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四渡赤水紀念館的正門。這裡門票是免費的,憑身份證登記領取就可以。紀念館舊址為二層中西合璧式建築。分為戰史陳列和輔助陳列兩部分陳列進行。
  • 四渡赤水紀念館解說員:用心講好紅軍的每一個故事
    中新網土城10月18日電 題:四渡赤水紀念館解說員:用心講好每一個故事  記者楊茜實習生任莉  「我認為帶著感動自己心境,講好當時的故事,這樣的講解才能感動別人。」在赤水河畔的土城女紅軍紀念館,解說員母彥碧說。
  • 助力紅培之都,四渡赤水紀念館與國刀國防基地共建研學基地
    土城紅色旅遊創新區黨工委書記、土城鎮黨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四渡赤水紀念館副館長、新長徵教育中心副主任母彥碧等陪同調研並參加座談會。隨後,考察組一行前往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紅軍醫院紀念館、華潤科普實踐教學區、貴州航運博物館、一渡赤水紀念公園等地考察。
  • 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
  • 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 重溫長徵歲月
    貴陽網訊 28日,位於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迎來了不少各地的遊客。據介紹,於2007年開館的四渡赤水紀念館是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年來,該館遊客逐年遞增,每年的參觀人數已達百萬人次。
  • 四渡赤水紀念館完成升級 今日開門迎客
    為確保以嶄新的面貌迎接全省旅發大會,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從去年10月15日起開始閉館升級改造,經過近七個月的升級,紀念館在今天全省旅發大會召開期間開門迎客。如今的紀念館有哪些新亮點呢?我們一起去看看。 在四渡赤水紀念館門前廣場,其外觀與以往相比並沒有太大變化。但走進館內,升級後的變化便逐漸呈現。
  • 習水土城古鎮:舉辦紅色故事講述會 打造文化旅遊新名片
    翻過雪山是晴天,太陽暖和和,戰士笑呵呵……」 「五一」期間,在遵義市習水縣土城古鎮,每天都會準時舉行紅色故事講述會遊客們安靜地坐在古色古香的紅軍總政治部舊址,聆聽發生在紅軍長徵時期的各種紅色故事,感受那段激情燃燒的紅色歲月。 紅色故事講述會舉辦以來,受到了當地群眾和遊客們的歡迎,正成為土城古鎮一張文化旅遊新名片。
  • 「划船重走長徵路」之「四渡赤水」在貴州習水成功舉辦
    多彩貴州網·眾望新聞訊(通訊員 羅旭 記者 黨雲麗)記者從習水縣文體旅遊局獲悉,8月28日-29日, 2020年「四渡赤水出奇兵·長徵精神鑄金牌」划船重走長徵路線下活動(貴州站)在習水縣土城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成功舉辦。
  • (黨史紀念地巡禮)四渡赤水紀念館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紀念館。  這是一條有野性、有險灘、有故事的英雄河,見證著紅軍戰史上的一段傳奇。上世紀60年代,英國元帥蒙哥馬利問毛主席:您指揮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哪一仗打得最好?主席搖頭回答說:都不是,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得意之筆!   不見當年滾滾硝煙,不見紅軍輾轉騰挪,如今,這段不朽的傳奇「靜臥」四渡赤水紀念館。館址所在地是一個至今保存完整的千年古鎮——貴州習水縣土城鎮。
  • 貴州土城:紅色小鎮的「紅色」發展之路
    貴州土城:紅色小鎮的「紅色」發展之路 原標題:   新華社貴陽9月8日電 題:貴州土城:紅色小鎮的「紅色」發展之路  新華社記者王麗、李驚亞  位於貴州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上的四渡赤水紀念館,有一支七十餘人組成的紅色藝術團
  • 為造紅色紀念館,他們使出了「洪荒之力」
    在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內,副館長劉軍告訴記者,這座紅色紀念館源起於一個小小的陳列室,前後歷經2次整修,從最初的不足200平米到現如今的3900平方米,在建館的過程中歷經了許多磨難,無論在資金籌措、文物收集還是史料考證上都曾遇到過不小的困難,能走到今天實屬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