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紅培之都,四渡赤水紀念館與國刀國防基地共建研學基地

2020-12-17 中華網科技

為助力「紅培之都」建設落地,中國土城開展了系列「館地建設」合作!8月28日至29日 ﻪ,中國國刀國防教育基地主任、北京華夏天元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議元,北京七彩雨科教文化發展中心主任、中國長城學會辦公室主任孟秋華,北京華夏天元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策劃宣傳部主任劉美齡,北京華夏天元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文創部主任劉斌一行赴土城考察紅色資源。

土城紅色旅遊創新區黨工委書記、土城鎮黨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四渡赤水紀念館副館長、新長徵教育中心副主任母彥碧等陪同調研並參加座談會。

祭奠青槓坡紅軍烈士

8月28日上午8時許,張議元一行來到青槓坡紅軍烈士陵園,舉行祭奠儀式,敬獻花籃,聆聽戰史,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軍長徵艱苦卓絕的光輝歷程。隨後,考察組一行前往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紅軍醫院紀念館、華潤科普實踐教學區、貴州航運博物館、一渡赤水紀念公園等地考察。

共建研學基地座談會

8月29日上午,中國國刀國防教育基地與四渡赤水紀念館在多功能召開研學基地共建座談會,雙方從如何推進雙方基地建設,如何創新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教學模式,開展青少年實踐教育活動等方面展開交流。會上,母彥碧介紹了四渡赤水紀念館資源、研學課程和文創產品開發等方面的情況。

交流中,張議元肯定了此次雙方共建研學基地的戰略意義。他說此次開展共建非常有意義,是一次融合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的嘗試,充分整合了兩地的實際所需,雙方要依託互補的優勢資源,提升基地內涵,切實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利用共建平臺深入的開展國情教育、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形成接地氣、有生氣、聚人氣的紅色「風暴」。

弘揚長徵精神,傳承紅色基因是共建的重點方向,雙方要以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基準,以共建為契機,加強研學基地內涵建設和推介宣傳力度,通過形式多樣的教育活動,實現雙方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營造充滿正能量的主流氛圍。他希望,雙方在一致的目標上,要有所思有所想,在長徵精神的感召下,能夠儘快將共建項目落地,在新時代新徵程中有新的作為。

會議中,中國國刀國防教育基地與四渡赤水紀念館籤訂研學基地共建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創新教育形式,豐富和優化課程,實現資源共享,全面提升愛國主義教育和國防教育質效,助推「紅培之都·中國土城」的建設。

中國國刀國防教育基地主任、北京華夏天元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議元與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籤訂研學基地共建戰略合作協議

隨後,北京華夏天元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與貴州省習水縣土城四渡赤水旅遊開發有限公司也籤訂了合作協議,將從文創產品研發、旅行社運行、酒旅融合、文旅資源利用等方面展開深入合作。(文:趙偉 圖:陳厚)

北京華夏天元國際文化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長張議元與貴州省習水縣土城四渡赤水旅遊開發有限公司負責人趙偉籤訂了合作協議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

相關焦點

  • 四渡赤水紀念館:「研學+實踐」行走中的「星光」
    為進一步發揚紅色文化,傳承紅色基因,四渡赤水紀念館不斷創新紅色研學旅遊線,旨在積極推進「紅色文化+研學」融合發展模式,打造中國紅培之都。習水縣委、縣政府先後在土城建立了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館等十七個紅色場館,同時,依託青槓坡戰鬥遺址、一渡渡口、紅軍總參謀部駐地舊址、毛澤東和周恩來住居等1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豐厚紅色文化資源,紅色文化研學之線逐漸成型。
  • 土城鎮-四渡赤水紀念館
    近十餘年間,土城依託豐厚的文化資源,先後建成了四渡赤水紀念館、中國女紅軍紀念 館、紅軍醫院紀念館、紅九軍團陳列館、赤水河航運歷史展覽館、赤水河鹽文化陳列館、土城古鎮博物館、宋窖博物館、耿飈住居陳列室等九個館,它們像一顆顆 美麗的珍珠,溫潤著這座古鎮的底色。
  • 中國土城:將傾全城之力打造「紅培之都」
    共同促進土城紅色文旅事業和特色經濟快速高質量發展,將土城打造成為「紅色文化培訓之都」(簡稱「紅培之都」)的序幕正式拉開。經過三天的實地參觀考察、多次溝通磋商,確定了資源共享,發揮優勢,互利共贏,共同發展的合作總基調,傾全力把土城打造成為享譽全國的「紅培之都」!土城古鎮,紅色元素相當多元豐富,打造「紅培之都」的基礎硬體條件極為突出。土城是當年紅軍四渡赤水的發韌地,是以四渡赤水紀念館為龍頭的博物館小鎮、紅軍小鎮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土城是全國紅色博物館最多的小鎮之一,一個小鎮就有17個博物館之多。
  • 清明節,走進四渡赤水的赤水
    現在,赤水紅軍烈士陵園也先後被命名為「遵義地區重點保護單位」「遵義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貴州省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防大學現地教育基地」。三、丙安紅一軍團陳列館1935年1月,遵義會議以後,中央紅軍向黔北地區進發,力求實現「北上赤水,躍進川南,搶渡長江」的戰略計劃。先頭部隊紅一軍團二師的前衛尖刀連於25日下午來到赤水的丙安古鎮,26日紅一軍團部駐留這裡,指揮了復興、黃陂洞之戰,到29日一渡赤水河回師元厚鎮集結。
  • (黨史紀念地巡禮)四渡赤水紀念館 毛主席用兵真如神
    四渡赤水紀念館。  主席搖頭回答說:都不是,四渡赤水才是我平生得意之筆!   不見當年滾滾硝煙,不見紅軍輾轉騰挪,如今,這段不朽的傳奇「靜臥」四渡赤水紀念館。館址所在地是一個至今保存完整的千年古鎮——貴州習水縣土城鎮。之所以選址於此,因為紅軍是從這裡拉開四渡赤水之戰役的序幕。
  • 聯手打造紅培之都:上航旅遊與土城紅創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
    上航旅遊集團總經理靳黎軍,土城紅創區黨工委書記、土城鎮黨委書記、四渡赤水紀念館館長劉綿定代表雙方籤約。上航旅遊集團營銷總監熊熊主持籤約儀式。上航旅遊集團營銷中心總經理鄭璐莎、營銷中心總經理助理劉鋆,土城紅創區綜合處處長、貴州革命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呂佳文參加籤約儀式。
  • 四渡赤水紀念館助力習水土城統一村摘「窮帽」刻不容緩
    原標題:四渡赤水紀念館助力習水土城統一村摘「窮帽」刻不容緩 12月27日,四渡赤水紀念館扶貧攻堅工作組組長羅永賦,副組長袁正綱、劉軍,辦公室、陳列室、藝術團、研究中心、物管部抽調的同志到土城鎮統一村開展區域情況調查。
  • 【喜訊】四渡赤水紀念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2020年5月15日,四渡赤水紀念館啟動全國一級博物館申報工作。歷經4個月夜以繼日的艱苦準備,9月15日,四渡赤水紀念館向中國博協正式提交申報材料。國家評估工作辦公室組織45位評估專家,在線對四渡赤水紀念館提交的評估材料進行書面審查,並依據《評估標準》進行評分,形成了初步評定意見。最終,四渡赤水紀念館經過書面審查、現場評估、數據比對和綜合評定等階段的嚴格評審,被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18年到2020年,僅僅3年時間,四渡赤水紀念館從國家二級博物館榮升國家一級博物館。
  • 參觀四渡赤水紀念館 重溫長徵歲月
    貴陽網訊 28日,位於遵義市習水縣土城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迎來了不少各地的遊客。據介紹,於2007年開館的四渡赤水紀念館是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近年來,該館遊客逐年遞增,每年的參觀人數已達百萬人次。
  • 貴州習水縣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故事講述會」開講
    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故事講述員任雲義在紅軍總參謀部駐地舊址,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的故事,她或聲淚俱下,撼人心魄;或鏗鏘有力,催人奮發;或娓娓道來,沁人心脾;或鉤沉索引,引人入勝。為了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四渡赤水紀念館深學篤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感恩奮進,保護和利用好「四渡赤水」這筆寶貴財富,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積極探索社教新形勢,拓展渠道、豐富載體,助推動當地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 「紅培之都」土城古鎮「八·一」特輯:傳承紅色精神 厚植紅培文化
    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紅培之都」土城古鎮——紅培文化迎客來。他們非真正意義上的軍人,卻在這裡歷練如軍人一樣百折不撓,頑強拼搏的精神,用忠誠和擔當續寫紅軍「四渡赤水」新長徵篇章。
  • 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裡的故事,彭雪楓將軍回憶婁山關之戰
    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
  • 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色故事講述會」震撼人心 聆聽紅色故事 感受...
    5月3日,記者走進土城古鎮的四渡赤水紀念館,講解員任雲義正深情地向遊客講述著紅色故事。2015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首站到遵義,並作了「傳承紅色基因、講好遵義故事」的重要指示。牢記囑託、感恩奮進,四渡赤水紀念館充分保護和利用好「四渡赤水」這筆寶貴財富,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功能,積極探索社教新形勢,拓展渠道、豐富載體,助推當地文旅深度融合,助力決勝脫貧攻堅。
  • 四渡赤水紀念館解說員:用心講好紅軍的每一個故事
    在習水的系列紅色文化紀念館裡,講解員用他們的聲音、肢體語言、展示歌喉等多種形式,述說一個個故事,重現歷史。  赤水河畔,青堂瓦舍,小鎮名為土城。這個小鎮曾是川鹽和川貨進入貴州的主要集散地,也是四川和貴州交通的樞紐和咽喉;小鎮經歷了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指揮打的第一仗,也是四渡赤水的發端之役,青槓坡戰役。
  • 總投資2500萬元的「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1月開館
    作為專抓紅色旅遊開發的領軍人物,為了確保「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在2007年1月28日準時落成開館,他連雙休日都搭進去了。在施工現場,人們經常看到他的身影,既要監督工程質量,又要跑缺口資金,還要和專家一起研究館內布展。  習水縣被列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省裡的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後,該縣把紅色旅遊開發工作作為重點來抓。
  • 兩位偉人動情回憶三渡赤水,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動人故事
    古鎮內眾多的博物館、紀念館讓我欣喜不已,要好好參觀學習了。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赤水河畔的習水縣土城古鎮,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千年文化歷史、四渡赤水厚重積澱與獨特的地域文化交相輝映。
  •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重開 毛澤東朱德等子女蒞會
    去年8月初,身穿迷彩服的貴州習水縣土城鎮學生,在書有毛澤東詩詞的當地四渡赤水紀念館前準備迎接重走長徵路的開國元勳子女。去年8月3日,重走長徵路的開國元勳子女一行在貴州習水縣四渡赤水紀念館參觀。1935年1月27、28日,中央紅軍在習水縣決定放棄北渡長江計劃,西渡赤水河,經四川進入雲南扎西地區。
  • 上遊帶你去旅行 | 習水土城 四渡赤水第一渡
    28日,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在土城親自指揮青槓坡阻擊戰,紅一、三、五軍團和幹部團參加戰鬥,戰鬥十分慘烈。黨的兩代領導核心、共和國三任國家主席、五任國防部長、七大元帥和兩百多位將軍當年親自參加戰鬥,總司令朱德、總參謀長劉伯承親自到前線指揮。下午,軍委召開緊急會議,根據敵情變化,決定改變行軍計劃。
  • 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掛牌成立
    原標題: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掛牌成立 6月21日,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在赤水市委黨校掛牌成立。 赤水市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目前,赤水市已建成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復興場戰鬥遺址等近10個紅色革命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防大學現地教學基地等。同時,近年來,赤水市深入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軍「四渡赤水」精神,做大做強紅色旅遊品牌,取得了良好成效。
  • 馬玉祥紀念館成為青岡國防教育基地
    東北網綏化6月3日訊 青岡縣馬玉祥紀念館堅持突出重點、依法施教,開展國防教育,探索形成了率先垂範,上下聯動,青少年學生重點強化,全民參與普及,整體推進的工作思路與工作格局,進一步增強了全縣廣大幹部群眾的國防觀念,形成了人人關心國防、支持國防、建設國防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