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掛牌成立

2020-12-12 人民網貴州頻道

原標題: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掛牌成立

6月21日,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在赤水市委黨校掛牌成立。

赤水市作為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底蘊深厚。目前,赤水市已建成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復興場戰鬥遺址等近10個紅色革命遺址,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全國紅色旅遊經典地、全國青少年教育基地、國防大學現地教學基地等。同時,近年來,赤水市深入開展紅色革命傳統教育,傳承紅色基因,弘揚紅軍「四渡赤水」精神,做大做強紅色旅遊品牌,取得了良好成效。

為了更好地繼承和發揚紅軍「四渡赤水」精神,開展好紅色革命傳統教育,樹立紅軍「四渡赤水」品牌,經赤水市委常委會研究,同意在中共赤水市委黨校設立紅軍四渡赤水幹部學院,與中共赤水市委黨校、赤水市行政學校實行「三塊牌子一套人馬」辦學。

據介紹,該學院將利用赤水豐富的紅色教育資源和綠色發展成果,與延安、井岡山、遵義等幹部學院形成中國革命傳統教育一條完整的培訓鏈。同時,該學院還將作為赤水市紅色黨性教育對外培訓的窗口和平臺進行重點打造。(潘樹濤 翁永學)

(責編:陳晶晶、陳康清)

相關焦點

  • 紅軍四渡赤水戰鬥遺址
    紅軍四渡赤水戰鬥遺址即1935年春,紅軍轉戰黔北時,在茅臺、二郎灘、太平渡、土城渾溪口、元厚等渡口上來回四渡,與敵人迂迴戰鬥的遺址。當年這一帶所進行的戰鬥,就是紅軍戰史上彪炳千古的四渡赤水之戰。   赤水河是黔北重要水道,蜿蜒曲折,流經滇、黔、川三省邊區,全長420公裡,在四川合江縣注入長江。河水激流洶湧,濁浪滔滔,奔騰於烏蒙山山脈與大婁山山脈之間。
  • 總投資2500萬元的「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1月開館
    作為專抓紅色旅遊開發的領軍人物,為了確保「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在2007年1月28日準時落成開館,他連雙休日都搭進去了。在施工現場,人們經常看到他的身影,既要監督工程質量,又要跑缺口資金,還要和專家一起研究館內布展。  習水縣被列為全國12個重點紅色旅遊區和省裡的6條紅色旅遊精品線後,該縣把紅色旅遊開發工作作為重點來抓。
  • 長徵途中精彩的軍事戰略,四渡赤水出奇兵,紅軍的四渡赤水在何時
    大家一定都唱過這句經典的紅歌歌詞「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吧,四渡赤水可以說是紅軍長徵途中以少勝多的精彩軍事行動,是毛主席最精彩的軍事戰略。那麼,紅軍的四渡赤水都在哪裡渡過赤水河的呢?我們先來看看紅軍四渡赤水的背景。
  • 紅軍四渡赤水紀念館重開 毛澤東朱德等子女蒞會
    當日,重走長徵路的開國元勳子女一行抵達紅軍長徵一渡赤水的貴州習水縣,尋訪長徵遺蹟。1935年1月,中央紅軍在習水縣土城幾個渡口西渡赤水河,經四川進入雲南扎西地區。這裡是紅軍一渡赤水河的地方。 中新社發 田地 攝
  • 紅軍長徵遺址:婁山關、四渡赤水遊記
    聽說「四渡赤水紀念館」在鎮子的西頭,我們加快腳步,從東趕到西,到紀念館門口已是下午4點。紀念館4點半關門,有幾個工作人員在門口衝洗地板,快要關門了。我們趕緊進去。赤水河彎彎繞繞,大體上是由西南往東北方向流入長江,沿岸的土城、太平渡、二郎灘和茅臺鎮,分別是紅軍一渡、二渡、四渡和三渡赤水的地方。
  • 四渡赤水紀念館解說員:用心講好紅軍的每一個故事
    中新網土城10月18日電 題:四渡赤水紀念館解說員:用心講好每一個故事  記者楊茜實習生任莉  「我認為帶著感動自己心境,講好當時的故事,這樣的講解才能感動別人。」在赤水河畔的土城女紅軍紀念館,解說員母彥碧說。
  • 四渡赤水:毛澤東「最得意之作」
    貴州茅臺鎮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塔。記者 陳元才 攝 兵者,詭道也。 如果要問紅軍長徵最經典的成功戰例是什麼,四渡赤水幾乎會毫無懸念地當選。 青槓坡戰鬥催生一渡赤水 四渡赤水,原本不在黨中央、毛澤東計劃之內,甚至第一次也不是。 從地圖上看,在貴州西北邊境,赤水河自南向北流經茅臺、二郎灘、太平渡、土城等地。河的北部即是橫亙的長江,西邊即是四川、雲南邊境,東南方向是遵義、貴陽。 土城縣,是紅軍一渡赤水之地。
  • 《貴州行》赤水丙安古鎮,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鬥地
    丙安古鎮位於赤水市中南部,丙安古鎮,貴州四大古鎮之一,距赤水市區25公裡。這裡古色古香,紅色文化彰顯,是紅軍四渡赤水的首渡地。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貴州省歷史文化名鎮,列入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地之一,以丙安古鎮為中心的丙安風景名勝區是赤水八大景區之一。
  • 貴州習水舉辦紀念紅軍長徵四渡赤水80周年大會
    為緬懷革命先烈,弘揚長徵精神,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助力習水社會經濟發展,15日,貴州習水舉辦紀念紅軍長徵四渡赤水80周年大會暨第三屆紅軍節。1935年1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率領中央紅軍四渡赤水,書寫了軍事指揮藝術的得意之筆。習水是四渡赤水的主戰場,中央紅軍在習水轉戰62天,第一、第二、第四次渡赤水河的行動發生在習水縣境內,留下了青槓坡戰鬥遺址、紅軍總參謀部、紅軍醫院及一渡、二渡、四渡等眾多紅軍遺址、遺蹟和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
  • 黃陂洞紅軍戰鬥遺址閉園改造,效果圖曝光,四渡赤水赤水再起航
    黃陂洞戰鬥過程十分慘烈,紅一師三團傷亡嚴重,增援的敵軍也越來越多,為了避開敵人優勢力量,紅軍決定撤出戰鬥,另擇通路。此次戰鬥紅軍犧牲戰士 300 餘名,當時就被赤水當地群眾分散安葬,部分傷員在當地群眾的掩護和救治下,傷勢得以痊癒並重返戰場。黃陂洞遭遇戰,是一場敵眾我寡、裝備懸殊、持續時間長、傷亡特別重、對紅軍極為不利的一場戰鬥。
  • 清明節,走進四渡赤水的赤水
    清明節,走進四渡赤水的紅色赤水,緬懷先烈!一、四渡赤水紅軍烈士陵園赤水紅軍烈士陵園位於赤水市河濱西路杉樹壩,是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1935年1月遵義會議後,中央紅軍揮師北上,途經赤水,在境內打響了黃陂洞、復興場、箭灘等大大小小10多次戰鬥,犧牲了許多紅軍戰士,被當地群眾就地掩埋。為傳承紅軍精神,1995年11月,中共赤水市委、市人民政府將「赤水縣杉樹壩革命烈士公墓」改擴建為「赤水紅軍烈士陵園」,將紅軍烈士的遺骨遷葬到陵園。
  • 四渡赤水戰役:中央紅軍戰略轉移的決定性勝利
    1935年春,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在貴州赤水河之間,巧妙地在國民黨重兵中迂迴穿插,忽南忽北,聲東擊西,在反覆調動和疲憊國民黨大軍的過程中,成功地擺脫了遭受敵人重兵圍追堵截的危局,乘隙實現了北上和四方面軍會師的戰略目標。此即長徵史上著名的四渡赤水戰役。
  • 電影《四渡赤水》
    電影《四渡赤水》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18日 15:51 來源:     1935年1月黨中央遵義召開政治局擴大會議遵義會議結束了王明
  • 古藺太平古鎮:紅軍四渡赤水,留下了諸多珍貴的紅色遺址
    太平鎮也是著名的革命老區,1935年紅軍長徵到達太平鎮一帶,四渡赤水,留下了諸多珍貴的紅色遺址。古鎮停車場在山上,先參觀附近的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太平渡陳列館,館內珍藏著大量的文物和圖片。從陳列館再往下走,是古鎮的長徵街和紅軍街,有很多紅軍駐地遺址,可以參觀紅軍驛站、炊事房舊址、分果實會場(紅軍食堂)、毛澤東住地舊址(榮盛通鹽號)、毛澤東
  • 四渡赤水 最光彩神奇的篇章
    上午,記者乘車從遵義市區來到赤水市和習水縣,先後前往元厚鎮「紅軍渡」、丙安古鎮和四渡赤水紀念館等多地採訪,重溫那場堪稱長徵史上最光彩神奇篇章的「四渡赤水」。生死較量    「紅軍長徵,哪段歷史最讓你印象深刻?」    「當然是四渡赤水了!」    在遵義會議紀念館,年紀最小的講解員、22歲的傅瓊瑩在完成近一個小時的講解後,這樣回答了記者的提問。
  • 土城古鎮四渡赤水紀念館,「紅軍菩薩」的傳奇故事
    這裡是古鎮中心的四渡赤水紀念館的廣場,廣場一角有土城博物館的介紹。土城古鎮以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文化內涵為核心,陸續建起了四渡赤水紀念館、女紅軍紀念館、貴州航運博物館等一系列的博物館、紀念館、陳列館。
  • 到習水土城體驗紅軍長徵「四渡赤水戰役」
    9月6日,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在遵義賓館召開景區發布會。「四渡赤水實景實戰體驗園景區」於2019年落地習水土城古鎮,該景區首創的「沉浸式紅色旅遊」引發全場關注。「沉浸式紅色旅遊」以四渡赤水戰役為故事背景,拆分出若干真實歷史劇情,由遊客抽取隨機角色卡,在高度還原1935年真實場景的四渡赤水實景體驗園景區內,重返1935年,參與四渡赤水真實戰役,體驗真槍實彈。目前,有情報戰、物資戰、殲滅戰三種戰爭體驗,更有大型實景實戰演出,重現四渡赤水戰役。  據了解,目前全國紅色旅遊主題景區大多以參觀、遊覽為主,以紀念館、博物館等形式靜態展現。
  • 我們「二渡赤水」遊覽美麗風景,紅軍「四渡赤水」擺脫重兵圍困
    9年前學校組織的一次紅色旅遊,「二渡赤水」遊覽了赤水河畔的風景名勝;使我深入了解了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的戰略意義。2011年5月6日下午從學校出發,經長壽上長渝高速,從繞城高速路經江津、白沙、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宿合江縣九支鎮,入住酒店,分組入席晚餐。餐後幾位愛遊的同事邀約逛街,問當地人,什麼地方熱鬧,赤水。赤水?貴州地盤呀,不是很遠嗎。非也、拐彎穿過去就是。
  • 四渡赤水戰役——戰役經過
    四渡赤水之戰,是中央紅軍在川黔滇邊地區進行的一次出色的運動戰。在這次作戰中,毛澤東充分利用敵人的矛盾,靈活地變換作戰方向,指揮紅軍縱橫馳騁於川黔滇邊界地區,巧妙地穿插於敵人重兵集團之間,調動和迷惑敵人。當發現敵人的弱點時,立即抓住有利戰機,集中兵力,殲敵一部,牢牢地掌握戰場的主動權,從而取得了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 感恩紅色·走進赤水(47) | 赤水行記之:四渡赤水!
    從此,揭開了「四渡赤水」的神奇篇章。或許,後來的事實,大家都很知道與熟悉了。我這裡,簡略記述一下四渡赤水的時間和地點。1935年1月29日,紅軍從習水縣土城、猿猴渡(今元厚渡口)渡過赤水,進入川南,並於2月5日至10日,進入威信在扎西召開扎西會議,對部隊進行縮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