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貴州赤水市黃陂洞戰鬥革命遺址已經閉園,閉園時間為2019年4月至10月,閉園期間將進行黃陂洞戰鬥遺址的改造工程。此次改造投資791萬元,將在原來的基礎上新建旅遊廁所四座、寬1米的景區步道3.5公裡、紀念廣場1個,配套設施標牌200個、垃圾箱50個,以及安防和消防設施等。
黃陂洞戰鬥遺址距貴州赤水市區 12 公裡,位於赤水市天台鎮星光村。黃陂洞四周峰巒起伏、崖險溝深、地形複雜。1935 年 1 月 26 日清晨,紅一軍團紅一師派遣部分紅軍化裝成送鋪草的老百姓,準備混入赤水縣城,裡應外合。但當紅軍到達距縣城僅 12 公裡的黃陂洞時,由於口音原因,被敵軍盤查時識破,隨即發生遭遇戰。黃陂洞戰鬥過程十分慘烈,紅一師三團傷亡嚴重,增援的敵軍也越來越多,為了避開敵人優勢力量,紅軍決定撤出戰鬥,另擇通路。此次戰鬥紅軍犧牲戰士 300 餘名,當時就被赤水當地群眾分散安葬,部分傷員在當地群眾的掩護和救治下,傷勢得以痊癒並重返戰場。黃陂洞遭遇戰,是一場敵眾我寡、裝備懸殊、持續時間長、傷亡特別重、對紅軍極為不利的一場戰鬥。戰鬥中數百戰士壯烈犧牲,紅軍被迫南撤,未能實現佔領赤水縣城、會師川西北的戰略構想,亦是促使中央紅軍決定放棄在宜賓至瀘州之間北渡長江計劃,轉而形成「四渡赤水」戰役的一個直接的主要原因。
黃陂洞戰鬥遺址是赤水市城區附近的一個革命紀念地,每年建黨節、清明節,很多赤水本地群眾都會自發前來悼念這些革命先烈,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該項目建成後,可與赤水市城區周邊的赤水烈士陵園、紅軍四渡赤水紀念廣場、鳳溪口紅軍渡、復興紅軍戰鬥遺址等形成城市紅色旅遊線,再加上赤水丙安鎮、元厚鎮、長期鎮、官渡鎮、大同鎮、寶源鄉等地的紅軍戰鬥地一起,構築起赤水紅色旅遊文化體系,赤水的四渡赤水紅色旅遊將再度起航,紅遍中國。
各位你們對於未來黃陂洞戰鬥遺址公園有什麼建議和期待,以及未來將再次紅遍中國的那個四渡赤水的赤水有什麼建議和期待呢?歡迎給我們點讚和留言參與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