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寧波4月24日訊(記者 廖小清) 「好快呀!現在上海來寧波方便多了。」坐著大巴車行駛在杭州灣跨海大橋上,上海旅遊網記者徐瑩感嘆不已。今天上午,參加由浙江省委外宣辦、省旅遊局和浙江在線新聞網站舉辦的「詩畫江南——全國知名網絡媒體浙江行」採訪團來到杭州灣跨海大橋,感受了從大橋上「飛渡」杭州灣的暢快。
杭州灣喇叭口由「V」變成「A」
打開網絡搜索兩張中國地圖,以2005年5月為分界線,再把目光聚焦在長三角,你會發現,之前的杭州灣喇叭口是一個「V」形,之後就變成了「A」形。中間這一橫,就是杭州灣跨海大橋。
4月24日,天空晴朗。8時許,網媒們從嘉興海鹽出發,去杭州灣跨海大橋觀海平臺採訪。汽車行駛在雙向六車道的大橋上,與高速公路一樣平穩。很快,時速達到了近100公裡。放眼望去,大橋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的映襯下,雄偉、壯觀、美麗。
看著美麗的大橋,網記們不由地拿出相機來拍攝。突然,網記們發現一旁護欄的顏色變了,剛上橋是紫色的,一下子變成了藍色,不一會又變成了青色……
「這是為了防止駕駛員長時間看著一種顏色產生疲勞,所以每5公裡換一種顏色。」一位工作人員告訴網記們,整座大橋的護欄有紅、橙、黃、綠等7種顏色,這也為大橋的美麗增加了不少分。
往來滬甬可節約2小時車程
這座2008年5月1日建成通車的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設計時速100km/h,設計使用年限100年,總投資約118億元。
據交通流量調查推測,2009年通過大橋的車流量達5.2萬輛,2015年達8萬輛,2027年達9.6萬輛。大橋是中國自行設計、自行管理、自行投資、自行建造的,工程創6項世界或國內之最,用鋼量相當於7個「鳥巢」 ,用混凝土量相當於10個國家大劇院,可以抵抗12級以上颱風。
徐瑩說,以前她們從上海來寧波,都需要從杭州繞行,即使路上不堵的話,也要4個小時左右。而跨海大橋開通後,上海到寧波距離只有180公裡左右,比原來縮短了120公裡左右,現在只要2個多小時,就可以到達寧波。
「這樣的話,不僅大大緩解了滬杭甬高速公路的壓力,形成以上海為中心的江浙滬兩小時交通圈,而且對寧波接軌上海世博也大有好處,遊客從上海來寧波旅遊方便多了。」網記們說。
世博遊客有望登上海中平臺看「海上生明月」
20分鐘不到,網記們乘坐的大巴車已經到達跨海大橋的海中平臺。
由於海中平臺還在緊張施工中,暫未對外開放。經杭州灣跨海大橋管理局批准後,網記們有幸提前近距離一睹海中平臺的風採,大家迫不及待地在平臺上留影紀念。
記者看到,目前,海中平臺的主體結構已經完工,工人們還在緊張裝修中。大橋管理局副局長王軍告訴記者,整個工程由平臺房、觀光塔以及連接棧橋組成。平臺一、二樓為停車場,三樓則是綜合性設施,有觀景平臺、匯集了各地特產的特產館、大眾餐飲和高檔餐飲包廂,還有運用聲光電技術講述杭州灣跨海大橋建設歷史的大橋博物館。
最值得期待的則是觀光塔,裡面有2部電梯,50秒內就可到達的120多米高的觀光塔球體,球體內將設觀景望遠鏡等觀賞設施,既可以在此欣賞海上日出日落,又能品味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別樣雄姿。
「這麼好的地方,到時價格怎麼樣呢?」記者問。
「目前價格還沒有最終確定下來,不過大家可以放心,價格肯定是比較合理的。」王軍說,這個定價既不會把大家都擋在外面,也不會讓所有人一窩蜂地進來,「畢竟平臺的接待能力有限。」
王軍還說,平臺共有300個車位、20間客房接待遊客。至於具體什麼時候對外開放,他表示,平臺第一位要考慮確保質量,第二位才是速度,估計今年下半年可以對外開放,前來參加世博會的遊客,肯定有機會來這裡體驗「海上生明月」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