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民排隊等候弔唁金庸 明河社印製紀念冊《看破 放下 自在》

2020-12-12 縱相新聞

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 董怡虹 蔡黃浩

今天下午的香港,兩場關於金庸的紀念活動將先後展開。下午3時不到,在即將開放公眾弔唁的香港文化館門口,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看到,前來弔唁的公眾已經排到了文化館側面,其中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請假前來的上班族,大家都沉默不語,似乎在醞釀著心中的思緒。

記者還發現,許多市民排隊之餘依舊在品味金庸的小說,有的用手機看,有的拿書看,有的則聽著耳機中的電子書。

香港市民司徒先生隨身帶著金庸的小說,「金庸的小說就像精神支柱,」他反問記者,「你懂那種感覺嗎?當我看到楊過斷臂,在經歷如此折磨後,他依舊成了一代大俠,我從他身上獲得了力量。」

市民譚女士雖然並未通讀金庸小說,但二十幾年前從內地來港的她,說出了每一個華人的心聲,「連我孫子都知道武俠,金庸的江湖在每一個有華人的地方都會永遠發光發熱。」

除了香港本地媒體,不少內地媒體也來到文化館報導金庸先生的公開弔唁活動。比如從金庸故鄉前來的海寧日報,錢江晚報。

錢江晚報記者告訴東方網·縱相新聞,自己這次來採訪也是「主動請纓」,「是金庸的鐵桿書迷,長篇小說都翻爛了。」

終於,下午4時整,一早便帶著摺疊椅前來排隊等候的市民,第一批進入館內弔唁留書。在眾多媒體的見證下,每一位市民都在弔唁冊上留下了自己的心聲。

有人留言「查良鏞先生千古」,有人呼喚「金庸先生,江湖永在!」,也有人用金庸先生作品中的名句抒發心中所想——「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金庸先生走好。」

句句留言透露著書迷的牽掛與不舍,每一次鞠躬都流露出人們對金庸的尊敬與追思。

東方網·縱相新聞也在弔唁冊上留書——「金庸先生,仁者無敵」,通過《鴛鴦刀》結局中金庸先生告訴世人所謂「無敵的秘密」來緬懷與感謝其教會大家的至理。

最後,每一位參與弔唁的市民都能夠獲得金庸創辦的明河出版社所特別製作的紀念冊一本。紀念冊的標題為《看破 放下 自在》,從這標題中也可以感受到金庸先生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滿禪意。

相關焦點

  • 金庸葬禮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馬雲、劉德華等人送上花圈輓聯
    蔡瀾(來源:港媒)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早前曾發訃告表示,按金庸生前意願,葬禮將以私人形式舉行。除了在香港殯儀館舉行的葬禮,沙田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還設置了公共弔唁處,於12日下午4至6時開放,讓公眾籤署弔唁冊向金庸先生作最後致意。金庸的女婿、內科醫生吳維昌說,首日公眾弔唁於下午舉行,是金庸的太太希望公眾弔唁與喪禮時間不會相差太遠。弔唁處現場放有金庸照片及白色花朵,另有3本弔唁冊讓市民籤署悼念。市民籤署後,可獲紀念冊一本。
  • 看一場展和金庸告別: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書迷弔唁處
    不僅僅是各路名人前往弔唁金庸,在香港也有普通書迷專門弔唁金庸先生的地點,通過一場看展的方式,來和金庸先生告別。昨天下午16:00-18:00,位於香港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為又一個金庸先生的開放弔唁處,公眾可在弔唁冊上進行籤署,完成弔唁後,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本紀念冊,派完即止。紀念冊以相片紀念為主。
  • 金庸弔唁處開放至30日 劉德華鍾楚紅等送花圈輓聯
    遵從金庸生前意願,葬禮以私人形式舉行,僅邀請少數親人好友悼念,不對外界開放,且一切從簡,沒有任何宗教儀式,也沒有致辭環節。為便於社會公眾表達哀思,香港文化博物館於昨天16時開始在其常設展館金庸館外設置弔唁處,以在專用弔唁冊留言的方式,讓人們向金庸先生作最後的致意,弔唁處將一直開放至本月30日。
  • 粵語版多啦A夢配音員林保全設靈 香港市民排隊弔唁
    原標題:粵語版多啦A夢配音員林保全設靈 香港市民排隊弔唁  粵語版多啦A夢配音員林保全設靈 香港市民排隊弔唁   【解說】1月30日,曾為粵語版多啦A夢配音的香港資深配音員林保全的家人,在香港紅磡世界殯儀館設靈。許多市民前來弔唁,在殯儀館外排起了長隊,有的市民懷抱多啦A夢玩具,表達對林保全的敬意。
  • 生活禪語 | 看破 放下 自在
    堅持十個七,一直用功下來,看究竟有怎麼樣的變化,會有多大的進步。在北方來說,能夠成就十個七的道場還不多,就是在全國來說,也數得清楚,全國加在一起也不會超過十家。所以,希望各位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下定決心,堅持到底。我雖然不能陪各位一直打十個七,但是,我的心會一直跟大家在一起,會一直想著虛雲禪林還有這麼多的菩薩在修習禪定,在這裡求開悟、求安心。
  • 香港文化博物館12日起設弔唁處供公眾悼念金庸
    人民網訊 據香港大公網報導,筆名「金庸」的一代武俠小說泰鬥查良鏞於10月30日辭世,香港文化博物館將由本月12日至30日,在金庸館外設置弔唁處,讓公眾人士籤署弔唁冊,悼念金庸。但為了保持通道暢通,館方懇辭鮮花、花籃及花圈等。
  • 金庸私人喪禮12日15時舉行,殯儀館內外擺滿花圈
    金庸私人喪禮12日15時舉行,殯儀館內外擺滿花圈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2018年10月30日,查良鏞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 金庸小說全集各個版本
    金庸,原名查良鏞,是享譽全球的武俠小說作家,一生所著作品都被搬上了熒幕,廣受好評,與古龍、梁羽生並稱「武俠三劍客」,被人評價為「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武俠」。但是非常可惜在2018年10月30日下午,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 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將設弔唁冊供公眾致意
    中新社香港10月31日電香港著名作家查良鏞(金庸)30日下午在港逝世,享年94歲。明河社出版有限公司31日發出訃告指,査先生喪禮將以私人形式舉行。香港文化博物館金庸館將於11月12日至30日設置弔唁冊,供公眾致意。
  •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從生活上,生活上的表現一定是看破。所謂看破,就是對於宇宙人生的真相,你明白清楚了,經上常講:徹底覺悟了,那叫「行」。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就在看破裡。看破之後,沒有不放下的。為什麼呢?底下一條講自在,得大自在啊!
  • 佛曰:看破得清淨,放下得自在
    看淡了,是是非非也就無所謂;放下了,成敗得失也就那麼回事。所以佛說:看破、放下、自在。人要時刻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生活得失看淡,盡心隨緣,過去放下,現在珍惜,未來希望。拿得起,放得下,人生得失很正常;站得高,望得遠,是非恩怨莫掛懷;想得開,看得透,生活困惑自然開。一個人生命中的得與失,總是守恆的,我們失去了的,總會在另一個地方找回來。
  • 高鐵香港段車票在西九龍站開售 超百名市民排隊等候
    中新網9月10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站報導,高鐵香港段車票10日早晨8點在香港西九龍站正式開售,超百名市民在場排隊等候。據報導,在10日早晨5時許,數十名身穿橙色衣服的港鐵職員到場準備,現場有大批媒體排隊等候。
  • 馬雲弔唁金庸送花圈「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圖/視覺中國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11月12日下午,著名武俠小說家、《明報》創辦人金庸(原名查良鏞)先生的追悼會在香港殯儀館舉行。此次喪禮按照金庸先生生前遺願,只邀請少數親友出席,一切從簡,十分低調。金庸先生的遺像處於靈堂正中間位置,被花團擁簇著,靈堂正上方寫有四個大字「一覽眾生」,兩邊則是根據金庸小說寫的詩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據悉,金庸的喪禮與弔唁安排在下午6點開始,現場接受外界贈送的花圈和花牌。
  • 淨空法師:看破是智慧,放下是功夫
    你要想真正在這一生當中成就,先決的條件,過去章嘉大師教我的,看破、放下。看破是真正了解這個世界是虛幻的,不是實在的。《般若經》,我們總結六百卷《大般若》所說的,一切法,世出世間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你要能看破。
  • 弘新開示:佛語四字箴言,看破放下
    (四)清淨正覺自性通,看破放下諸凡情。念佛恩德永傳承,隨緣自在當下行。慈悲自在願力深,看破放下清淨心。(六)消除業障唯念佛,佛光遍照無魔障。看破放下真自由,當下一念西方境。(九)世出世間一顆心,清淨自在妙法真。看破放下本來同,幻生幻滅度有情。
  • 新媒:香港民眾排隊北上「避疫」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6日文章,原題:香港人北上跨境避疫香港地區正面臨第四波新冠疫情,不少香港人紛紛北上「避疫」,深圳灣口岸在過去幾天更是出現大排長龍的情況。
  • 港鐵開始預售高鐵車票 百位香港市民開售前一小時排隊
    2018年9月10日,高鐵香港段9月23日通車,今日起港鐵預售通車首10日,來往西九龍站的高鐵車票,早上8時會正式開始運作賣票。港鐵採用「實名制」排隊制度,過百名市民在開售前一個小時,已在港鐵柯士甸站的排隊等候區輪候買票。
  • 香港市民冒雨通宵排隊 領取「遼寧號」參觀券
    原標題:香港市民冒雨通宵排隊 領取「遼寧號」參觀券 新華社發   為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及三艘屬艦將於7日至11日停靠香港,並於8日及9日向公眾開放。香港市民熱切期待一睹航母風採,派發參觀券的消息傳出後,不少人提前一天到軍營門口冒雨通宵排隊。
  • 河南項城的一副對聯,上聯: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
    在今天的高丘寺中可以看到這樣的一副對聯:上聯為: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下聯為: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倒不是說這副對聯有多麼的獨到之處,這是一副典型的充滿佛性的聯句。相對來說在項城能夠有這樣一處寂靜之地,讓人心生慰藉。
  • 用怎樣的心念佛,才能真正萬緣放下,放下不難,難在看破
    真誠、清淨、平等、正覺、慈悲,看破、放下、自在、隨緣、念佛。學佛的同修都知道這二十字真言,如果真正能做到這二十個字那對佛法的修學就非常容易了,可以說修學肯定有所成就。真誠:對人坦誠,不虛假。清淨:不受外界汙染。平等:對人謙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