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弔唁金庸送花圈「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2020-12-21 新京報

靈堂正上方寫有「一覽眾生」四個大字。圖/視覺中國

新京報訊(記者 滕朝)11月12日下午,著名武俠小說家、《明報》創辦人金庸(原名查良鏞)先生的追悼會在香港殯儀館舉行。此次喪禮按照金庸先生生前遺願,只邀請少數親友出席,一切從簡,十分低調。金庸先生的遺像處於靈堂正中間位置,被花團擁簇著,靈堂正上方寫有四個大字「一覽眾生」,兩邊則是根據金庸小說寫的詩句:「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據悉,金庸的喪禮與弔唁安排在下午6點開始,現場接受外界贈送的花圈和花牌。大概中午左右,便陸陸續續有社會各界的花圈送到,其中包括內地企業家馬雲送的花圈,輓聯上寫道:「一人江湖,江湖一人。馬雲敬輓。」據悉,馬雲是金庸先生的粉絲,其花名「風清揚」便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中的華山派劍宗,是馬雲最喜歡的武俠人物。馬雲的辦公室 「桃花島」、會議室 「光明頂」,都是出自金庸小說中的地名。2000年7月29日,馬雲與金庸第一次見面。在香港的鏞記酒家,金庸為馬雲手書「多年神交,一見如故」八個字,之後便成為忘年交。

各界人士送來花圈和輓聯。圖/視覺中國

10月30日,金庸先生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他創作的《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等經典小說,在海外讀者中影響深遠。

新京報編輯 郭冠華 校對 陸愛英

相關焦點

  • 金庸追悼會在香港低調舉辦 馬雲送花圈「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今日(11月12日)下午,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先生的追悼會在香港殯儀館低調舉辦。金庸先生於10月30日去世,享年94歲,根據他的生前意願,喪禮以私人形式舉行。紅星新聞現場直播,與讀者一起送別金庸先生,追述金庸武俠小說的文學江湖。
  • 金庸先生出殯輓聯大集合,馬雲輓聯:一人江湖,江湖一人!
    12日,金庸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13日舉行出殯儀式,靈堂現場安放著金庸的遺像,笑得灑脫,館內充滿了武俠迷對先生的懷念上方掛著「一覽眾生」的橫幅。據了解,按照金庸本人遺願,喪禮不採用任何宗教儀式,也沒有設置致辭悼念環節一切從簡。
  • 金庸追悼會低調舉辦,半個娛樂圈送花圈,馬雲獻上敬意花牌
    今天,在香港舉辦的追悼會,除了被媒體轟轟烈烈報導的藍潔瑛之外,素有武俠之父稱呼的金庸先生,他的追悼會相比之下,就顯得低調了許多。不接受任何媒體採訪,不接受任何明星名人到現場弔唁,僅僅以私人的身份,邀請了親戚和幾個至交朋友。
  • 馬雲參加金庸葬禮,現身殯儀館送花圈,輓聯上的2句話情深誼長
    商悟社11月12日武俠小說大師金庸10月30日在香港養和醫院去世,享年94歲。今日在香港殯儀館舉行了喪禮,據金庸生前好友潘耀明透露,金庸生前遺囑喪禮一切從簡,喪禮為私人形式。馬雲、倪匡、蔡瀾、劉德華等眾多的知名人士參加了喪禮。金庸先生靈堂兩側輓聯是大家熟悉的「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橫幅是「一覽眾生」四個大字,道盡了金庸先生波瀾壯闊、肆意灑脫的一生。
  • 金庸喪禮舉行,國家領導人送上花圈,明星黃曉明張紀中也現身喪禮
    金庸喪禮舉行,國家領導人送上花圈,明星黃曉明張紀中也現身喪禮前段時間,娛樂圈的著名主持人李詠去世,李詠之前是央視的著名主持人,主持了很多的電視節目,小編最喜歡他主持的節目就是非常6+1這個了。還有一個就是文學界的巨匠,一生寫了無數的武俠小說,改編的影視劇成就了一個又一個的明星,可以說是武俠界的泰鬥,這個人就是金庸。他是十月底去世的,經過了這麼多天,於昨天,在香港某殯儀館,金庸的喪禮舉行了。金庸的喪禮非常的私密,基本上來的都是好友和至親。金庸喪禮的現場,擺著他的遺像,在上方有著一個橫幅,橫幅上寫的是一覽眾生。
  • 金庸葬禮12日傍晚在香港殯儀館舉行 馬雲、劉德華等人送上花圈輓聯
    靈堂現場安放著金庸先生的遺像,上方還掛著「一覽眾生」的橫幅。金庸妻子林樂怡及子女等以心形花圈送別摯愛,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送的花圈與家屬花圈,一同放置遺像正前方。靈堂內外亦放有董建華、劉德華、鍾楚紅等數十個來自各界人士的花圈輓聯。
  • 金庸葬禮現場,劉德華、馬雲送花圈輓聯,門外萬人爭送水洩不通
    近日,許多人關心的就是金庸葬禮的舉行,許多人是從全國各地趕往香港想要送金庸先生一程。不過按金庸先生的遺願,這葬禮是一切從簡,在11月12日這天如期舉行。場館選擇在了香港某博物館的金庸館內,這裡收藏了300多件金庸先生的用品,可以說是此次的一個絕佳地點了。
  • 金庸與馬雲的詩、酒、江湖
    時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馬雲無疑是金庸先生的頭號鐵粉,馬雲不僅個人追崇金庸,甚至把金庸先生的武俠文化滲透到阿里的企業文化,對於馬雲和阿里來說,這就是阿里的圖騰,所以在得知金庸先生與世長辭後,在微博上一直很低調的馬雲悲痛的發了一篇長微博予以紀念。
  • 送大師最後一程!金庸私人喪禮12日15時舉行,殯儀館內外擺滿花圈
    大家好,本文由三緯易娛樂原創,點擊上方關注,下次閱讀迷路哦~送大師最後一程!金庸私人喪禮12日15時舉行,殯儀館內外擺滿花圈金庸,原名查良鏞,生於浙江省海寧市,武俠小說作家、新聞學家、企業家、政治評論家、社會活動家,被稱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金庸筆下創作多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包括《射鵰英雄傳》、《神鵰俠侶》、《倚天屠龍記》、《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等。2018年10月30日,查良鏞在香港逝世,享年94歲。
  • 金庸葬禮在港舉行,馬雲劉德華鍾楚紅敬獻花圈輓聯
    11月12日下午,社會各界送來的無數花圈挽留擺滿香港殯儀館靈堂內外。馬雲等一幹商界名人也獻上了花圈以表示對金庸先生的哀思。文娛界的明星名導劉德華、鍾楚紅、杜琪峯、許鞍華等也獻上了花圈和輓聯。靈堂內外一片肅穆,大門處裝飾著金庸先生最喜愛的鈴蘭花。
  • 金庸弔唁處開放至30日 劉德華鍾楚紅等送花圈輓聯
    金庸喪禮劉德華送花圈輓聯鍾楚紅送花圈輓聯昨天18時,10月30日逝世於香港養和醫院的武俠小說大師、著名報人查良鏞(金庸)的葬禮在香港殯儀館舉行,定於今天出殯。當天下午,位於香港殯儀館的靈堂內外已擺滿各界送來的上百個花圈輓聯,其中有企業家馬雲等商界名人,更有杜琪峯、許鞍華、劉德華、鍾楚紅等文娛明星。大門處以金庸最喜愛的鈴蘭花裝飾,靈堂中央則擺放有金庸的遺照,四周亦圍繞有擺設成心形的白色鈴蘭花。
  • 馬雲600字文章哭金庸,最盪氣迴腸的祭文!誰說商人沒有情懷!
    俠客道義,恩怨情仇,江湖是什麼樣子沒有人見過,但我想,它應該是金庸筆下的那樣。凡有少年處,皆可讀金庸。「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這是他留給時代最好的禮物。距離1955年金庸在香港《大公報》連載《書劍恩仇錄》,已經過去六十三年了。
  • 君山島上的江湖,一人一「鍾」足矣
    君山島上的江湖,一人一「鍾」足矣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而君山島上的江湖 一人一鍾便足矣 這江湖說來簡單卻也並不容易
  • 看一場展和金庸告別: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書迷弔唁處
    不僅僅是各路名人前往弔唁金庸,在香港也有普通書迷專門弔唁金庸先生的地點,通過一場看展的方式,來和金庸先生告別。昨天下午16:00-18:00,位於香港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開放「金庸館」,作為又一個金庸先生的開放弔唁處,公眾可在弔唁冊上進行籤署,完成弔唁後,每人可免費領取一本紀念冊,派完即止。紀念冊以相片紀念為主。
  • 武俠小說入門指南,後金庸古龍時代的江湖入口
    馬雲也被稱作風清揚。俠之大者為國為民也變成了我們俠文化的標語。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我們想拜讀金庸先生的作品,應該從哪本讀起呢?第一集閱讀社按照我們的閱讀感分級,選出了一本最適合入門金庸先生作品的書。
  • 金庸武俠中石破天和阿青,誰才是金庸武俠的第一人?書迷:不用想
    金庸武俠中石破天和阿青,誰才是金庸武俠的第一人?書迷:不用想正所謂"提劍跨騎揮鬼雨,白骨如山鳥驚飛。塵世如潮人如水,只嘆江湖幾人回。"說起金庸武俠中存在爭議的點還有很多,比如說金庸先生的十三本小說中哪一本是最好看的,最有深度的?
  • 香港市民排隊等候弔唁金庸 明河社印製紀念冊《看破 放下 自在》
    下午3時不到,在即將開放公眾弔唁的香港文化館門口,東方網·縱相新聞記者看到,前來弔唁的公眾已經排到了文化館側面,其中無論是白髮蒼蒼的老人,還是請假前來的上班族,大家都沉默不語,似乎在醞釀著心中的思緒。記者還發現,許多市民排隊之餘依舊在品味金庸的小說,有的用手機看,有的拿書看,有的則聽著耳機中的電子書。
  •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讀金庸經典名句不由淚溼青衫
    金庸先生先生之風,萬古長青!武俠第一人,唯君能稱之;先生遠去,億萬人送行;商界大佬,星界名人,南北學者,商旅走卒,無不扼腕嘆息,為先生哀傷。馬雲與先生交稱忘年,先生謂馬雲「多年神交,一見如故」,馬雲敬先生「一人江湖,江湖一人」。先生文筆生動傳神,引人入勝;文章構思新奇,筆鋒蒼勁老到,扣人心弦;一位位人物栩栩如生,一句句經典字字珠璣。有一份情到深處,化作絲絲哀傷,淚溼青衫: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恨不知所終,一笑而泯。
  • 習仲勳夫人齊心向哪些逝者送花圈或委託弔唁
    齊心老人今年已年近九旬,作為已故國家領導人習仲勳的夫人,除了萬裡之外,近年來她還為哪些逝者送過花圈或委託弔唁過呢?「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梳理發現,至少有六位。之後的幾天,萬裡的弔唁儀式在北京某醫院舉行。據報導,弔唁廳內外擺滿了各界人士送來的花圈,其中包括習仲勳夫人齊心率子女所獻花圈。
  • 銀幕上的江湖 金庸小說改編的最賣座電影
    從邵氏電影開始,金庸作品就一直是影視作品的最熱門素材之一。甚至可以說,香港武俠電影的命運,就與金庸緊緊相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