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自珍的一首減字木蘭花,言辭委婉,情感悲切,值得細讀

2020-12-12 品詩賞詞

古詩詞中有很多託物寓意的作品,作者藉助描寫某一個景物,並烘託出一種氣氛,更傳達出強烈的情感。比如劉禹錫就曾描寫秋天,秋高氣爽時,萬裡晴空中白雲漂浮,一隻凌雲之鶴,也載著老劉的詩情,令人感到氣概非凡。

而李商隱有一次情緒低沉,就借酒澆愁,半夜裡竟然在海棠花下賦詩,也顯出一種悽涼氛圍。清代也有一位作者描寫海棠花,卻別具一格。下面介紹龔自珍的一首減字木蘭花,言辭委婉,情感悲切,值得細讀。

減字木蘭花·偶檢叢紙中

清代:龔自珍

人天無據,被儂留得香魂住。如夢如煙,枝上花開又十年!

十年千裡,風痕雨點斕斑裡。莫怪憐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龔自珍是清代著名文學家,他的散文反映了作者的啟蒙思想,並對近代反封建運動產生了深遠影響。他的詩歌也集敘事、抒情和議論為一體,頗能矯拔頹風,更展現了詩人在夾縫中求生存的苦悶與彷徨。

詞人於17歲那年,在北京憫忠寺收集了一包海棠花瓣。十年之後他寓居外地,卻從書本裡發現了它,詞人感觸很深,便寫成這首詞。全篇意境朦朧,抒寫了作者莫名的傷感,其實也是整個時代悲哀的一種體現,更是自己的身世之慨。

首句就顯得破空而來,詞人看見這些已經乾枯的花瓣,非常感慨地說,自己保存著十年前的花瓣,是無意識的偶然現象。人天,指人心和天意;無據,意思是變化無常,自己做不了主。香魂,這裡是指海棠花瓣。

當年17歲的詞人也像許多少年一樣,意氣風發、風流倜儻。他喜歡嬌妍綻放的海棠花,也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了美好的期望。他看見春風中的海棠樹上花團錦簇、佔盡風流,詞人倍覺賞心悅目。

但在欣喜的同時,他也同情花兒遭遇冷雨的摧殘而四處飄飛,於是他彎腰撿起幾片零落的殘花,既思緒萬千、又悵然若失。

龔自珍出生於一個世代官宦之家,家族之中有很多人都是進士出身。作者在這樣的書香門第,從小就接受耳濡目染,自己不僅勤奮上進,而且很有天分,其詩文更顯深厚的文學功底。可是這樣的青年才俊卻仕途不順,科考中接二連三地落榜,讓他曾經一度非常懷疑自己的人生。

往事如夢如煙,人生卻顯得迷離恍惚。枝上花開一年又一年,轉眼間早已又數過十個春天。詩人也是十年寒窗,卻沒有金榜題名,在別人歡笑慶祝的時候,他卻獨自在一旁默默嘆息,甚至感覺枝頭的鳥兒都在嘲諷自己。

上闕用語委婉,造句精妙。人天無據,令人唏噓感慨;如夢如煙,更令讀者可以感同身受。人生就像一場夢,有人歡喜有人憂;生活經常風雨交加,曾經的美好就像氣泡一樣,仿佛剎那間就可能變得支離破碎。

下闕換頭又跨越時空,渲染惜花之情。作者十年中為了功名和生計,往來奔波,受盡了折磨。龔自珍經過6次會試,終於中了進士。可是他在殿試對策中雖然盡顯才華,卻因言辭激切,而讓主考官不悅,所以他依然無法入翰林。

風痕雨點斕斑裡,這一句分明就是將自己比作殘花,狼藉滿地的落紅,都帶著悽風冷雨的痕跡。而自己也是經常遭遇打擊,早已是傷痕累累、愁腸寸斷。

可是最後詞人又收拾心情,帶點自嘲地說,不要太特別地憐惜殘花,自己的身世,也和落花一樣飄零。作者由花及人,點明主旨,既表達惜花之情,又刻畫出內心的悲涼之意。

自己十年前是內閣中書,寒窗苦讀之後,依然原地踏步,真是可笑可悲。試想,龔自珍如此青年才俊、又刻苦努力,尚且仕途如此坎坷;更何況那些天下寒士,窮困潦倒如杜甫、四處漂泊似義山,即使僥倖得中舉人和進士,又有幾位可以真正實現心中的夢想?

縱覽龔自珍的這首減字木蘭花,言辭委婉、情感悲切。作者開篇就發出對人生的感慨,一種悽涼之意立刻就開始在時空中蔓延,並為全篇奠定了基調。作者描寫海棠花不落俗套,反而更顯新奇。詞人以殘花自比,也讓讀者更容易產生認同感,很值得細讀。

再細味最後7字,「身世依然是落花」,首先作者將自己比作落花,已經令人感慨;而「依然」二字,更充滿了一種極度失望和無奈之情,仿佛自己所有努力和心血都已付諸東流。從此詞人將如飄萍那樣流轉,更似激流裡的一片孤舟,時刻都有傾覆的危險。

相關焦點

  • 小令|減字木蘭花
    湯木旺【減字木蘭花】空山晴好,桃李披風春正早。幽徑峰環,遠岫穿雲繞紫煙。牧童唱晚,皓月當空浮酒盞。伏案輕嘆,試問清暉何日閒。 【減字木蘭花】春光正好,日麗風和花色巧。小院香濃,蝶舞蜂飛桃李紅。 【減字木蘭花】青煙黛瓦,霧鎖山頭堪入畫。小屋琴幽,梁曲回聲一嶺柔。暮秋誰染?楓葉點腮紅似焰。不懼霜來,更勝桃花三月開。 【減字木蘭花】秋花含露,小院輕寒尋綺處。紫菊臨風,枯葉誰拈一簇空。塵雲如夢,莫把青春隨意送。
  • 龔自珍看到早年收藏的海棠花瓣,於是有感而發,寫下一首傷感的詞
    龔自珍,字璱人,清朝著名的詩人、詞人、文學家、思想家;他很的作品也是膾炙人口,例如《已亥雜詩》,一共有315首,其中有很多都是經典之作,裡面的名句也是深入人心,「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照人膽似秦時月,送我情如嶺上雲。」
  • 減字木蘭花:流水無情東流去,醉袖隨風空自舞
    素年錦時的城池中,我依然會寫一朵明媚花的溫暖,陪你地老天荒直至輪迴。《減字木蘭花·麗人行》暮春微雨,朵朵梨花花似玉。翠袖雲衫,麗質芳容馨如蘭。羞花閉月,嫋娜身姿驚雁落。《減字木蘭花·陌上花》西窗嵌月,長夜難眠清淚落。望盡天涯,落墨重溫陌上花。春和日暖,賞雨聽風情繾綣。秋冷花殘,日落黃昏斜倚欄。
  • 李清照《減字木蘭花》:描寫的是什麼場景,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在有宋一代諸多的詞人中,李清照以其女性的身份和視角,寫出的詞作更加細膩委婉。在一些描寫女性的詞作中,男性詞人往往站在「擬作閨音」的角度描寫女性的生活,只注重於對女性容貌的描寫,缺少了對女性內心世界和情感的描寫。
  • 《減字木蘭花·春光亭下》蘇軾
    減字木蘭花·送趙令北宋·蘇軾春光亭下,流水如今何在也
  • 【雛鳳聲清】華夏一青詩社[減字木蘭花]練筆
    減字木蘭花 • 冬 感文/情系茶酒千山點雪。恰似明妃彈唱絕。句句清心,忽覺梅香繞古琴。欲離未別。六出飛飛情百結。一片沾襟。冷暖之間相贐琛。減字木蘭花文/殘荷細雨花少年玉塵斜落。掩盡韶華餘執著。梅蕊初開。且待林逋早到來。雁書難託。惜雪相思還寂寞。攜手同翁。今世相逢情正濃。
  • 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
    下面介紹元代才子的一首絕句,構思獨特,不落窠臼,最後7字更值得細讀。絕句春寒惻惻掩重門, 金鴨香殘火尚溫。燕子不來花又落, 一庭風雨自黃昏。這首詩的作者是趙孟 ,詩人在南宋滅亡後,便歸鄉閒居。詩人緊扣「春寒」二字,左旋右繞,即事抒情,令人感慨不已。詩的大意是:春寒料峭、內心悽涼,重門都已關閉,室內只有那餘溫尚存的香火,還能給人些許暖意。燕子未曾歸來,花兒卻已紛紛飄落;庭院裡風雨不斷,又是黃昏時候!李清照有名句,「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趙孟詩中的意境與此類似。
  • 空谷幽蘭【歷歷情蹤,散入青雲蕩入風.減字木蘭花】
    【減字木蘭花 * 往事隨風】文/空谷幽蘭綿綿細雨,永日霏微飄繡戶。淺淺金秋,菡萏猶開伏未休。 深深庭院,獨倚梧桐方寸亂。【減字木蘭花 * 秋夜思】文/空谷幽蘭 悽悽淅淅,永夜簷窗秋雨滴。遠恨難休,香枕斜欹玉箸流。 徒牽空憶,數歲離人無信息。
  • 龔自珍不容錯過的一首詩,寫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值得一讀!
    其實除了這一組詩之外,龔自珍還寫過很多經典的作品,有一些作品很顯然是被低估了,完全沒有流傳開來,再比如這首《漫感》,同樣是一首經典之作,但很顯然與《已亥雜詩》相比較,它完全是沒有流傳開來,甚至有很多人都沒有讀過,那這首詩其實同樣寫得很有趣,也是難得的佳作,詩人也正是表達了自己一種遠大的人生抱負,希望自己能夠受到重用,從而寫下此詩以此來告訴世人。
  • 鮑照的一首詩,委婉含蓄,最後6個字更飽含哲理
    下面介紹鮑照的一首詩,委婉含蓄,最後6個字更飽含哲理。代夜坐吟南北朝:鮑照冬夜沉沉夜坐吟,含聲未發已知心。霜入幕,風度林。朱燈滅,朱顏尋。體君歌,逐君音。不貴聲,貴意深。而「朱燈滅,朱顏尋」,更委婉地暗示出青春易逝、而前途未卜的窘境。誰的青春年華不渴望展翅高飛,更希冀能有一個自由發展的環境。當手腳被羈困,思想被束縛,更急切地祈望有一扇明亮的窗戶,讓燦爛的陽光透入心靈,擁抱一種嶄新的感覺。最後詩人抒發自己的感慨,體會歌詞中的深義,欣賞悠揚的歌聲。不在乎音樂的美妙,只看重深沉的情意。
  • 蘇軾詞《減字木蘭花》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在宴席上,侍宴的兩位歌姬向蘇軾求助,蘇軾熱心腸,答應幫助他們,於是為他們寫了一首詞,讓他們拿給閏州太守看,說道:「你們拿著我的這首詞去找太守,太守見了,便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了。」這首詞就是《減字木蘭花》:鄭莊好客,容我尊前先墮幘。落筆生風,籍籍聲名不負公。高山白早,瑩骨冰膚那解老。從此南徐,良夜清風月滿湖。
  • 詩詞欣賞:減字木蘭花——夢無痕
    夢無痕減字木蘭花夢無痕作者:王騰威雨停風住,酣睡夢甜伊影附。歡樂精靈,嫵媚脫俗真動情。憶江南詠牡丹花作者:王騰威牡丹綻,紅粉紫白黃。富貴高潔端秀雅,雍容華麗溢濃香。國色冠之王。弄花雨挽秋作者:王騰威四季更迭自然律,露珠滴、亮晶如玉。秋靜謐、盡染層林秋炬,碩果美、秋陽沐浴。嗶蟬蟋蟀秋聲炬,露成霜、毅然離去。風勁掃、落葉飄零飛羽,秋景明年再續。
  • 《減字木蘭花·立春》蘇軾 | 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
    減字木蘭花·春牛春杖作者:蘇軾  朗誦:妍婷姝春牛春杖,無限春風來海上。便與春工,染得桃紅似肉紅。春幡春勝,一陣春風吹酒醒。不似天涯,捲起楊花似雪花。注釋:⑴減字木蘭花:原唐教坊曲,雙調四十四字,與「木蘭花」相比,前後片第一、三句各減三字,改為平仄韻互換格,每片兩仄韻,兩平韻。⑵己卯: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
  • 蘇軾水平很高的一首詞,既寫花又寫人,開篇11字便令人讚嘆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減字木蘭花·花》,便是一首以花和美女相互比喻的經典詞作。它出自於北宋大文豪蘇軾之手,約是蘇軾任職徐州知州期間所作。結合詞意,我們可以得知蘇軾的這首《減字木蘭花·花》與李白的《清平調》一樣,亦是以牡丹和美人相互比喻,通過文採豔麗的筆法、新穎纖巧的構思,表現出獨特的藝術風採。在這首詞中,花即是人,人即是花,人與花渾融為一體,極具美感。
  • 五首唯美減字木蘭花詞:不管花開,月白風清始肯來
    五首唯美減字木蘭花詞:不管花開,月白風清始肯來。1、《減字木蘭花》宋·釋仲殊江南三月。猶有枝頭千點雪。邀上芳尊。卻佔東君一半春。2、《減字木蘭花·留賈耘老》毛滂曾教風月。催促花邊煙棹發。不管花開。月白風清始肯來。既來且住。風月閒尋秋好處。收取悽清。暖日闌幹助夢吟。耘老夢中嘗作詩。毛滂任武康知縣,在元符年間。詞即作於此時。
  • 陳師道的一首絕句,看似言辭樸素,讀起來卻字字含淚
    下面介紹陳師道的一首絕句,看似言辭樸素,讀起來卻字字含淚。謝趙生惠芍藥宋代:陳師道九十風光次第分,天憐獨得殿殘春。一枝剩欲簪雙髻,未有人間第一人!陳師道,字履常,號後山居士,北宋著名詩人。這是作者得到一位趙姓書生的贈花,於是題詩感謝。「惠」,指贈與;「芍藥」,這裡指木芍藥,即牡丹花。它婀娜多姿,雍容華貴,素有花王之譽。司馬光曾有詩讚美它,「洛陽春日最繁華,紅綠叢中十萬家。」北宋時,洛陽是全國最知名的牡丹產地,人們也常以牡丹花贈人。
  • 龔自珍的一首佳作,短短八句話,言在耳目之內,情寄八荒之表
    龔自珍出生於清代封建官僚家庭,祖父和父親都是進土出身,母親也從小就生長在書香門第,具有較深的文學素養。他天資超絕,童年時母親即授其詩歌,正如他在自己的詩中所寫,著書先成不朽功,名驚四海如雲龍。這兩句正說明他在詩文創作和學術研究上,很早就名噪一時。
  • 龔自珍最為令人感動的一首詩,一簫一劍平生意,負盡狂名十五年!
    那麼龔自珍的作品,還是比較偏於哲理,為此也使得他的作品看上去還是有宋詩的風範。龔自珍在整個清朝應當說也是大名鼎鼎,並且他的很多作品也是極為優美,譬如他的這首《漫感》,那同樣是一首難得的佳作,而且整首詩寫得極為抒情,同時也很是張狂,在這一點上他與唐朝的李白又有幾分相似,為此他的作品中,我們也是能夠看到他比較張狂的一面,不過很顯然,他的這種狂氣,有的時候還是一種無奈的嘆息,畢竟現實中的詩人內心也是極為傷感,也無比的悲痛。
  • 龔自珍很著名的一首詩,「美人如玉劍如虹」出處,14字道破人生
    美人如玉,長劍如虹,都是一種很璀璨奪目的意象,能寫出這樣的句子,作者心中的情感一定也是尖銳的,心中的理想世界與現實發生了衝突,眼睜睜看著美好的事物沉淪埋沒,再無光華,於是孤憤氣成,奇崛語來,成此千古佳句。【臨其詩境】這一句詩的原作者是清代的著名詩人龔自珍,最早知道龔自珍當然是課本上他的「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 減字木蘭花令丨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
    減字木蘭花·鶯初解語宋代·蘇軾鶯初解語,最是一年春好處。休辭醉倒,花不看開人易老。莫待春回,顛倒紅英間綠苔。早春時節,黃鶯已經開始啼叫,這應是一年中最好的季節了。這首減字木蘭花令描述了初春時的景色以及詞人的內心感受。首句中「鶯初解語」的「初」即交代了寫作的時間背景。指出早春時節,黃鶯才剛剛開口啼叫來迎接春天的來臨。「微雨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中「微雨」同樣的是表明這才是初春的小雨,與韓愈所作《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之意相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