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幫文化之-粵商

2020-12-12 汽車小zi

粵商徽商晉商是明清時期的中國「三大商幫」。粵商,狹義的粵商指廣州幫。粵商是現代中國經濟尤其是商貿流通經濟中的最主要的企業群體(「商幫」),也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影響力最大的一個「商幫」。它的變遷和發展趨勢不僅對廣東經濟產生巨大影響,而且還對全國各地企業群體都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粵商文化歷史淵源深遠,商業氛圍濃厚。粵商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毗鄰東南亞、香港、臺灣,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設備最早由廣東進入,然後輻射全國。

粵商們在經商處事中形成了獨特的和諧精神,主要體現在四個層面:在決策上精於籌劃、善於變通;在經營上務實沉著、追求實效;在行動上敢為人先、反應敏捷;為人處事上通達融合、爽快重義。「和諧」成為粵商精神最好的描述,也成為對中國商人智慧的概況。粵商包括:

廣府人,指的是廣州及其周邊城市如佛山等地的原住民。廣府人最晚從漢代開始就與海外文化接觸交流不斷,故廣府民系在三大民系中最具開放性,敢於吸收和學習先進文明,視野寬廣,思路開闊,精明能幹,善於計算,「廣幫商人」在清朝中期就已馳名全國。粵商中的廣府系,自然也具備這些性格特徵。與潮汕系、客家系多以貿易、房地產為主業不同,廣府系做品牌、做產品也做得有聲有色。

潮汕系商人名滿天下,其中著名的如李嘉誠、馬化騰、黃光裕。潮汕商人最大的特點是「商者無域」。這有兩個意思,一是說什麼賺錢做什麼,沒有界限;二是說,哪裡賺錢去哪裡,不分疆域。隨時準備變化,靈活適應市場。潮汕商幫富有冒險精神,做生意大氣磅礴,抱團。深圳、廣州和香港的各類市場基本被潮汕人經營。香港和海外有李嘉誠、林百欣、謝國民,優秀的地產商有合生的朱孟依、僑鑫的周澤榮、鴻榮源的賴海民、星河的黃楚龍等。

客商,客家商幫以特有的「儒商」氣質、崇民務實的經營之道聞名。從羅芳伯、姚德勝、張弼士,到今天的曾憲梓、田家炳、梁亮勝等,都是傑出客商的代表。在這些商人經商的過程中,需要信用的憑證——印章,這也是他們留給後人最好的見證。一枚枚精緻的印章,是客商對誠信經營的堅守。

客家商幫更注重人文!

潮汕商幫更注重商道!

廣府商幫更注重實業!

另外還有一些商幫就不在這裡贅述了。

相關焦點

  • 徽商、浙商、粵商三大商幫,誰更厲害?稱雄數百年的,今卻沒落
    中國商幫嶄露頭角是從明代開始的,眾多的商幫裡,有四個最具實力,發展規模也最大,分別是晉商、徽商、浙商和粵商。其中比較厲害的應當數晉商了,晉商是中國最早的的商人群體,在中國的商界那是有著接近500年之久的歷史,最為集中和最具代表的商人一般是在山西的太谷、祁縣和平遙,在歷史時期上經營的範圍是極為豐富的,當時晉商開辦的錢莊幾乎遍布中華大地。晉商的輝煌一般是以家族為主,不同於官紳,是具有商業烙印特徵的中國傳統文化家族。
  • 浙商、粵商、閩商、晉商、徽商誰更厲害?我國的第一商幫是哪個?
    文:加七中國明清時期,各地湧現的商幫可以說是數不勝數,尤以十大商幫最為出名,浙商、粵商、閩商、晉商、徽商……這些極具地域特點的特色商幫曾在中國商業文明歷程的不同階段創造出一個個商業奇蹟。可惜歲月變遷,這十大商幫如今還能留存下來的卻寥寥無幾。
  • 《權力、資本與商幫》:從廣州十三行與粵幫看中國商幫600年沉浮
    在《權力、資本與商幫》一書中,王俞現描繪了一部波瀾壯闊的商幫興衰史,從鹽商、上海私商、外貿商人、買辦、票號商人到近代金融實業家;從晉商、徽商、甬商到閩商、粵商;從行業劃分,到地域代表,商幫之間的爭奪博弈、此消彼長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變得脈絡清晰。本文僅以粵商為例,擷取600年間的若干歷史橫截面,跟隨作者的思想腳步,一窺粵商在權力與資本下的沉浮史。
  • 在廣東還有一商幫,實力並不在潮汕商幫之下,是哪個商幫呢?
    在廣東還有一商幫,實力並不在潮汕商幫之下,是哪個商幫呢?在國內,好多人都喜歡做生意,不少地方都有自己的商幫,比較出名的是浙商、閩商和粵商,號稱為中國的「三大商幫」。這三大商幫在國內可謂是家喻戶曉,並分別有各自的代表人物,例如浙商中的馬雲,閩商中的曹德旺,粵商中的馬化騰,這三位都是非常優秀的商人。由於三大商幫雲集了眾多的富豪,每年各種富豪榜上他們中不少人都佔有一席之地。
  • 中國三大商幫:潮商、浙商、閩商,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一商幫?
    文:荏苒眾所周知,中國商幫歷史悠久。其中山西商幫、徽州商幫、陝西商幫、山東商幫、福建商幫、洞庭商幫、廣東(珠三角和潮汕)商幫、江右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是為十大商幫。歷史上,中國主要有4大商幫:粵商、浙商、晉商以及徽商。
  • 中國三大商幫,誕生千億富豪無數,其中一個被稱為「第一商幫」
    然而,隨著朝代的更迭,商業活動日益興盛,出現了以地域為代表的中國十大商幫。分別是山西晉商、徽州徽商、陝西秦商、山東魯商、福建商幫、洞庭商幫、廣東(珠三角和潮汕)粵商、江右商幫、龍遊商幫、寧波商幫。中國十大商幫在歷史上,以粵商、晉商、浙商、徽商為代表。目前,晉商和徽商已經逐漸走向衰敗,只剩下浙商和粵商越來越繁榮。因為粵商中大部分都是潮汕人,因此又被稱為潮商。
  • 三大商幫人才濟濟 潮商、閩商、浙商哪一個才是中國第一商幫?
    自古以來,商人就是財富的象徵,一般做生意的人,似乎都比較有錢,他們以鄉土親緣為紐帶,形成商幫,在歷史上,就有「五大商幫」,分別是粵商與徽商、晉商、浙商、蘇商,然而,伴隨幾百年商品經濟的發展,有些商幫的實力也逐漸削弱,甚至是退出舞臺,而潮商、閩商、浙商卻慢慢成為了中流砥柱,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
  • 浙商、閩商和潮商,我國這三大商幫,哪個商幫最具影響力呢?
    當時我國也有四大很有名的商幫,分別是粵商、浙商、晉商以及徽商。不過晉商和徽商逐漸走了下坡路,浙商和粵商反倒是日益繁榮的。由於粵商多是潮汕人,所以也成為潮商,如今除了浙商和潮商,我國的另一大商幫閩商,也在不斷的崛起,與浙商、潮商組成了三大商幫。這三大商幫越來越繁榮,使得不少人好奇,三大商幫中,哪個商幫才是最會做生意的。
  • 據說粵商下南洋闖五洲,客家人開埠,廣府人旺埠,潮汕人佔埠
    粵商:以廣府、潮汕、客家商人為主體,在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傳統商幫中佔有重要一席。「三位一體」張弼士是早期粵商的代表人物,但是,許多人並不清楚,與晉商、徽商等不同,粵商文化由客家文化、潮汕文化和廣府文化三大板塊構成。
  • 中國三大「商幫」,哪個實力「最強」?對比後結果讓人「意外」!
    而說到商人就不得不說一說「商幫」,所謂的商幫其實就是以鄉土情緣為紐帶,擁有會館辦事機構和標誌性建築的商業集團。在中國有著這樣的三個有名的商幫,它們就是浙商、粵商以及閩商,這些商幫中都誕生了非常知名的企業家,它們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了力量。
  • 目前中國最強大的商幫是哪個?
    商幫是以鄉土親緣為紐帶的商業集團,在我國古代歷史上一共出現過十大商幫,分別為:山西商幫(晉商)、陝西商幫(秦商)、徽州商幫(徽商)、江右商幫、廣東商幫(粵商)、山東商幫、江蘇商幫、寧波商幫、福建商幫、龍遊商幫。其中以晉商、徽商以及粵商最為有名。
  • 粵商:中國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
    雖然在元朝的時候,福建泉州短期的成為中國第一大港,但是很快的,由於歐洲大航海時代開始,歐洲的商船需要從東南亞通過一年兩次的季風進入中國,廣州憑藉自身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了中國明清時期的第一大港,甚至可以說是世界第一大港,粵商也由唐朝開始一直延續。真正奠定粵商地位的是清朝乾隆開始的「一口通商」制度。
  • 粵系商業四大幫:「廣府幫」「潮汕幫」「客家幫」「海陸豐」
    說到商幫,我國從古至今有很多商幫,既然是商幫,自然都很會做生意,但是要是問哪個商幫最會做生意,恐怕很多人持有的觀點不一樣!但是要說哪個商幫影響力最廣、格局最大,那毋庸置疑是今天小編介紹的粵商,也就是廣東省商幫。為什麼廣東商幫影響力最大、格局最大呢?
  • 「嶺南文史·粵商探源1」南粵商幫向海而生,影響歐美餘波猶在
    歐土重華瓷,我國商人投其所好,乃於景德鎮燒造白器,運至粵垣,另僱工匠仿造西洋畫法加以彩繪,於珠江南岸之河南開爐烘染,製成彩瓷,而後售之西商。」「讓市場引導生產,根據市場變化主動對產品進行升級換代,是廣州十三行行商經營理念的一次飛躍。」
  • 遊磁山二街古商業街 品武安商幫文化
    磁山二街深挖當地特有的文化內涵,用自身文化符號打造獨特商業旅遊文化設施,投資2600萬元建造成一條集歷史文化展示、餐飲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商幫文化街。古商業街內商鋪林立,匯集祖國各地風味小吃、家鄉地道飯菜、休閒食品、農蔬瓜果,以及茶樓、書畫社……向各地遊客講述武安先人叱吒商界的往事,憶及武安商幫曾一度掌控東北藥材市場,涉獵江南蘇杭綢緞生意,足跡遍布中國18個省市廣袤地區,以一縣之地獨立為幫,從而成為商業勁旅的壯舉,成為冀南地區乃至全國商幫文化旅遊的一張鮮亮名片。
  • 為什麼廣東省簡稱「粵」呢?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廣東省簡稱「粵」呢?粵這個字有什麼含義呢?一首先,古文獻中,「越」即「粵」,古代「粵」、「越」通用。換而言之,對於廣東省的簡稱「粵」,也有「越」。提到越,很多人會聯繫到春秋戰國時期的越國。在春秋末期,吳國和越國爭霸,起初越國被吳國擊敗,但是,吳王夫差沒有斬草除根,越王勾踐之後臥薪嘗膽,終於消滅了吳國。
  • 現代中國最著名的三個「商幫」之一:潮汕幫
    01:現代中國最著名的三個「商幫」來源: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在李連杰、林青霞主演的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裡,令狐衝說:我要退出江湖,從此不問江湖之事。商業社會裡,就是商幫。比如我國古代四大商幫晉商、徽商、粵商、甬商等。而在現代中國,最著名的三個「商幫」則分別是:「廣東潮汕幫」、「浙江溫州幫」、「福建莆田系」。今天我們就先來看看潮汕幫。
  • 粵商文化與廣州十三行
    晉商、徽商記錄著明清時期民間商業的鼎盛,浙商還未畫完現代化強國的畫卷;粵商則在明末至改革開放時期溝通中國商業與世界商業,為封建時期的舊商業拉下帷幕。要說粵商歷史,必先談廣州十三行。1685年清政府再度開海貿易,分別在廣州、廈門、定海(屬寧波)、上海設立粵、閩、浙、江四海關;「商業行館貿易」體系形成,外貿機構即洋行與之完全分離,廣州十三行成為了洋船雲集的外貿要衝。1720年廣州洋行商人聯合建立公行組織,11月26日,廣州十三行洋商舉行隆重的儀式,鍤血為盟,共同締結13條行規。至此,對外貿易專營性質的廣州十三行「公行制度」首次成型。
  • 《晉商與徽商》:講述鮮為人知的商幫故事
    該書作者龐利民系山西人,在安徽工作多年,對晉商、徽商均情有獨鍾,所著的《晉商與徽商》首次對兩大商幫進行了多領域、多角度的比較研究,受到業界和讀者廣泛好評。三易其稿 歷時十載完成巨作晉商和徽商是我國歷史上兩大著名商幫,在明清商界雄踞全國十大商幫第一、第二位達數百年之久,其歷史價值與現實意義深受社會各界關注。
  • 浙東學術與寧波商幫
    作為中國十大商幫之一的「寧波幫」,似乎與浙東學術風馬牛不相及,其實不然。因為兩者幾乎是在同一空間、同一時間成長起來的,因此兩者之間必然有著某種淵源。事實上,明清浙東學派所表現的具有啟蒙意識的經濟倫理觀,正是在浙東社會千百年來以商為業、以商為榮的社會氛圍中孕育而成的;同時,它又反過來指導、促進寧波商幫與時俱進、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