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三年是一個分水嶺,有些人三年就能鋒芒畢露,在別人眼裡是潛力股,自然敬你三分,結果好事都到你頭上,自然平步青雲,越走越順。
有的人三年表現平平,越是如此別人越是欺你三分,踩著你往上走,結果越走越不順利。
不會說這三個不字,別說三年,就是十年,也要被人騎著走。
【1】不敢說「不會」。
強子入職兩年多,工作能力強,態度端正,各方面都得到領導和同事的肯定,在大多數場合都被公開的誇讚是公司的骨幹青年。
強子也很爭氣,因此更加賣力的工作。
有一次,有一個非常棘手的項目,領導詢問老員工有沒有願意接手的?結果老員工們態度都是不冷不熱。
於是領導就問強子這個項目能不能做,強子不敢說不會呀,只能硬著頭皮說「沒問題」。
果然這個項目果然是個大坑,強子毫無頭緒,眼看著截止時間越來越近,強子一直自己埋頭苦幹,直到截止時間才吞吞吐吐說沒完成。領導當時非常生氣,「你不會為什麼不早說!」
雖說能幹是好事,但在職場上遇到自己不會的就不要硬撐。
沒有金剛鑽,就別攬瓷器活,沒有人是百事通,老員工碰到苦活難活都會假裝不行,而新員工碰到自己不會的都不敢說不會。
遇到不會的就坦率承認,不要不敢說「不會」,強答應才會丟了臉面,毀了前程。
【2】不會說「不是」。
小華參加工作三年,各方面表現都非常突出,已經作為公司中層儲備幹部進行培養。
有一回項目遭到客戶的投訴,小華作為這個項目的核心成員之一手足無措,生怕自己因為這個錯誤,從此就被領導嫌棄厭棄,毀了前途。
分管領導把他叫去,問項目的方案是不是經理讓他這麼做的?小華心裡就想:如果自己承認了,那豈不是把鍋推給了經理嗎?那這樣經理以後怎麼還會信任自己嗎?於是就堅定地說是自己這麼做的。
結果聰明反被聰明誤,小華成了最後的炮灰,替罪羊。
如果小華承認是經理安排的,尚有迴旋餘地。經理畢竟手段比他多,還能有能力挽回。
但換做小華,他已經沒有能力挽回損失了。年紀輕輕丟掉了大好前途。
勇於承擔責任是好事,但主動背鍋有時候就是自己太年輕了,把鍋給領導他們還有實力能解決,把鍋給了就真的是個黑鍋了,所以,該說「不是」的時候要勇敢的說「不是」。
【3】不懂說「不急」。
小吳和小陸是同一年入職的大學生,在同屆畢業生裡他倆表現最為突出。
春節過後,部門的兩個副總經理離職,眼瞅著小吳和小陸有機會頂上來了,但是老闆遲遲沒有找他們談話。
小吳就約小陸要不要一起找領導聊一聊。小陸說:要不你先找領導談一談,然後你把結果告訴我,我再推一把?小吳答應了。
小吳去和領導談自己提職的事情,結果一開口,領導臉色就很難看,對小吳說:「眼下公司人員變動大,各種事情積壓著,你竟然想的不是把這些工作給理順辦好,而想的是自己的升職加薪,讓我很失望,你看人家小陸怎麼就不著急?本來你們兩就要提上來了,既然這麼沉不住氣,我要考慮下了。「
小吳道歉,走出領導辦公室,看著小陸,仿佛明白了什麼。
在職場中越是在關鍵時期,越是要想領導之所想,該是你的就是你的,有時候裝出不爭不搶反而比明爭暗搶更有用。
不要說不會,要說我能學。不要說不是,該承認時就承認。不要太著急,該是你的還是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