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秋天裡--大羅山記憶

2020-10-18 溫州古道

作者|張崇珍


寒露過,秋風涼,登高臨遠望故鄉;紛飛葉,碧雲天,野草枯黃桂花香。2020年10月11日,秋高氣爽的季節,【珍跡留緣】中國羅山第一群「愛上大羅山」第四期活動,在大羅山南部瑞安塘下八水村拉開帷幕。

本次活動走的是大羅山20條經典休閒路線的第19條:八水古道~金河水庫~長春洞~觀音庵~化成洞(千年茶花)~蟒蛇出洞~羅隱洞~黃雲洞~外國人~摩天石~金河水庫~八水村,全程12.5公裡,羅山群有80多位隊友報名參加,隨團的還有20多位其他戶外兄弟,所以這次活動總人數超過了100人。

八水村位於瑞安塘下,山上多溝渠,水資源豐富。沿八水古道而上可至金河水庫。金河水庫位於大羅山八水峽谷上遊,此處山青水秀,景色優美。沿水庫大壩右行,開始進入化成洞景區。始遇觀音庵,始建於宋乾道二年,後被洪水衝毀,明崇禎六年重建,當時還只是一個小尼姑庵。至2004年又擴建,氣勢雄偉。

自觀音庵東行有化成洞,也叫寶巖洞,洞中冬暖夏涼,曲折幽深。化成洞內植有一株千年古茶,是目前世間上樹齡最長,樹幹最高,樹種最原始的野生古茶花樹,栽於唐朝年間,至今已有1250多年,樹高12米。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生物學價值和觀賞價值,身價堪比大熊貓,特別珍貴。

循化成洞古道繼續前行,道旁有蟒蛇出洞,附近有羅隱洞。羅隱洞歷史也相當悠久,相傳唐初有皇族太子因爭權內亂而到此處出家避難。後又有福建唐代文學家羅隱,因筆鋒犀利得罪權貴,隱居大羅山羅隱洞,洞也因此得名。離開羅隱洞,可去黃雲洞,邊上有「外國人頭像」石頭,附近還有摩天石、龍印等奇石,值得一看。

八水遊泳館是本次活動的集合點,這座利用當地天然水資源而建的遊泳館,到如今依然是大羅山八水入口的一個重要標誌。

整理好行裝,開始啟程。路過一個小水池,那一潭碧水波瀾不驚,甚是誘人。拾起一塊石子投進去,水面上泛起了陣陣漣漪。醉人的秋色,美麗的心情,就從這裡開始!

八水古道

這就是八水古道,一路上行並不算陡峭,沿途有奇石,巖洞,古木,涼亭等風景。隨著高度的上升,遠處的峰影,眼前的山景,都給人以美的享受。

巖洞

遙望大羅山的「小武功山」

古道邊上就是非常漂亮的八水峽谷,這幾年八水峽谷名聲鵲起,吸引了眾多的戶外活動愛好者慕名而來。

八水峽谷裡的狗熊石,也有的叫犀牛石

八水水渠

越過一段平坦的小道,前方就是金河水庫。金河水庫稱得上是大羅山最大的水庫之一,周圍有派巖山、尖山等環繞,山峰聳立,怪石嶙峋。環水庫有4公裡長登山遊步道,漫步湖畔,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金河水庫大壩上有座木製的小牌坊,往左是環水庫遊步道,往右是化成洞古道。按照行程安排,擇右而行。

長春寺

道旁有長春寺,寺後有長春洞。洞內巖壁上也有著幾處密密麻麻的摩崖題刻,記載著相關的歷史與人文。對於長春洞的摩崖,我一直有關注,這裡也是大羅山上一處比較典型的人文勝景。

長春洞上紅葉片片,秋色正濃

觀音庵是大羅山上除大茶山妙智庵之外的又一座著名的庵堂,後院有送子觀音,據說特別的靈驗。此處清幽寧靜,禪聲悠揚,實在是一處遠離紅塵喧囂的世外之地。

觀音庵後山有「心」「禪」等摩崖題刻,字跡渾厚,頗具禪意。這些摩崖雖然形成於現代,但隨著時光的流逝,將來的將來,照樣成為歷史的遺蹟。

腳下的這條路就是化成洞古道,起於金河水庫大壩,經觀音庵、化成洞、羅隱洞,至黃雲洞,條石臺階,全長將近3公裡。沿途人文薈萃,風景美不勝收。

化成洞

化成洞起先是叫寶巖洞,是一個古老的天然石洞,洞壁巖石外黑內白,細石有水晶般明瑩光潤,故曰寶巖。寶巖洞也因此而得名。清朝張嶽銘在遊寶巖洞時即興賦詩,首聯云:「古洞非開鑿,天然造化成」,又相傳唐朝化宰相曾在寶巖洞修煉得道成仙,所以後人又將寶巖洞稱為「化成洞」。

唐宗室李集避亂曾隱居於寶巖洞,在巖隙中種植下一棵金 心山茶花,人稱「唐茶」,距今已有1250多年,是目前世界上樹齡最高的古山茶 花,號稱「世界山茶花大王」。千年古樹,至今盛放花朵,實為世界奇觀。下圖是位於巖洞底層的千年茶花的根部。

洞內供佛,洞外建寺,這是羅山佛國的特色。清順治十三年丙申(1656),天目和尚到仙巖,為振興禪宗,重修寶巖洞,興建寶巖寺,使寶巖洞成為大羅山名勝景點。2001年8月,釋闡成和尚主持寶巖寺,不辭勞苦,多方經營,為寶巖寺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復行古道往羅隱洞走

在化成洞去往羅隱洞的路上,將到許真君府處,道旁有奇石「蟒蛇出洞」。一塊巨石酷似蟒蛇的頭部,天然之作,出神入化。傳說這蟒蛇頭就是被許真君斬斷的,背後還有鮮為人知的故事。

許真君府,也叫許命巖。真君是晉朝時期著名道士,道教淨明派祖師,尊稱「許天師、許真君」。精通天文、地理、醫學、陰陽五行學說,尤其愛好道家修煉法術。生平斬妖除魔,消除水患,贏得人民的廣泛尊崇。

羅隱洞,相傳唐代羅狀元曾隱居此洞,是個天然石洞,深邃玲瓏,洞內巖石錯疊,構成大小許多洞室,洞室之間互有廊道,迂迴曲折,令人油然而生神秘之感。

羅隱寺

和化成洞一樣,羅隱洞內也供有神像,洞外還新建了羅隱寺,同時也是羅狀元紀念館。在羅隱寺後山,循小道上去幾分鐘,有羅狀元塔墓,現為重要文物。

離開羅隱寺,下一個目標黃雲洞

回望,羅隱寺、許真君府、寶巖寺掩映於青山碧水之間,盡顯羅山佛國之神韻。

黃雲寺原名十畝庵,初創建於宋代,南距羅隱洞400米。只是物事變遷,黃雲寺現在已沒有往日的容顏。

在黃雲寺的右邊,有一條小路,順著往上走,有一個山洞,兩座關房依山而建,嵌入洞裡。中間一間小小的廳堂裡面,供奉著彌勒菩薩像。這就是黃雲洞,古時曾有僧人在此洞居住修行。

外國人頭像石頭位於黃雲洞後面的半山腰,沿一條小徑上去10分就能看到。天然形成的巖石輪廓極像一個外國人的臉部模樣,隨著這兩年被越來越多的戶外人關注,這個外國佬在大羅山也是名聲大震。

摩天石,我稱之為大羅山第一疊石,矗立在黃雲寺西南面的山頭。從遠處看,不同的角度會呈現出不同的一面,而要真正領略摩天石的美,必須要近距離接觸。兩塊巨大的石頭上下相疊,相當壯觀,給人無比的震撼,大羅山第一疊石,果然名不虛傳。


龍印,就在摩天石的西面,近在咫尺。一塊修長的巨石足有十幾米高,頂上又立著一塊四四方方的石頭,謂之龍印,可否恰當?

摩天石附近的月亮船,你坐過嗎?

離開摩天石,往羅隱洞原路返回一段,至狀元橋走金河水庫南岸遊步道。此處的金河水庫溪灘上遍布著許多的石頭,有「金豬吸水」、「金魚倒遊」、「小豬佩奇」、「紅燒三片肉」等奇石,妙趣橫生,讓人留連忘返。

復行片刻,會看到前方出現一座上行的棧橋,拾級而上,又是一番風景。漫步在金河畔,環顧四周,碧波旖旎,風光無限。

拾起一路的風景,裝入行囊,醉美的秋色,心靈的旅行。至下午兩點多,大部隊從八水古道下山,全程12.5公裡,用時6小時,輕鬆又休閒,本次活動圓滿結束。

領隊:徐進

本次活動軌跡


這次活動是我們【珍跡留緣】中國羅山第一群「愛上大羅山」的第4期,隊伍超過了100人。又是一次特別的經歷,又是一段美好的回憶,而今日擱筆,更是非同尋常。農曆八月廿七,一個特別的日子,人生整整四十多個春秋,一路走來,得幸與羅山結緣。八水之行,一篇用心的遊記,送給自己的生日祝福,也送給一起走過的朋友!

攝影:席麗麗、天空、大昌貨運及眾隊友

相關焦點

  • 溫州大羅山天池,走進秋天的童話裡
    我們八人從洪巖殿上山,經龍王水庫、老鼠梯、龍脊向大羅山的天池、大象背進發,去高山流水深處,撥動一下清幽的琴弦,聆聽一下大羅山秋天唯美的語言。路邊的野花盡情的追逐著秋天的氣息,展現著各自的風情。一路走來,雖沒有山花爛漫,卻也時時點點,惹人喜愛。那帶著露珠的野草夾雜著不知名的野花,在秋風中搖曳,伴隨著那偶然飄落的黃葉與桂花的清香,在秋風的指揮下,奏響了秋天的山歌,仿佛正熱情地為所有的來訪者舉辦一場盛大的迎賓會。
  • 溫州最具青春記憶的民宿 大羅山童鞋家 等你重回學生時代
    ,是一家以「學生時代」為主題的特色民宿,它將時光的指針撥回到學生時代,重現我們滿滿的青春記憶。不妨趁著十一假期,邀上你的童鞋一起來大羅山童鞋家,享受在大羅山的時光,感受那一份初心與淳樸,好好話一次當年「囧事」和那些年追過的女孩!
  • 大羅山民宿:老屋裡的別樣風景
    2009年開始營業的「羅山會社」可以說是大羅山最早的民宿之一。主人阿木是土生土長的大羅山人。民宿所在的大羅山光岙村便是阿木外婆住的村子,小時候常玩耍的地方。大羅山對於阿木來說,自有一份情結。2009年,大羅山被納入溫州生態園總體規劃內,這讓阿木產生了要保護好村裡老建築的想法。沒有傳統民宿所要營造的小清新、小精緻,羅山會社是粗獷的。
  • 大羅山盤雲谷羅山戀民宿
    十幾年前,酷愛戶外活動的我最喜歡穿越的就是大羅山,大羅山是我們溫州人最親近的山,我們親切地稱之為「家山」,這裡文化遺蹟眾多,意蘊深厚,早在四五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生活在「甌居海中」的大羅山上。記憶中最深刻的一次穿越就是從千步梯上,經過天河西水庫停留
  • 大羅山遊記
    10月27日,萬裡晴空,熱浪滾滾,大羅山卻是人來熙往,熱鬧不凡.我們組織一次秋季登山活動,地點就選在蜿蜒挺拔的大羅山.我們一幹9個人,(由於筆誤而導致今日更新版本中成為7個人,特別感謝蓉蓉小姐的更正,並表示歉意)從茶山的大羅山山口出發,(特別交代:這裡有三棵千年榕樹,由於行走匆忙,而未曾留影留念,成為一大遺憾)一路上歡聲笑語,興趣高漲.時而從山上下來全副武裝的露營者,時而從山頂傳來登山者吼叫的回音
  • 秋日登山望遠,在溫州的你,不可錯過大羅山的田螺背
    我們喜歡秋天,這是一個收穫的季節秋高氣爽、丹桂飄香、碩果纍纍……這是一個令人愉悅的季節,這是一個適合登高望遠的季節,不妨騰段時空,走進大自然,讓身心放鬆一下。今天要帶你走走的是大羅山田螺背>那天在那片過不了回不去的亂石堆裡,
  • 話說大羅山
    熾熱的巖漿持續從海底地下裂縫裡噴湧而出,不斷被海水冷卻而凝固堆積,形成700米左右大大小小的連續山頭,大羅山也就誕生了。大羅山山體光滑圓潤、山峰婉轉、崖石如削,這是獨特的花崗巖地貌,屬於典型的火山巖構造。
  • 來不及浪跡天涯,那就在大羅山盤雲谷的「林家鋪子」裡慢度時光
    恰好,大羅山盤雲谷的「林家鋪子「老闆call我去那裡度假,那就在大羅山盤雲谷的「林家鋪子「裡慢度周末的時光。「林家鋪子「,這似曾相識的名字?難道是茅盾的小說在這裡復原?追憶上次去大羅山盤雲谷的時光,恍然間,已經整整有三年,曾記得那年的3月11日,人間三月芳菲間,大羅山卻下起了春雪,厚厚的積雪覆蓋著盤雲谷高低不規則的瓦房,讓人有種跌入童話故事裡的場景。
  • 《大羅山志》正式出版:照亮大羅山的人文印記
    日前,由溫州生態園管委會組織編寫,原甌海區文聯副主席林長春主編的《大羅山志》由中華書局正式出版。該書將大羅山按現有行政分區劃分為茶山、仙巖、羅東三卷加以記述,描繪了大羅山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現代建築和村落,記載了從239年—2011年發生在當地的重要歷史事件和相關人物。書中收錄的名人藝文和民間傳說也較為豐富。
  • 溫州驢友繪出「大羅山徒步地圖」
    沿著今年新增的6條國家級登山健身步道,流連於傳統的風景,還是另闢蹊徑,尋覓大羅山最美的風光。  為了讓更多人領略大羅山的美景,日前,溫州一驢友結合自己遊走大羅山8年的經驗,花費4個月時間,專門規劃設計了一份大羅山徒步地圖。沿著這張徒步地圖,你不僅能夠一睹大羅山的風採,更可以在風景中,覓得一處清靜和自在。
  • 溫州大羅山
    行程時間:20170610景點:溫州大羅山類型:山建議:坐大羅山班車到光岱之後或者終點站步行下山即可;去程路線,回程路線下面圖中記錄了。路程不遠一個多小時就到了。注意無需門票。景色還好,第一次看到大山裡的水,綠色的。五美景園西路走,就到了光岱公交站了,返程可以在這。再走個把小時就到龍脊了,好像是最有名的點了吧。當時也是楊梅的季節,賣的五十一籃子。山裡就有,摘幾個嘗嘗美事。這次主要是鍛鍊了身體,風景看到不太多但是到了龍脊了。(10.00-14.00)是爬上山,坐公交下山了。裡面的景色時間不夠。2.其實還可以坐公交到終點站,然後走下山,一路風景都可以看。
  • 2020年母親節,雲霧繚繞溫州大羅山
    初夏,一夜的打雷暴雨狂風,天亮時雨停了,一行人如期坐上市區40路第一趟早班車到茶山,去登雲霧繚繞的溫州大羅山。偶遇騾隊走得比較隨性,從這條水渠旁邊小路進去,不知不覺走到果園來了,什麼時候大羅山成了花果山了。等果子快要成熟時,這條路肯定就被攔住不讓通行了。
  • 詩情大羅山
    徐洪迪 溫州大羅山117平方公裡,山勢連綿,岡巒起伏,溪澗縱橫,不僅有奇特秀美的自然奇觀,而且有交相輝映、歷史悠久的人文景觀。歷代文人墨客遊覽大羅山,情寄大羅山,給後人留下了大量吟詠大羅山的優美詩篇,閒來翻閱吟誦細品之,讓人吟賞不盡。 景真與詩美, 展現真切風俗畫卷 山水詩鼻祖謝靈運,這位永嘉太守性喜山水,家門口的大羅山必定不會錯過。其《石室山》詩句清新:「清旦索幽異,放舟越埛郊。莓莓蘭渚急,藐藐苔嶺高。」石室山,在天柱寺正東方向的美人瀑附近。
  • 【懷柔村史】潮白河邊古御道,騾山小山大羅山
    村中70歲左右的人還記得1噸來重的大鐘鍾(據說敲起來可聲傳20裡)、塔院裡的3座和尚塔和碑刻、寺門前5摟粗的主幹中空卻枝葉繁茂的大槐樹還有大槐樹下乾枯的水井等。還有河裡的遊魚,放眼望不到邊的葦塘,被雨水洗過的潮白河裡的蘆葦、香蒲,岸上的綠樹都透著鮮靈靈的生機。潮白河大片的蘆葦被鄉親們稱為「鐵桿莊稼」,澇也收成,旱也收成,只要潮白河裡有水。
  • 大羅山,真無愧於清城最美山峰……
    大羅山,也叫天子山,位於清遠市清城區高田與清新區魚嘴交界處,它是清城區第一高峰,海拔高度為957米。大羅山山勢巍峨高聳,挺拔峻秀,天氣晴好能見度高的時候,在清遠市區也能眺望到它迷人的雄姿。在很多驢友心目中,大羅山是清城區當之無愧的最美山峰,沒有之一。
  • 大羅山經典10號線:坦頭--鯧魚石--龍床--雙岙
    此處是一塊風水寶地,永強人大多數的祖墳都在這一帶,但這也成了大羅山上一道刺眼的風景。沿坦頭嶺到十二盤繼續上行,就是峰臺水庫,而從第二盤處循南坑路右行,可去南坑山腹地。沿此路,可去南坑山和度山林場以及大羅山各地。
  • 甌海「大羅山·龍脊人才計劃」 助力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
    甌海「大羅山·龍脊人才計劃」 助力環大羅山科創走廊建設 2019/09/29 08:24 來源:溫州日報甌網 編輯:王一川 瀏覽:6064
  • 大羅山 古道 摩崖
    這年的冬至恰逢周末,我帶著惟妙沿大羅山古道,從大茶山一直徒步到龍崗寺。我們父女拾階而上,古道旁的溪水依然如秋。昨日一夜風雨,清晨的天空微微放晴,陽光柔軟到醉人。靜靜走過老屋,慢慢讀懂它的深邃,仿佛感覺到,一種站在哲學高度裡的生活幻想。
  • 深藏在大羅山中的億年龍脊
    很久很久以前,觀世音菩薩欲在大羅山開場講經。菩薩掐指一算,得知那日恰逢颱風來襲,遂去找東海龍王幫忙,龍王自然應下。龍三太子得此消息,急忙趕至大羅山。開場是日,大羅山風和日麗,萬裡無雲。觀音菩薩身坐觀音蓮,眾路仙徒恭敬圍繞,聆聽宣說大慈悲法。
  • 【山也行戶外】大羅山,一個讓你去了還想再去的戶外勝地
    大羅山擁有豐富的生態資源、自然資源、旅遊資源和歷史文化資源,有自然、人文景點500多處,分屬仙巖、瑤溪兩個省級風景名勝區和茶山、天柱兩個市級風景名勝區。大羅山神奇之處是其他大山所無法擁有的,奇石、秀水、清池、峽谷、天梯、長渠、雙塔、幽洞、尖峰、飛瀑、花木等集於一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