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剛剛被收購的「摩拜」又有了新的動向,準備開始推出共享電動車的業務了, 此時的「摩拜」顯然是有錢任性,共享電動車裡面「坑」很多,這次「摩拜」又給我們帶來什麼驚喜呢,想要推動共享電動車難度不小啊。
摩拜共享電動車
用過「摩拜單車」的小夥伴應該很清楚其單車的質量,雖然押金要比別人家的要高,但是騎行時舒適度還是可以的,「摩拜」的共享電動車肯定也想走的這種路線,但是這樣一來,車輛價格就不會便宜了。
摩拜單車
「摩拜」的共享電動車是由「新特汽車」製造,車輛內部的配備很到位,筆者看重的續航也比較理想,能達到 350 公裡,而且還有快充模式,充電 40 分鐘能行駛 200 公裡,還能刷臉認證。如果這些參數沒有水份的話,還是挺吸引人的。
摩拜共享電動車內部
「摩拜」想要推出共享電動車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也有別的競爭對手在進行共享電動車的業務,依然沒有擺脫虧損的局面。「摩拜」要想在共享電動車裡面有所作為難度一樣很大,這不是僅僅有錢就可以解決的。
共享電動車遇到的問題
首先,共享電動車的車輛成本很高,不可能像原來的「摩拜單車」一樣大面積的鋪車;其次,既然是電動車,就要解決充電的問題,所以要麼是建充電樁,要麼是更換電池,這兩種方案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去維護;最後還要去尋找市場空間,很多人都有了私家車,用這種共享單車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可能就是偶爾才會有需求,屬於低頻次的消費,形成不了規模。
共享電動車需要專門維護電池
共享電動車這裡面的「水」太深了,行業標準是空白,用戶使用習慣也未知,「摩拜」即使再怎麼有錢,蹚進這趟渾水,怕是沒有什麼好結果。當然,也不排除「摩拜」利用這次事件進行營銷,沛公之意不在酒,我們看它後續的動作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