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愛河畔的「玫瑰聖母教堂」,清同治皇帝恩準的教堂

2020-12-13 懶遊的故事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在高雄停留的時間最多了。後面會專門寫一下高雄包括墾丁的旅遊攻略和大家分享,今天我們去愛河畔,觀賞一下被譽為臺灣宗教百景的高雄玫瑰聖母教堂。

高雄玫瑰聖母堂

玫瑰聖母堂為天主教會在臺灣開教建立的第一座教堂和亞洲3大聖堂之一,也是近代臺灣天主教會發源地,後陸續被指定為主教座堂、宗座聖殿。哥德式與羅馬式參天聳立的尖塔、拱形窗欞與玫瑰花窗,優美而華麗的風格,在現代都市化建築中更顯別致,被公認為臺灣最富裝飾藝術的天主教堂。百多年來聖堂為臺灣南部教徒的信仰中心,不論在宗教地位或建築的藝術價值上,都佔有極重要的地位。

玫瑰聖母聖殿主座教堂簡稱玫瑰堂或前金天主堂,清鹹豐8年(公元1858年)清廷籤訂天津條約後禁教解除,西班牙道明會神父郭德剛和洪保祿到臺灣傳教,和4位中國籍傳教員在高雄前金靠海區域教堂現址購置土地,以稻杆、茅草簡單搭蓋臨時傳教所,後幾年又以土角磚、西洋磚、咾咕石及三合土改建,清同治2年(公元1863年)完工後,自西班牙迎奉聖母像供奉,更名為玫瑰聖母堂。

隱隱約約聽到裡面的聲音

教堂在日治時期昭和3至6年(公元1928-931年)間重建,並為臺灣主教座堂。民國37年(公元1948年)起陸續被指定為主教座堂、宗座聖殿,期間歷經各種大小規模整修,民國84年(公元1995)再度重修,內部木構造則改以鋼材,建築造型彷造歐洲哥德式教堂風格,並溷合部分羅馬風格,整體呈現厚重及向上垂直發展的線條。民國87年(公元1998年)舉行落成典禮及冊封聖殿晉升隆重大典。民國90年(公元2001年)列入高雄歷史建築10景,並獲選為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票選第一名。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文中一位叫做「郭德剛」的西班牙神父,與我們深愛的「郭德綱」一字之差,難道叫「郭德綱」的在各個領域各個時代都這麼優秀嗎?

禮儀進行中暫停參觀

裡面傳來高昂的英文宣讀聖經聲,很有儀式感,莊嚴肅穆。這裡的管理比較嚴,我剛進了大院門,就被攔了下來。好吧,支持管理員的工作。可是在我拍攝教堂外觀時,又有人進了大門,進入了教堂。我不知道管理員如何區分是教徒彌撒,還是遊客呢?

在彌撒時間,以服務教友為主,非教友則可於彌撒前後自由參觀教堂。因為志工人力有限,參訪前最好先接洽,並注意服裝整齊與參觀禮儀,遵循導覽路線,堂內空間未經申請同意不得拍照。若婚禮希望神父主持,也可提出申請。

門廊上的「奉旨」石碑,

懸掛於聖堂正立面圓拱門拱心石上端的「奉旨」石碑,為同治13年(公元1874年)由屏東萬金本堂神父,託欽差大臣沉葆楨(公元1820年-1879年)向同治皇帝奏準自由傳教,奉旨照準後,由沉葆楨親筆以剞石「奉旨」兩塊,另一塊置於萬金本堂,從此官兵路過必下馬行禮。石碑左右兩側還各有教宗方濟各、樞機主教的牧徽。昭和3(公元1928年)聖堂重建時,曾一度下落不明,民國61年(公元1972年)教友捐建聖堂外的聖母亭,挖掘地基時,無意間讓埋藏地底的石碑又重見天日。

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今日樣貌,為民國17年(公元1928年)李安斯神父擔任本堂時開始重建。採用文藝復興式風格,呈現哥德式與羅馬式的尖塔建築,教堂正面為高聳尖塔,兩旁還有小型衛塔,整體呈現厚重以及向上垂直發展的視覺線條。

彌撒時間

教堂每周日早上06:00至下午05:00為彌撒時間,禁止遊客入內。如遇開放時間進入參觀,也禁止在教堂內拍照。

玫瑰教堂簡介

簡介中介紹,高雄玫瑰聖母教堂是臺灣宗教百景之一,本教堂是臺灣最富裝飾藝術的古蹟教堂,為近代天主教的發源地。「臺灣宗教百景」是由民眾票選出的100個宗教古蹟、節慶或地標,不管是臺北保安宮,或是位於高雄愛河畔的天主教玫瑰聖母堂,都是遠近馳名的宗教景點。臺灣擁有豐富多元的宗教文化,按照「臺灣宗教文化地圖」,就能輕鬆搜尋附近的宗教景點,領略宗教文化深度之美。

這是玫瑰教堂內部禁止拍照的通知

自2017年12月14日始,教堂內部禁止拍照。特殊情況,需按規定進行申請。想來,教堂方飽受婚紗攝影的和遊客們困擾,不得已而為之。

玫瑰教堂

門口需要簡單登記,與工作人員隨意地聊了幾句,倒是很和善的。

教堂內

這裡是禁止照相的,當日,教堂裡有5、6位遊客,其中幾位是歐美遊客。大家好像心照不宣,面對著裝飾精美、美輪美奐的教堂內部,大家都想照張相,留下這美好的瞬間。我們都偷偷摸摸地拿出手機,裝作很隨意的樣子,偷偷拍照。

其實,管理者早就看出我們的企圖,只要我們不出格,也就懶得幹涉,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罷了。遊客多的時候,這幾位管理者無法有效管理照相的,只能憑自覺了。真是希望禁止照相的規定,更加人性化一些,比如禁止閃光燈和三腳架,小相機和手機可以照相,別喧譁和打擾其他人就好了。

堂內聖體龕用來存放基督聖體,供教友朝拜及為病人送聖體。堂內聖體龕原為高雄燕巢聖堂所有,民國63年(公元1974年)由何振華神父轉贈,重量達上百公斤,金碧輝煌燦爛奪目。

玫瑰教堂

聖殿內部於民國84年(公元1995年)重修,木構造改以鋼材,以7對柱子分成中殿及兩側通廊,通廊上面設計夾層,夾層及天花板以交叉拱筋構成,天花板上圓拱形裝飾線條層次分明,中央的聖壇則以八角環形處理。

教堂內部天花板以圓拱形裝飾,彷若進入西洋電影裡最常見的歐洲式天主教堂,使人有肅穆安靜的感覺。

祭臺是向天主獻祭舉行彌撒之處。祭臺代表基督,凡聖殿依照教會禮典規定,祭臺需是高級石材,此處祭臺以整塊希臘銀狐原石切割,分成桌面、桌身、石柱、底座4部分。祭臺正中央所供奉的玫瑰聖母像,為清同治2年(公元1863年)興建聖殿時,自西班牙玫瑰省恭請來臺,至今已有140年以上的歷史。

教堂內部以七對柱子分成中殿及兩側通廊,通廊之上還有夾層,而兩側夾層及天花板以交叉拱筋構成,聖壇則以八角環形處理。

色彩斑斕的玻璃窗透著一束束陽光,每一個虔誠,每一種美麗,都在這裡融在一起。

玫瑰教堂

玫瑰聖母堂,一個讓人寧靜和寄託的地方,不論你有沒有宗教信仰,都可以來這裡尋一刻平靜,不過前來朝聖前要注意一下彌撒時間。公交線路到達:

1、搭市公車南(北)、2、11、33、50路,可抵達玫瑰堂。2、高雄火車站前搭市公車2路在高雄女中站下車,沿五福三路步行即抵。3、高雄小港機場可搭至市區專車,在中山路及五福路口改搭市公車33、50。4、高雄客運:24號、601號、608號。

我最推薦騎行,這才是了解一座城市的最佳打開方式。

夜色中的玫瑰教堂

多年前,我曾跟團8天環島遊,印象早已淡忘,只記得忙忙叨叨的。對高雄的印象就是夜遊坐船愛河,別的並沒有印象。今天故地重遊時,卻發現了自由行的樂趣。高雄城市並不大,捷運比較發達,都哪裡都很方便,或者租一輛自行車,或者乾脆徒步,都會領略不一樣的高雄。隨意地逛一逛,在愛河邊散散步,去博物館逗留半天,去誠品書店看本書等等,都是很奇妙的旅程。

高雄的旅行在繼續,請關注。

相關焦點

  • 春節裡高雄愛河畔的高顏值,愛河你就要這麼玩
    陽光明媚的日子裡,一定要來愛河畔轉一轉。愛河絕不只是旅行團組織的夜晚船遊,周邊有很多好玩的地方。高雄橋頭對面就是著名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創始於1859年(清鹹豐九年),為天主教會在臺灣重新開教以來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近代臺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2001年在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票選中榮獲全臺灣第一。
  • 組圖:探訪高雄玫瑰聖母堂 珍藏清同治御賜奉旨碑
    高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中評社 周敏煌攝)   人民網10月30日電 據中評社報導,臺灣最大主教座堂,位於高雄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現在是臺灣非常受歡迎的婚紗拍攝景點,同時也是陸客經常造訪的熱門景點之一,每天平均有2團來參訪,自由行的旅客也不在少數。   距離愛河不遠,這座位於五福三路與市中一路交會處的天主教堂,一百多年來,是無數南部民眾的信仰憑藉。
  • 臺灣高雄的「代天宮」,熱鬧的夜市竟在寺廟裡
    繼續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我們繼續在高雄閒逛。高雄不大,出行遊玩主要是坐捷運(也就是地鐵)。話說從高雄西子灣捷運站出來,就看到對面的巨幅標語,代天宮?不知道是什麼所在。這幅標語有兩個詞不太懂,「哈瑪星」和「代天宮」是什麼呢?有些好奇。
  • 高雄不可錯過的景點:156年歷史玫瑰聖母聖殿教堂
    高雄市前金區的玫瑰聖母聖殿教堂,今年將歡慶建堂第156年,教堂鄰近愛河,是遊客喜愛的免費景點之一。(臺灣《聯合報》/陳宏睿 攝) 中新網8月25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臺灣高雄市愛河沿線的夜色搭配兩岸霓虹燈光,映襯愛河之美,是許多觀光客到訪高雄,不得錯過的景點。走訪愛河,一定不能錯過位於愛河旁五福三路的「天主教玫瑰聖母聖殿教堂」,遊客不論是白天或夜晚到訪,都能欣賞到今年已有156年歷史的教堂的精緻建築結構。
  • 高雄玫瑰聖母堂,臺灣最大的天主教堂
    玫瑰聖母堂位於高雄五福三路與市中一路交會處,緊鄰愛河畔,是高雄市最具歐式風格的老建築,玫瑰聖母堂是天主教在臺灣的第一座教堂,是臺灣南部信奉天主教民眾的信仰中心
  • 韓國瑜市長明日就職典禮的地方,高雄愛河畔的「鰲躍龍翔」
    接著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我在高雄。這一日,就到愛河畔走一走。參觀完愛河畔的玫瑰聖母大教堂,就走到了愛河的高雄橋旁。臺灣愛河發源於高雄縣仁武鄉,流經高雄市區,為高雄主要河川之一,全長約16.4公裡,猶如城市的母親之河。
  • 漫步臺灣高雄街頭,最愛小巷子裡的煙火氣
    繼續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我在高雄。接上文,欣賞了被譽為最貼近自然的高雄捷運中央公園站後,信步走向高雄文學館。從高雄文學館出來,沒多遠就走到了愛河畔,這裡有座外形漂亮的玫瑰聖母聖殿主教座堂,簡稱玫瑰堂。這座天主教教堂,創始於1859年(清鹹豐九年),為天主教會在臺灣重新開教以來建立的第一座教堂,也是近代臺灣天主教會的發源地,現在為天主教高雄教區之主教座堂。2001年在臺灣歷史建築百景票選中榮獲全臺灣第一。
  • 夜晚的高雄也很美!
    「那歡迎你們來到臺灣啊~在這邊開心嗎?」我與朋友皆笑意盈盈,「開心。不過我們從那邊走過來的時候,有看到一個車站,像是去駁二的,上面有工作人員,你們可以去問問。」「好啊,謝謝你們,祝你們玩的開心~」大叔爽朗的說。「嗯嗯好,你們也是,再見。」
  • 媒體調查臺灣十大最想去教堂 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奪冠
    (圖片來源:臺灣東森旅遊雲)    網友票選最想去的教堂第二名是臺南北門的水晶教堂,仿關島海之教會St. Laguna Chapel的臺南白色水晶教堂,是臺灣第一個公家機關設計以「婚紗攝影」為主題的白色水晶教堂,於2014年10月下旬完工。
  • 臺灣妹子說,在高雄騎車不能錯過這5件事
    沿途會先經過彩虹教堂,隨後才會抵達貝殼博物館與黃金海韻·海珍珠。彩虹教堂其實是由幾間知名的婚紗業從業者向政府租地,共同打造的「迷你」景點。因此嚴禁其他同業在此做外景拍攝地,只開放給一般民眾拍照,強烈建議不要午後2:00-3:00來訪,因為會背光。
  • 高雄愛情產業鏈啟動了! 愛河畔市集、夢時代粉紅派對
    記者謝梅芬/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落實高雄市長韓國瑜選前政見推動高雄愛情產業鏈,高雄市府農業局將於周末(3月23日到3月24日)推出愛情產業鏈系列活動,在愛河畔舉辦「春日野餐食物戀」星空電影院野餐市集,以高雄在地食材最鮮、最直送的農產市集,邀民眾來前往愛河畔與農民交陪,感受愛河畔輕鬆歡樂的野餐氛圍。
  • 高雄愛河畔的228公園,講述半個多世紀前的臺灣往事
    在高雄的倒數第二天,也是懶得做攻略了,看到住處距離愛河不遠,今天沿著愛河徒步吧。其實我在多年前跟團來過臺灣,由於是單位集體出遊,老闆天天帶著我們喝大酒,每天都在迷迷糊糊中度過,對高雄的僅有印象就是愛河夜遊船,兩岸美輪美奐,其他就再無印象了。
  • 憶臺灣 • 掀開高雄的面紗(上篇)
    高雄,古稱打狗港。(對,你沒有看錯,就是打狗棒的打,打狗棒的狗。)其語源為該地臺灣原住民平埔族西拉雅族的分支馬卡道族〈Makatao〉的稱呼「takao」,後漢人譯為「打狗」。在日治時期因「打狗」,和日文「高雄」的發音相近,而臺灣總督府覺得此名不雅,故改名為「高雄」。
  • 臺灣高雄鹽埕高雄愛河,夢幻水波的河岸風光
    導語:臺灣高雄鹽埕高雄愛河,夢幻水波的河岸風光大家好,我是本文旅行小編,每天為大家帶來最新旅遊資訊,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如果大家喜歡的話,請多多支持小編哦。愛河畔周邊的大樓打起燈光這美景不輸給國外的萊茵河。高雄連日豪雨不斷,晚上趁著雨勢漸歇時跑來愛河畔拍照,下完雨空氣特別乾淨,天空的流雲也飄的特別快,拍攝起來的畫面格外乾淨。愛河對於生長在臺灣的人來說並不陌生,尤其是高雄人與愛河的生活則是息息相關。這條以愛為名的河川,貫穿了高雄縣市,就要以雨天的角度,來看愛河。
  • 臺灣高雄:一座有溫度的浪漫城市
    位於南臺灣的高雄,是一個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利用春節假期走訪高雄具有特色的景點,不管是山、海、河、港等風景,或者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
  • 臺灣高雄:一座有溫度的浪漫城市(圖)
    位於南臺灣的高雄,是一個一年四季都非常適合旅遊的城市,利用春節假期走訪高雄具有特色的景點,不管是山、海、河、港等風景,或者是充滿異國風情的建築,都能體驗到不同的旅途感動,來一場有溫度的城市旅遊吧!旗後燈塔巴洛克建築
  • 「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臺灣高雄「走春」見聞
    新華社高雄2月10日電(記者章利新 劉斐)「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臺灣詩人余光中先生的詩句早已成為高雄的「名片」,今年春節假期裡,源源不斷的「走春」人潮,讓高雄的這個「春天」閃耀著特別的「光和熱」。圖為2月10日在高雄愛河畔拍攝的燈會現場。
  • 高雄金銀河燈會今晚開幕,就在美麗的愛河畔,跟我搶先看
    我在高雄過大年。今天天氣不錯,趕緊去愛河畔去看看,一年一度的春節燈會即將在愛河畔上演,從2月9日一直到2月20日,連續12天。今天咱們白天搶先看燈會,別有風味。愛河畔的高雄橋,就是今年燈會的起點,也是主會場。高雄橋頭有個燈會的導覽展示板,特別詳細地把會場、活動安排介紹了,一目了然,看來,燈會組織有序,讓人期待。準備工作一切就緒了,白天裡已經有工作人員在現場了。
  • 同治皇帝什麼事情都沒幹 憑什麼創造了同治中興?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正是有了同治中興,才使得清朝能夠苟延殘喘半個世紀,拖到20世紀才宣告壽終正寢。 然而,同治中興與同治皇帝關係並不大。
  • 同治皇帝為何只活了19歲,看完這些就明白了
    今天我們就要說一下同治皇帝,同治皇帝在只有六歲的時候就登上了皇位,史學家對於同治皇帝還是比較同情的,因為同治皇帝幼年喪父,還和母親的關係不太好,婚姻也不太順利以及英年早逝。如此看來同治皇帝確實是挺不幸的,不過其中的英年早逝仿佛是他自己咎由自取,接下來我們就詳細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