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雄的「代天宮」,熱鬧的夜市竟在寺廟裡

2020-12-11 懶遊的故事

繼續分享我的臺灣自由行,今天我們繼續在高雄閒逛。

高雄不大,出行遊玩主要是坐捷運(也就是地鐵)。話說從高雄西子灣捷運站出來,就看到對面的巨幅標語,代天宮?不知道是什麼所在。

這幅標語有兩個詞不太懂,「哈瑪星」和「代天宮」是什麼呢?有些好奇。在臺灣總會有這樣的迷惑,對於吃的,對於一些人文宗教等,充滿了好奇。過後想來,無非是我們大中國的南北差異罷了,這也許就是旅行真正的魅力吧。

出了地鐵口,沿鼓山區鼓波街走上幾百米就到了代天宮的路口。其實這裡並不偏僻,這裡算是高雄景點的密集區域,可以觀賞遊玩的地方太多了,旗津島、西子灣、國立中山大學、打狗領事館、臺灣鐵道故事館和駁二藝術特區等,都在這附近,步行或騎行遊覽都可以了。

代天宮大門,古色古香。其實,代天宮在我們的眼裡,他並沒有太悠久的歷史。高雄哈瑪星代天宮廟宇興建於民國40年,也就是1951年,整個後殿、牌樓和龍鳳樓一直到1980年才陸續完工,歷史文物館成立於2015年。

代天宮牌樓前神氣的小獅子。

說下「哈瑪星」吧,這個名字很奇怪。哈瑪星在日治時期是重要的行政區之一,為高雄港起源地,當時有兩條濱海鐵路通往商港、漁港等地,繁榮的街道帶動周邊的經濟,當時稱這裡為「濱線Hamasen」,日語發音被當地居民以中文念為「哈瑪星」,就這樣沿用至今。

牌樓旁的另一隻獨角神獸。

在前文的後臺評論中,有網友犀利評論,說文章「媚日」。這裡簡單說一下,臺灣經歷了50年的日據時期,清朝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之後,1895年至1945年之間,臺灣被日本帝國殖民統治的時期,又稱為日據時代或日本殖民統治時期。50年的殖民統治,給臺灣打下了很多烙印,後文慢慢說吧。

哈瑪星原為高雄政經中心,更是高雄港現代化發展的起源地,曾是當地最繁榮的地區,但由於市中心東移,因而慢慢沒落,近年來則朝著觀光等方向發展。

高雄代天宮俗稱「哈瑪星大廟」,建於公元1950年代,曾是高雄市第一個市役所,是戰後初期的典型臺灣廟宇型式,本體為傳統閩式格局,採歇山重簷樣式,格局嚴謹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如今不僅是社區居民的信仰中心,在廟前的廣場更是居民活動聚集的地方。

代天宮為典型臺灣式廟宇,主祀五府千歲。廟體為傳統閩式格局,包括三川五門、前拜殿、正殿、後殿、左右護龍等,廟內裝飾有名家匠師的浮雕、泥塑、山水壁畫等。

寺廟裡面處處可見精美的雕刻。代天宮興建期間,聘請了多位「薪傳獎」之文化裝飾藝術創作者,包括潘麗水、潘嶽雄、葉經義等多位大師,賦予了代天宮藝術的生命。

大殿裡很是熱鬧,好多人在排隊,等待著法師們的祛病祈福。很多人手上拿著一些衣物,我好奇地詢問起來,一位法師淡淡地說,病人臥床或行動不便,家屬把病人的衣物拿過來,一樣可以的。

對臺灣寺廟的印象,和我們大不同,感覺老百姓對寺廟很是親近,寺廟也是敞開懷抱歡迎大家,寺廟早已融入到臺灣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這是大殿側門的門神畫像,被玻璃罩妥善保護起來了。這些代天宮栩栩如生的門神,就是由民間彩繪大師潘麗水在1974年繪製的。潘麗水(1914年─1995年),臺灣臺南市人,知名廟宇畫師,人稱「麗水師」。曾入選第二屆臺灣日治時代「臺灣美展」、與中華民國教育部民族藝師薪傳獎。

上圖的慈眉善目的門神,還真不是我心目那種的門神,這位才符合我的標準。這裡一共繪有8位門神,各具特色,形神兼備。

代天宮門前精美的石雕的作者,是來自於臺北協成石店的張木成大師。

大殿的右側的小二樓上,是代天宮歷史文物館。

這裡介紹了代天宮的歷史,有很多珍貴的歷史文物。

展廳裡,更像是一個民俗博物館。代天宮雖然年代並不久遠,但這裡收集很多的文物,這樣的傳承做的非常好。

代天宮是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及集會場所,平日香客雲集。廟前廣場設有諸多攤位,小吃口味眾多。這又是刷新我的三觀,每到周末或者夜市時間,這裡一掃佛家清淨,瞬間變成了鬧市,且毫無違和感。

最有意思的是,周末的代天宮的大殿前,還有人正在獻唱一曲,觀眾寥寥,真是新奇啊。

夜市時間開始了,我選擇了這家最紅火的攤子,嘗一碗麵線羹和烤黑輪吧。聽說這裡的小吃夜市在高雄還很有名氣,常常吸引許多饕客聞香而來。

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呈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就著油條跟馬蹄酥吃。

我是第一次吃這個面線羹,叫做面線糊也可以,味道鮮美,清甜爽滑,讓我一下子就愛上它了。自此,我就瘋狂地喜歡上了面線糊,走到哪裡吃到哪裡,返程回到福建泉州時,又美美地吃了幾次,欲罷不能了。

烤黑輪,酥酥脆脆的,口感不錯。高雄市區並不大,兩條捷運線加上一條環形輕軌,交通很順暢。這裡也是高雄文化公車的一個站點,遊客並不多。

下文,我們接著逛高雄,好玩新奇的地方還有不少呢。待續。臺灣高雄愛河畔的「玫瑰聖母教堂」,清同治皇帝恩準的教堂

相關焦點

  • 高雄夜市吃貨的世界
    ,我們來到了高雄有名的夜市,這裡由一家家小吃店組成,可熱鬧了!高雄夜市讓我開心        海鈞圍棋微信平臺1月30日高雄電(特約小記者 錢藝尹)今晚,我根本就沒有吃晚飯,直接到夜市吃晚飯。       之前我去過臺中的夜巿,在那裡,我找了很久都沒有找到吃晚飯的地方,隨便吃一碗麵,就回旅館了。
  • 臺灣高雄夜市遊記
    分享一篇在高雄夜市的遊記,圖文都是自己原創的,覺得可以記得在底部點讚,覺得有待完善也可留言點評喲。高雄夜市遊記作者:龔凱東我去的是高雄市的六合夜市,六合夜市距高雄火車站約十幾分鐘路程,沿中山路直行後右轉至六合路即可到達。
  • 高雄夜市裡的推薦美食
    【高雄夜市】夜市是臺灣飲食集中體現的一大特色,南臺灣的高雄自然也有著自己獨特的夜市文化。與臺灣其他城市的夜市相比,由於高雄是個海港城市,海鮮就成了一大主角,各種海鮮燒烤、海鮮粥、魚丸湯等在高雄的夜市隨處可見。
  • 夜市裡的臺灣味道(看臺灣)
    遊客在高雄逢甲夜市購買海鮮。   「臺灣的夜市是個讓人開心的地方,既有吃的也有玩的。在我們那邊,只有過節的時候才有這麼熱鬧。」荷蘭姑娘珊娜說。   澳大利亞小夥威廉姆喜歡在夜市裡逛,「夜市裡有我最喜歡臺灣的兩樣東西,就是食物和人。小吃很有特色,攤主們都非常熱情,大家都很開心。」   臺灣的夜市之多,全球知名。
  • 逛六合夜市,品高雄美食
    來高雄前,早聞六合夜市的名氣,此次到了高雄,六合夜市是自然不容放過的。
  • 「老舊」的臺灣,在高雄六合夜市裡,10元新臺幣的故事
    這幾天,臺灣省是熱點,那咱也說說臺灣省。這幾年,自由行去了臺灣三次,只能說多少了解一點寶島臺灣吧。在高雄的一件小事,時常會在腦海中跳出,總有一絲絲的暖意。到底什麼事?咱慢慢聊。把時間拉回一年前,那是一次獨自的旅行,在環島旅行後準備從高雄返回廈門,住在了高雄六合夜市的旁邊。六合夜市位於高雄市,距離捷運(地鐵)美麗島站很近。六合夜市的前身為大港埔夜市,興起於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這樣算下來,六合夜市已有七十多年的歷史了,每天傍晚六時至清晨二時規劃六合夜市為行人徒步區。
  • 在高雄交換的日子:用晴天換取照片
    在武德殿小玩一刻後,我們踩著腳踏車去代天宮,之前在百度百科上查不到關於代天宮的資料,到了才發現這是一處集宗教與藝術於一身的寺廟建築,彩繪、紙雕、石雕和木雕作品在這裡都可以看到,廟內香火鼎盛,前來拜佛的人絡繹不絕,和大陸菜市場般的寺廟不同,在代天宮進香的人們都很安靜,想到來臺前讀的那本《我們臺灣這些年》,裡面講到臺灣民眾對神佛的敬重,通過信仰去緩解自己,強調人心向善。
  • 臺灣高雄曾經最紅的夜市 , 還能撐多久 ?
    六合夜市許多攤位都有前總統馬英九的簽名六合夜市具有70年歷史,是南臺灣最具代表性的觀光景點,因為疫情衝擊,高雄六合夜市攤商生意不到全盛時期的1成,不僅空攤位越來越多,據港媒《中評社》記者實際走訪高雄發現,因疫情衝擊加上蔡政府上任後兩岸關係急遽惡化,大量遊客中斷來臺,在雙重衝擊下,高雄的各大夜市人潮可說是呈直線驟降,其中在臺灣較具知名度、全長380公尺長的、可以開展175個攤位的六合夜市,但現今卻僅剩80個攤位運營,若在平日,人潮稀稀落落更顯冷清。
  • 臺灣高雄夜市小吃亮相北京
    本報訊(記者範俊生)蚵仔煎、原住民烤肉、香蕉榴槤酥、海螺肉串……色香味俱全的臺灣高雄地道夜市小吃亮相北京。「高雄特色周·六合夜市在豐臺」活動日前在豐臺萬豐小吃城舉辦,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戴均良到現場檢查指導工作。  此次來京參展的33個小吃商戶均來自高雄六合夜市,帶來的都是原汁原味的臺灣小吃,不少人都是第一次來京。
  • 臺灣高雄夜市小吃進駐北京
    原標題:臺灣高雄夜市小吃進駐北京  中新社北京7月14日電 (陳詠姿 楊程晨)名列臺灣十大夜市之一的高雄六合夜市14日起進駐北京,包括廟口小吃、六合阿峰哥、慧姐芋圓、臺南擔仔麵在內的9家商戶跨海設攤。  當日,入駐啟動儀式在北京市豐臺區萬豐小吃城舉行。六合夜市與萬豐小吃自2016年籤署深度合作協議書,「高雄六合夜市走進豐臺」活動已是第二次舉辦。
  • 臺灣高雄夜市小吃亮相北京豐臺
    原標題:臺灣高雄夜市小吃亮相北京   本報訊(記者 範俊生)蚵仔煎、原住民烤肉、香蕉榴槤酥、海螺肉串……色香味俱全的臺灣高雄地道夜市小吃亮相北京。「高雄特色周·六合夜市在豐臺」活動日前在豐臺萬豐小吃城舉辦,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戴均良到現場檢查指導工作。
  • 臺灣高雄的瑞豐夜市,本地人愛去的高人氣夜市
    在臺灣高雄,大家都對「六合夜市」比較熟悉,其實,高雄還有個規模更大的「瑞豐夜市」。如果說,六合夜市偏向面向遊客的話,瑞豐夜市更像是本地人的樂園。
  • 「臺灣美食秘笈二」高雄夜市怎麼吃
  • 有一種幸福叫做在路上 【臺灣高雄】景點及夜市介紹
    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當時的知縣曹瑾與鄉紳鄭蘭等人,對蓮池潭在加以擴建,並開闢圳路引潭水灌溉四周的農田千餘甲,使興隆裡成為豐衣足食的富裕之城。鳳山縣誌載:「蓮池潭,在縣城興隆裡北門外,潭修日廣,荷花滿沼,香聞數裡,今為文廟泮池。」鳳山縣採訪冊則記載:「蓮花潭,舊志作蓮池潭,俗稱蓮陂潭,在興隆裡,縣西北十五裡,周十裡許,中有活泉,為聖廟泮池;每逢荷花盛開,香聞數裡,昔人目為八景之一。」
  • 臺灣印象(六)高雄六合夜市
       俗語說「民以食為天」,臺灣是一個移民的地區,有大陸各地、客家、亞洲各地及原居民集聚,飲食各有特點,高雄六合路開闢的六合夜市,集中的反映了臺灣的飲食文化,其前身為大港埔夜市,原本為聚集於臺灣高雄市區大港埔空地上的小吃攤,興起於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名列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
  • 臺灣夜市表面觀
    原標題:臺灣夜市表面觀    夜市在我們這裡,好像算不了什麼,在大陸各地,特別沿海城市是最普通普通不過了,但在「臺灣遊」當中就作為一項旅遊的內容,入鄉隨俗,也去看看什麼士林夜市、桃源夜市、高雄夜市,雖各有千秋,但也有共同特色。不過,還是讓大家自己逛逛,看看和內地的夜市有什麼不同吧。
  • 春節去臺灣旅行吧,不為別的就為了吃,光高雄就有五十多條的夜市
    臺灣有很多的夜市,真的可以每天晚上逛上一條,各種的吃喝玩樂,還不重樣,每個夜市都有自己的特色。單單高雄就有大大小小55個夜市,可見夜市和居民的關係多麼密不可分,我從高雄入圍的47個夜市裡選出了5個熱門的夜市,推薦給你們!1、六合夜市:六合夜市每天都會開,它已經有70多年的歷史了。
  • 臺灣十大夜市
    無論臺北、臺中、臺南甚至是臺東,由北部到南部,臺灣每個城市幾乎都有紅火的夜市,那無疑是臺灣文化的縮影,在夜市中不但供應各式小吃,還有各樣珍奇貨品,如衣服、書包、鞋子、工藝品、鐵器,還有一些小遊戲等,總之,在那裡你能找到濃鬱的地方特色與地道的鄉土原味,真切地融入到普通的臺灣社會中。 臺灣夜市是臺灣草根飲食文化的薈萃地。若想多快好省地瀏覽臺灣美食,夜市是必修的一門功課。
  • 「臺灣見聞」之高雄六合夜市,與「馬英九」合個影
    六合夜市位於高雄市,距離捷運美麗島站很近。六合夜市的前身為大港埔夜市,原本為聚集於臺灣高雄市區大港埔空地上的小吃攤,興起於1940年代末期至1950年代初期,名列高雄最具代表性的夜市。高雄市政府於1987年起,每天傍晚六時至清晨二時規劃六合夜市為行人徒步區,從此六合夜市開始邁入國際知名的觀光夜市。六合夜市全長380米,共設有170個攤位,大多以小吃、娛樂遊戲為主,其他諸如衣服攤、雜貨攤等並不多見。最特殊的景觀是招牌林立的牛排店,大大小小十多家,主要賣點是平價、家庭式的牛排套餐。
  • 環球美食攻略第一季之臺灣夜市篇—高雄六合夜市
    不到六合夜市,不算真正到過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