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數據」滲入美國百姓日常生活

2020-12-16 中國經濟網

  在美國,從政府頒布的社會安全號、私營部門管理的個人信用記錄,到網際網路企業對於公開數據的應用,「大數據」已經滲透到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美國個人信用記錄是美國人經濟生活的「生命線」,小到開銀行帳戶、辦手機卡,大到買保險、貸款買房買車,甚至找工作、婚戀交友,都離不開個人信用記錄。然而,個人信用記錄只是美國「大數據」的一部分。如果要說個人信息數據最重要的一環,那還得從社會安全號——即美國人的「身份證號」說起。

  在美國,幾乎每一位合法居民都對應著一組9位數的社會安全號(社安號)。這組由美國社會安全管理局(社安局)統一分配的號碼,與美國居民的社會福利和稅收緊密相關,同時也逐漸運用到醫療、租房、貸款和辦理信用卡等日常生活中,成為美國居民事實上的「身份證號」。(與我國的身份證不同,印有社安號的社安卡上並沒有個人照片,也不能作為實際的身份證使用。一般而言,美國居民使用的「身份證」是各州頒布的駕照。)

  作為羅斯福新政社會安全計劃的一部分,美國的第一組社安號於1936年發布。美國政府建立社安號體系的初衷是記錄居民的薪資水平,看其是否有資格獲得社會福利保障。在社安號創立之初,社安局曾明令禁止該號作為身份證明來使用,直到1972年才取消這一規定。

  隨著社安號覆蓋人群日益廣泛,美國國會在上世紀60年代批准將社安號當作納稅人識別號來使用,自此社安號兼有稅號的功能。相應地,美國的稅收部門要求所有僱主必須取得員工的社安號,以方便繳納個人所得稅。僱主在法律上也有權拒絕僱傭沒有社安號的人。

  隨後,美國的銀行、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的介入進一步擴大了社安號的應用範圍。這些機構將用戶的社安號作為身份識別號錄入系統,社安號由此成為查閱個人信用記錄的關鍵信息索引。

  時至今日,社安號已成為美國適用範圍最廣的編碼體系。美國公民在出生之日即可辦理社安號,其他永久居民和臨時居民也可以憑此號在美國境內工作、納稅和生活。截至2011年,美國社安局已發放超過4.53億個社安號,每年約發放550萬個。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數據的爆發式增長,坐擁海量用戶數據的美國網際網路企業也開始了越來越多的大數據應用。它們一方面通過收集、存儲並分析用戶數據,得出信息間的關聯性,用於歸納並預測用戶習慣、消費趨勢等等,來制定商業決策;另一方面則推出大數據相關的產品和服務,為各領域應用大數據提供工具和解決方案。

  以美國網際網路巨頭谷歌為例,近些年穀歌在公共醫療等領域的大數據應用頗為搶眼。2009年,在甲型H1N1流感在美國爆發前幾周,美國公共衛生部門尚未公布流感數據,谷歌便宣布通過分析用戶的搜索記錄觀測到了流感的傳播,並準確預測了在各個州的傳播情況。

  據了解,谷歌把5000萬條美國人最頻繁檢索的詞條和美國疾控中心在2003年至2008年間季節性流感傳播時期的數據進行了比較,希望通過分析人們的搜索記錄來判斷這些人是否患上了流感。為了測試這些檢索詞條,谷歌總共處理了4.5億個不同的數學模型。在將預測與2007年、2008年美國疾控中心記錄的實際流感病例進行對比後,谷歌發現,當將他們所篩選的45條檢索詞條組合用於一個特定的數學模型後,他們的預測與官方數據的相關性高達97%。就這樣,在甲型H1N1流感爆發時,與滯後的官方數據相比,谷歌基於大數據的分析和預測顯得更加及時有效。

(責任編輯:範戴芫)

相關焦點

  • 日常生活當中的大數據
    對於普通人來說,大數據似乎相距甚遠,它看不見也摸不著,但又時時i影響著人們的日常生活,那麼人們日常生活中有那些事情涉及到大數據
  • 大數據如何影響普通人的日常生活?
    世界正變得越來越數位化,大數據正在以這種或那種方式影響著每個人的生活。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做的一切都會留下數字痕跡(或者數據),也就是大數據,我們可以利用和分析這些數據來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下面讓我們看看大數據應用的真實例子: · 在醫院,兒科部會記錄早產兒和患病嬰兒的每一次心跳,然後將這些數據與歷史數據相結合來識別模式。基於這些分析,系統可以在嬰兒表現出任何明顯的症狀之前就檢測到感染,這使得醫生可以早期幹預和治療。
  • 中國人的日常:「大數據」改變生活
    周燕玲 攝(新春見聞)中國人的日常:「大數據」改變生活中新網貴陽2月21日電 題:中國人的日常:「大數據」改變生活記者 劉鵬2月21日值農曆正月初六,按照傳統「三六九往外走」的習俗,眾多外出務工人員皆把初六、初八、初九這幾天作為出門的「黃道吉日」。
  • 大數據是如何影響我們日常生活的?
    大數據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說知識就是力量。無論是誰當初提出的這句諺語,都比我們想像的要準確。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和我們收集大量數據的能力都在不斷快速發展。這些變化正在推動全球許多行業的巨大轉變。
  • 「大數據」如何影響日常生活
    這是繼去年底「北京中關村大數據產業聯盟」成立後,國內第二家大數據產業聯盟。形成眾多應用成果  「『大數據』早已深入並切實影響著我們的日常生活。其實計算機本來就是為數據處理而出現。」山東財經大學計算機學院院長徐如志說,像前不久發生的「波士頓爆炸案」,能在這麼快的時間裡鎖定真兇,靠的也是對警方大數據的快速有效處理。
  • 走進朝鮮:朝鮮農村百姓的日常生活
    朝鮮農村百姓的生活,想必是很多人感興趣的話題。現在不少人到朝鮮旅行,見到朝鮮農民百姓的生活場景,會有一種親切感。因為曾幾何時,我國農村百姓過著類似的生活。那麼,朝鮮農村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呢?朝鮮農村百姓,每天最重要的任務是掙工分。在朝鮮農村,只有每天勞動了,才可以獲得工分。
  • 日常生活中的大數據
    我想好多人對大數據還沒有一個完整的概念,認為大數據距離自己是很遙遠的一件事情,其實呢,大數據離我們並不遙遠,並且大數據就在我們的身邊,與我們的生活是息息相關呢,那麼什麼是大數據呢?在百度百科,對大數據的定義如下: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範圍內用常規軟體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
  • 時空大數據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應用廣泛
    【 主持人】:網民朋友們提到,時空大數據和人們的生產生活息息相關,能否跟我們講講,時空大數據建設案例都有哪些?   【 李成名】:時空大數據是大數據的一種,實際上大數據應用的案例比比皆是。
  • 走進朝鮮:朝鮮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
    那麼,平壤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的?據我們導遊所言,朝鮮實行的是計劃經濟。所有的生活物質都會發放票證,因為朝鮮百姓的主食是大米,所以米票在這裡最為常見。一般,成人每天可以分到六百克的米票。米票的規格有六百克和兩百克兩種。平壤沿街的商鋪都是國營的,就連路邊的小賣部,冷飲攤,修自行車的,據說都是國營工作人員。所以,在平壤大街上遇到的人,大部分都是公職人員。這裡沒有機關單位,企事業單位的區別。
  • 活在朝鮮:朝鮮百姓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
    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有錢的人也越來越多。但是很多人的生活壓力似乎越來越多,生活的節奏似乎也越來越快。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發現這裡百姓的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生活節奏很慢,人們的生活壓力也不大。朝鮮百姓的生活方式很簡單,但是並不意味著他們生活很單調。朝鮮百姓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比如年輕人喜歡滑旱冰,喜歡唱歌跳舞。老年人喜歡下象棋,喜歡釣魚。朝鮮人每周要上六天班,每天早上八點左右開始上班。大部分朝鮮百姓習慣早睡早起,晚上十點多久睡了。早上五六點就起床了。
  • 大數據的應用實例展示:生活中的大數據
    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新的概念不斷湧出,並且隨著技術的成熟,也在實際的應用當中不斷拓展,逐漸影響我們的生活。以大數據來說,聽起來「高大上」,感覺離我們很遠,實際上卻並非如此。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數據的應用實例,生活中的大數據例子。
  • 大數據對生活的有什麼影響
    打開APP 大數據對生活的有什麼影響 劉俊明 發表於 2019-11-28 16:10:33 大數據是當前被廣泛關注的熱點領域,隨著大數據相關技術逐漸開始落地使用,大數據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將逐漸得到體現。對於普通人來說,大數據對於工作、學習、出行、消費、就醫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 大數據對於工作的影響還是相對比較大的,因為大數據重點的落地應用領域就是產業領域,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推進,大數據將進一步深入到行業領域。
  • 百姓大舞臺 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6月25日,庫額爾齊斯鎮新蘊社區、醫療保障局及新天地國際文化旅遊創意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等單位在新天地文化廣場開展了「我的文化我做主,我的舞臺我是主角」為主題的百姓大舞臺文藝演出,進一步推動文化事業發展,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
  • 打破時空限制的"大數據文化雲" 給嘉定百姓帶來啥好處
    原標題:打破時空限制的「大數據文化雲」,給嘉定百姓帶來了啥好處  「以前政府辦文化活動,組織節目、預定時間,邀請觀眾很花時間,等人到了還要端茶倒水送小禮品,就算這樣還常常是『剃頭挑子一頭熱』,有些觀眾領了小毛巾、小牙膏就走了。」嘉定區文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他們這樣解決這個問題。
  • 伊朗窮苦百姓,為何反而希望美國到來呢?
    即便是到現在,美國崛起強大之後,也是如此,所以美國在二戰後,發動了幾十次戰爭,滅了幾十個國家。而現在對於伊朗的打擊,那也是非常的緊迫和咄咄逼人,為此伊朗國家那是堅決反對。但是伊朗窮苦百姓,為何反而希望美國到來呢?原因其實很簡單,只有五個字。從1979年開始,伊朗就成為了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比喻除之而後快的對象。
  • 老蚌埠人的生活印象:這些東西曾關乎著普通百姓家的日常生活
    鎖,自古以來都是尋常百姓家的生活必備品,關乎到家家戶戶的財產安全。鹿牌鎖曾是上世紀70——90年代蚌埠人家普遍使用的一種鐵鎖,鑰匙從最開始的鋁質慢慢演變成不鏽鋼材質。看似平常的物件,卻能勾起幾代人的生活記憶。在煤氣、天然氣未被普遍使用之前,火柴是居家過日子必備火種。
  • 走進朝鮮:朝鮮百姓生活節奏很慢嗎?
    大家都知道,幾十年來,我國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績,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幾個檔次。人們的收入雖然提高了,但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特別是一線城市,街頭車水馬龍,路人行色匆匆,每個人都非常忙。在朝鮮旅行的時候,我發現朝鮮百姓生活節奏很慢。朝鮮百姓的生活節奏,和我國八十年代差不多。
  • 中國比美國多10億人,為何消費能力比不上美國?如今算明白了
    單從這些數據來看,我國的消費能力還是很強的。不過,在「玻璃大王」曹德旺看來,中國雖然有14億人,真正具備消費能力的大概只有2億人。筆者個人的觀點,馬雲和曹德旺的看法可能都沒問題,可能兩個人的立場不同,看法就不同。馬雲的意思,中國有13億人,這13億人都要消費的,日常生活用品都算消費。
  • 大數據在生活中有哪些應用舉例?培訓大數據開發後好找工作嗎?
    大數據的應用無處不在,大數據應用於各個行業,包括金融、汽車、餐飲、電信、能源、體能和娛樂等在內的社會各行各業都已經融入了大數據的印跡。大數據的應用對象可以簡單的分為給人類提供輔助服務,以及為智能體提供決策服務。
  • 大數據對於普通人的生活將產生哪些影響
    大數據是當前被廣泛關注的熱點領域,隨著大數據相關技術逐漸開始落地使用,大數據對於人們日常生活的影響也將逐漸得到體現。對於普通人來說,大數據對於工作、學習、出行、消費、就醫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大數據對於工作的影響還是相對比較大的,因為大數據重點的落地應用領域就是產業領域,隨著產業結構升級的推進,大數據將進一步深入到行業領域。職場人在當前的大數據時代,需要重點關注一下大數據相關技術,涉及到數據採集、數據分析和數據呈現幾個比較常見的內容。隨著大數據技術的落地應用,未來職場人的工作難度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下降,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自己的工作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