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飲料為什麼在日本賣得那麼好?答案就兩個字

2020-12-15 聯商網linkshop

答案還真是簡單,就兩個字——糖分。但如果想抓到更多市佔率,事情就沒那麼簡單了。

主打健康牌的「無糖」方案在中國也許會遭到消費者的抗議——那些只剩茶味的飲料實在是難喝,但在日本飲料市場,往茶飲料裡加糖才是自殺行為。

口味偏好確實影響了人們的消費決策。嚴格控制糖分攝取——這幾乎已是普通日本民眾的健康守則之一。正因如此,日本市場上幾乎所有飲料都在抑制糖的含量,這一守則在茶類飲料上更是得到徹底貫徹。

一個來自日本全國清涼飲料工業會的數據能夠顯示日本人對茶飲料的需求有多高。2015年,日本茶類飲料總產量約為55億升,這個數值超過了單品冠軍——碳酸類飲料的消費量。

日本人對茶類飲料的偏好顯而易見,而且,他們還有非常細緻的分類。需求最大的是綠茶飲料,其他幾個大類依次是紅茶、混合茶(薏仁、大麥等多種素材混合,以健康為訴求的茶飲料)、烏龍茶、麥茶飲料。

在口味上與中國的區別主要體現在綠茶。在製法上,日本綠茶主要通過蒸的方式加熱,以阻礙茶葉發酵,而中國在這一步用的是「炒」。最終製成的茶葉,中國的更香,但口味偏淡,而日本茶香味較淡,口感上茶味卻更強。出於健康的考量,日本的綠茶飲料不加糖,但各個品牌也因此不斷開發新的技術,以引出更多不同特色的茶味。

日本喝茶的傳統雖說是從中國而來,但是消費方式的變化起源於一家名叫伊藤園的飲料公司,它分別於1981年、1985年推出了罐裝烏龍茶和罐裝綠茶,到1996年,最早的500毫升PET塑料瓶裝綠茶飲料上市,日本人喝茶的習慣也由此改變。

伊藤園生產了世界上第一個罐裝烏龍茶產品

1990年代開始,便利店在全日本逐漸普及,冷熱兼用的自動販賣機也越來越多在街頭出現,口渴時隨時買一瓶小包裝飲料成為一件既方便又順理成章的事。年輕人自然也懶得體驗上一輩拿出茶具、折騰一番才能喝上一口茶的儀式了。

在日本飲料業界,人們用「飲料化比例」這個指標來判斷市場可能性,如果放在茶類產品上,就意味著茶類飲料佔據茶類產品總產量的比重。根據伊藤園的估算,最近五六年,日本綠茶的飲料化比例在20%至30%,遠低於咖啡飲料化比例35%這個數據,這意味著綠茶飲料仍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一種得到消費者廳「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飲料正不斷獲得更多關注,它們主打健康、穩定吸收糖分,或是可以調整身體機能。由於售價偏高,受增稅的影響也相對較小,它們是飲料公司真正的高利潤來源。

上圖為市面上一些已經得到「特定保健用食品」認證的飲料

提升茶的口感也是各公司的研發重點之一,它們加入抹茶,或開發出冷茶等各種混合茶新口味。不含咖啡因的麥茶銷量也在增加,減少咖啡因攝取量的女性在增多,而且很多人也不希望在晚上喝含咖啡因的飲料。

在零售店,烏龍茶飲料這個品類倒是沒有想像中那麼有人氣。製法限制了它的口感,另外,烏龍茶最早拓展的生意渠道是餐廳、居酒屋,即便如今,它們仍然是重要的烏龍茶銷售渠道。三得利在1981年推出烏龍茶飲料時,主打的就是烏龍茶所含的茶多酚能抑制脂肪吸收,而且由於不添加多餘口味,它被看作適合搭配各類菜餚的絕佳夥伴。如今,在三得利包括黑烏龍茶在內的56%烏龍茶市佔率的壟斷之下,很少能有公司在這個品類找到突破口。

三得利烏龍茶被很多消費者看作減肥良伴

由於市場需求量大,日本茶飲料產量已連續3年上漲。同樣主打健康,果汁型飲料的產量卻起伏不定——影響它的倒不是消費者對糖分的抗拒,而是原材料價格。近3年,橙子、菠蘿、蘋果等果汁的原材料價格都在上漲,這讓飲料公司在確定產量計劃時心生猶豫。

唯一一個與健康背道而馳卻又保持高人氣的品類就是碳酸飲料。在日本泡沫經濟時期,可樂本身就有一種文化力量,它本身清爽的口感也吸引了很多年輕人,加上當時人們對糖分沒有那麼在意,可樂的消費量有過一次飛速上升。近期碳酸飲料消費量最明顯的一次持續上升始於2007年——那是可口可樂的零度可樂在日本發售的年份,之後,各個碳酸品牌都繼續在口感與低卡路裡概念上爭奪市場。最重要的是,與茶類不同,它是一種「沒法自己在家裡泡」的飲料。

零度用阿斯巴甜取代了蔗糖,使得飲料的熱量可以忽略不計。

(來源:第一財經周刊 作者:趙慧)

相關焦點

  • 樂樂茶賣瓶裝飲料 日本便利店三巨頭營收降24%
    不過,另外的一邊的日本老鐵們日子過得可不太好,數據顯示,日本便利店三巨頭營收降超20%。更多商業資訊,盡在今晚奇扒說~1樂樂茶也要賣瓶裝飲料?取名「瓶瓶茶」據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樂樂茶母公司、上海茶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近日申請了「快樂茶」「瓶瓶茶」相關商標,註冊相關分類包括啤酒飲料、方便食品等。
  • 日本的電飯鍋為什麼賣得那麼貴?到底好在哪裡?
    問:日本的電飯鍋為什麼那麼貴?  答:往往大家去日本時,除了會購買各種電子產品、藥妝、化妝品以及一些「特產」之外,身邊的朋友也會建議你購買當地的電飯鍋。問及原因時,大家一般都會說出「質量好」、「功能多」以及「煮出來的米飯更香」等等。
  • 日本水果賣得那麼貴,為什麼不從中國進口呢?
    「誇張」的說法比如草莓葡萄按顆賣,西瓜按塊賣……日本的水果到底有多貴呢以西瓜來說,在中國的旺季,西瓜價錢低至一塊或者幾毛錢一斤,花幾塊錢或者十幾塊錢你就能擁有一個完整的西瓜但是到了日本,它的身價就瞬間上升了幾十甚至幾百倍,想要買到一個完整的西瓜
  • 蜜雪冰城的檸檬水冰淇淋那麼便宜,為什麼能開下去?答案讓人佩服
    小編的學校,就有那麼一家蜜雪冰城,天天都很多人去,畢竟,對比我們比較喜歡吃的肯德基麥當勞,它確實是屬於便宜的。冰淇淋才兩塊錢一個,比起其他的飲料店,它也是非常便宜,很多人都很疑惑,賣得這麼便宜,不就是虧本經營嗎,為什麼還能開下去。難道真的是學生的錢比較好賺?下面就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一下吧。
  • 不愛運動的日本人,為何是全球最長壽國家,答案只有這兩個字
    根據世衛組織的調查研究表明,日本人人均壽命在75歲左右,譽為全球最長壽的國家。很多人感到疑惑,日本人從不喜歡運動,為什麼瘦子那麼多,還是全球最長壽的國家,日本人是如何做到的,其實答案只有這兩個字。如果你也能做到,那麼你也能擁有苗條的身材和健康的身體。
  • 飲料那麼多 為何維生素飲料好賣
    進入盛夏,飲料市場迎來旺季,各大飲料巨頭持續發力。記者了解到,隨著生活質量的日趨提高,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於傳統、常見的普通飲料,越來越多的維生素功能性飲品受到推崇。
  • 便利店進口飲料近一半來自日本,你知道為什麼嗎?
    日本一年的茶飲新品有超過1000款。可口可樂日本一年會推100款新品,不斷試錯。全家在給CBNData回復 道:「亞洲人群對於飲料的偏好比較相似,所以全家在進口飲料的選擇上會多參考日本的常青產品,當季的暢銷產品或是即將上市的新品。」可口可樂在日本市場賣得好的新品(加入抗性糊精的可樂和雪碧)引入中國市場後都獲得了成功,成為了長青產品。當然,選擇日本飲品多也和這幾大便利店公司來自在日本有關。
  • 都是靠忽悠拉客,為什麼茶和咖啡,行走在世界的兩端
    大家問得最多的就是:「為什麼要做茶?」 原因自然是有的,對已經成型的小電器,按下暫停鍵,確實是很困難的決定。但是在有限資源的嘗試中,一邊關門,一邊還要開窗戶。 好吧,不管怎樣,我都觀察到了有趣的現象,關於茶和咖啡。 去年,網紅三頓半咖啡的日銷量,翻了10倍。
  • 為什麼超市賣的瓶裝茶越來越苦
    在茶飲品類發展相對成熟的日本市場,無糖茶早已成為被消費者廣泛接受的主流飲品。過去十幾年來,中國的臺灣和香港地區也同樣是從甜茶開始,過渡到無糖茶成長為一個很大的細分市場。紀偉如獲得的數據報告顯示,儘管目前無糖茶在中國內地還只是個位數的市場佔有率,但它的增長速度卻是高雙位數的增長。
  • 日本茶入門手冊(二) 瓶裝茶飲料
    聊日本茶躲不開的一個話題就是瓶裝茶飲料,這已經成為了日本茶最為主要的消費方式之一。
  • 「變態」的日本零售,用一整棟樓來賣茶
    日本零售,常被用極致到「變態」來形容。特別是餐飲業,東京吉祥寺有一家僅3平方米的點心店,年銷售額高達3億日元,招牌產品一天只賣150個,煮料時的溫度會隨氣溫變化而變化;《咖門》報導過的日本國民咖啡Doutor Coffee,入華三個月後交出了一天800杯的成績。對製作咖啡水的硬度、菜單亮度色度都有標準和要求。
  • 為什麼我們不想要一瓶無糖茶飲料
    今天從冰箱裡拿出一瓶飲料,是幾天前盒馬新用戶活動送的。喝下去沒什麼口感,冰冰的還可以接受。看了下是可口可樂的無糖茶,腦袋裡便自然想到了之前喝過的東方樹葉~某公司的無糖茶飲料。水溶C100相對好推,試喝搭配些小禮品,很多女生都會買上兩瓶。難的是東方樹葉,一天下來我們多的點能賣5-6瓶,少的基本掛零,工不抵資。一度讓我懷疑我們促銷的價值,當然後來我知道了我們的價值不是這樣算的。促銷了一小段時間後,我成了促銷督導,了解到了公司政策和方向。東方樹葉目標客戶定位為都市白領和小資,外加被消費升級和健康引導的民眾。
  • 樂樂茶也要賣瓶裝飲料?新式茶飲在便利店再打一架
    記者 | 盧奕貝編輯 | 昝慧昉1繼喜茶、奈雪之後,樂樂茶似乎也要進入瓶裝飲料賽道了。據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樂樂茶母公司、上海茶田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於近日申請了「快樂茶」「瓶瓶茶」相關商標,註冊相關分類包括啤酒飲料、方便食品等。截至發稿,樂樂茶方面暫未就此對界面新聞做出回應。但根據以往茶飲品牌們的操作慣例,註冊商標通常代表已有相關規劃。
  • 為什麼蟹肉會賣那麼貴?實拍生產加工全過程,答案一清二楚!
    為什麼蟹肉會賣那麼貴?實拍生產加工全過程,答案一清二楚!味道鮮美的螃蟹應該是吃貨們的最愛,但吃螃蟹的過程卻讓人愛恨交加,因為剝螃蟹實在是太難了,將螃蟹堅硬的甲殼剝開,不僅大費周折,還可能將手劃傷,但現在卻有了更為便捷的機械化處理。
  • 瘋狂猜歌兩個字三個字歌名答案匯總
    18183首頁 瘋狂猜歌 瘋狂猜歌兩個字三個字歌名答案匯總 瘋狂猜歌兩個字三個字歌名答案匯總 來源:網絡
  • 日本今夏無糖茶飲料將繼續升溫
    新年伊始,日本飲料主力企業已做好新一年飲料市場激烈競爭的各種準備,他們虎視眈眈地把目標瞄準了無糖茶飲料市場。今夏日本清涼飲料市場上,一場無糖茶飲料的激烈爭奪戰已不可避免。    三得利和麒麟飲料這兩家日本飲料主力企業最近發表了2002年的市場發展戰略,「茶」字成為這兩家企業新產品市場開拓的關鍵詞。他們不約而同地把注意力集中在茶產品上,各自都在試圖進一步確立自身在茶產品市場上的地位。
  • 日本為什麼有那麼多自動販賣機?
    這位大叔可能被遍布日本街頭巷尾的自動販賣機震驚了。但實際上,美國的自動販賣機比日本還要多100多萬臺,只是美國自動售賣機的確常常補貨不足。相比之下,因為犯罪率低,機器維護不錯,商品補充及時,日本的自動販賣機在便利性上讓人印象深刻。日本如今有503萬臺自動販賣機,它另一個擊中拉塞特心靈的設定是「不僅僅賣飲料」—你可以在《汽車總動員2》裡看到這個場景的重現。
  • 為什麼古樹茶那麼貴?
    今天我們來說說古樹茶為什麼貴,都有哪些環節的成本。為什麼不可能出現20元/公斤的古樹茶。先拋開各山頭鮮葉本身的成本。說說從鮮葉到幹茶的各環節成本。一:採摘環節古樹茶不像臺地茶,只能人工採摘,一顆高大的古茶樹,有的需要人爬上去,有的甚至要搭設架子。該工種技術含量不高,以婦女、老人為主。
  • 超乎你想像的各種「透明飲料」,究竟為何在日本會那麼火?
    這些茶類飲料可以看作是透明的茶,又可以看作是有茶味的水,毫無疑問對第一次接觸的人來說體驗都是相當奇妙的。先不管這種飲品到底是茶還是水,到底它好喝還是不好喝呢?在國內可樂可能是最為大家所喜聞樂見的飲料了,在中國有很多忠實的粉絲甚至會認為低糖零度之類可樂乃至百事系列的可樂都不配叫可樂,這種透明可樂的推出實在毫無必要。不過在日本,透明飲料可是大有市場的,透明可樂的出現自然也是順理成章。然而比起其他透明飲品,透明可樂在日本的口碑就沒有那麼好了,可能是因為在日本也有不少可樂原教旨主義者?
  • 奔馳在香港賣得好,為啥S400卻很少有人買?電梯裡的數字給出答案
    奔馳在香港賣得好,為啥S400卻很少有人買?電梯裡的數字給出答案。現在的豪車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它除了擁有交通工具的使用屬性外,更是一個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因此,買豪車成了很多人心中夢寐以求的事情。近幾年,隨著汽車市場大洗牌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