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難珠峰:擁堵並非唯一原因 ——「賭命」登頂 | 南方周末

2021-01-21 南方周末

這個登山季,攀登珠峰的11位遇難者中,只有1人因擁堵造成筋疲力盡,在最擁堵的希拉蕊臺階處遇難。有7人在成功登頂的下撤過程中去世,3人在營地、帳篷內去世。

「很多人以為請了夏爾巴人,自己就可以爬珠峰。」在八千多米的高度,除了自己足夠強大,沒人能保證攀登者絕對安全。

5月22日早晨,擁堵的希拉蕊臺階。 (張寶龍/圖)

(本文首發於2019年6月6日《南方周末》)

從珠峰南坡最後一個營地開始,25歲的吉林人雪峰花了10個小時登頂珠峰,35歲的安徽旅行探險家汝志剛則花了12個小時。

只因為晚出發了兩天,汝志剛和約200個攀登者遭遇了「珠峰擁堵」,高寒、缺氧、大風……在幾乎是世界上最惡劣的環境下多待了兩三個小時。

截至2019年5月29日,春季登珠峰者已有11人遇難。南方周末根據公開報導統計,其中1名為尼泊爾嚮導,其餘為登山人員,包括4名印度人、4名歐洲人、2名美國人。

不過,只有1人因擁堵造成筋疲力盡,在最擁堵的希拉蕊臺階處遇難。有7人在成功登頂的下撤過程中去世,3人在營地、帳篷內去世。在媒體報導的死因中,其中3人是在摔倒或者墜落後遇難,1人氧氣耗盡,1人被家屬猜測為心臟病突發,5人死因未明確。

在八千米級別的高風險運動中,經驗不足、氧氣稀薄、被忽視的高海拔病症、隱藏的健康問題及不慎跌落等,都可能成為壓死登山者的最後一根稻草。

擁堵放大了風險,但擁堵本身,或許可以避免。

5月20日早晨,空曠的希拉蕊臺階。 (雪峰/圖)

「上也上不去,下也下不來」

旅行作家鏡之形而告訴南方周末,登頂珠峰的常規線路有兩條,一條是從西藏定日出發的北坡線路:絨布冰川-北坳-北山脊;一條是從尼泊爾出發的南坡線路:昆布冰瀑-沉默之谷-南坳-陽臺-南峰-希拉蕊臺階。

北坡線路對個人資質有著嚴格的要求,名額很少。南坡線路要經過被稱為「恐怖冰川」的昆布冰川,但有直升機救援,人數限制不那麼嚴格,大部分人會選擇南坡線路。

2019年5月19日,尼泊爾時

相關焦點

  • 珠峰11人遇難,原因不只是「堵車」
    1994年5月14日,卡米作為高級嚮導,參加了人生第一次攀登珠峰的行動。世界上海拔超過8000米的山峰一共14座,自1994年以來,卡米曾34次登頂其中的5座,其中包括卓奧友峰(8次)、K2、馬納斯魯峰和洛子峰。直到去年,卡米還與夏爾巴人阿帕和普巴·扎西分享著登頂珠峰次數最多的紀錄,7年來三人曾登頂珠峰21次。
  • 珠峰大擁堵已致多人遇難!今年首位登頂珠峰女性何鴻鵠回憶:短期內...
    而截止25日,在今年的喜馬拉雅登山季,已經有19人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不同山峰遇難,其中,在珠穆朗瑪峰南坡遇難者多達7人。登頂珠峰途中險象環生「隊員的個人能力也相差很大,我們第一批人上午8點半就登頂了,因為要留夠下撤時間,一般來說中午12點前還沒有登頂就只能下撤了,但我們最後一個登頂的隊員下午2點半才登頂,這已經是很冒險了」何鴻鵠說,「如果再算上堵車時間,又在8000多米的高度,拖的時間越長,對登山者來說,就更加危險。」
  • 登頂珠峰的「勇敢者遊戲」正變得越來越致命
    珠峰「大堵車」(圖源:外媒)據報導,僅僅5月22日一天,一共有超過200人成功登頂世界之巔。由於人數太多,許多人被迫等待更長時間衝頂和下撤。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本次「大堵車」?登山者集中死亡的原因背後存在哪些漏洞?
  • 最低20萬就能登頂珠峰,死了11個人他們卻在屍體旁自拍
    珠峰大堵車10餘人遇難 是「天災」更是「人禍」這場珠峰「大擁堵」所帶來,是9天內10名登山者遇難的慘痛結果,而整個2018右圖:5月登頂窗口期的第11名死者美國律師庫利什。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因此,海拔8500米以上的區域稱作是「死亡地帶」,在那裡長時間擁堵逗留,後果不堪想像。幾位親歷珠峰「大擁堵」的登山者回憶起這番遭遇,無不心有餘悸。
  • 珠峰「大擁堵」致11死 尼泊爾拒絕限制登山人數
    珠峰「大擁堵」(圖源:外媒)海外網5月28日電 目前珠峰「大擁堵」已致11人死亡。但尼泊爾當局認為「登山人數過多」並非是致登山客死亡的原因,因此不會對登山人數進行限制。據《紐約時報》報導,尼泊爾旅遊局局長吉米雷(Danduraj Ghimire)表示,「擁堵」不是今年珠峰登山死亡人數上升的主要原因。他提到,天氣的原因也不可忽視,因為今年適宜登山的天數減少。因此,尼泊爾當局不傾向於改變頒發登山許可證的數量,即不會對登山人數進行限制。「如果你真的想要限制登山人數,那乾脆我們所有人都不要去爬珠峰了」,尼泊爾旅遊局局長說道。
  • 致命擁堵!兩周十餘人命喪珠峰該給誰個警示?
    隨著天氣轉暖,珠穆朗瑪峰迎來登山熱潮,今年的情形尤其特殊,在通往峰頂的路段竟出現排隊和擁堵現象,在高寒山區,這無疑是一場致命擁堵,短短兩周內已有十幾人在登山途中遇難。△視頻:珠峰大擁堵珠峰南坡出現「致命擁堵」加拿大電影製作人伊利亞賽卡裡,因籌備拍攝紀錄片,本月他第3次登上珠峰。而在這次登山時,他拍下了一張令人驚駭的照片。照片中,攀登者排成一個縱隊,向頂峰攀登,腳下踩過一具被凍住的屍體。
  • 明知故問丨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攀登珠峰?
    據中國日報網報導,今年5月22日 --- 珠峰登頂天氣最好的一天,一共有來自全世界200多人同時選擇在這一天登頂,以至於在接近珠峰峰頂、海拔8790米的「希拉蕊臺階」出現了嚴重的擁堵,在這衝頂的最後一關,很多人等了4個多小時,不少人因等待而遇難。
  • 尼泊爾推遲執行珠峰安全規定恐引發悲劇,2020珠峰還會大擁堵嗎?
    從2012年開始珠峰登頂就開始排隊,而2019年5月份的窗口期情況尤甚,數百人排隊登頂過程中造成了14人死亡。為什麼會又雙叒叕的擁堵,到底是天氣暖和了人人都能登頂還是濫發許可證?這尼泊爾政府為什麼出爾反爾?
  • 登山季5.27最新消息:扎姆朗峰阿式新線路,珠峰死亡人數達到10人
    5月25日,英國登山者Haynes Robin Fisher在登頂後下撤時不幸身亡。加上之前不幸遇難的9位登山者,本次登山季珠峰的死亡人數已經來到了10人。 使得2019登山季的死亡人數在珠峰攀登史排在了第四,與2006年一樣。 珠峰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登山季為2015年,當時發生了7.8級的大地震,大本營21人不幸遇難。
  • 測量登山隊成功登頂珠峰!4分鐘告訴你登珠峰有多恐怖!
    終於,在2020年5月27號早上11點左右,不負眾望,成功登頂!全場沸騰,大家開香檳慶祝。1975年5月27日,我國9名登山隊員登頂珠穆朗瑪峰,並首次測得珠峰8848.13米的巖面高度。45年後的今天,珠峰高程測量登山隊再次站上世界之巔!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致敬勇攀高峰的中國人!
  • 珠峰八千米「死亡地帶」:數百人排隊擁堵致多人死亡,要歸責於誰
    因為珠峰海拔高,山上常年有積雪,所以每年最適合登山的月份就是六七月,但是必須得提前一到兩個月就到珠峰腳下的大本營進行集合,並且接受簡單的培訓,所以在五六月的時候就有大量的登山者會前往珠峰。登山者數量的增長導致珠峰出現多次交通堵塞,尤其是在八千米處極以上地帶,登山者經常會在這裡排隊數小時,因為擁堵,這裡出現多人死亡,因為被稱為「死亡地帶」。登頂珠峰一共有兩條路可走,一條是中國境內的北坡,這裡由西藏聖山探險公司經營,因為攀登難度較大,所有對登山者要求比較嚴格,收費也更高,登山一次費用可達到五十萬左右,所以從這裡攀登的人並不多。
  • 犀牛說|印度成為2019年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始祖鳥推出二手...
    登山印度成為2019年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中國第二根據外媒消息,2019年珠峰登山季,共有61名印度登山者成功登頂珠峰,印度也因此成為2019年成功登頂珠峰人數最多的國家。緊隨其後的則是中國,有54名登頂珠峰。
  • 北坡登頂60年,多少人把生命獻給了珠峰?
    原創 勇攀高峰的 四象工作室 來自專輯正經的知識又增加了2020年5月25日,是中國人登頂珠峰60年的紀念日。60年前,王富洲、貢布、屈銀華3位中國登山隊員從珠峰的北坡登頂,既是中國人首次登頂,也是人類首次從北坡徵服珠峰。
  • 11人堵在8000米海拔慘死,珠峰還有哪些「觸目驚心」?
    那麼,面對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高達8844米),如果能順利登頂,思想是不是能更上上上上上一個臺階?這個問題其實沒有正確答案,但登頂珠峰的確成為許多人不言而喻的夢想。就在前幾天,央視新聞報導:春季度珠峰登山活動中,因為人多出現擁堵,已造成11名登山者遇難。
  • 珠峰「堵車」是與非:如何認識極限登山運動
    新華社 圖今年的珠穆朗瑪峰春季登山季顯得格外引人注目,5月以來的遇難人數已經增至11人,全球大部分媒體都將這個結果與珠峰上出現的「堵車」狀況聯繫在一起,輿論也普遍認為今年攀登珠峰的遇難者人數不斷上升是大擁堵造成的,如果珠峰能夠避免擁堵,那麼遇難者人數將會大幅下降。
  • 珠峰8000米死亡地帶大「堵車」, 2天4人遇難!視頻太震撼...
    珠峰8000米「擁堵」 排隊登珠峰 擁堵致多人死亡這張照片拍攝於素有世界屋脊的珠穆朗瑪峰,可以看到登山者排成的「長龍」蜿蜒在通向頂峰的狹窄山脊上。有網友感嘆,這可能是海拔最高的「交通擁堵」了。 不幸的是,在排隊的過程中,有人因不敵嚴寒而死亡。
  • 珠峰8000米死亡地帶現「擁堵」, 春季登山季已致14人喪生
    珠峰8000米的「死亡地帶」出現擁堵,由於等候時間過長,迄今已有14人死亡,另有3人失蹤。
  • 珠峰路上躺著一具屍體,為什麼登山者寧願跨過,20年無人掩埋?
    對於一個喜歡登山的人來說,徵服珠穆朗瑪峰可能就是他們畢生的夙願,沒有哪座山比珠峰更令他們神往的了。可是在上世紀的二十年代,由於受到設備、技術、以及對登山路線不熟悉、珠峰環境陌生等原因的限制,徵服珠峰異常困難,那裡的低溫、低壓、低氧、突如其來的暴風雪對人類來說就是一個死亡地帶。
  • 珠峰的綠靴子屍體成著名路標,20多年了,為什麼一直無人安葬?
    但各位有所不知的是,珠峰從第一次攀登以來,已經有大量的遇難人員留在珠峰上,甚至可以沿著一路屍體爬到山頂,這些沿路的屍體即使不嚇人,也得因為人道主義原因搬下來安葬吧,為什麼沒有人前去處理?與南坡的線路相比,北坡基本就是死亡路線,因此1960年中國從北坡登頂,西方很多國家都不相信,但事實勝於雄辯,中國人在死亡路線上登頂成功。珠峰大擁堵,登山難度降低了嗎?
  • 珠峰的綠靴子屍體成著名路標,20多年了,為什麼一直無人安葬?
    珠峰攀登:從勇敢者的遊戲到珠峰大擁堵在大家的印象中,珠峰高度是8848,這個高度小朋友也知道,不過在在2005年時測量的高度是8844.43米(淨高,不含冰層),當然這並不是關鍵,主要是珠峰高度早已超過了人體耐缺氧力極限,所以在如此高度下登頂,難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