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10年的「騎齡」的齊海亮熱愛騎行,全國各地他都去過。在騎行中領略到的是不一樣的風景,如今看著女兒漸漸長大,他希望將這份風景分享給女兒。去年,齊海亮開始帶著4周歲多的女兒從家鄉唐山灤縣出發沿著中國邊境線騎行,一路上雖遇到過風雨,經歷過苦難,但女兒的世界也因此變得豐富多彩。目前,父女倆已經走過1.3萬多公裡,到達了西藏拉薩。稍作調整之後,他們還將前往新疆。
父女小狗仨夥伴 環遊中國
從2015年9月4日開始,齊海亮帶著女兒開始了騎行中國的旅程,如今已經有8個多月了。三個夥伴,一輛自行車,加上一個迷你「小房車」,越過山峰、走過江南、經過熱帶雨林,一路來到拉薩,他們的旅程還未結束。
「我們從唐山灤縣出發一路南下,途經的省份我們都去過了。」因為騎行,齊海亮的臉龐成了黝黑色,我們說話時,「小情人兒」六一依偎在他的身旁。齊海亮打算著,還有1個月六一就滿5周歲了,六一6周歲時他將結束這場旅程,「旅行中,我騎著車,女兒的小房車掛在我車子後。我們沒有給自己太多的時間限制,根據路況、住宿條件、天氣等因素決定行程,平原每天走上100公裡,山區可能只走六七十公裡,到現在我們已經走過1.3萬公裡了。」
齊海亮稱,旅途中間他們回過三次家,都是在年前,「開始是從唐山到三亞,感覺狀態還可以。在去廣西、雲南前回過家,那邊山比較多,我怕身體會受不了,照顧不到女兒。」稍作調整,他又帶著女兒出發了。
女兒在上學前 先行萬裡路
說起帶女兒的這次旅行,齊海亮告訴記者,常年忙著做生意的他在一次回家時,看到女兒為自己拿鑰匙,感慨女兒正在漸漸長大,決定要多陪陪她。「我在看地圖時,六一問我在看什麼,知道是地圖後,她說讓我帶她一起去旅行,於是我開始謀劃這次旅行。」齊海亮告訴記者,在這次出發前,他帶著六一騎過一次環渤海,騎了800多公裡,六一各方面表現都挺好,這便更堅定了自己帶女兒出去的想法。
其實六一已到了上幼兒園的年紀,但在齊海亮眼裡,讓女兒去上學,對她來說有些「殘忍」。「我帶女兒環遊中國的初衷,就是不想讓她去幼兒園,覺得孩子挺可憐,一點也不自由。以後她還要經歷10年寒窗苦讀,時間還很長,不差這幾年。」
經過兩百四十八天,一萬三千多公裡的騎行齊海亮和女兒到達拉薩。
讓女兒按生長規律長大
從2015年9月4日開始,齊海亮父女倆便開始了這次旅行。一路上,父女倆帶著狗狗一起,人雖少卻不孤單、無聊。「路上沒啥人,就我們爺倆交流,我能感覺到女兒出來後那份快樂的心情。」齊海亮稱,路上的生活其實也是在學習,學習如何與自然相處,如何與人交流。「我也經常看親子旅行的書,對孩子來說,這個年齡陪著她玩兒可能對她的成長更好。最近我看見一項科學實驗說,『散養』對孩子各方面成長都比較有益。我就是想按著人的生長規律來看著女兒長大,啥年齡就讓她幹啥事。」
齊海亮說,旅行中,女兒所見所看是和書本上不一樣的。「每個省的鄉鎮民風、民俗、建築,甚至包括動植物都不一樣。女兒對這些也是耳濡目染,到了拉薩這幾天,她跟著當地人還學會了一些藏語。以前她很少說一樣東西漂亮,但是親眼看到布達拉宮,她忍不住地稱讚。」
騎行中,齊海亮陪著女兒一起看世界,「路過這麼多城市,六一自己都開始規劃這未來的行程。」齊海亮笑著說,到海南時,女兒計劃著要去看大海、坐輪船;到雲南,女兒希望看大象;到了西藏就去看雪山,再去新疆想去看沙漠和駱駝。「一路走來,我都是按著女兒的要求騎行過來。在海南看大海、到熱帶雨林遇見野生大象、爬上雪山看星星,各種景色六一都親身感受了,能陪在她身旁我也感覺很幸福。」
幾個月的陪伴,讓齊海亮見證了六一的成長,「她比以前變得更勇敢了,感覺比同齡孩子膽子大。」齊海亮略帶寵溺地說,有時他們會遇到野狗,六一沒有怕反而幫著自己打狗。「這些野狗都是吃人的,挺危險,不過我都帶著防身工具,不會讓六一受傷,女兒的表現也讓我挺滿意。」
懂事女兒堅強到讓人吃驚
沿途的美景很多,可是欣賞美景也會遇到很多困難。說起艱苦,齊海亮卻輕描淡寫,「孩子眼中的世界和對苦的理解不一樣,六一覺得好玩就行。」齊海亮稱,六一特別喜歡旅行,有時為了趕往住宿點,不得不騎到凌晨,但女兒從不覺得苦,「有過七八回,她從不喊累喊苦,也不睡覺,和我聊天陪著我。」
六一的懂事讓齊海亮硬漢的心也柔軟了起來,「孩子挺懂事,而且堅強到連我也覺得吃驚。西藏海拔5000多米,一般人呼吸都困難,她都沒事。路上住宿的條件比較艱苦,衛生條件不太好,被子硬得都打『鐵』,偶爾還會遇到鎮上沒有旅館,零下10攝氏度的天氣就得住民宿、住草棚,但她從未鬧過脾氣,出乎我的意料。」
說起女兒,齊海亮總是止不住臉上的笑容。下雨時,他騎行不愛穿雨衣,六一總是提醒爸爸,叮囑他穿上雨衣。看到爸爸被蚊子叮咬,她細心地為爸爸塗上蘆薈膠。「有次旅途中,我喝得有些醉了,也沒照顧她。她和媽媽視頻聊天,媽媽問她為啥不睡,她說要照顧爸爸還不能睡。她給我洗衣服、洗臉,把蘋果和水放在我的床頭,讓我特別感動。」
通過旅行,齊海亮發現女兒的變化挺大,「以前在家即使遇見比她小的朋友,她也不會把自己喜歡的東西拿去分享。到了西藏後,她會主動把自己的糖分給小朋友。一次看到一個只會爬的小朋友爬出自家帳篷,她趕忙給抱回去。」齊海亮稱,每天面對的環境不一樣,女兒對事物有了不一樣的認識,了解世界的眼界也變寬了不少。「去住旅館時,她沒給小朋友分享糖,我還問她為啥?她回答我,他們收咱們錢住宿,說明他家有錢,我挺吃驚,感覺小孩子對於事物的判斷能力還挺強的。」
女兒讓我變得簡單而快樂
旅行這麼長時間,六一幾乎很少想回家。「剛出發到濟南的時候,我把一杯熱奶茶不小心順著孩子脖子倒了下去,她強忍淚水,直到就醫結束才哭了出來,說想媽媽。」談話間,活潑的六一早就離開了父親的身邊,和狗狗七仔玩了起來。一路上,狗狗七仔的飲食都是六一在照顧。齊海亮溫柔地看著她,「騎車的時候,難免摔跤,有次為了趕到雷州給我過生日,騎得比較快,加上陽光比較刺眼,直接把女兒摔了出去,後來還有過因為她站起來導致失衡,不過女兒表現得都挺勇敢,沒怎麼哭過。」
齊海亮感慨到,一路上騎行不是很辛苦,但照顧女兒、狗狗七仔,讓他感到有些累,但他累並快樂著,而且還甘之如飴。「六一現在也會氣人了,總在我發脾氣的時候冒出一句,『別急眼,大人小孩就不能商量嗎』,讓我哭笑不得。有了氣,她會『提醒』我不要惹她。狗狗七仔總愛啃東西,前兩天把我700塊錢肯爛了。」齊海亮笑著道,不過這些事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通過旅行,齊海亮走進了女兒的心靈,「能感覺到六一對事物充滿好奇,我們相處得更加自然,是父女也像朋友。有時,我也會用她喜歡的動畫語言和她溝通,六一讓我的生活也變得簡單快樂了。」
女兒在騎行中感知世界
如今,父女倆在拉薩休整休息,等待裝備到來,就前往新疆。「到了新疆會有無人區,我們要在帳篷裡睡覺。六一對此很感興趣,還學著跟我搭帳篷,野外做飯。我們都分好工了。」齊海亮稱,他希望用這種方式讓女兒去感知世界。「我在農村長大,小時候就想到縣城去看看二層樓房長啥樣,可惜沒條件。現在女兒有機會去看世界,我就想多陪陪她出去走走。我希望這次旅行就想一顆種子,種在六一心裡,在她成長的每個過程中,都能夠記住爸爸帶她環遊過中國。」
更多自行車新聞文章,請關注自行車在線公眾微信查看歷史消息。
給個機會你說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底部留言說出,關注微信可查看留言內容)
2016自行車在線車店地區聯盟會員招募啦,請公眾微信中回覆:「車店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