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明校園燕秀裡小學——最美的風景:文明和諧之「綠」

2021-01-10 河北plus

記者 郭巧

在燕秀裡小學校園裡,最美的風景是什麼?

不是綠色操場邊那些搖曳開放的五顏六色的花兒,也不是教學樓牆體粉刷成藍色大海上點綴的白色海燕。

在燕秀裡小學校長張石國眼裡,每當看到兩個場景,都會讓他心生感動——

一個是無處不在的文化牆、文化長廊,時時刻刻渲染著燕秀裡小學「綠色校園」的文化內涵,潤物細無聲地感染著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另一個是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孩子們那一張張燦爛、明媚的笑臉。

這正是燕秀裡小學摘得「市文明校園」這一榮譽的精神基礎和文化積澱所在:用「探綠、求趣,做最好的自己」的「綠色教育」理念,成就全面育人的探趣型教育格局。

「綠色教育」,成就快樂和諧校園

綠色,象徵著生機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健康與和悅。

「綠色教育」理念,意味著打造和諧而充滿生命力的有效課堂,意味著呵護、關愛童真童趣,著眼心靈成長,塑造尊重自然、渴望求知、不言放棄、知恩圖報、健康快樂的人格。

良好的習慣不是靠一天兩天,說養成就能養成的東西,養成教育,重在細節。

走進燕秀裡小學,「綠色」撲面而來。

在教學樓的走廊,一個大大的「綠」字,高高懸掛。這個字的含義,不僅僅是校園環境的綠色,更是校園師生們在精神世界中守護的文明和諧之「綠」。

為了提高師生的文明素質,燕秀裡小學將「綠色教育」理念引入校園,要求師生從點滴做起,做到「四綠」——綠色理念、綠色課堂、綠色心靈、綠色行為,讓自己的行動為校園帶來溫馨與和諧。

不論是對於學校的管理,還是教師們的教學,燕秀裡小學都緊扣「綠色」這一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解碼「綠色文化」,將「綠色教育」理念滲透在各個細節之中——

辦公室樓道懸掛教師執勤公示欄,以便隨時查看每位教師和工作人員的到崗情況;「我愛我家」教師執勤崗和「小啄木鳥」學生值周崗,隨時處理和服務校園出現的各種情況;每個樓層的書香閱讀角,給教師和孩子們提供身體和心靈的文明休息處;學生失物認領處,記錄著校園裡每一個拾金不昧的故事;「小荷·初綻童趣」繪畫欄、環保知識櫥窗、「綠色郵局」、經典誦讀牆……遍布各個角落的校園文化長廊,潤物細無聲地做著精神的引領。

只有環境潤澤了,精神才能潤澤。

在燕秀裡小學裡,「綠色」無時無刻不潤澤著校園裡的每一個人。

他們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綠色教育」帶來的文明氛圍,他們也不斷地用自己的行動,成就著這個文明、和諧、快樂、健康的「綠色校園」。

豐富多彩的活動,感悟文明風尚

9月24日,中秋節,燕秀裡小學操場上歡聲笑語。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月餅製作大賽把孩子們帶進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氛圍。在製作月餅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這樣的課堂外活動,在燕秀裡校園裡不勝枚舉。

「足球傳統項目學校」這個珍貴的桂冠,記錄著燕秀裡小學師生們「愛足球並從足球中收穫快樂」的特色教育。

每年五、六月份的「足球文化節」,堪稱燕秀裡小學的大節日。

「燕小杯」足球聯賽,足球知識競賽,足球手抄報展、黑板報評比,足球升旗手競選,「我與足球的故事」徵文,足球主題隊會,趣味足球遊戲比賽、足球基本功比賽……一系列以足球為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足球文化的深刻內涵——

足球,讓孩子們學會尊重規則,感受防守中的相互配合、進攻中的精誠合作,體會團結與拼搏的精神;足球,給孩子們搭建陽光體育的舞臺,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再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足球,告訴孩子們,學校是生活和成長的場所,輸贏不是重要的,享受到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環保教育,也是燕秀裡小學的特色教育之一。

「環保小主人」主題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領整個家庭參與節水、節電、垃圾分類、廢物利用、根植綠色……增強全家人的環保理念;校園的「環保小基地」,定期開展環保實踐活動,設計環保袋、徵集節約水電的金點子、廢物回收利用小論文、環保小衛士走進社區、認領生日樹……用具體行動豐富孩子們的環保體驗和知識;少年科學院、綠色郵局等學生社團,普及環保知識,傳播環保理念……

這些豐富多彩的「綠色教育」課外活動,讓燕秀裡的孩子們時時刻刻感受著文明校園的風尚。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說過:播種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也說,行勝於言。

校園中的文明建設,最有效的莫過於將精神核心融進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孩子們能切身感受和觸摸到。

在燕秀裡小學,那種尊重自然、渴望求知、知恩圖報、團結合作、健康快樂的人格精神,籠罩著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身上散發出文明和諧的光彩。

短評:

走進燕秀裡小學,傳統文化長廊、環保知識牆……校園中文明建築點位隨處可見;詩詞歌賦、文學經典,琅琅書聲、歡聲笑語……浸潤在課堂內外。

校園是「祖國的希望」成長的重要舞臺,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校園文明,即是社會文明的縮影。

我願我們社會的文明之花,能夠燦爛地綻放在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校園裡。

來源:秦皇島新聞網

相關焦點

  • 文明已成為校園裡最美的風景
    建設文明校園,就是要堅持立德樹人,激發青少年的使命感、責任感,幫助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對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進而推動全社會文明程度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全國各地學校大力創建文明校園,學校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不斷加強,文明在校園蔚然成風。
  • 讓校園文明之花美麗綻放——桂林推進文明校園創建工作綜述
    至此,全市共有6所「全國文明校園」(含高校)、21所「自治區文明校園」、69所市級文明校園。無論是城區,還是鄉村,學校的發展變化之大、建設之美令人讚嘆,這裡不僅書聲琅琅,更有文明之風撲面而來。  走進「全國文明校園」樂群小學,校園雖小但精緻,規劃科學,布局合理,班級文化以快樂為主線,打造個性化的快樂班徽、班舞,營造出文明向上的氣息;校園文化長廊內容豐富多彩;教學、生活、運動設備完善,「朗讀亭」「電子班牌」「點陣筆」「平板電腦」等設備為教學高效服務,研發了「快樂+」創編樂學科特色校本課程和「快樂+」知行樂德育特色校本課程,讓師生在和諧共生、全面發展中形成具有特色的智慧化校園。
  • 建生態校園 揚文明風帆——常德市武陵區紫橋小學生態文明校園建設...
    碧波紅橋紫樓入眸,鈴聲書聲笑聲縈耳,這裡就是常德市武陵區紫橋小學。這裡有「樂於交往,善於溝通」的辦學理念,有「生態紫小、運動紫小、書香紫小」的辦學目標,有「綠色環保、文明和諧」的校園環境。紫橋小學一直致力於校園生態環境和文化環境建設,將生態環保與文明教育有機整合,通過一系列的校園課程和活動引導師生建生態校園,揚文明風帆。夯實環保基礎 打造綠色校園「建園林校園,設園林環境,讓師生在校園的每個角落感受到綠色生機。」
  • 文明校園校園遍吹文明風
    南寧市秀田小學的孩子們在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知識宣傳。本報記者 周 珂300——第二屆自治區文明校園數量。23.7%——各級文明校園總數在全區所有學校的佔比。100%——全區學校參與文明校園創建實現全覆蓋。
  • 岷山路小學獲「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12月29日,德陽市成功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總結表揚大會隆重召開,2020年獲得全國文明單位、村鎮、家庭、校園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集體、個人受到表彰。 德陽市岷山路小學作為全市唯一獲得本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的學校受邀參會,接受授牌表彰。
  • 臨清市戴灣鎮陳官營小學迎接文明校園專項檢查
    12月23日上午,市教體局人事科徐科長牽頭,市文明辦李主任一行領導蒞臨戴灣鎮陳官營小學進行創建文明校園督導檢查,戴灣鎮聯校呂培增校長、劉再忠校長等陪同查看。剛剛步入我校大門,檢查組工作人員就被宣傳欄上的24字核心價值觀所吸引。
  • 金灣,文明之風在校園飄蕩
    這段為期兩周的愛心接力,成了虹暉小學校園裡一道文明風景線,也讓趙泓茜同學和她的家長深受感動。 這是金灣區師德師風 和文明校園建設的一個縮影
  • 「文明校園風採」富林路小學:「00後話文明」 以童心觀世界
    1月7日,富林路小學舉行「00後話文明」演講比賽評比。通過前期的徵文活動、班隊會選拔,來自學校3—6年級的13位選手參加比賽。演講比賽充分展示了富林路小學創建全國文明校園取得的豐碩成果。「00後話文明」演講比賽評比。
  • 文明校園怎麼建?紅渡這所小學的經驗不一般
    『』春天最美是黎明。東方一點兒一點兒泛著魚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紅暈,飄著紅紫紅紫的彩雲。」悠悠的細雨中,琅琅讀書聲打破了冬日的沉寂。同學們正在背誦《四季之美》伴著同學們的朗讀聲,走進紅渡鎮中心小學,映入眼帘的是鬱鬱蔥蔥的一片綠。校園裡,處處可見對養成好習慣的提醒,處處可見對樹立理想、實現目標的激勵。
  • 「全國文明校園」淮北市古城路小學:榮譽都是奮鬥出來的
    近年來,淮北市古城路小學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以創建全國文明校園為目標,以德育教育為先導,以隊伍建設為抓手,以課堂教學為重點,以育人活動為主線,以校園文化建設為載體,開展了一系列豐富多彩的創建活動,呈現出「積極和諧、文明奮進」的可喜景象。
  • 《揚州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發布 提升師生文明素養
    近日,揚州市召開全市深化未成年人文明禮儀養成教育暨文明校園創建工作推進會。會上發布了《揚州市文明校園測評體系》,該測評體系將通過六個方面對文明校園的創建進行測評。預計到2020年,縣(市、區)級以上文明校園佔比將達到50%以上。力爭在文明校園的創建中,促使學生全面發展。
  • 文明出遊才是最美風景
    進入「大眾旅遊」時代,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背起行囊,走向大自然,看天地造化之奇,享繽紛生活之趣,令人心曠神怡。旅遊不僅是享受自然、欣賞風景、陶冶情操、強身健體的過程,也是檢驗個人素質、衡量品德修養、增加知識閱歷的過程。自然之美,不僅存在於我們欣賞的風景中,也存在於我們出遊的行為裡。在發現美、欣賞美、享受美的同時,更要製造美、創造美。
  • 讓文明之花開滿美麗校園
    學校認真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教育教學與文明校園創建工作同部署、同推進。成立了以校長袁廣利為組長的文明校園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制定方案,對標找差距,對表抓落實,全面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創名校活動,校園風貌煥然一新,教育質量穩步提升,育人特色日益彰顯。
  • 立人教育,讓文明常駐校園 走進「全國文明校園」煙臺開發區實驗小學
    中國山東網11月27日訊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名單中,山東省共有31所大學、中學、小學校被評為「全國文明校園」,煙臺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小學榜上有名。讓我們走進這所學校,看一看育人的風景。立人教育思想,鑄就育人之魂這是一所有思想的學校。
  • 「文明創建」文明城市宣傳進校園,為文明城市創建添動力
    更重要的是,市教育體育局以校園為主陣地,把30928份《安寧市市民文明手冊》發至城區中小學、幼兒園,做到每個學生人手一冊,積極做好入戶宣傳進校園工作。(教體局幹職工深入包保社區入戶宣傳)《安寧市市民文明手冊》講起來。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建設幸福美好家園,是安寧全體市民的共同願望。
  • 四川省都江堰市的創建之路——文明是一座城市最美的風景
    11月20日,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在北京舉行,四川省都江堰市被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都江堰市委書記李雲參加表彰大會,並代表都江堰市領取了這份榮譽。自此,都江堰市正式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全國文明城市」為都江堰市增添了一張閃亮的「城市名片」,如今的都江堰,最美的風景就是文明。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6年時間裡,都江堰市的創建者把文明變成了這座城市最美的風景。舉全市之力 實施「大創建」是成功的金鑰匙「三遺」之城,榮登全國文明城市榜單,這是70萬都江堰兒女的共同心血和無上榮光。
  • 福建:文明旅遊,你就是最美的風景
    臺海網8月21日訊 據福建日報報導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旅途中,每個人都是別人眼中的風景。自上月20日我省恢復跨省團隊旅遊後,旅遊市場迎來一輪出遊高峰,所有A級景區接待量由不超過最大承載量的30%提升至50%。旅遊業重新恢復生機的同時,人們期待,讓文明旅遊成為「最美的風景」。
  • 【創建文明城市】武威讓文明旅遊成為最美的風景
    對於遊客來說,景區風光固然重要,但是一個舒心、文明、和諧的旅遊環境,更讓人難忘。「多看美景,不刻美名」「平安是福,文明是金」「一花一木皆是景,一言一行要文明」……在景區的草叢裡、花壇上、入口等處,隨處可見醒目的文明旅遊宣傳標語和提示語,引得遊客紛紛駐足觀看,時刻提醒遊客約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文明旅行。除此之外,景區內的工作人員耐心細緻地接待著每一位遊客,讓他們有賓至如歸的感覺。同時,景區設置旅遊諮詢臺,為遊客提供貼心周到的旅遊諮詢服務。
  • 每個文明的你都是最美的風景
    原標題:每個文明的你,都是最美風景蚌埠新聞網訊(記者何沛)日前,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隨著遊客文明素質的提升,即使在火爆的國慶中秋長假,旅遊依然秩序井然。「文明出遊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習慣。」遊客張先生表示,出門旅遊,做文明遊客,行文明之舉,方便別人,也愉悅自己。一位帶孩子的媽媽說:「文明旅遊要從孩子抓起,現在帶孩子出來玩,正是教育他的好機會。」在市博物館,有不少玩累的市民在館內休閒座椅休息、補充能量。記者看到,不少人吃東西時,面前都放有一個塑膠袋,專門用來裝果皮、食品包裝等垃圾。離開時,他們會把垃圾袋投到垃圾箱裡。
  • 最美的風景是文明
    在這個國慶中秋假期,很多人開啟了歡快之旅,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旅遊就是看風景,青山綠水是風景,名勝古蹟是風景,田園風光是風景,特色商業街也是風景。景區裡,商家和遊客也是風景的一部分,商家文明經商、遊客文明旅遊,就會讓景區錦上添花,商家和遊客不文明的語言和行為,則會給景區添亂,給別人添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