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郭巧
在燕秀裡小學校園裡,最美的風景是什麼?
不是綠色操場邊那些搖曳開放的五顏六色的花兒,也不是教學樓牆體粉刷成藍色大海上點綴的白色海燕。
在燕秀裡小學校長張石國眼裡,每當看到兩個場景,都會讓他心生感動——
一個是無處不在的文化牆、文化長廊,時時刻刻渲染著燕秀裡小學「綠色校園」的文化內涵,潤物細無聲地感染著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另一個是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中,孩子們那一張張燦爛、明媚的笑臉。
這正是燕秀裡小學摘得「市文明校園」這一榮譽的精神基礎和文化積澱所在:用「探綠、求趣,做最好的自己」的「綠色教育」理念,成就全面育人的探趣型教育格局。
「綠色教育」,成就快樂和諧校園
綠色,象徵著生機和活力,代表著希望、健康與和悅。
「綠色教育」理念,意味著打造和諧而充滿生命力的有效課堂,意味著呵護、關愛童真童趣,著眼心靈成長,塑造尊重自然、渴望求知、不言放棄、知恩圖報、健康快樂的人格。
良好的習慣不是靠一天兩天,說養成就能養成的東西,養成教育,重在細節。
走進燕秀裡小學,「綠色」撲面而來。
在教學樓的走廊,一個大大的「綠」字,高高懸掛。這個字的含義,不僅僅是校園環境的綠色,更是校園師生們在精神世界中守護的文明和諧之「綠」。
為了提高師生的文明素質,燕秀裡小學將「綠色教育」理念引入校園,要求師生從點滴做起,做到「四綠」——綠色理念、綠色課堂、綠色心靈、綠色行為,讓自己的行動為校園帶來溫馨與和諧。
不論是對於學校的管理,還是教師們的教學,燕秀裡小學都緊扣「綠色」這一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解碼「綠色文化」,將「綠色教育」理念滲透在各個細節之中——
辦公室樓道懸掛教師執勤公示欄,以便隨時查看每位教師和工作人員的到崗情況;「我愛我家」教師執勤崗和「小啄木鳥」學生值周崗,隨時處理和服務校園出現的各種情況;每個樓層的書香閱讀角,給教師和孩子們提供身體和心靈的文明休息處;學生失物認領處,記錄著校園裡每一個拾金不昧的故事;「小荷·初綻童趣」繪畫欄、環保知識櫥窗、「綠色郵局」、經典誦讀牆……遍布各個角落的校園文化長廊,潤物細無聲地做著精神的引領。
只有環境潤澤了,精神才能潤澤。
在燕秀裡小學裡,「綠色」無時無刻不潤澤著校園裡的每一個人。
他們置身其中,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感受著「綠色教育」帶來的文明氛圍,他們也不斷地用自己的行動,成就著這個文明、和諧、快樂、健康的「綠色校園」。
豐富多彩的活動,感悟文明風尚
9月24日,中秋節,燕秀裡小學操場上歡聲笑語。一年一度的中秋節月餅製作大賽把孩子們帶進了中國傳統節日的氛圍。在製作月餅活動中,孩子們了解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和魅力。
這樣的課堂外活動,在燕秀裡校園裡不勝枚舉。
「足球傳統項目學校」這個珍貴的桂冠,記錄著燕秀裡小學師生們「愛足球並從足球中收穫快樂」的特色教育。
每年五、六月份的「足球文化節」,堪稱燕秀裡小學的大節日。
「燕小杯」足球聯賽,足球知識競賽,足球手抄報展、黑板報評比,足球升旗手競選,「我與足球的故事」徵文,足球主題隊會,趣味足球遊戲比賽、足球基本功比賽……一系列以足球為主題的活動,讓孩子們體會到了足球文化的深刻內涵——
足球,讓孩子們學會尊重規則,感受防守中的相互配合、進攻中的精誠合作,體會團結與拼搏的精神;足球,給孩子們搭建陽光體育的舞臺,培養學生體驗美、欣賞美、再現美、創造美的能力;足球,告訴孩子們,學校是生活和成長的場所,輸贏不是重要的,享受到快樂才是最重要的。
環保教育,也是燕秀裡小學的特色教育之一。
「環保小主人」主題活動,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領整個家庭參與節水、節電、垃圾分類、廢物利用、根植綠色……增強全家人的環保理念;校園的「環保小基地」,定期開展環保實踐活動,設計環保袋、徵集節約水電的金點子、廢物回收利用小論文、環保小衛士走進社區、認領生日樹……用具體行動豐富孩子們的環保體驗和知識;少年科學院、綠色郵局等學生社團,普及環保知識,傳播環保理念……
這些豐富多彩的「綠色教育」課外活動,讓燕秀裡的孩子們時時刻刻感受著文明校園的風尚。
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曾說過:播種一個行動,收穫一個習慣。清華大學老校長梅貽琦也說,行勝於言。
校園中的文明建設,最有效的莫過於將精神核心融進豐富多彩的活動中,讓孩子們能切身感受和觸摸到。
在燕秀裡小學,那種尊重自然、渴望求知、知恩圖報、團結合作、健康快樂的人格精神,籠罩著每一個孩子,讓他們身上散發出文明和諧的光彩。
短評:
走進燕秀裡小學,傳統文化長廊、環保知識牆……校園中文明建築點位隨處可見;詩詞歌賦、文學經典,琅琅書聲、歡聲笑語……浸潤在課堂內外。
校園是「祖國的希望」成長的重要舞臺,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陣地。校園文明,即是社會文明的縮影。
我願我們社會的文明之花,能夠燦爛地綻放在一個個特色鮮明的校園裡。
來源:秦皇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