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揭英雄們的悲慘結局

2020-12-24 騰訊網

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了?

先前電影《八佰》欲參加上海電影節的開幕,卻因「技術問題」而取消,引發各界熱議。這部電影是翻拍八年抗戰時期的「四行倉庫保衛戰」,這場戰役最為人知的莫過於被稱作八百壯士的國軍竭力死守,拖住日軍的猛烈攻勢,一舉粉碎了日本三月亡華的野心。

而這場戰役也成功締造了2位英雄,包括帶領戰士們死守四天四夜的謝晉元中校團長,以及冒著生命危險送國旗進入戰場並帶出了八百壯士名單回租界的女童軍楊惠敏。但你知道這些戰士後來怎麼了嗎?他們在戰役結束後被軟禁在租界,謝晉元被暗殺,而楊惠敏則含冤入獄……

四行倉庫保衛戰!讓世界看見中國抵死不從

1937年10月,淞滬會戰來到了尾聲,國民政府軍損失慘重,為了保全實力,大部隊向後方撤離。為了整頓傷亡、休養生息,蔣中正下令第88師單獨留守上海,掩護大軍撤退,最後經過幾個幹部商討,留下了第1營加強營的兵力在四行倉庫,並下達「死守上海最後陣地」的命令。

好在四行倉庫本就是易守難攻的地方,又做為戰時倉庫囤積了許多食物、彈藥和飲水,加上和上海租界只隔了一條河,日軍不敢大規模的發動攻擊,以免驚動到歐美國家。而負責帶領這400多人的第524團團附謝晉元,為了虛張聲勢讓日軍以為有一個團防守四行倉庫,對外通訊都用第524團代替第1營,並要求士兵說有800人在倉庫防守,這也是800壯士的由來。

謝晉元曾告訴部下:「這個四行倉庫就是我們400多人的墳墓,我們全都要戰死在這裡。我們中間只要還有一個人在,就要堅守陣地,和敵人拚死戰鬥到底!」

八百壯士死守倉庫的第二天,女童子軍楊惠敏聽說了這群國軍的事跡,便主動跟上海商會聯絡,並冒著生命危險帶著青天白日滿地紅國旗泳渡蘇州河(一說走陸路)進入四行倉庫,把國旗和上海商會的電話送給軍隊、鼓舞士氣,並帶出了謝晉元所偽造的800人名單,將他們的英勇精神公告全國。

謝晉元團長被暗殺,士兵四散淪苦力

除此之外,國軍的拚死戰鬥也被租界裡的西方世界所看到,吸引了國際社會的注意,雖然不如蔣中正所期望的帶來實質的國際支援,但也在英美等國留下了好印象。八百壯士死守四個日夜,擊退日軍六次圍攻,日軍戰死200多人,國軍死傷共37人,最後透過各國使節團的交涉下,蔣中正下令撤軍,八百壯士撤退至上海租界。

沒想到,他們剛撤退完畢,就被租界內的英軍強制繳械,並限制了他們的自由,因為英國受到日軍威脅:「如果讓國軍離開就要攻入租界」,這一軟禁就是4年。而維新政府與汪精衛政權也趁機想拉攏保衛戰的大功臣謝晉元,卻被多次拒絕,沒想到在1941年4月,謝晉元就被受偽汪精衛政府誘騙的手下暗殺身亡。消息傳出,上海市民悲慟不已,逾10萬人參加他的葬禮,蔣中正也發出慰告通電並追贈少將軍軍階。

謝晉元的死亡只是八百壯士悲痛的開端,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上海租界被日軍佔領,他們自然沒有放過當年的這群士兵,一開始先拘禁他們,後來還將他們打散到各地去挖壕溝、做苦工,甚至有一些被送去紐幾內亞做奴工。二戰結束後,從各地回到上海的倖存者只有100多人,而後來國共內戰爆發,剩餘一部分的人則跟著國民政府撤退到臺灣,有些則留在大陸。

四行倉庫現址仍有當年交戰留下的滿面彈痕。

女英雄含冤入獄,後半生隱姓埋名

那冒死將國旗送入四行倉庫的女童軍楊惠敏呢?淞滬會戰結束後,楊惠敏也跟著向後方撤退。而她的英勇行為被國民黨拿來大肆宣傳,先是在婦女節接受了蔣宋美齡的表揚,又代表中華民國到美國參加世界青年自由大會。1939年還被派到歐洲週遊訪問,見到了英國女王、墨索裡尼、還有希特勒,希特勒還誇她說:「妳就是德國男女青年的榜樣!」

她在1941年日軍入侵香港時,幫助梅蘭芳、胡蝶等藝術家從香港撤退到重慶,過程中因拒絕幫胡蝶運送30多件的行李而被記恨。當時身為國民政府軍統局長的戴笠看上了胡蝶,為了討美人歡心,就把楊惠敏安上了匪諜的罪名送進監獄。直到1946年戴笠意外身亡後,她才被放出來。

莫名遭逢牢獄之災後,楊惠敏就此鬱鬱寡歡,隱姓埋名改叫楊希賢,絕口不提往事,並堅決不接受政府的任何資源,就連她自己的兒子都是在她死後才知道媽媽曾經做過這樣的豐功偉業。據說,直到1975年《八百壯士》電影上映後,楊惠敏才漸漸展開愁容,後於1992年病逝。

八百壯士死守四行倉庫的故事後來不論國共雙方都十分讚譽,但是人們總是只記得精採動人的英雄故事,他們後來的悲涼又有幾人知曉?

相關焦點

  •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淞滬會戰當中,死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 1937年,被西方國家稱之為"血肉磨盤"的淞滬會戰打響,三個月的時間,中國軍隊傷亡了30餘萬人,徹底粉碎了日本妄言"三個月滅亡中國"的狂妄企圖。
  • 歷史上的今天|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
    由管虎執導的戰爭片《八佰》的上映,在給國內影院復工注入一劑強心劑的同時,還讓廣大影迷認識到了英勇悲壯的八百壯士。八十三年前的今天,正是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的日子。1937年8月,淞滬會戰爆發。1937年10月26日,為掩護主力部隊西撤,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部隊,進入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狙擊日軍。
  • 檔案解密四行倉庫守衛戰:"八百壯士"只有三百餘人
    四行倉庫建於1931年,位於閘北區南部、蘇州河北岸,原是民國時期重要金融機構大陸銀行和四行儲蓄會的倉庫。淞滬抗戰爆發後,這裡因為謝晉元帶領「八百壯士」奮戰殺敵的事跡而廣為人知,四行孤軍的故事也因此流傳起來。抗戰時期膾炙人口的《歌八百壯士》唱的就是這一歷史事件。
  • 《八百》:被批煽情?世人皆知800壯士!何人知壯士結局悲慘?
    《八百》煽情?歷史事實更為煽情,怎麼受不了了? 熒幕當中確實有很多臺詞比較煽情。但這些臺詞大家知道是在哪裡來的嗎?並不是管虎作為一個導演而意淫出來的。除了前期做過的對於倖存者以及其後代的採訪之外,還有當時戰爭期間800壯士所留給家中的書信,自己的遺言。
  • 電影《八佰》和歷史上的四行倉庫八百壯士
    2020年8月21號,電影《八佰》在全國上映,人們有理由對這部電影充滿期待,因為歷史上的八百壯士的確上演過一部悲壯的真實大片。淞滬會戰後期,中國軍隊不敵日軍海陸空一體的凌厲攻勢。1937年10月26號,上海戰局急轉直下,中國軍隊側背受到嚴重威脅,為防止被日軍圍殲,決定放棄現有陣地,全面向蘇州河南岸轉移。
  • 謝晉元等「八百壯士」:血戰四行倉庫
    在上海四行倉庫奮戰的中國守軍壯士(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據新華社電(記者吳振東)「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謝團長;中國不會亡,中國不會亡,你看那八百壯士孤軍奮鬥守戰場。」這一段歌唱當年「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拼死抗敵的歌詞,今天聽來依舊讓人熱血沸騰。 謝晉元,廣東省蕉嶺縣新鋪墟尖坑村人,1905年4月生。
  • 「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奮戰的歷史畫面曝光
    近日,一段披露「八百壯士結局」的短視頻在網上廣為傳播。這段短視頻擷取自《亞太戰爭審判》,這是全球首部全景式聚焦二戰後各同盟國對日本BC(乙丙)級戰犯審判的大型紀錄片。9月3日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紀念日,《亞太戰爭審判》當晚在紀實人文頻道播出。
  • 電影《八佰》:八百勇士死戰四行倉庫,最後的命運如何?
    首先要提到幾個詞條: 淞滬會戰、八百勇士、四行倉庫。 先說淞滬會戰,中國人都應該知道,這是抗戰史上的一次大型會戰,過程及結局極為慘烈。 1937年8月13日,全面爆發,持續了三個月。其規模之大、傷亡之慘烈觸目驚心。
  • 外牆布滿單孔八百壯士奮力反擊,位於上海蘇州河畔四行倉庫
    上海有這麼一個不為人知的景點,一般去上海玩的知道外灘豫園南京路步行街還有陸家嘴的高樓大廈,但是很少有人曉得有著淞滬會戰抗日旗幟之稱的四行倉庫,倉庫位於上海市靜安區蘇州河北岸,至於為什麼叫做四行倉庫,因為當時它是四個銀行的倉庫所在地,所以叫做四行倉庫。
  • 四行倉庫最後撤退了嗎? 謝晉元為何會同意勇士撤離四行倉庫?
    之所以被稱為「八百壯士」,是後來作戰時,一個外國記者通過英租界給謝晉元傳遞一個紙條,問到四行倉庫守軍的兵力情況,謝晉元不假思索的對外說:「800人」,這才讓「八百壯士」的威名傳遍了中國和全世界。謝晉元指揮靈活,將士們作戰英勇謝晉元率領留守的士兵連夜轉移到「四行」倉庫,就是大陸、金城、鹽業和中南四家銀行的聯合倉庫。
  • 四行倉庫保衛戰英雄們的結局
    10月26日晚,守衛戰場防線的國軍第88師第524團在團長謝晉元的指揮下,奉命據守蘇州河北岸的四行倉庫,掩護主力部隊連夜西撤。當時的媒體用「八百壯士」來稱頌守衛四行倉庫的孤軍,實際上他們只有400多人。
  • 守四行倉庫八百壯士結局如何,團長被刺殺,抗戰結束後只剩100人
    而守衛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就是這這種狀況下產生的。蔣介石雖然想撤軍,但還是要留一部分軍隊抵抗,因為之後九國公約的代表要在上海籤字。蔣介石想通過這些部隊的抵抗來換取各國的同情。最終決定讓八十八師留一部分人留守。八十八師師長孫元良覺得,既然留下來的橫豎都是死,不如稍少留一點。最終決定留一個團來守一兩個據點。
  • 八佰死守四行倉庫的士兵後來怎麼樣了 最後他們善終了嗎
    當時因為寶山大場防線的失守,當時的軍隊指揮者下令全線撤退,並下令一個團進行掩護,而最後的一塊陣地就是四行倉庫,團長謝晉元與"八百壯士"在四行倉庫的英勇體現在了中國軍人的勇氣和決心,但是這"八百壯士"最後的結局卻讓人義憤填膺,感慨不已!
  • 八百壯士撤離四行倉庫後結局如何?軟禁4年當苦力,謝晉元遭暗殺
    一部《八佰》,講述了1937年淞滬會戰的最後一役,「八百壯士」堅守四行倉庫,讓熒幕前的觀眾看得是熱血沸騰,然而電影終究屬於藝術作品,某些劇情呈現並非就是真實的歷史,今天就讓大家看看當年的一些老照片:中國軍隊撤出四行倉庫被關進「孤軍營」,謝晉元遭暗殺。
  • 關於八百壯士的幾個史實
    待到了27日早上,得知一營的任務是留下死守四行倉庫後,即全部返回自覺歸隊。而因故短時離隊的一連連長、營部醫官和機槍連的一個排長,則是到了28日,才又自行進入四行倉庫歸隊。明知留下就是犧牲,仍然義無反顧地主動歸隊,這事要是擱在1940年以後,就玄了。 國軍在抗戰中士氣敗落,是後來的事。
  • 八百壯士倖存者楊養正:回憶四行倉庫保衛戰
    一天,筆者接到一個朋友的電話,重慶的《時代信報》在當地發現了一位參加過八·一三四行倉庫保衛戰的老兵,名叫楊養正。而且朋友還說,消息絕對準確,「的確是八百壯士的倖存者」。筆者當時聽到這個消息後竟愣住了好長時間,心裡非常興奮和激動。「八百壯士」的倖存者正是我們多年來一直在尋找的人!我們尋找「八百壯士」健在者的過程,其實是尋找抗戰歷史的過程,還原歷史真相的過程。
  • 八百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八佰電影最終的歷史結局是什麼,團長被暗殺,戰士們被俘後客死他鄉 當月26日深夜,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急匆匆的回到團部,他的手上拿著88師師長孫元良的一紙手令,上面命令"524團第一營死守上海最後一塊陣地。"這最後一塊陣地,就是四行倉庫。那時的四行倉庫,南面緊挨蘇州河,東面是英國、美國控制的公共租界,西面、北面已經被日本軍隊佔領。這幢鋼筋水泥建築佔地0.3公頃,寬64米,高25米,最初是4家銀行存儲貸物的聯合倉庫,以牆厚樓高、易守難攻著稱。
  •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
    《八佰》破24億,真實的「四行倉庫」究竟如何?撤軍後被俘虜,結局悲慘!隨著國民素質的整體提升,而觀眾對於電視劇、電影的質量也是要求越來越高,其實都知道國產電影在前幾年確實很糟,因此民眾對於國外的大片比較買帳。
  • 「八百壯士」死守倉庫,就是奉他之命,活103歲,兒子是著名影星
    最近一段時間,很多人通過電影《八佰》對813凇瀘抗戰的始末經過有所了解,淞瀘抗戰後期,國民黨第88師524團副團長謝晉元,率領800壯士在四行倉庫與日軍進行了好幾天的戰鬥,其實800壯士並沒有800人,只有420人左右。當時88師師長是孫元良,「八百壯士」死守倉庫,就是奉他之命。
  • 《八佰》中的八百壯士後來結局都怎麼樣了?謝晉元最令人唏噓
    《八佰》中的八百壯士後來結局都怎麼樣了?謝晉元最令人唏噓 文/無計讀史 真實歷史中的「八百壯士」後來怎麼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