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結局(下):大多病逝,兩人被殺,長孫無忌最慘

2021-01-11 春秋史宴

張公瑾,原本是王世充的屬下,後來降唐,任鄒州別駕、右武侯長史。入秦王府,深受李世民器重,力勸李世民誅殺李建成等人,玄武門之變阻止馮立等人救援李建成,事後封定遠郡公。隨李靖平定突厥,封鄒國公。貞觀六年(632年)病逝,年僅39歲。貞觀十三年,追封為郯國公,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十八位。

程咬金,又叫程知節,民間盛傳的混世魔王、福將。年少武力過人,驍勇善戰,善使馬槊。先投瓦崗,後降王世充,最後降唐。此後追隨李世民,先後殺敗宋金剛、竇建德、王世充,戰功赫赫,被封為宿國公。參與玄武門之變後升任太子右衛率、右武衛大將軍,此後一路升遷,貞觀十一年,改封盧國公,後列凌煙閣第十九位。顯慶元年,大敗西突厥。麟德二年(665年)病逝,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獲得最久的兩人之一。

虞世南,字伯施,隋唐時期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詩人和政治家,仕陳、隋、唐三代。隋亡,投竇建德,後降唐,被李世民器重,與房玄齡等合稱「十八學士」。精於文略,敢於直諫,被李世民稱其「德行、忠直、博學、文詞、書翰」五絕,貞觀八年,封永興縣公,後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十位,是24人中爵位最低的人。貞觀十二年(638年)逝世。

劉政會,李淵在太原時的老部下,李淵起兵時,將監視李淵的王威、高君雅囚禁,隨李淵攻陷長安,李淵稱帝後奉命留守晉陽,後被劉武周俘虜。劉武周敗亡後歸唐,封邢國公。貞觀九年(635年)逝世,後追封為渝國公。列凌煙閣二十一位,少有的沒什麼大功勞的功臣。

唐儉,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裡面最不為人熟知的人之一。父親和李淵是世交,和李世民從小交好。跟隨攻陷長安,封晉昌郡公。武德二年,揭發獨孤懷恩謀反有功,任禮部尚書、封莒國公。貞觀四年(630年),出使說降突厥,配合李靖進軍,生擒頡利可汗,大破突厥。後任民部尚書。列凌煙閣二十二位。顯慶元年(656年)去世,年78歲。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唐朝名將,唯一可以和李靖相提比論的軍事天才。早年投身瓦崗,後隨李密降唐,被封為黎陽總管、上柱國、萊國公,後又給封為曹國公,賜姓李,從此叫李世勣,後因為避諱李世民改稱李勣。隨後,敗宋金剛、從平王世充,敗高雅賢、擒徐園朗,平定兗州;殺輔公佑,定江南。攻滅東突厥,滅薛延陀、亡高句麗,立功無數。後封英國公,列凌煙閣二十三位。總章二年(669年)去世,年76歲,凌煙閣24人中最晚去世。

秦瓊,大名鼎鼎的秦叔寶,以勇猛彪悍著稱,先是投身在隋朝名將來護兒麾下,後隨張須陀大敗叛軍盧明月、孫宣雅。張須陀戰死瓦崗後,隨裴仁基投降瓦崗,後來降唐。隨李世民大敗尉遲恭、破宋金剛、滅王世充、擊竇建德,封翼國公。破劉黑闥;參與玄武門之變,雖然封為左武衛大將軍,但待遇比其他人差了很多,因為長年徵戰,因此深受創傷,經常生病。貞觀十二年(638年)病逝,十三年,追封為胡國公,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位。

相關焦點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長孫無忌
    他們被稱「凌煙閣24名功臣」。畫像繪製完成後,李世民經常來到凌煙閣,回憶已經逝去的那段崢嶸歲月。從此,唐朝的民眾將凌煙閣看做建功沙場,名垂青史的象徵。唐代詩人李賀在《南苑十三首歌》中說:「為什麼人們不把吳國的鉤子鉤住,收集關山的五十個州呢?」凌煙閣供奉著24位有功之臣,其中排名第一的便是趙國公王長孫無忌。長孫無忌,字輔機,洛陽,河南人。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長孫無忌第一,秦瓊最末,唐太宗到底怎麼想的
    秦瓊能夠排進入二十四功臣的行列,即便是排在最後,已經算是唐太宗仁厚了!唐太宗時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類似由國家授予的榮譽稱號。能夠進入這個名單,把畫像掛在凌煙閣上,不僅僅是莫大的榮耀,更是一種「保證」。只要不謀反、不犯十惡不赦的大罪,這個家族的數十代富貴是完全有保證的。
  • 為什麼長孫無忌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首?而秦叔寶排名末尾?
    一、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圖唐朝皇宮內,三清殿旁,有一小樓,名日「凌煙閣」。閣中繪有二十四圖,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十七年二月,為了懷念當時幫助他平定天下的眾位功臣們所設置的。凌煙閣中的二十四功臣圖,是唐太宗的李世民,命令閻立本按照各位功臣身材,以1:1的大小繪製畫像,畫中有褚遂良題字,李世民常常前往凌煙閣懷念舊時各位臣子。而此後又有幾位皇帝效仿太宗,在凌煙閣中設置功臣畫像,大約共有132幅畫像,除去彼此重複的一些畫像,總共記錄了100功臣左右。
  • 凌煙閣功臣第一位:長孫無忌,勞苦功高,為何下場悽慘?
    凌煙閣是唐朝用來表彰功臣的,許多有名的功臣都能從中找到。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唐代權臣長孫無忌,有人可能就要問了,說長孫無忌,憑什麼排在第一位呢?他的功勞真的有那麼高嗎?其實不一定,一方面很有可能是長孫無忌對唐朝的貢獻確實大,另外一方面,將他排在第一位,變相的來說也是一種獎賞。在李世民還沒有上位的時候,就個長孫無忌認識,關鍵的是李世民還娶了長孫無忌的妹妹,也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長孫無忌最大的貢獻就是在李世民上位這件事情上他的無條件支持,玄武門之變,他支持李世民,站在李世民的這邊與李建成對抗,最終的結果就是李世民成功走上王位,成為了皇帝。
  • 秦瓊這麼有名氣,為什麼凌煙閣二十四功臣被排在了倒數第一
    很多人都為秦瓊排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最後一名而鳴不平,但是實際上秦瓊被排最後一名屬於恰到好處,而長孫無忌排名第一,也屬於實至名歸,無人不服。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排名比較複雜,因為這裡面有好幾股勢力,既有文臣宰輔,又有元帥戰將。李世民也是根據選出的這二十四個人的功勞、官職、資歷還有個人感情評定的。
  • 凌煙閣系列:長孫無忌如何從唐太宗的功臣,成為唐高宗的罪人?
    第一功臣長孫無忌凌煙閣24位功臣中,李世民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就把長孫無忌排在了第一位,這充分說明在李世民的心目中,長孫無忌是何等重要!事實也的確如此:長孫無忌和李世民從少年時關係就很好,及至稍微年長一些,長孫無忌的妹妹又嫁給李世民為妻,這就是後來的長孫皇后。於是髮小成郎舅,兩個人的關係親密程度非同一般。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李世民如何排名選人?不僅與玄武門之變有關
    作為名流千古的皇帝之一,李世民的功勞自有人評說,除去他那數不盡的歷史貢獻之外,其設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也令後人議論紛紛。 根據史書記載,凌煙閣24功臣,分別是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尉遲恭)、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瓊。
  • 凌淵閣二十四功臣簡介,最受寵的下場最慘,最後被逼自盡
    凌煙閣是唐朝表彰有功之臣繪有功臣圖像的高閣,位於長安城內太極宮東北角一個不起眼的小樓內。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唐太宗李世民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們,由李世民親自題詞、命閻立本為二十四位有大功於李世民的功臣繪畫,供奉於凌煙閣中,即「凌淵閣二十四功臣」。此篇簡單介紹下榮登二十四功臣榮譽榜的大唐功勳。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他們有什麼功勞,排名第一的是誰?
    唐太宗晚年的時候,他身邊的功臣病逝的病逝,老去的老去,這讓唐太宗十分傷感,他為了紀念和表彰這些功臣,讓宮廷畫家閻立本按照真人大小,給唐朝的24位開國功臣畫像,並將他們的畫像放入了長安城皇宮內三清殿旁的凌煙閣內,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24功臣的來歷。
  • 正史趣聞:凌煙閣功臣不止二十四位,你知道具體的數量嗎?
    貞觀十七年,大唐太宗文武大聖大廣孝皇帝李世民,看著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們紛紛凋零。李世民為了表彰功臣,也為了獎掖後進,下詔令畫家閻立本為二十四位功臣畫像。大唐的中心在太極殿,太極殿旁邊,有一座閣樓,名叫凌煙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玄機
    凌煙閣24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搞出來的,他叫著名畫家閻立本畫了24位功臣的畫像掛在凌煙閣裡,所以就有了凌煙閣24功臣。這24功臣的排名是這樣的: 長孫無忌、李孝恭、杜如晦、魏徵、房玄齡、高士廉、尉遲敬德、李靖、蕭瑀、段志玄、劉弘基、屈突通、殷開山、柴紹、長孫順德、張亮、侯君集、張公謹、程知節、虞世南、劉政會、唐儉、李績、秦瓊。 然而這24位功臣的排名卻有一些奇妙之處。我們來分析一下這排名背後的玄機。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結構全分析,大家探討下二十四功臣是怎麼排的?
    —638年)閣中又隔為三層:最內一層所畫均功高宰輔的大臣;中間一層所畫,均為功高王侯的大臣;最外一層所畫則為其他功臣。排名是分先後順序的。並且分了三等。但是這裡無法知道24人的三等分法具體情況,如果按照1-8,9-16,17-24,平均去分的話或許也行。1-6、7-14、15-24,這樣分或許更合理。其中死於玄武門事變之前的有13殷開山一人。
  • 凌煙閣24功臣都有誰?為何戰功顯赫的秦瓊,會被排在最後一位
    晚年時期,他身邊的功臣一個個老去,這讓李世民很感傷,他為了紀念和他一起打天下治天下的功臣,讓畫家閻立本給唐朝的二十四位功臣畫像,並將他們的畫像放入了長安城皇宮內的凌煙閣,這就是著名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居首的是長孫無忌,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哥,李世民打天下時,以及玄武門事變中,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幫助都很大,李世民評選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時,也將他放在了首位。排名第二的是河間王李孝恭,大唐江山一半是李世民打下的,剩下的大半是李孝恭打下的,所以他排第二實至名歸。
  • 令旗山下 長孫無忌的窮途末路(下)
    通往長孫無忌墓的小路已被野草遮住。長孫無忌墓旁居住的人家。長孫無忌墓前的石亭。一代名相長孫無忌,長眠於這靜謐的山水之間。□龐驚濤文/圖「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唐朝時期,都城長安皇宮內,三清殿旁有一棟毫不起眼的小樓,人稱「凌煙閣」,陳列著24個人的畫像。
  • 相比唐朝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為何漢朝雲臺二十八將,知名度要低
    「凌煙閣」,作為古往今來人生巔峰的代稱,有多少英雄豪傑將此視為人生的至高追求,進入凌煙閣便預示著生前榮華富貴,身後能夠陪侍皇陵,對於封建社會來說此是何等榮耀之事。唐朝建國不久,唐太宗李世民出於褒獎的目的,按照戰功大小,以此選定二十四位開國功勳,為他們建廟立宇,史稱「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 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有哪些人?秦瓊排在末尾,李世民舅舅排首位
    很多皇帝登基之後,都會按照文臣武將各自的功勞授封官職;也有君王會像趙匡胤那般,擔心當年的功臣功高蓋主,便暗示他們交出權力,告老還鄉。開創貞觀盛世的李世民,當年登基之後,除了論功行賞之外,還將諸多功臣的畫像描繪在凌煙閣之中。
  • 凌煙閣第一功臣,屹立大唐政壇三十三年的長孫無忌到底有多可怕
    長孫無忌可是個很了不起的人物,凌煙閣第一功臣,李世民長孫皇后的親哥哥,唐高宗李治的親舅舅,屹立大唐政壇三十三年,但不想最後落了個抄家身死的下場,還不如早死幾年的好。長孫無忌得到了李世民的充分信任,同樣,長孫無忌在貞觀期間也是非常謹慎、安守本分。接受李世民尚書右僕射的任命後,長孫無忌屢次上書認為自己權位過於集中,並讓長孫皇后和舅舅高士廉勸諫李世民。
  • 李世民「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的具體名單
    李世民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名單如下:第1位:長孫無忌,李世民的舅子哥,在大唐建立之前的戰爭中,功勞並不突出,後來,主要參與並策劃了玄武門之變。第2位:李孝恭,是李世民未出三服的兄弟,沒有參與玄武門之變,得到了李世民的猜忌,但是,礙於李孝恭的赫赫戰功和他在李氏家族中的威望,李世民還是把他列入了第二位功臣;第3位:杜如晦,參與策劃了玄武門之變,與房玄齡有「房謀杜斷」之稱;第4位:魏徵,本屬太子李建成集團,玄武門之變後,歸服了李世民;第5位:房玄齡,能謀善斷,參與並策劃了玄武門之變;
  • 唐太宗為紀念功臣,留下凌煙閣24功臣圖,他們分別是誰?
    唐太宗為紀念功臣,留下凌煙閣24功臣圖,他們分別是誰?公元643年,也就是貞觀十七年,一代千古明帝唐太宗李世民,這位皇帝為了紀念並且賞賜與他一起打下天下的大功臣,特意找來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書畫大師閻立本為二十四位有功的大臣完成畫像,其畫像比例也是完全按照真實人物大小,面向北邊而立,意為皇恩浩蕩,對皇家保持敬仰,將這二十四功臣畫像,陳列在凌煙閣內,讓後人永遠銘記這些開國功臣,這就是著名的《二十四功臣圖》。
  • 秦叔寶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末位,其實是歷史必然
    唐太宗李世民為懷念當初一同打天下的眾位功臣,命閻立本在凌煙閣內描繪了二十四位功臣的圖像,皆真人大小,褚遂良題字。大家所熟悉和喜歡的秦叔寶排在末位,很多人表示不理解。其實他排在末位,李世民有他自己的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