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何忌諱和講究?

2020-12-15 鄂東三農

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農村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文化發展過程,沉澱積累了許許多多風俗習慣的人文元素。這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即過年的講究和忌諱,是農村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所有人樂意遵循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農村人已經習慣了,不管是真是假,必須遵循,寧信其有也不能不信其無,已經成為習慣性的東西。~

每年臘月,越是靠近年關,是農村非常忙碌的時候,過了臘月初八,就是陸續地忙著過年的事情,都在準備年貨過春節。二十三就是過去官方過小年,也是農村各家各戶用糖果美食招待送灶神上天過年的時候;二十四是民間過小年的時候,也是家家戶戶先要祭天祭地,再要接祖宗回家過年的一天;二十五是打豆腐;二十六是煮年肉,煮臘雞臘魚的時候;二十七是打掃居室衛生和個人身體清潔,人人都要在這天洗澡,洗去一年的疾病災禍,減少病害帶進新年;二十八是農村打餈粑和做年糕的的一天;二十九是煮豬首的一天;三十是過大年吃年飯的時候。臘月關鍵在於月尾,除了月尾操辦過年物資以外,還是許多的禁忌,如農村各種債務的清算,必須結清,不得帶到新的一年。農村一年中所有的已經開工的事情一定要在年內完功,才能過年。~

正月十五之內的講究更多,初一開門要放鞭炮,出門拜年要依據年份吉利的方道,不能到不吉利的方位去拜年。這一天,所有的水不能亂潑亂倒。從這一天起,一見人就要說「恭喜發財」!初二那天就要開始鬧新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後止。從初二開始就要開始走親訪友,所有的親戚朋友家裡都要互相走過一次。正月十五之內,男人禁止理髮,忌諱說不吉利的話,忌諱做不吉利的事,忌諱搬家,所有的農事、生意等等事情,就必須過十五元宵節以後再做。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

相關焦點

  • 民間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
    大家好,我是「楚何知」。每天分享古今民俗及趣味冷知識,想要了解更多的農村民俗及不為人知的新鮮事,不妨點擊上方的關注訂閱!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再過幾天2020年就要到了,農曆春節的腳步也就更近了;12月28日,也是農曆臘月初三,許多在外打工的異鄉人一方面在搶購回家的車票,另一方面也會給長輩們準備一些人情禮物;眾所周知,在人情往來之中會有很多「忌諱」。如果你粗枝大葉總是「犯忌諱」,就會給彼此的關係添堵。更何況現在已經到了歲末臘月,在民間又有諸多忌諱。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春節是一年中最為重要的節日,俗話說「百節年為首」,可見人們對於春節的喜愛!當然,社會發展了,農村的經濟也有了提高,雖然,很多人糾結年味淡了,走親徒留形式,鞭炮也不能任性放了,可是,在筆者看來,這不就是一種「變化下的統一」嗎?畢竟,年還在,家人團聚的意義,遠大於年味的淡化!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和正月有哪些禁忌?看完有數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臘月初六,距離春節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雖然距離春節還有挺長時間,但是在農村的傳統中,進了臘月也就開始過年了,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年用的年貨。當然了,在進了臘月後,農村的禁忌也越來越多,比如今天咱們要說到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年俗順口溜:「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期間有啥禁忌?
    文/惜談農村年俗順口溜:「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期間有啥禁忌?都說農村的年味更足,可不是因為農村人一家人口多,生活得更擁擠,而是由於在農村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過年習俗。農村的小孩子們,可是從小背著各種年俗順口溜長大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那大家知道這句話所講的是什麼意思嗎?這句順口溜中所說的,臘月跟正月,當然就是指的過年期間的這段日子,忌指的就是某種禁忌,也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做的事情。頭和尾指的就是臘月的後半段時間、正月的前半段時間。
  • 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那麼,都有啥講究呢?一、結婚閨女小年前回婆家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有一點一定得記住了,古人貼福字,只有酒缸水缸上才會貼倒「福」,寓意福氣倒不出來。照壁上,門上的福字,一定端端正正地貼好。五、年尾歲首隻進不出這啥意思呢?
  • 老農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關將至有「4大講究」,你知道嗎
    在農村,我們很多年輕人都有過這麼一些經歷,有時在家裡一句話,也會引起老人們對自己的批評。很多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心中會滿滿委屈及不解,或急不過時還嘴說老人思想落後,甚至是認為他們迷信。而每到快過年的時候,老人就會經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臘月就是12月了,而尾指的就是月底的意思,而臘月忌尾的意思就是12月月底也就是即將過年的時候,很多事情都是需要忌諱一下的,否則會影響來年的運勢。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何意?馬上過年了,不妨看看
    春節講究挺多的,比如貼春聯,放鞭炮,除塵,壓歲錢等等,無一不彰顯著春節的到來,中國人喜歡講忌諱,比如過年了很多話不能說,不吉祥的不快樂的話語不要說,以免犯了老一輩人的忌諱,換一句話說叫觸黴頭,老人們認為觸黴頭是一件很不吉祥的事,來年的運氣有可能都被影響。
  • 老話: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底將近有「4大講究」,你知道幾個
    老話: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底將近有「4大講究」,你知道幾個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每個朝代都有一些固定節日的規定,如傳統的新年和中秋節。即使在有中國人的地方,也有過年的味道。也許很多年輕人不太清楚新年的重要性。但在老年人的心中,這些話應該牢記在心。例如,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底將近有「4大講究」,你知道幾個?在我們的傳統觀點中,我們稱農曆的十二月為臘月,農曆的第一個月為正月。這兩個月的不同之處在於,這兩個月有很大的壓力,都是因為一個節日。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年關將至,還有哪些忌諱需要注意的?
    我國春節,傳統文化十分豐富,各方各俗獨具特色、別有一番風味。在歲末年初時,傳承著:「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的風俗習慣.(1).大年初一忌掃地、忌往外潑水,取其財運不隨水流逝的兆頭.而且這天要把刀1藏起來,故一切餚饌原料必須預先準備。
  • 農村忙年,臘月五大禁忌一不避諱,都有啥?
    農村講究多,啥啥都不能犯禁忌。看個病人,得選日子,選時間。蓋房、開業、娶媳婦嫁閨女,要看日子,講究吉日吉時。甚至出個門,還要講究個「若要走,三六九」,所以農村人出門打工,選擇正月初六,初九,十六出發的,特別多。適合出門的日子,車票都不好買,到哪兒都擁擠。
  • 農村喜事老話「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啥意思?原來有這些講究
    導讀:老話說「正月不能娶, 臘月不能訂」, 你知道什麼意思?在農村的生活中總有很多大智若愚的老講究,這些講究能夠引導著村民們更好的做人做事。比如說閨女如果回到了娘家,晚上則是不能和老公在一個房間內睡覺的等等,除此之外,說道風俗講究不得不提的是婚喪嫁娶,在農村結婚被看為三件大事之一,形式非常傳統而且很有看點,結婚時熱鬧氣氛濃濃。而很多流傳至今的農村俗語有很多對其描述和總結,就比如我們今天要聊的「正月不能娶,臘月不能訂」,這句話究竟是啥意思?有何講究呢?現在還有這樣的講究嗎?我們接著往下看!
  • 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的這些講究你還記得嗎?
    咱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現在已經過去臘八十幾天了,眼看就要到春節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現在很多家庭都已經開始忙活著趕大集,準備過年的東西了,畢竟過年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自然關於過年的講究也是非常多的,如果你不知道過年的這些講究,很容易遭到老人「吵」,就是批評你的意思
  • 臘月與正月有哪些風水禁忌?現在知道剛剛好
    我國農曆中的臘月和正月,是千百年以來最受國人重視的兩個月份。所謂「臘」,其本意是幹肉,引申為歲末年終時用幹肉來對眾神祭拜。所以農曆十二月之所以被稱作「臘月」,與該月份祭祀活動較多有關。而農曆的一月之所以被稱為正月,是因為「正」有更改、進益的意思,人們都希望在正月裡,一切都會有一個好的開始和轉變。那麼,臘月和正月裡,都有哪些風水禁忌需要注意呢?現在知道還不晚!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像是這句「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我們初看這句話時都會會心一笑,因為這句話裡的講究幾乎是全國性的,特別是正月不理髮,幾乎所有地方都有這個規矩。那麼我們就會奇怪,為啥會有這種規矩?這句話是怎麼來的?有沒有道理呢?黑嫂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 臘月不搬家,正月不理髮,農村的老話兒,都有什麼講究
    一說農村老話有啥講究,有人就不看內容回了三字「窮講究」,字字扎心,也有的說成了封.建迷.信,這不能完全說錯,但也不是絕對的呀,老話的出發點大部分還是希望傳遞給後者有用的經驗,只不過很多老話在歷史的傳承中,後人理解上,出了點偏差,例如正月理髮,存在很多不利於老舅的段子。
  • 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
    導讀:正值臘月,農村俗語「臘月南風正月雪,來年牛馬累斷腳」,啥意思現在正值臘月,今天也是步入四九的第二天,馬上就要迎來臘八節。今年的臘八節和大寒節氣是一天的,由於臘八的日期是固定的,每年的臘月初八就是臘八節,而大寒節氣則是不固定的,所以兩者同一天出現。
  • 「緊臘月,慢正月」農村裡過年的講究,臘月時間緊都在忙些啥?
    今日臘月初一,又到了一年的歲尾,距離春節僅剩一月的時間。我們即將告別多災多難的鼠年,迎接牛氣沖天的新一年。在以前的農村,到了這個時候,忙碌一年的老百姓也閒下來了,殺雞鴨宰豬羊,置辦年貨,為過春節做準備。在農村裡就有「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是冬月」的說法。
  •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啥意思?你知道嗎
    農村俗語:「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充分體現了過去農民的民情風俗,你知道啥意思嗎馬上就進入臘月了,滿打滿算距離春節還有1個月時間,感覺這一年過得真是快,還沒怎麼過,就到2020年了。說到臘月便想起了一句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相信大家對這個童謠都不陌生。在以前,小孩就盼過年,而對於大人們來說,雖然農事基本忙完,但臘月中旬一過,也是忙得不可開交。正如農村老話說的「緊臘月,慢正月,不緊不慢十一月」。充分地體現了過去農民的民情風俗。所謂緊臘月。
  • 舊時,民間行旅有哪些講究,為何出門忌「七」,回家則忌「八」?
    舊時,因交通不發達,出行很不方便,到了外面,回家時路途艱難。因此,那時人們出行有很多禁忌,包括出行在外回家時也有禁忌。「七不出門,八不回家」說的就是那時人們出門和回家日子的禁忌。1、各地「七」和「八」的不同風俗這裡「七不出門」的「七」和「八不回家」的「八」,不同的地方,尤其是不同的農村地區,有不同的風俗習慣。
  • 臘月23祭灶神,古人留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為何這樣說?
    在過去農村裡的老人常念叨「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雖然這些在今天看來好些都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卻沒人願意去打破,這是因為古人所流傳下來的這些習俗,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而新年新氣象,誰都渴望有個好彩頭。馬上就要臘月二十三了,在民間這一天都有祭灶神的習俗。古人也流傳下來一句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么女人天天在廚房裡做飯,卻並不能祭灶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