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
農村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文化發展過程,沉澱積累了許許多多風俗習慣的人文元素。這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即過年的講究和忌諱,是農村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所有人樂意遵循的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農村人已經習慣了,不管是真是假,必須遵循,寧信其有也不能不信其無,已經成為習慣性的東西。~
每年臘月,越是靠近年關,是農村非常忙碌的時候,過了臘月初八,就是陸續地忙著過年的事情,都在準備年貨過春節。二十三就是過去官方過小年,也是農村各家各戶用糖果美食招待送灶神上天過年的時候;二十四是民間過小年的時候,也是家家戶戶先要祭天祭地,再要接祖宗回家過年的一天;二十五是打豆腐;二十六是煮年肉,煮臘雞臘魚的時候;二十七是打掃居室衛生和個人身體清潔,人人都要在這天洗澡,洗去一年的疾病災禍,減少病害帶進新年;二十八是農村打餈粑和做年糕的的一天;二十九是煮豬首的一天;三十是過大年吃年飯的時候。臘月關鍵在於月尾,除了月尾操辦過年物資以外,還是許多的禁忌,如農村各種債務的清算,必須結清,不得帶到新的一年。農村一年中所有的已經開工的事情一定要在年內完功,才能過年。~
正月十五之內的講究更多,初一開門要放鞭炮,出門拜年要依據年份吉利的方道,不能到不吉利的方位去拜年。這一天,所有的水不能亂潑亂倒。從這一天起,一見人就要說「恭喜發財」!初二那天就要開始鬧新年,一直到正月十五鬧元宵後止。從初二開始就要開始走親訪友,所有的親戚朋友家裡都要互相走過一次。正月十五之內,男人禁止理髮,忌諱說不吉利的話,忌諱做不吉利的事,忌諱搬家,所有的農事、生意等等事情,就必須過十五元宵節以後再做。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鄂東三農,一起探討三農問題!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