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的這些講究你還記得嗎?

2020-12-19 老梗聊生活

咱們常說過了臘八就是年,現在已經過去臘八十幾天了,眼看就要到春節了,生活在農村的朋友都知道,現在很多家庭都已經開始忙活著趕大集,準備過年的東西了,畢竟過年對於咱們中國人來說是最重要的節日,自然關於過年的講究也是非常多的,如果你不知道過年的這些講究,很容易遭到老人「吵」,就是批評你的意思,我們這邊臘月二十三小年這天,出嫁的閨女就不能回娘家,特別是家裡面有哥哥弟弟的,出嫁了的閨女是堅決不可以回娘家的。

因為臘月二十三這天是祭灶的日子,閨女回娘家關係到娘家人的煙火旺不旺,老人們會說踩斷了娘家的根,所以即便是閨女嫁的是同一個村子的,在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也要迴避去娘家,農村人臘月的時候會做大棗餑餑,如果說大棗餑餑蒸的裂了紋,這時候你不能說餑餑裂紋了,蒸的不好,你要說餑餑笑了。

到了臘月二十三這天,很多地方的農村就已經開始張貼春聯了,也有一些地方是到臘月二十九才貼,每個地方的風俗也不太一樣,在我們這裡,只要是人家貼上春聯,不管是欠了誰的錢,欠了多少錢,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都不能上門去要了,雖然說欠債還錢天經地義,但是,在我們這裡如果臘月二十三去人家家裡面要錢,就顯得太不講究了,有點逼的人家,不讓人家過好年的意思,有些甚至會發生肢體衝突,人家會說,你現在來要帳,明顯是不想讓我們過個好年了,要不過大家都不過,兩家人可能因此打起來,唉,人們總是說欠帳的還那麼硬氣,原來風俗裡面早就有了呀!

等到大年初一的時候,我們這邊講究就更多了,一般都是在凌晨的時候起來放鞭炮,也有的人是看完春節晚會直接起來放鞭炮,記得小時候鞭炮聲劈裡啪啦的一直能響到六七點,中間就不帶停的,農村人講究誰家的炮響的時間長,誰家院子裡面炸開的炮皮多,就代表下一年肯定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初一早上吃的是餃子,這時候不允許人亂講話,就是說話的時候要會說吉利話,比如說鍋裡的水餃煮碎了,你不能說水餃煮破了,你要說水餃都「掙」了,也就是掙錢的意思。

除此以外,大年初一這一天,早上起來的洗臉水,刷鍋水,以及農村晚上用到的尿壺裡的尿水等,這些水都不能倒掉的,咱們常說水就是財,你要是把財倒出去,老人們肯定會說你傻,院子裡面的鞭炮紙屑也不要掃,一般都是等到初三以後再掃,因為掃的早了預示你下一年就是一個忙碌命,你的家鄉是不是過年也有這些風俗呀!

相關焦點

  • 俗話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何意?馬上過年了,不妨看看
    現在年輕人很多不相信這些謬論,依然我行我素,覺得小題大做,我們首先不管它是不是小題大做,我們來看看一句流傳千古的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從字面意思看,老一輩人覺得臘月和正月尤其需要注意忌諱,這頭尾相接的日子裡一定不要犯忌諱,他們都諱莫如深,不想因為這些搞的全年不吉利不順利,那我們來看看,到底老人們忌諱的是什麼。
  • 馬上過年了!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
    文/豬友巴巴馬上過年了!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啥意思?別不當回事!馬上就過年了!生活在農村,老人常說「五裡不同俗,十裡不同風」,對於過年來說,各地風土人情不同,儀式也各具風貌,不過,有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大家估計都聽到,到底啥意思呢?老農直言:別不當回事!
  • 民間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
    今天,我們分享的俗語話題是:「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哪些忌諱要注意?有這樣一句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已到,你知道有哪些忌諱要注意嗎?臘月第一忌:忌搬家「喬遷新居」固然是喜事一樁,但是對於舊社會的農村人而言,年尾的臘月最為忌諱的一件事情就是「忌搬家」;為什麼老祖宗會有這樣的忌諱呢?
  • 老農說: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關將至有「4大講究」,你知道嗎
    很多時候,包括我自己在內也心中會滿滿委屈及不解,或急不過時還嘴說老人思想落後,甚至是認為他們迷信。比如小單被老人們批評過的小事之一:孩子的衣物老人告訴不可在外過夜,但是由於記憶問題,被家裡老人批評過無數次。而每到快過年的時候,老人就會經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大家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臘月和正月有哪些禁忌?看完有數了
    時間過得真快,今天已經是臘月初六,距離春節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雖然距離春節還有挺長時間,但是在農村的傳統中,進了臘月也就開始過年了,人們都在忙著準備過年用的年貨。當然了,在進了臘月後,農村的禁忌也越來越多,比如今天咱們要說到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那麼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年俗順口溜:「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期間有啥禁忌?
    文/惜談農村年俗順口溜:「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過年期間有啥禁忌?都說農村的年味更足,可不是因為農村人一家人口多,生活得更擁擠,而是由於在農村還保留著許多傳統的過年習俗。農村的小孩子們,可是從小背著各種年俗順口溜長大的,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這句俗語,那大家知道這句話所講的是什麼意思嗎?這句順口溜中所說的,臘月跟正月,當然就是指的過年期間的這段日子,忌指的就是某種禁忌,也就是提醒大家不要做的事情。頭和尾指的就是臘月的後半段時間、正月的前半段時間。
  • 老話: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底將近有「4大講究」,你知道幾個
    老話: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底將近有「4大講究」,你知道幾個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其中,每個朝代都有一些固定節日的規定,如傳統的新年和中秋節。今天的社論會給你帶來與新年有關的文章。新年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即使在有中國人的地方,也有過年的味道。也許很多年輕人不太清楚新年的重要性。但在老年人的心中,這些話應該牢記在心。例如,正月忌頭,臘月忌尾,年底將近有「4大講究」,你知道幾個?在我們的傳統觀點中,我們稱農曆的十二月為臘月,農曆的第一個月為正月。
  • 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何忌諱和講究?
    臘月到了,農村「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啥意思?有哪些忌諱和講究?農村經歷了幾千年的文明歷史文化發展過程,沉澱積累了許許多多風俗習慣的人文元素。這些過年的風俗習慣,即過年的講究和忌諱,是農村人千百年來形成的,所有人樂意遵循的風俗習慣。
  • 農村過年時,老人常說「臘月忌尾,正月忌頭」,是什麼意思?
    農村過年,講究很多。老人常說的「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其實說的就是臘月底到正月裡,需要忌諱的一些民俗講究,要遵守。那麼,都有啥講究呢?一、結婚閨女小年前回婆家膠東有出嫁閨女不踩娘家「塵」的習俗。五、年尾歲首隻進不出這啥意思呢?其實說明白了,就是說年三十和正月裡,別像黃世仁那樣去要債,當然也絕對不要選擇這樣的日子還人錢。老民俗講究,寓意年開局不好,破財。不只是錢財如此,就是正月初一家裡水缸沒水了,去人家鄰居家裡挑水,這都犯忌諱。
  • 俗語:臘月忌尾,正月忌頭,年關將至,還有哪些忌諱需要注意的?
    在歲末年初時,傳承著:「正月忌頭」「臘月忌尾」的風俗習慣.(1).大年初一忌掃地、忌往外潑水,取其財運不隨水流逝的兆頭.而且這天要把刀1藏起來,故一切餚饌原料必須預先準備。因為菜刀、剪刀屬於兇器,春節動之則不吉利。(2).不煮新飯菜,要吃除夕的過年飯,表示去年的東西吃不完,到今年還有剩餘。
  • 老天津衛過年習俗:年夜飯忌吃完 正月不許掃地
    首先說,大年三十、正月初一不許說不吉利的話。像「殺、剮、宰、罰、死……」這些字、詞不許說,甚至連「被」(背)都不能說。再比如,包餃子忌說餡少、破了、漏了,得說反的話,比方餃子破了,要說「掙了」。  除夕過年飯忌吃完,所有的飯菜都得剩下一點,這叫連年有餘。忌說給爐子添煤,要說添火。忌打碎碗碟,如果打碎了,得說「碎碎(歲歲)平安」,這樣才能化解,保證來年沒有事。
  • 春節臨近,從臘月到正月,這些有趣的中國民俗禁忌,你知道哪些?
    文 | 李異臘月和正月作為一年的結尾和來年的開端,對中國人來講,確實具有特別的意義,因此,以一年一度的春節為中心,產生了許多民俗。臘月的臘,本意是指祭祀神靈之禮,一般是在農曆十二月進行,所以,也把這個月稱為臘月。
  • 農村過年習俗,初一忌掃地初四忌外出,你都知道嗎?
    農村過年習俗,初一忌掃地初四忌外出,你都知道嗎?中國人過春節已經有4000多年的歷史,相信大家對於年俗也都有一些了解,但是在很多農村裡,卻是有很多大家在這以前前所未聞的年俗,聽上去也是非常有趣,接下來小編就分享給大家一些春節期間的習俗!
  • 大年初五,在農村過年都有啥講究呢?老農說這天要送窮
    在過去的正月初五的晚上,一過夜裡12點,會準時的想起鞭炮聲,只不過隨著鞭炮不讓點了,在初五的夜晚除了遠處村子會傳來斷斷續續的鞭炮聲,縣城裡的確是十分的安靜,初五也是送五窮的日子,在這一天不但要早起,不能被節假日的慵懶氣氛所感染,要早起床多運動,才能利於過年期間的多種食材積壓下的消化
  • 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啥意思?背後啥講究?
    老人說:「善正月,毒五月,貓忌送狗忌買」啥意思?背後啥講究?中國的俗語所涵蓋的內容一直都是多種多樣的,不光是生活起居,飲食習慣都有所涉及,就算是花鳥蟲魚,飛禽走獸也都有涉及,今天就讓我們來講一講一個涉及到了昆蟲、動物的俗語。
  • 「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農村這些講究你知道多少?有道理嗎
    但是,我們看一句話或某件不成文的規矩時,要明白它有沒有道理,還得去追溯它的來源,就是這句話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講究是怎麼出現的,然後再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以及對農村事物的理解去判斷有沒有道理。拿我們要說的這句話來說,正月不理髮,臘月不搬家,這句話咋來的?啥意思?我們要知道,清朝以前,古人是不理髮的,古人講究人之髮膚,受之父母,就是你身上的頭髮皮膚啥的這些都是父母給你的,你不能丟掉,更不能無故人為去毀壞,否則是不孝。所以,清朝以前,所謂的剃頭是種刑罰。
  • 農村忙年,臘月五大禁忌一不避諱,都有啥?
    農村講究多,啥啥都不能犯禁忌。看個病人,得選日子,選時間。蓋房、開業、娶媳婦嫁閨女,要看日子,講究吉日吉時。甚至出個門,還要講究個「若要走,三六九」,所以農村人出門打工,選擇正月初六,初九,十六出發的,特別多。適合出門的日子,車票都不好買,到哪兒都擁擠。
  • 臘月23祭灶神,古人留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為何這樣說?
    臘月23祭灶神,古人留下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為何這樣說?文/農夫也瘋狂現在還記得小時候長輩教的童謠:「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而臘八過去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距離新春佳節的腳步更近了。在過去農村裡的老人常念叨「臘月忌尾,正月忌頭」,雖然這些在今天看來好些都是沒有道理的,但是卻沒人願意去打破,這是因為古人所流傳下來的這些習俗,也表達了人們對新年的美好期盼,而新年新氣象,誰都渴望有個好彩頭。馬上就要臘月二十三了,在民間這一天都有祭灶神的習俗。古人也流傳下來一句俗語「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為什么女人天天在廚房裡做飯,卻並不能祭灶神呢?
  • 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開門後,都有什麼講究和習俗呢?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年初一開門,起來開門前,都有習俗講究嗎?只要不是老人,統統要出去拜年,我們這裡俗稱走街,挨門挨戶的去拜年,我們這拜年還是要磕頭的,而且還講究真磕,拜完年回到家裡,誰的膝蓋上面都是土,每個家庭都會早早的有人起來,把所有的門都打開,稱作開財門,看完春節聯歡晚會剛剛睡下沒有多久,就會發現其實已經不能在睡下去了。
  •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的頭為什麼不能吃?有道理嗎
    俗語: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黃鱔的頭為什麼不能吃?有道理嗎夏天到了,也是各地大排檔喝酒擼串的季節。夏天夜市下酒有一道必備的美食,那就是田螺。一口扎啤,在撮一口田螺,是小毅最喜歡的吃法。不過,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黃鱔不吃頭,田螺忌吃尾,這句話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黃鱔的頭不能吃,田螺的尾部位置不能吃?為什麼黃鱔的頭和田螺的尾巴不能吃呢?其實,這句話並不是手黃鱔的頭真的不能吃。黃鱔的頭部還是一味珍貴的中藥材,《藥典》裡面顯示黃鱔具有滋陰、散瘀、治消渴、症瘕的作用,其中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其他營養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