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虧慘了下半年還要開店,海底撈能從餐飲大海裡撈點啥?

2020-12-18 今日商訊

作者:包希仁

最近聽說餐飲巨頭海底撈有點扛不住了,上半年業績暴跌超兩成。可就是這樣,海底撈還在大肆擴張門店,似乎是在賭疫情之後的餐飲大爆發。

餐飲巨頭大虧,網友卻喜大普奔

近日,餐飲業巨頭海底撈發布業績預告稱,公司預計在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比2019年同期下降20%左右。而這也是海底撈上市以來出現的半年度首次虧損。

海底撈這一消息爆出後,網友似乎悲喜交加。喜的是海底撈也有倒黴的時候,悲的是海底撈估計又要漲價。

而網友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今年三月份,海底撈被爆出,一片土豆六塊錢,疫情之後暴力漲價等情形。

今年4月,有多名網友注意到,海底撈悄悄提高了部分菜品的價格。一位北京的消費者在微博曬出菜單,「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隨後,海底撈方面承認,「受疫情和成本上漲因素的影響,海底撈確實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

在廣泛引發了爭議後,海底撈火鍋官方微博在4月10日發布致歉信稱,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自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大肆擴張門店,線下風險突增

但更多吃瓜群眾卻在質疑,難道國民火鍋品牌海底撈也頂不住了麼?其實非也,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的好轉,餐飲業也在迅速恢復正常營業,行業的困難都是暫時的,尤其是對於海底撈這樣的大企業來說。

但海底撈虧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原因無非還是疫情爆發導致的關門歇業。其實海底撈已經在公告中明確說明,自2020年1月起,業務受到了極大的影響,為了遏制疫情帶來的損失,公司決定從2020年1月26日-3月12日,各個分店自願暫停位於中國大陸所有的門店營業。

除此之外,在海底撈恢復營業後,因為部分地區的疫情影響,海底撈的門店又開始暫停堂食。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撈仍積極開設新門店,持續推進海底撈門店網絡的擴張。

據海底撈公布的全年開店計劃顯示,在2019年末全國768家店面的基礎上,預計今年上半年新開門店超90家,全年門店數量有望達到1000家。這意味著2020全年將淨開232家門店。

而在重慶,其積極拓店的姿態表現得更為明顯。自去年9月,海底撈進入重慶市場以來,已開出來福士、北城天街、萬象城、時代天街店。其中,財富中心店、盤龍店、龍湖U城店已進入裝修中,據業內人士透露,海底撈已在重慶拿下10家門店。

疫情之下,變革才能崛起

事實上,海底撈業績下降還另有原因,即在疫情期間,該公司不但向醫療機構進行大額捐款,同時還為門店投入了巨額的疫情防控費用。

不可否認的是,疫情確實給餐飲業帶來了巨大的打擊,但同時也是一個加速器。它加速了行業洗牌與變革。甚至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疫情給餐飲行業的運營模式帶來了顛覆性的改變。

例如,今年上半年餐飲行業的線上銷售快速增長,普遍增速都達到20%以上,甚至有5%的餐飲企業憑藉著線上銷售實現了整體的業績逆轉。

而在競爭激烈的餐飲業中,只有及時調整,才能快人一步。等疫情過後,才有可能爆發,並成長為更具影響力的品牌。

而作為餐飲一哥的海底撈或許也應該及時調整經營方式,嘗試全新線上銷售模式,尋找新的發展機遇,雖說這樣的模式並非是海底撈的優勢,但這卻是一個扭轉業績的好方法。

相關焦點

  • 瘋狂開店,疫期漲價,老闆套現,海底撈透支了他所有的好感
    來源:九個頭條網不出所料,海底撈終於扛不住了。7月7日,海底撈發布了2020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營收同比下降20%,將出現虧損,也是上市以來的首虧。具體會虧多少,海底撈留了個懸念,但有人給他算了筆帳。根據東吳證券的測算,利潤或同比下降180%-200%,海底撈2019上半年淨利潤是9個億,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可能倒虧9億。當然,證券機構的估算不一定準,但海底撈近幾年來確實「跑」得有過快了,扯著那啥,也純屬正常。
  • 「海底撈」輸給了「河底撈」?竟然還有「海裡撈」……
    法院認為,無論從字體的字形、讀音、構圖、顏色,還是從原告、被告經營的菜品等方面,均不會使一般的消費者對河底撈的餐飲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或者認為其來源與原告註冊商標海底撈之間有特定的聯繫,故被告河底撈不構成對"海底撈"的商標權的侵犯。根據公開資料顯示,海底撈是一家以經營川味火鍋為主、融匯各地火鍋特色為一體的大型跨省直營餐飲品牌火鍋店,全稱是四川海底撈餐飲股份有限公司。
  • 海底撈打贏了「海裡撈」,卻敗給了「河底撈」!
    「京西」,與京東業務相似;  ……  大公司的商標紛爭,讓商標保護再次成為熱門話題。  海底撈曾在2016年與瀋陽火鍋店「海裡撈」的商標侵權案中勝出。  無關網友看得熱鬧,都嚷著要去註冊「江河湖溪潭底撈,鍋碗瓢盆壺裡撈……」  雖然有趣卻暴露了一件事,想要蹭一個知名商標的熱度真的太容易了,尤其是在沒有進行防禦商標保護的情況下。  專業人士說: 「海底撈沒有註冊河底撈,我還是蠻詫異的,因為這個相似度非常高,很好想到,說到底,部分餐企的防禦商標意識太薄弱,海底撈也不例外。」
  • 香天下戰略投資滬小串,海底撈上半年虧9.65億,康師傅上半年收入...
    導讀:香天下集團戰略投資滬小串;海底撈上半年虧9.65億;COSTA青島門店全部撤店;周黑鴨上市後首虧;康師傅上半年淨利潤創新高達329億; 據悉,香天下不僅戰略投資滬小串,同時香天下將整合開創以及運營數十家品牌的資源,賦能滬小串,打造形象店,帶領滬小串開啟餐飲全球視野新篇章。同時表示,將在2021年,滬小串將發展200家門店的目標。
  • 老闆剛登頂新加坡首富,海底撈半年虧了近10億!下半年,你去吃火鍋?
    所以,海底撈的火鍋生意到底好不好做?下半年,人們會再繼續去海底撈吃火鍋嗎?虧損是因為人們不去吃火鍋了嗎?「原來半份毛肚有8片吧,現在只有4片!」疫情期間加價減料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撈最大的槽點。如果從這個角度來看的話,海底撈的虧損似乎也不能完全怪大家沒去吃火鍋。國內市場是餐飲的轉折點?「我個人的角度來看,我是看好下半年的餐飲市場的。」
  • 海底撈把「鍋」甩給了疫情,老闆卻套現了14億
    不出所料,海底撈終於扛不住了。7月7日,海底撈發布了2020上半年業績預告,預計營收同比下降20%,將出現虧損,也是上市以來的首虧。具體會虧多少,海底撈留了個懸念,但有人給他算了筆帳。根據東吳證券的測算,利潤或同比下降180%-200%,海底撈2019上半年淨利潤是9個億,也就是說,今年上半年可能倒虧9億。當然,證券機構的估算不一定準,但海底撈近幾年來確實「跑」得有過快了,扯著那啥,也純屬正常。
  • 老闆剛登頂新加坡首富,海底撈半年虧了近10億!下半年,你會去吃火鍋...
    疫情期間加價減料是今年上半年海底撈最大的槽點。之前4月的時候,就有北京的消費者在微博上曬出菜單,「人均220元以上,自助調料20塊錢一位,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米飯還要7塊錢一碗。」  儘管海底撈方面迅速回應,主要是受疫情和成本上漲的影響,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甚至還立刻恢復了原價,但是消費者對此似乎並不買帳。
  • 呷哺暴漲15%海底撈漲6% 分析人士:下半年餐飲行業進入旺季
    餐飲股集體爆發,呷哺呷哺暴漲15%,頤海國際大漲6%,海底撈漲近6%,一度漲超10%,九毛九漲5%。海底撈發布2020年中期業績公告,1H20實現營收97.6億元(-16.5%),歸母淨利-9.65億元(-205.9%)。
  • 海底撈虧損9億背後,仍抄底開店300+
    比如海底撈虧損背後,仍逆勢抄底開店300+,年底或達1000家門店。 留給其他火鍋商家的機會還多嗎?詳細數據分析請看《火鍋業第二季度生存報告》,目前雖還有三成商家生意恢復不足50%,但也有超三成商家實現盈利……01 海底撈上半年淨虧超9億收入同比降20%至93.5億近日,海底撈發布業績盈利警告:預計2020
  • 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億:新開門店173家 外賣業務增長
    來源:澎湃新聞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億:新開門店173家海底撈發布2020年度上半年業績報告。8月25日晚間,海底撈(6862.HK)公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公告顯示,今年上半年,海底撈公司營業收入97.61億元,同比減少16.5%,其中海底撈餐廳經營收入91.51億元,同比減少19.2%,公司擁有人應佔淨虧損為9.65億元。海底撈表示,業績的下滑主要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公司自2020年1月26日起自願暫停中國大陸所有門店的營業。
  • 海底撈虧9.65億、呷哺呷哺虧2.52億……餐企業績一片慘澹
    06 13家餐飲企業2020半年報詳細解讀海底撈:上半年淨虧9.65億元,外賣收入增長123.7%海底撈上半年收入為味千中國集團預期下半年餐飲業務將逐步恢復,但由於環球經濟前景仍未明朗,將採取穩健開店策略,併集中梳理現有門店。
  • 告了「海裡撈」又來一個「河底撈」,較真的海底撈有錯嗎?
    1、告了「海裡撈」又來一個「河底撈」?如今,消費市場愈加活力,消費者對於品牌的認知更強,很多時候我們消費都是認準品牌進行的,但市場上「相近」的品牌,它們正在混淆消費者視線,對真正的品牌來說也是一種巨大傷害。
  • 海底撈:餐飲多元布局逐步推進,開店邏輯仍穩健
    中信建投9月14日發布對海底撈的研報,摘要如下:事件公司公告,9月4日全資子公司四川新派與姚先生及朱先生訂立漢舍協議,四川新派已有條件同意其本身或指定的另一實體收購上海澍海80%的股權;9月4日,公司全資子公司HaidilaoSingapore
  • 2020上半年中國餐飲大數據報告發布,下半年吃啥有著落了
    原創 餐寶典編輯部 餐寶典《2020上半年中國餐飲大數據全景發展報告 》共93頁,主要採用大數據監測、桌面研究以及用戶訪談等方法,結合NCBD自有的餐飲數據監測系統而成。
  • 半年開店173家,海底撈又「偷偷」漲價,人均200+背後:增速萎縮
    繼上次漲價未果之後,海底撈這次卻學聰明了,漲價不僅更加隱蔽,而且還能讓消費者無法察覺,如果不是海底撈的忠實顧客,相信很多人都沒有發現,海底撈又悄悄的漲價了……根據一位資深海底撈迷提供的帳單顯示,她在10月中旬吃的一頓海底撈,和一個月之後吃的海底撈,帳單上的價格明顯發生了細微的差別,如果不是細心觀察,很多人根本不會發現,自己吃的海底撈單品有不少都漲價了
  • 疫情下餐飲行業的救贖眾生相:海底撈逆勢開店百間 統一企業自熱...
    海底撈火鍋的故事起源於1994年,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國際知名的餐飲企業,手握有大量現金流。但海底撈並沒有浪費自身的優勢,而是把握住了疫情期間對餐飲行業造成衝擊後優質店鋪出清的大好良機。   首先,海底撈趁勢加快開店節奏,市場份額得以加速提升。
  • 財報前瞻 | 估值仍在高位,海底撈還有「肉」可撈嗎?
    8月20日,餐飲巨頭,火鍋一哥「海底撈」將發布2019上半年財報。 作為一隻長期以來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股票,海底撈給投資者的一貫印象是——貴,貴到出奇。自從去年9月上市以來,按發行價17.8港元算,到8月19日收盤,股價漲幅高達82.3%,但是估值已經高達86X。
  • 遭受疫情重創,餐飲上市企業2020上半年業績一片慘澹!
    13家企業中11家營收下跌、10家虧損   據贏商網統計A股、H股13家上市餐飲企業2020上半年業績發現,除廣州酒家、中科雲網外,其餘11家企業營收、淨利雙雙大跌,尤其是淨利潤,8家暴跌超200%,7家由盈轉虧。
  • 海底撈員工透露:吃海底撈這3樣東西不要點,點了就虧大了
    作為特別受到大家喜愛的火鍋,在這一兩年也不負眾望,推出了很多種類,有串串火鍋、海底撈、涮鍋等,而最被大家喜愛的就是海底撈了,在中國的影響力也是特別大哦,基本上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店,首先,海底撈的味道是不用質疑的,其次就是海底撈的服務了,給顧客的感覺是很舒適的,就像回家一樣,所以就算海底撈的價格不便宜
  • 疫情下餐飲行業的救贖眾生相:海底撈逆勢開店百間,統一企業自熱...
    一、硬菜餐飲品牌較「抗餓」,備受市場青睞疫情之下,雖然以海底撈、九毛九等為代表的「硬菜」品牌企業紛紛虧損,但是這些公司能及時調整經營策略,在逆境中尋得發展良機,市場紛紛看好其表現。海底撈火鍋的故事起源於1994年,經過數年的發展,已經成長為國際知名的餐飲企業,手握有大量現金流。但海底撈並沒有浪費自身的優勢,而是把握住了疫情期間對餐飲行業造成衝擊後優質店鋪出清的大好良機。首先,海底撈趁勢加快開店節奏,市場份額得以加速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