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原生態古鎮,木房子保存率70%,曾經的「青衣江畔小上海」

2021-01-21 西江悅魚

嗨,我是西江悅魚,喜歡一個人發呆,看書,行走。讓我們一起去山水田園,煙火市井裡,體驗紅塵的活色生香,感受一樣或者不一樣的百態人生。

「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莊園。」就跟川西其他古鎮一樣,木城古鎮也同樣是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山叫大旗山,號稱「夾江第一山」,水就是有「川西玉帶」之稱的青衣江。

木城位於樂山市夾江縣,坐落在古嘉陽驛道上,嘉陽古驛道,又叫五尺道,是從嘉州到雅安的一條水陸商道,是南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重要的一段。

《南安舊冶》裡記載:「木城是最早建立南安縣城的地方,公元前310年秦伐丹犁,攻佔了丹犁王城,就是現在的夾江縣木城鎮。然後設立了南安縣。」按這段記載來計算,沐城古鎮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

南安縣歷經秦,兩漢,三國,兩晉,到南(朝)齊479~520年南安被廢縣。唐武德元年,朝廷重新設置南安縣。

木城的名字由來有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因為木城鎮外就是青衣江,五尺古驛道又經過這裡,木城有水陸碼頭,是當地土特產和外地商品集散地,有一位販運木頭的商人,木頭曾經三次在這裡沉下去了,所以取名「木沉」。

相對來說,第二種說法更真實些,在《嘉定府志》、《夾江縣誌》裡都有記載:張獻忠佔領四川後,於大順三年(1646年)正月,派部將劉文秀率「大西」軍從丹稜、洪雅下夾江,攻南安鎮。當時的明軍副將周鼎昌在這裡架木為城,率眾據守。劉文秀造了浮橋在青衣江上,周鼎昌選派部下水性好、善於遊泳的士兵潛遊到水中,用刀割斷連接浮橋的繩索,使「大西」軍不能渡江,只能無功而返,南安轉危為安,於是改名為木城,一至沿用到今天。

聽當地老人說,木城鎮外曾經有三個水碼頭,雅安的茶葉、山貨,嘉州的絲綢、食鹽和糧食,夾江本地的紙張,茶葉等,大多數是通過青衣江水路和嘉陽古驛道往返運輸,運到重慶,宜賓,雅安,西康甚至雲貴高原。

商貿的發達必然會帶來了經濟的繁榮,到了明清時期,木城這個水陸碼頭,青衣江上船來舟往,號子聲此起彼伏,五尺古驛道上鈴聲叮噹,馬幫絡繹不絕,被譽為"青衣江畔小上海"。

有許多富甲一方的客商在這裡駐足停留,修建住宅商鋪。民居有張家大院,張氏花園,史家大院等,寺廟建築有大明寺,東嶽廟,三元宮,將軍府,武聖宮,法華寺,高廟子等。可惜的是很多古建築已經被毀,沒有了。

張家大院,當地人習慣叫做走馬轉角樓(原木城鎮政府所在地),佔地800平方米、共48間屋子。張紹庭做的是手工紙生意,這個手工紙可不是我們現在用的紙巾,而是寫字用的宣紙。

夾江是「千年竹紙之鄉」,傳承了晉代「竹紙」傳統工藝,明清兩代夾江的手工竹紙被朝廷作為「貢紙」,是用於科舉考試用的「文闈捲紙」,相當於面在高考使用的專用試捲紙。晚清和民國時期,夾江紙業的生產規模達到頂峰,從事紙業生產和販運的一些商人賺得是盆滿缽滿。

走馬轉角樓是目前保存最為完整的一處,青瓦,板壁,挑梁,飛簷,穿鬥結構,典型的川西民居風格。雕花的窗欞有些已經破損了,柱子下面的石墩依然能看出雕刻的精美。據說修轉角樓的木頭全部是從雅安通過青衣江放下來的。

木城鎮上還有一座大院,是另一個姓張的大戶人家所有,是傳統四合院落,分前後兩座院子,石板路面,白牆青瓦。因為園內種滿了花木,同時也為了與張家大院區分,所以叫做張家花園。

隨著青衣江和茶馬古道的交通運輸作用消失,木城喧囂繁華的舊日風光早已經不再了,現在木城后街,大多數木板房都是鐵將軍把門,石塊的縫隙裡長出了野草,只是偶爾會有幾個遠來的遊人在這裡流連惋惜。鎮上很難看到年輕人,其他的街道也是安靜冷清。

根據統計數據顯示,木城鎮的木結構的房子保存率在70%左右,在四川算是保存得很好的古鎮了。但是這種清代建築,聽說談不上太大的保護價值,這可能是一些古鎮不保護修繕,一些古鎮拆除重新修建仿古建築的原因吧。

大明寺外的古榕,依舊高大挺撥,枝繁葉茂,幾百年來,它沉默看著這裡的一切,護佑著這一方百姓和水土。

相關焦點

  • 2000年原生態古鎮,"青衣江畔小上海",木房子保存率70%
    &34;就跟川西其他古鎮一樣,木城古鎮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兩種說法:第一種說法,因為木城鎮外就是青衣江,五尺古驛道又經過這裡,木城有水陸碼頭,是當地土特產和外地商品集散地,有一位販運木頭的商人,木頭曾經三次在這裡沉下去了,所以取名&34;。
  • 青衣江畔的「都市候鳥家園」,你去過沒?
    金黃色的銀杏 飛舞的候鳥 …… 初冬的雅安 處處洋溢著溫馨 連日來 在雨城區熊貓大道旁的青衣江面
  • 江畔古鎮石筍河——廣安的「磁器口」
    江畔古鎮石筍河——廣安的「磁器口」 石筍鎮,古名石筍河場,位於渠江江畔,隸屬於是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人們常稱它為廣安的「磁器口」。石筍河,因場鎮後方崖上的王家寨有三尊石柱形狀的巨石而得名,老街呈「之字型」東西走向,主要由老街、正街、興隆街、文昌街等組成,其依山傍水,順應地形沿著渠江而建,一直綿延到渠江河畔,形成了獨特的江畔古鎮。
  • 江蘇「土豪古鎮」走紅,被稱蘇北「小上海」,門票70媲美南潯
    而在這樣富饒的地方,自然誕生了許多富饒的古鎮。其中有的繁華程度令人豔羨,簡直是垂涎三尺。而今日所說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土豪古鎮」。這一個項目絕對能夠稱作古代最為偉大的工程,其帶來的影響完全不亞於長城,雖然消耗了很大的國力,但是江南北相連接,曾經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主要的經濟河道,使得水運成為一大交通方式。
  • 兩江一樣情——原黑龍江援藏幹部雅魯藏布江畔的生態夢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拉薩8月15日電 題:兩江一樣情--原黑龍江援藏幹部雅魯藏布江畔的生態夢作者 張偉在西藏日喀則市桑珠孜區東嘎鄉雅魯藏布江畔,近日隨著雨季來臨,一片近百畝的沙棘、楊樹林鬱鬱蔥蔥,汩汩流水沿著人工水渠穿行林間,築巢的鳥兒在枝頭鳴叫,看著眼前的生機盎然,曾是黑龍江省援藏幹部的張來志回想起16年前一片荒蕪的景象百感交集。
  • 古鎮中的一股清流!原生態零差評,1500年歷史素有「小上海」之稱
    這座古鎮,就是位於四川巴中的恩陽古鎮,是「真正的、純粹的古鎮」,原始的青石板街道,大量明清時期的古民居,居住在老房子裡的也都是原住民。恩陽古鎮地處大巴山南麓,乃六朝郡縣,自公元525年南北朝時期梁武帝置義陽郡始,距今已有近1500年歷史。
  • 蘇稽古鎮的自述:一眼千年的江畔歲月
    我更愛在此駐足停靠,與你們一道,「慢品蘇稽古鎮煙火色,閒觀青衣江畔歲月長。」(四川省樂山市市中區融媒體中心)
  • 四川最「繁華」古鎮,曾經川版「小上海」,重點零門票免費開放
    在川渝地區坐落著許多古鎮,這些古鎮佔據特殊位置,在滄桑歲月中曾經繁榮昌盛。我愛古鎮遊,喜歡探尋其歷史韻味。在四川省巴中市境內就有一古鎮,曾因其作為重要水碼頭,往來客商雲集,極度繁華,還享有川版「小上海」之稱。接下來,就隨丫丫一起看看這個曾經的川版「小上海」吧。
  • 川楚古道上的千年古鎮,曾經人山人海,現在人煙稀少
    熨鬥古鎮是川楚古道上的驛站古鎮。它位於陝西省安康市石泉縣,毗鄰漢陰縣、西鄉縣、鎮巴縣,有「雞鳴四縣」之稱,熨鬥古鎮已有1400年的歷史,古鎮裡的建築大多還保留著明清時期的風格,還有一個關於鐵古鎮的神奇故事。
  • 樂山及周邊13個特色古鎮遊玩攻略出爐,最快半小時就能到!
    今天小編為你準備了份樂山周邊古鎮遊玩攻略帶上家人,約上好友不用人擠人,也不用排隊!夾江縣木城古鎮木城鎮是河西片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面向青衣江,背靠大旗山,交通十分方便,水資源豐富。木城,古名南安鎮(鄉),因唐武德元年(618)曾在此建置南安縣得名。
  • 樂山周邊13個最美古鎮遊玩攻略來啦,一天打來回!
    夾江縣木城古鎮木城鎮是河西片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面向青衣江,背靠大旗山,交通十分方便,水資源豐富。木城,古名南安鎮(鄉),因唐武德元年(618)曾在此建置南安縣得名。木城作為古時繁華的商賈碼頭,直至今日,很多古建築依然保存完好,如古渡口、走馬轉角樓、繡花樓、木城后街的民居、青石板路以及大黃桷樹等。
  • 上海新場古鎮,正上演一場文化新版《色戒》
    當我走進上海新場古鎮後,我發現,雖然這裡就是影視實景地,但李安心中的上海古鎮新場《色戒》有了新版本!,清代和民國時期的老房子保存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有穿鎮而過的河道、石拱橋、石駁岸,傍水而築的民居,踏級入水的水埠。
  • 建築師郭博街拍:那些曾經住過的上海弄堂房子
    建築師郭博街拍:那些曾經住過的上海弄堂房子無 田郭博先生肖像(1995年),姜驊攝1990年代初,那些已有60-70高齡的老弄堂房子,到了真正消失的時候了。圖17:南市,金家坊169號,前方左拐是木橋街幾額老太在大門口孵太陽,手上做點小生活,順便照看下曬了門口額被頭。圖18:南市,晝錦路小弄小弄堂很窄,兩旁邊房子的屋簷快要碰頭了。
  • 貴州不輸鎮遠的古鎮,人稱黔東南「小上海」,迷人情調堪比周莊
    西南的古鎮眾多,尤其是四川和重慶,這會讓人忽略貴州這個神奇的地域。除了黃果樹瀑布之外,貴州最有名氣的當是鎮遠古鎮,但其實在貴州還有不少的,秀美的,散發著和周莊一樣神韻的古鎮。從施洞古鎮的名字來看,施洞在當地人的口中是「展響」的意思,就是指商貿集市,說明施洞古鎮曾經是水運上的一個繁華集鎮,一個重要的物資集散地,最繁榮的時候就像老上海的港口一樣,因此有了黔東南「小上海」之稱。
  • 帶你走進湖南桃江,僅68年建縣史,縣城卻是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鎮
    #高考作文全民寫作大賽#2020年全國新高考II卷:「帶你走近——」大家好!我的《中華地名》欄目主持人小周。鳳凰山上躍龍塔,桃花江鎮古圖騰。1952年,原益陽縣析出西北部,另置桃江縣,縣政府駐地桃花江鎮。縣名和縣城名都源自境內的第一大河流——桃花江。由於桃江建縣時間不是很長,知名度不是很高。出了湖南省,很多人都不知道有一個桃江縣。但與此同時,很多人卻都知道湖南有一條桃花江,是一條出美女的江。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 上海繁華的千年古鎮,如今卻破敗不堪,老房子裡「長」出新房子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古鎮,不論古鎮的大與小,繁華與衰落,它們都是這座城市歷史的縮影,文化的沉澱。古鎮承載過往悠悠歷史,記錄當地人文風俗所不可割捨的情感紐帶,只要古鎮依然存在,那麼每一位漂泊在外的孤獨靈魂就有了可以寄託靈魂的場所。今天就給大家說說上海的章堰古鎮,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抽時間去走走。
  • 湖南一古鎮走紅,被稱衡山「小上海」,耗資33億升級免費開放
    近些年來古鎮旅遊持續火熱,諸多藏於各地的古鎮資源也得以出現在世人眼前,那麼古鎮是憑藉著什麼使得諸多遊客為其駐足的呢?,因其境內盛產萱草而得名為萱洲古鎮;萱洲傳承之景已有近千年歷史,相傳古時湘江江畔有條小河,小河入口之處經過千百年的衝擊形成了沙洲,因其處於湘江港灣之內,形成一處天然的避風港,過往的船隻都有來此停靠,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條水陸交通要道,人流多了就有商人來此行商,隨著商人的增加這裡也便漸漸形成了集鎮;
  • 白沙古鎮,距離雪山最近的小鎮,原生態展現納西生活
    白沙古鎮坐落在玉龍雪山下,距麗江以北12公裡的古村落,與大禹古鎮、所屬古鎮一起被稱為「麗江三大古鎮」。白沙古鎮是納西族最早在麗江定居的地方,是麗江最大的家族,麗江土司「木家」的發源地,是納西族最早的政治中心,也是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的組成部分。
  • 重慶磁器口古鎮——號稱有1700年歷史的古鎮
    千年磁器口是古鎮的真實寫照。磁器口是嘉陵江畔一個存在了1700年的古鎮,從外面看不過是普通的民居而已,走進去才會發現,原來這裡的許多建築都是明清時代流傳下來的,而古鎮的風情更多地體現在滿街的茶館、民樂館、飯館和隨處可見的優美門聯上。
  • 貴州這座古鎮,曾經被稱為「小上海」,你來過這裡嗎
    貴州是近幾年的人氣旅遊勝地,除了民族風情外,還保留著許多古城古鎮,古城以城市遠的古城為首,古老的城市更多,在貴州省的東南部,這個古鎮的遊客不多,但是非常熱鬧。貴州東南州凱裡市和麻江縣交界的司古鎮位於清水江上遊,河水從古鎮流過來,古老城鎮的繁榮也是從河流開始的,這裡山川秀麗,河流清澈,現在是悠閒安靜的古鎮。但是一百多年前,司古鎮不是這樣的,當時下司古鎮的商船往來各地商人云集,是重要商品的集散地,曾經被稱為「小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