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條隱形的分界線,把歐亞大陸分割成了亞洲和歐洲

2020-12-12 凌風說史

亞洲和歐洲在地理上是沒有明顯分割的。亞歐大陸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地理板塊。為什麼並不是一個洲,更多是因為文化,宗教,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而非地理因素。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也更多的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下面就來詳細說一下這裡面的玄機。

現代地理學中把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裏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這一線作為歐亞兩洲的分界線。

但實際上,歐亞分界線一直都是隨著歷史的發展在變動,使用時間最長的分界線是「黑海-亞述海-頓河」一線,進入近代以來,才逐漸演變成「烏拉爾山-烏拉爾河」一線。

歐亞分界線最早與希臘人的航海活動有關,當古代希臘人駛入黑海,就認為他們到達了世界的盡頭。柏拉圖在《斐多篇》中就勾勒了這樣的宇宙觀,世界從海格立斯之柱延伸到裡奧尼河,從地中海之西到黑海之東,大陸被海水所圍繞。而尼羅河,頓河,多瑙河的源頭正是這片無邊之海。根據約公元150年埃及託勒密的著作復原的《託勒密世界地圖》也表明了歐洲人的世界觀,認為由南向北縱貫黑海的是亞述海,繼續沿亞述海向北是曠闊的頓河。

歐洲人把「黑海-亞述海-頓河」作為歐洲的東邊界,更多地是意味著歐洲文化的統治範圍,而非為了標註界線以東是亞洲還是海洋。在中世界歐洲人的眼中的亞洲,主要是指中國,印度或者波斯。對於荒蕪的西伯利亞地區到底歸屬何處,沒有人關心,甚至把西伯利亞當作一片海洋,對歐洲人而言也沒有什麼影響。

亞洲和歐洲邊界線是隨著近代俄羅斯的崛起和東擴而開始產生變動的。16世紀末17世紀初的《世界之鑑》《兩半球世界地圖》中,歐洲的邊界以及擴展到了高加索以北,烏拉爾山脈。這種擴展體現了歐洲對俄羅斯的認同以及俄羅斯帝國的瘋狂擴張。而在這之前,俄羅斯作為一個斯拉夫民族為主體且信奉東正教的國家並不為歐洲傳統國家所認同。他們也並不把俄羅斯視作一個歐洲國家。但在俄羅斯強大起來之後,他們不得不接受了俄羅斯作為歐洲一員的觀點。而基於俄羅斯的「歐洲化」,俄羅斯的東擴自然也就代表了歐洲東擴。然而俄羅斯東擴的腳步實在太快,在兩個世紀的擴張運動中已經將東部邊界擴張到了中國境內。

但是無論從哪個時期哪個角度看,將中俄邊界作為歐亞分界線都是不合時宜的。俄羅斯東擴的歷史也是以中華文明為代表的東方文明衰落的歷史,作為一個「非典型」的歐洲國家,在文化層面上需要明確一個歐亞分界線來確立自己歐洲國家的身份而又不影響其擁有廣袤的西伯利亞。而傳統上的「黑海-亞述海-頓河」分界線顯然是把俄羅斯排斥在歐洲國家之外的,因此,俄羅斯人迫切需要制定一個新的邊界來為自己的身份正名。

這個新的邊界線最終由彼得大帝是愛的俄羅斯歷史地理學家塔季謝夫提出。以烏拉爾山作為歐亞的分界線。這一設定在18世紀被國際廣泛接受。然而此後俄羅斯人又對這一划分提出了質疑,並反覆多次。這一過程也表明歐亞分界線更多地是一個文化概念而非地理概念。

事實上,歐亞大陸本來就是一體的,在這個基礎上,無論怎麼人為地劃分邊界,都無法達到完全的認可和權威性。大洲與大洲的分界通常是以已有的分界線為基礎來區別洲際,而歐洲和亞洲的劃分則是在預設好兩個大洲之後才開始劃定分界。

歐亞分界線的形成經歷了漫長的歷史演變。這其中包含了不同時期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之鑑的文化認同與排異。儘管歐亞的分界線時有變動,然而歐羅巴與亞細亞作為兩個不同大洲的概念以及存在了幾千年。這種文化上的區分與隔閡,無論山水如何相連,都不會走到一起的。

了解更多國際歷史知識,歡迎關注 凌風說事

相關焦點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分為七大洲,各個大洲的分界線早已是路人皆知的常識。然而從地圖上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卻顯得頗為另類:從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經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再到土耳其海峽,這一系列線條曲折而模糊,相比之下,無論是人工的蘇伊士運河還是自然的白令海峽,都有著清晰的辨識度。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
  • 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
    歐洲與亞洲的分劃李孝聰歐洲和亞洲是一個大陸,其分界,習慣地被認為北起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南經裏海,高加索山,黑海至博斯普魯斯與達達尼爾海峽。可是,歷史上的歐、亞分界的標誌是不是從來就是這樣的呢?查閱19世紀中葉以前歐洲人編制的世界地圖、歐洲地圖或亞洲地圖,會發現歷史上歐洲和亞洲的分界從黑海向北歷來就不固定。
  • 歐亞分界線是如何形成的
    地球分為七大洲,各個大洲的分界線早已是路人皆知的常識。然而從地圖上看,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卻顯得頗為另類:從烏拉爾山-烏拉爾河經裏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再到土耳其海峽,這一系列線條曲折而模糊,相比之下,無論是人工的蘇伊士運河還是自然的白令海峽,都有著清晰的辨識度。那麼,歐亞分界線到底是如何確定的呢?
  • 亞洲和歐洲之間的地理分界線是如何確定的?
    世界上總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每一個洲都由大塊的陸地和周圍的島嶼組成。很多大洲都獨佔一塊大陸如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極洲,唯獨只有亞洲和歐洲是共享一塊大陸,都屬於亞歐大陸。
  • 亞洲的崛起與歐亞大陸
    這個講話在亞洲、歐洲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10月18日,在韓國首爾召開了「歐亞時代的國際合作大會」。在為這次會議準備的文件中,專門提到了習主席的上述理念。我應邀出席了這次國際會議,並發表講話。19世紀是歐洲世紀,20世紀是美國世紀。21世紀是什麼樣的世紀?有人說是太平洋世紀,有人說是美國世紀,還有人說是歐亞世紀。這三個說法不一樣,但是這三個說法的根據都是亞洲在崛起。
  • 歐洲和亞洲明明是完整的一塊大陸,為什麼要分成兩個洲?
    從地圖上看世界,人們會發現這世界上的七大洲,唯有歐洲和亞洲共享一塊大陸,其餘的五大洲,都有自己獨立的大陸面積板塊。除此之外,其他各個州之間的分界線清楚明了,基本上都是以海峽、運河、海洋為界,唯有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最為複雜,分界線基本位於陸地,山脈、河流、海峽更是缺一不可。
  • 歐洲和亞洲不是一塊完整的大陸嗎,為什麼還要強行分成兩個大洲?
    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的時候,就能發現除了亞洲和歐洲在一塊完整的大陸上以外,其餘各大洲幾乎都有屬於自己的大陸板塊,並且各大洲之間都是以海洋、海峽、運河等為天然分界線。例如亞洲與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紅海、曼德海峽為界;亞洲與大洋洲以帝汶海、阿弗拉海為界;亞洲與北美洲以白令海峽為界;歐洲與非洲以直布羅陀海峽、地中海為界;歐洲與北美洲以丹麥海峽為界;北美洲與南美洲以巴拿馬運河為界;南美洲與南極洲以德雷克海峽為界。而唯獨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還包括了陸地上最常見的山脈與河流。
  •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面積比澳大利亞大陸小的陸地,都稱為島嶼,其中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我們把大陸和周圍的島嶼一起稱為大洲,不過亞洲和歐洲位於同一塊大陸「亞歐大陸」,大洲之間有一些分界線來進行分割。七大洲分布圖歐洲和亞洲同屬於亞歐大陸,兩大洲在陸地上有大片區域是彼此相連的,因此也就擁有最長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歷史上,在亞歐大陸的西部歐洲部分和東部亞洲部分,分別演化出了東西方文明,逐步演化為了歐洲和亞洲。
  • 從地圖上看,歐洲和亞洲是完整的大陸,卻為何要分成兩個洲?
    在地球表面我們把比格陵蘭島面積大的陸地稱為大陸,全球總共有六塊大陸,分別是亞歐大陸、非洲大陸、北美大陸、南美大陸、南極大陸和澳大利亞大陸。我們把大陸以及周圍的島嶼一起劃分為一個大洲,全球總共有七大洲,分別是亞洲、歐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極洲,其中亞洲和歐洲都位於亞歐大陸上。
  •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是何時東擴到烏拉爾山脈的?
    然而奇怪的是亞洲與歐洲的邊界,我們用肉眼很難在世界地圖上勾勒出亞洲與歐洲的天然輪廓,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塊大陸。 亞洲與歐洲的分界來源於古希臘的人為區分,他們把自己所在的大陸稱為「歐羅巴洲」,把遙遠的東方稱為「亞細亞洲」。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在六大洲中,只有亞洲和歐洲是整體上連在一起的,有時也稱亞歐大陸或歐亞大陸,面積5400多萬平方公裡。由於亞洲與歐洲山水相連,所以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較多。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面積1709.82萬平方公裡。一般來說,俄羅斯分為兩部分,歐洲部分約400萬平方公裡,亞洲部分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裡。
  • 這座城市一半屬於歐洲,一半屬於亞洲,走兩步就能橫跨歐亞大陸
    土耳其一直以來都是亞歐大陸的分界線,它的最大城市伊斯坦堡正處於歐洲與亞洲的分界線上。在這座城市中它的一半屬於歐洲,一半屬於亞洲,隨便走兩步你就能橫跨了亞歐大陸。所以伊斯坦堡這座城市不僅有著歐式建築,受歐洲影響的飲食習慣、民俗風情,也有著亞洲的生活習慣和生產模式。自古以來伊斯坦堡就是連接亞歐的樞紐。
  • 世界七大洲分界線:山脈、運河和海峽是大洲分界線的主要地理事物
    面積比澳大利亞大陸小的陸地,都稱為島嶼,其中格陵蘭島是世界上最大的島嶼。我們把大陸和周圍的島嶼一起稱為大洲,不過亞洲和歐洲位於同一塊大陸「亞歐大陸」,大洲之間有一些分界線來進行分割。七大洲分布圖歐洲和亞洲同屬於亞歐大陸,兩大洲在陸地上有大片區域是彼此相連的,因此也就擁有最長的大洲之間的分界線。造成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人類在歷史上,在亞歐大陸的西部歐洲部分和東部亞洲部分,分別演化出了東西方文明,逐步演化為了歐洲和亞洲。
  • 滴血教堂葉卡捷琳堡歐亞分界線等著你
    葉卡捷琳堡離莫斯科有1600多公裡,是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作為一個亞歐的重要交通樞紐,也是俄羅斯的軍事重要區域。葉卡捷琳堡在7月份的時候平均氣溫在18 C,但是記錄過的最高氣溫可以達到38 C,因此要看世界盃的同學,記得短袖+外套都要帶上哦!
  • 土耳其橫跨歐亞大陸大巡遊
    土耳其的博斯普魯斯海峽全長30公裡,它又稱伊斯坦堡海峽,是溝通黑海和馬爾馬拉海的一條狹窄水道,與達達尼爾海峽和馬爾馬拉海一起組成土耳其海峽。它是歐洲和亞洲的分界線,也見證了歐洲與亞洲的完美結合。它使得伊斯坦堡成為了世界上唯一橫跨歐亞大陸的城市,也是進入黑海的唯一通道。
  • 俄羅斯紀行-17 歐州亞州分界線
           歐亞分界線碑地處俄羅斯葉卡捷琳堡歐亞大陸分界線上,地處烏拉爾山脈東麓,伊賽特河由西北向東南城而過。整座城市沿著烏拉爾山脈東側一字排開。       葉卡捷琳堡因位於歐亞分界線而聞名於世。
  • 歷史的誤會,原來歐亞非本不是洲名!它們最初代表什麼?
    亞洲和歐洲明明是一塊大陸,為什麼要分成兩個洲呢,又是歷史上什麼時候定下的呢?這個問題也很有意思,確實歐亞甚至包括非洲(在蘇伊士運河鑿通之前)其實都是連在一起的,並沒有明顯的界限,那麼為什麼這樣一塊超級大陸會被分成三個大洲,又是誰在什麼時間給這三個大洲的範圍下定義的呢?
  • 橫跨歐洲與亞洲的古老城市 伊斯坦堡這座城的天際線
    伊斯坦堡橫跨歐洲與亞洲,自然少不了文化的交融與碰撞,這正是伊斯坦堡的獨特之處。黃昏時分的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全市面積5343平方公裡,人口大約1400萬(至2014年)。公元前658年始建於巴爾幹半島東端、博斯普魯斯海峽南口西岸,位於金角灣與馬爾馬拉海之間地岬上,稱拜佔庭。
  • 烏拉爾山脈,高加索山脈,巴拿馬運河,盤點各大洲的分界線
    在六大洲中,只有亞洲和歐洲是整體上連在一起的,有時也稱亞歐大陸或歐亞大陸,面積5400多萬平方公裡。由於亞洲與歐洲山水相連,所以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較多。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面積1709.82萬平方公裡。一般來說,俄羅斯分為兩部分,歐洲部分約400萬平方公裡,亞洲部分面積約1300萬平方公裡。
  • 葉卡捷琳堡歐亞分界線,烏拉爾山脈是時間的「小偷」
    2020年1月8日,長途驅車終於來到歐亞分界線所在的城市——俄羅斯葉卡捷琳堡,唯一改善的就是開始看到漂亮的購物中心和住宅高樓了。葉卡捷琳堡始建於1723年,以女皇葉卡捷琳娜一世的名字命名,難怪我第一次聽到它的名字就感覺特別的熟悉。由於它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德國進攻蘇聯的時候史達林要求所有的國家機關、重工企業、科研機構、學校、博物館都優先疏散到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