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報特派記者 安偉 劉瑤 文圖發自日本東京
當隆隆的進站聲響起,飛馳而來的列車送來清涼強烈的風,當穩穩地坐在卯足勁奔跑的車廂裡,快速準時穿行在日漸龐大的城市下方,不同的城市人總被地鐵感染上不同的情緒和氣質。
東京地鐵,對於居住在日本的人來說,它是一個除了家和辦公室之外的第三空間;對於城市交通來說,它繁密龐雜的線路和換乘節點星羅棋布,想去城市的哪個角落都OK。它用千變萬化的面孔,像電影般穿行於東京之心,成為日本人不可或缺的生活部分。
2013年12月21日睌上十點半左右,夜幕裡挾著海風醇鬱的氣息,大河報特派記者歷經12個小時的「撥雲攏霧」,披著一身的風霜,站在了有著「建在軌道上的城市」之稱的東京街頭。東京地鐵真有傳說中的強大嗎?不懂日語的人會順利乘坐嗎?它的票價接地氣嗎?別急,跟著我們的行程,去找答案吧。
初見
看到你,聽說貌似一個傳奇
當地時間12月21日晚上11點,東京最繁華的商業區銀座附近,奇怪的是,正值周六,東京核心區,卻看不到喧鬧的人群和擁堵的地面交通,私家車、巴士和一輛輛打著「空車」標誌的計程車不時悠然駛過,讓人難以相信這竟是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城市的中心。號稱3600萬之多的東京人,都到哪兒去了?
給大河報記者當臨時導遊的鄭州老鄉、日籍華人帥哥秦政笑了:「找人還不容易,都在下面呢。」原來,在東京,地鐵已不僅僅是一種交通工具,而成為一種生存手段和生活方式,東京市區地鐵承載了九成以上的公共運輸運量。記者這才留意到,地鐵站口竟如此的密集,在從銀座站到東銀座站不到二十分鐘的步行距離內,竟有七八個之多,相隔距離之近甚至超過鄭州的BRT站點分布。
「如果我不在地鐵裡,就在去地鐵的路上。這話在東京真不是吹的。」秦政說,地鐵線路及換乘節點星羅棋布,東京23個區,共有224個地鐵車站,平均2.76公裡就設一個站,方便程度可見一斑,且一般可以做到不出站換乘,這樣的便利性吸引大家捨棄地面交通,紛紛投奔地下。
相識
感受你,竟是如此善解人意
雖然東京地鐵線網繁密交織,但詳實的指示標誌與人性化設施令不懂日語的人也能輕鬆乘坐。
12月22日上午8時50分,大河報記者走進銀座站口。這裡仿若一個巨大的迷宮,縱橫交錯,工作人員的數量卻很少。在入站囗所貼的地鐵運行時刻表,清晰地標示出工作日和休息日每一個小時裡每一輛列車到站的時間,精確到分,最短的間隔,只有兩分鐘。
自動售票機器上方的牆上有一張大圖,寫著由該站到不同目的地的票價。每條線路以不同的顏色為識別,甚至車型的顏色也和線路保持一致。
換乘通道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有標識,清楚地指示前方去向。到了分岔路口時,又以不同顏色來區別每條線路,連到達換乘線路步行距離也標得清清楚楚。同一線路的不同方向,會有餘下站點的清晰指示。
對於初到日本東京的人來說,不用怕聽不懂站名,許多車子在車門上方都有小的顯示屏,顯示下一站的名字,有很多還是英文和日文雙語的。如果沒有這樣的顯示屏,那麼代替它的肯定是一張沿途停靠站點的線路圖,你只要看一下哪個站上面顯示有紅點就行了。
「東京地鐵就如一名女漢子,彪悍強大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善解人意的心。」常年居住東京的河南妹子張風華說,地鐵指示設施的完備不僅於此,甚至考慮到有人怕買票掏多了錢,在出站口設有精算機,進站時先按最低價買一張基礎票,臨出站前可用精算機自動計算再補足餘額。
相知
有了你,被照顧的感覺真好
如果不是第一次乘坐東京地鐵,恐怕不會注意對比數量如此之多的細節。東京地鐵的細心、體貼與周到,成就了這個繁雜龐大運輸系統的成功神話。可以這麼說,乘客從進入車站的那一刻,就有種被照顧的感覺,輕鬆舒適。
每一個車站裡都有洗手間,解決不能言說的隱私。
每一個車站裡都有自動售貨機,解決唇燥舌幹的急切。
每一個車站裡都有計時收費的臨時儲物櫃,解決行李寄存的困擾。
每一個車站裡都有免費的WIFI網絡,解決交流溝通的障礙。
每一個車站裡都有免費刊物,提供生活幫助的信息。
每一個車廂裡都有「優先席」,也就是老弱病殘席,下面還貼有關閉手機電源的勸告,避免可能會對心臟起搏器等器械造成的幹擾。
除此之外,日曆、正冠鏡,還有貼在問訊處櫃檯上的「筆談用具(專為不能或者不想說話的人士準備的)」幾個字都讓人感受到來自冰冷機器外的溫暖。甚至,當地鐵晚點還可幫你開證明以給單位交差,並幫你聯繫其他轉乘車輛。但其實,這種晚點的概率非常低,以一絲不苟著稱於世的日本人運營的地鐵,大概是世界上最準時的地鐵了,據說,誤差前後不超過30秒。
相悅
迷上你,因為我的心事你最懂
秦政說,前不久他開車來銀座辦事,在這個稱得上「東京之心」的地段停車的代價高得驚人,一個小時花了6000日元,約合人民幣近400元。而在東京購車的其中一個要件,就是必須擁有現成的停車位,哪怕是與停車場籤訂的停車位租賃協議。因此,私家車一般只在搬家、旅遊或回老家時會派上用場。對像秦政這樣的年輕人來說,在東京不開車,不會讓他們覺得不方便,就是因為東京的地鐵如同蜘蛛網一樣四通八達。
高得離譜的停車費以及久而久之形成的偏愛公共運輸的生活理念,使得東京人對私家車的使用顯得極為保守。特別是東京都交通局網站可免費為利用軌道交通出行的用戶發送相關信息,其中包括交通的即時畫面、站內的立體交通圖和地鐵推廣雜誌等,每個月更新一次,這會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利用軌道交通。
正因為這些天時地利的優點,東京人逐漸滲入地下,也讓它成為世界上客流量最大的地鐵。40多條線路把郊外和都心緊緊聯繫起來。這個龐大的網狀交通體系肩負著每天2825萬乘客的移動任務。
為此,張風華感觸地說,如果你沒坐過地鐵,那麼就不算來過東京。
當地鐵進站又開動,當滑動門閉合之時,當月臺上的風撲面而來,也許只有親身經歷過那種乘坐地鐵,穿行於地下的體驗,你才能深深地體會到地鐵帶給一座城市不一樣的氣質。這種氣質,或是年輕,飛速,輕盈,或是孤獨,寂寥,落寞,或是沉淪忘我迷失。而在日本東京,它的氣質就是「懂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