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菜好吃、服務周到……」近日在火炬開發區六和社區長者飯堂就餐的88歲老人李金梅豎起了大拇指。當天的菜單,有白蘿蔔燉排骨、土豆絲炒肉、生菜和綠豆蓮藕骨頭湯,像李金梅這樣的重點對象可以免費享用。記者從市民政局獲悉,這樣提供「免費午餐」「低償午餐」的長者飯堂全市現有44個,遍布火炬開發區、小欖鎮、古鎮鎮等12個鎮區,已惠及老人30.4萬人次,不同鎮區有不同特點,但普遍對兜底對象和特殊困難對象免費,對普通戶籍老人實施低償助餐。
小欖鎮:「四個一點」 引導社會力量參與
小欖鎮把長者食堂作為慈善項目,以老年群體的需求為導向,探索由政府與質優餐飲企業合作,財政和慈善共同資助,市場主體實施,對老年人開展助餐服務的新模式。政府補貼一點、社會資助一點、企業讓利一點、個人自付一點打造長者飯堂運作長效機制。
小欖長者食堂服務對象分為補助型和普惠型兩類,補助型服務對象是指小欖戶籍特困、雙低、滿80周歲的高齡老人;普惠型服務對象是指戶籍男60周歲、女55周歲(含)以上的長者。普惠型服務對象由餐飲企業根據自身情況,推出優惠方案;補助型服務對象,在餐飲企業優惠基礎上再由政府補貼或社會資助5元/餐。首批掛牌的長者食堂還統一實行免米飯及打包服務費,讓利價值3元/餐。
該鎮還成立「新好」慈善基金,項目量化募捐模式,實行「300元即可資助一名長者一個月的優惠」,讓人人可參與支持長者食堂建設。目前,小欖鎮已掛牌的長者食堂有5家,分布在不同的社區,可同時為250多位長者提供堂食服務。長者食堂受到鎮內老年人的青睞及好評,每天到長者食堂用餐(含外賣)的老年人約700人次。截至12月11日,已為58487人次長者提供優質用餐服務。該模式在日前舉行的全市雙低家庭危房改造暨長者飯堂工作現場會被肯定,要求在全市推廣。
火炬區:實現7大社區全覆蓋
作為我市較早試點長者飯堂的鎮區之一,火炬開發區通過社區配餐全覆蓋、分層分類精準助餐、社會力量積極參與等形式,著力推進社區長者飯堂項目。已開設18個社區飯堂,每天就餐人數達到1000多人次,共計助餐達23萬餐次。
該鎮區採取無償和低償兩種補助方式。對6類對象提供無償就餐服務(一是特困供養對象中的散居老年人、社區中三無孤寡老年人;二是雙低家庭中的獨居老年人;三是社區中滿80周歲以上老年人;四是重點優撫對象中老年人;五是一級殘疾軍人中的老年人;六是孤寡老人)。而對年滿60周歲以上的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則提供半價就餐服務(政府補貼一半,個人自費一半)。
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成立了「民政工作者+專業社工+居養員+社會組織」多方跨專業合作服務隊伍,分工明確,確保長者飯堂運行的高質量。還要求配餐企業嚴格執行食品48小時留樣機制。
新聞延伸:
未來,我們的社區養老將會這樣做:
自我市印發《中山市社區居家養老「大配餐」 工作實施方案》以來,目前火炬開發區、石岐區、南區、小欖鎮、沙溪鎮、三鄉鎮、西區、東區、橫欄、古鎮、東鳳、五桂山已先後開設了長者飯堂。
到2020年底,每鎮區至少應建立一家長者飯堂,全市形成布局合理、均衡發展、滿足需求、功能完善、精準高效、共建共享的服務網絡,保障每一位有需要的老年人都能享受到助餐服務;全市至少培育1家及以上品牌化、連鎖化、規模化助餐企業。為我市構建「3+4+N」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打下牢固基礎。
什麼是「3+4+N」?
「3」是指做強一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一個信息平臺、完善一套服務體系。
目前全市共有鎮區、村居級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87個,購買113名專職社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
「4」是指抓好助安、助潔、助餐、助醫等4項基本服務;「N」是鎮區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提供N項拓展服務,探索更高質量的養老服務,提升老人的幸福感。
徐鈞鑽 鍾民軒
文章來源:中山日報
責任編輯:龍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