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號,華為正式發布聲明,榮耀整體剝離華為,成為一家獨立企業,收購方深圳智信,是深圳國資委控股企業,另外還有30家聯合收購體,主要為華為的大代理商。榮耀管理層整體搬入新榮耀公司,組織架構沒有受到影響,還有很多原來華為的員工加盟,技術骨幹亦是有增無減。榮耀背靠國資委,有錢有背景,又有大代理商的加入,公司的發展與代理商息息相關,線下市場推廣會更加賣力。
華為出售榮耀也是為了斷臂求生,據說了解,線下不少華為銷售人員已經轉到華為,近日不少華為代理商開始接觸其它品牌。華為受困於無芯可用,未來只保留M/P系列,對於四線以下城市,如果只賣這兩個系列,房租估計都很難扛住。特別是五、六線市場,消費能力根本撐不起M/P系列走量。所以目前,很多華為授權店也是在另謀它路。
線下很多華為代理認為華為這個決定太急了,為何不等明年2月份拜登上臺後再做決定。其實筆者,也認為這樣比較好,或許華為認定拜登也不會取消華為禁令,所以越快越好。不過我也在想,要是明年2-3月份,拜登要是真取消華為禁令,那華為的腸子得悔得多青啊。真要出現這種情況,我估計做這決定的人肯定壓力極大。
此前韓國媒體就預測華為2021年手機出貨只有5000萬臺,這麼看來這個預測還是有依據的。不過話說回來,2021年的手機市場發展根本不是大家能夠預測的,別說全球,就說國內市場,第一也不是那麼好拿的。華為目前就差5G晶片了,其它供應鏈基本都解決了,一旦臺積電重新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華為M/P系列也是可以出青春版的,或者到時候再新開一個系列來做中端,都是有可能的。
很多人都在擔心榮耀離開華為後,會有很多消費者不會再買榮耀,我想這是過度擔心了。只要榮耀能夠勇敢做自己,做出好產品,加上其在線下的知名度,銷量不是問題。我個人認為榮耀離開華為後,可能才能真正的勇敢做自己。榮耀單品牌2019年國內整體份額11%,約為華為的一半,2019年榮耀整體出貨量高達7000萬臺,單品牌全球排名第七。
榮耀之前在華為體系下,榮耀數字系列,V系列堆料都是有保留的,你再猛也不可能超過大哥華為的配置吧,往往讓消費者感覺就差一點點就完美了。榮耀在線下發展,也是從華為拿資源,肯定也是比不過華為品牌的。現在榮耀獨立了,與華為也是競爭關係了,這關係就跟oppo與vivo一樣,是兄弟關係也是競爭關係,因為都是完全獨立的兩家公司。獨立後的榮耀,堆起性價比,我估計連realme都會感到害怕。因為層次屬於華為系,所以很大一部分老榮耀用戶對榮耀是有感情的,只要做得好,依然會繼續支持的。榮耀獨立後,高端市場堆料會更猛,說白了,大家用的主要還是供應鏈技術,而榮耀團隊在華為那麼多年,技術底蘊一點也不差。
榮耀以前在海外市場,配置總有縮水,價格也偏高,但是獨立後完全可以用realme的打法,目前榮耀每個季度2000萬臺的量,明年要是華為解決不了5G晶片供貨問題,榮耀會拿下華為失去的大部分市場份額。根據整合,我預計榮耀第一款高通產品會在明年Q1發布,第二季度開始榮耀產品會一波接著一波,因為榮耀擁有線上線下同時主攻的能力,可能會成為市場最大變化因子。榮耀線上直插小米性價比心臟,線就正面與vivo、oppo剛。榮耀會從2021年Q2開始,恢復戰鬥力。
今年的雙十一榮耀是憋屈的,沒貨的憋屈,讓小米拿了手機銷量第一。2021年雙十一,大家會看到之前那個榮耀,它回來了,明年榮耀還獨是挑小米+redmi。小米想重返第一,沒想到華為的傳承到了榮耀身上,獨立後的榮耀才能真正的無差別火力輸出,對此我也是非常期待榮耀如何攪動全球手機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