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科技行業的重度關注者與堅定信仰者,每年都會例行性展望一下新一年的科技產業。
自2013起,我已連續七年對中國網際網路下一年可能發生的事情進行「預測」,有的預測準確、有的並未發生,可分別戳:
《樂觀主義者眼中的2014年中國網際網路22條趨勢》
《樂觀主義者眼中的2015年中國網際網路24條趨勢》
《樂觀主義者眼中2016年中國網際網路的24個趨勢》
《年度: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最可能發生的30件事情》
《2018年中國網際網路最可能發生的30件事情》
《2019年中國科技行業最可能發生的39件事》
《2020年中國科技行業最可能發生的38件事》
不是所有預測都準確,但言之有物,不講廢話空話大話,算下來這樣的預測已堅持做了七年,這意味著,羅超頻道(ID:luochaotmt)已堅持觀察中國科技行業七年有餘。雖然勢單力薄,但羅超頻道一直堅持只關注中國本土創新科技的視角,重視總結技術與產業的未來趨勢,力爭能給行業輸出有些許價值的內容。
2020年應該說是最讓人意外的一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世界原來的節奏,每個人都未能置身事外,每個人都很了不起。科技行業也被深遠影響。
經濟大盤衰退,科技行業特別是依賴廣告模式的網際網路行業被直接衝擊,貿易摩擦則對半導體等相關產業影響至深。
但也不是沒有好消息。社會數位化加速,國家加速新基建建設,在抗擊疫情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科技產業,迎來了新一輪機會窗口。在各國經濟刺激政策下,資本市場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氣象,優質科技公司市值紛紛創新高,行業有了更多錢。
這是最壞的時代,這也是最好的時代,這就是2020年。
2020年,我的一些預測被驗證。
比如「5G不會給移動網際網路帶來大的改變,5G依然只是前戲。」
比如「在2019年時刻功能沒有掀起什麼波瀾後,微信將在短視頻上有更多大動作。騰訊短視頻業務不再賽馬,而是聚焦。(視頻號)」
比如「電商行業將從流量端、物流端和支付端競爭轉向供給側,電商平臺將與供應鏈更加緊密地協作在一起,C2B和C2M走向普及。(社區團購)」
再比如「字節跳動、快手將強化電商戰略,上線自有電商平臺,從導流向賣貨發展,提高流量轉化效率,與電商巨頭從合作關係變為競合關係。」
那麼,2021年,科技行業最可能發生什麼呢?這是我的預測:
1、反壟斷成為科技行業最大變量,短期與長期影響都將十分巨大。二選一、互相屏蔽、大數據殺熟等現象將被有效遏制,補貼大戰成為歷史,挑戰巨頭的「老二」們不再非死不可,行業走向良性競爭。
2、5G依然面臨「叫好不叫座」的尷尬,不會出現現象級應用,不會真正意義走向普及,不會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的增量。
3、AI是科技行業第一增長驅動。AI產業化呈現井噴趨勢,企業全面從「數位化」升級到「數智化」,BAT等布局AI產業化的巨頭,以及垂直領域AI獨角獸,AI to B收入將規模化增長。
4、不論是否有第二波疫情爆發,在線教育、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在線辦公與在線娛樂等「受益賽道」都將繼續加速增長。
5、在反壟斷政策影響下,電商行業不再是少數玩家的遊戲,而是再次出現「百花齊放」的態勢。「強者恆強」的馬太效應會減弱,阿里、京東與拼多多三巨頭外,蘇寧、抖音電商、快手、國美、唯品會、寺庫、網易嚴選等玩家會迎來絕佳機遇。
6、社區團購加速洗牌,腰部長尾玩家將被整合或淘汰,強者恆強。
7、李國慶與俞渝離婚瓜結束,但噹噹對電商行業的影響,會比黃光裕重新執掌後的國美對電商行業的影響,小得多得多。
8、拼多多在流量外加強支付與物流等基礎設施布局,從下沉市場積極「上浮」,戰略卡位跟阿里越來越像,戰略布局跟京東越來越像。拼多多與阿里的市值距離或將進一步縮小。
9、螞蟻金服業務收縮以達合規要求,發展進入慢時代,如同滴滴前兩年的歷程。金融科技行業進一步收縮,中小玩家日子更難過。
10、微信視頻號將出現旗幟創作者、刷屏級內容與現象級商業化案例,用戶規模逼近甚至超越快手/抖音,形成短視頻三強。好看視頻們通過差異化標籤尋求自己的位置。
11、快手IPO成功,並衝擊千億美元俱樂部。字節跳動不急於IPO,通過類似於百度「中間頁」戰略,進一步向垂直領域滲透,如教育、健康、旅遊、零售等,實現內容到服務的跨越,在IPO前做大做強。
12、微信視頻號成為直播市場第一變數;泛娛樂直播平臺「回血」,但依然難以抵禦抖音與快手衝擊;虎牙鬥魚成功合併可能性很低,遊戲直播市場依然有戰事。
14、知乎IPO成功,得到、喜馬拉雅與凱叔講故事等知識領域的標杆玩家紛紛衝刺IPO,知識賽道迎來「豐收季」。
15、特斯拉市值破萬億美元,國產Model Y將直接衝擊蔚來,已上市新勢力「三傻」體量會趨於接近,蔚來、小鵬、理想與威馬成為造車新勢力「四小龍」。
16、百度正式宣布造車,進入千億美元俱樂部。阿里、騰訊與蘋果強化造車業務,但自動駕駛依然只停留在小範圍體驗階段,各地紛紛上馬智能交通新基建項目,科技巨頭將與造車新勢力一起推動智能駕駛(智能車聯、L3自動駕駛等)成為主流。
17、百度Apollo獨立融資,滴滴衝刺IPO,戰略布局自動駕駛業務,更多帶有滴滴標誌的「D*」在大街小巷出現。
18、智慧型手機公司都已成為網際網路公司,小米網際網路營收佔比或超過10%。隨著智慧型手機公司強化網際網路運營能力,類似於華為PK騰訊遊戲這樣的「智慧型手機渠道與網際網路巨頭的爭端」,會更多。
19、華為終端釋放出來的手機市場被一眾國產手機瓜分,小米成為最大受益者;蘋果會進一步中低端化,iPhone 13系列吃老本,但會含史上最便宜的新iPhone。
20、B站將大規模複製「跨晚」模式,將跨年晚會化作日常,儲備自有文娛IP且形成規模化收入,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將盈利作為第一目標,「愛騰B」成為視頻行業新三強。
21、直播帶貨走向規範化發展,網紅售假、平臺刷單等行為將有所收斂,企業更加重視自有主播體系與私域渠道的建設,將直播作為基礎生意工具,而不只是營銷手段。
22、內容營銷,特別是視頻廣告將進一步爆發,視頻創作者/Up主/視頻號號主/直播網紅賺得缽滿盆滿,羅永浩宣布還債完畢。
23、更多網紅品牌會出現,但也有更多網紅品牌會死掉,網紅品牌大都逃不過「名不副實終究只能曇花一現」的宿命。
24、阿里雲實現獨立盈利,雖依然一家獨大,但騰訊雲與其差距將進一步縮小。雲服務商將全面升級成智能雲服務商。
25、智能家居規模化普及,智能家居體驗館將如雨後春筍出現。歐瑞博IPO,市場出現更多品牌,全屋與單品將出現進一步分化。
26、拜登上臺,貿易環境得到顯著改善,中國科技網際網路企業將開啟新一輪出海徵程。
27、區塊鏈依然不會出現現象級應用,不會誕生超級獨角獸,但比特幣依然會是健康投資手段,資金避險情緒下,價格或再創新高。
28、K12在線教育市場作業幫與猿輔導雙巨頭爭雄,餘下玩家喝湯。
29、在線旅遊市場依然會很艱難,疫情陰霾不會快速消散,人們旅行信心恢復需要時間,非巨頭平臺或需裁員優化,甚至被整合被淘汰。
30、阿里、拼多多等電商巨頭,將以農產品上行為抓手,繼續推動數字農業的發展繁榮,給建設美麗鄉村貢獻力量。
正如我在上一年的預測中所言:
2020年,或許網際網路冬天不會過去,甚至現在只是立冬。接下來相當長的時間內,科技產業將處於VUCA狀態:不穩定(Volatile)、不確定(Uncertain)、複雜(Complex)、和模糊(Ambiguous),混亂且快速變化,但機會正是來自於變化。
科技對現實世界的影響正在繼續,更加深刻、快速和廣泛,5G、AI、IoT、區塊鏈…新技術,新消費,新娛樂,新金融,新製造,新內容…科技正在創造更多奇蹟,繼續改變世界,這是不確定中最大的確定性。
無約而至的疫情對各行各業都產生了巨大影響,但科技的價值不會有任何改變,相反,科技的價值得到了凸顯。我們依然有理由,對2021年的科技產業,保持樂觀。
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