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存儲三巨頭涉壟斷調查有重大進展,每家或罰25億美元

2020-12-21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奕含】

最近,美國晶片製造商——鎂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成為中美兩國IT業的焦點話題:先是本月初對美司法部限制中國DRAM行業標杆企業、「競品」——福建晉華表示欣慰,「樂見其成」;隨後涉嫌壟斷被中國官方獲取大量證據資料;昨天又遭遇美商務部提議管制晶片。受諸多因素影響,這家在華銷售超過一半份額的美國晶片巨頭近來股價持續走低,反映了股東對鎂光科技前景的擔憂。

夾在中間,鎂光科技兩難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隨著美國商務部提議管制晶片等14個領域,11月19日,美股人工智慧晶片龍頭——英偉達出現暴跌,蒸發120億美元。

同一天,鎂光科技的股價也出現下跌,跌幅超過6%。

對於股價下跌,《金融時報》20日刊文稱,美國政府採取一系列技術管制措施的潛在可能將對矽谷造成巨大破壞。

「這些新的控制措施可能對現有和未來的研發項目產生重大影響,尤其是考慮到目前美、中及其他非美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內的投資和技術交流,」德傑律師事務所(Dechert LLP)在一份報告中寫道。

事實上,19日的股價下跌只是鎂光科技近來股價下挫的一個代表。相對於今年5月的股價高點,鎂光科技的股價已經跌去四成。

當然,股價下挫也伴隨著振蕩回調。對鎂光科技來說,最近一次股價大幅回調發生在上月底。當時,美國司法部宣布,將福建晉華列入美出口管制「實體清單」,並採取司法措施。

作為將福建晉華送上法庭的原告,鎂光科技隨後發表聲明稱,對於美國司法部的做法表示欣慰,並且相信盜竊商業秘密的犯罪行為會得到公正處理。

不過,股價回調未持續太久:隨著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宣布,對美國鎂光科技的價格壟斷調查取得「重大進展」,鎂光科技股價再度下挫。

16日,國務院新聞辦就中國《反壟斷法》實施10周年有關情況及展望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在會上表示,根據舉報,今年5月底市場監管總局對三星、海力士、鎂光公司涉嫌實施壟斷行為立案開展調查,從三家公司調查獲取了大量證據資料。「隨後,我們又對數十家下遊企業開展了調查取證,並對取得的證據資料進行梳理和甄別。」

他透露,目前,對這3家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下一步,反壟斷局將對案件的相關市場界定、市場支配地位的認定、市場支配地位的行為定性等方面開展研究論證,依法做好案件調查處理工作,維護市場公平競爭,保護消費者利益。

分析:每家企業或罰25億美元

《金融時報》報導,對於反壟斷局官員的表態,三星和SK海力士拒絕發表評論,而鎂光沒有回應記者的置評請求。

據悉,這三家公司控制著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晶片全球市場的95%,這類晶片廣泛用於電腦和智慧型手機。

美國研究公司IC Insights介紹,DRAM晶片價格在過去30年大多數時間裡呈現穩步下降。然而,2017年,每比特(單層存儲單元,bit)價格上漲47%,今年延續了漲勢。

得益於售價增長及銷量增加,鎂光2017財年、2018財年創佳績,2017財年Q4營收同比大漲91%;整個2018年美光收入同比增長49.5%,淨利潤增幅178%,創新高。

與此同時,中國是全球最主要的存儲晶片消費國,受存儲晶片漲價因素,2017年,中國進口存儲晶片889.21億美元,同比增長39.56%。

根據美光、三星、海力士財報,2017財年,三家公司的半導體業務在中國營收分別為103.88億美元、253.86億美元、89.08億美元,總計446.8億美元,同比2016財年的321億美元增長39.16%。

《金融時報》援引SK證券(SK Securities)的介紹,2017年中國佔鎂光半導體產品銷售額的51%,佔三星銷售額的40%,佔SK海力士銷售額的33%。

晶片的高成本損害了許多電子產品製造商。今年4月,國內一些下遊企業在美國提起集體訴訟,聲稱這三家公司合謀推高DRAM價格,相關案件目前仍在審理中。由於存儲晶片價格異常上漲,今年5月底,中國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啟動了對三星、鎂光、海力士等公司的反壟斷調查。

SK證券分析師金永佑(Kim Young-woo)表示,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如果被認定操縱價格,那麼這三家晶片製造商中的每一家都可能被北京方面罰款逾25億美元。

另據《21世紀經濟報導》,如果裁定三大巨頭存在價格壟斷行為,並按照2017年在中國銷售額進行處罰,那麼罰款額將在4.4億美元—44億美元之間,而如果考慮從2016年至今的市場行為,以2016-2017年度銷售額進行處罰,那麼罰金將在8億美元—80億美元之間。

韓企集體焦慮,鎂光不知所措

《金融時報》指出,價格壟斷行為在寡頭壟斷行業屬於常見市場行為。不過,中方的調查將給晶片製造巨頭三星蒙上了陰影,「該公司近年不斷飆升的利潤幾乎完全由內存晶片推動,電腦伺服器和加密貨幣挖礦設備都離不開這些晶片」。

報導稱,北京方面對扶持國內科技集團(包括晶片製造商)的興趣,也令韓國科技產業受到空心化的威脅,今年半導體佔韓國全部出口的20%。

此舉將加大壓力,要求企業削減DRAM價格,並與中國企業合資建立更多的晶圓工廠,從而推動技術轉移到中國,」 金永佑說。

觀察者網此前報導,韓企業界曾向政府呼籲推出「韓國製造2025」,韓國四大經濟團體之一的大韓商工會議所會長樸容晚曾坦言,韓國出口太過依賴半導體,應予以改善。

韓國《中央日報》20日刊文稱,在韓國,對於撐起韓國經濟的半導體產業的警告正在逐漸增多。存儲晶片DRAM的價格下滑,出口增勢放緩,行業前景已十分暗淡,如果連半導體企業的增長勢頭都被削弱,明年韓國的經濟將可能會墜入深淵,令人擔憂。

對企業而言,不確定的貿易政策讓企業經營者不知所措。

《財經》網報導,一家美國知名晶片公司中國區高管近半年憂心忡忡,並坦言「如果美國總統川普哪天突髮禁令,禁止我們向中國出口某些品類的高端晶片,我們在中國區的營收就會斷崖式下跌」。

彭博社在19日的報導中稱,在有關中國宣布對鎂光及另外兩家晶片製造商反壟斷調查獲取大量證據資料後,鎂光科技的股價在盤前下跌2%。鎂光科技正遭受不確定的貿易政策以及蘋果等公司需求疲軟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存儲三巨頭遭中國反壟斷調查 可能罰金8-80億美元
    (原標題:存儲三巨頭遭反壟斷調查 可能罰金8-80億美元)
  • 人為操縱價格,存儲晶片三巨頭遭反壟斷調查
    分區域來看,中國又是三星半導體銷售的最大市場,2017年三星半導體業務在中國錄得營收 253.86億元,佔半導體業務總營收近51%。而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子通訊產業帶動下,除了三星,海力士和美光也在中國市場撈金無數。2017財年,上述三家公司半導體業務在中國市場總計實現營收446.8億美元,同比2016財年的321億美元增長39.16%。
  • 在中國賺翻了 晶片三巨頭突遭中方反壟斷調查
    (原標題:這兩年在中國賺翻了,晶片三巨頭突遭中方反壟斷調查)中國反壟斷機構上周末對韓國的三星電子、SK海力士以及美國美光三家晶片企業以涉嫌操控價格展開反壟斷調查後,三星及SK海力士本周均對《環球時報》記者回應稱正在積極配合相關部門
  • 反壟斷審查存儲晶片三巨頭 曾遭終端企業持續投訴
    2018年5月31日,中國反壟斷機構派出多個工作小組,分別對三星、海力士、美光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突襲調查」和現場取證,標誌著中國反壟斷機構正式對三家企業展開立案調查。目前,三星已經公開回應稱「正在協助調查」。三星、海力士、美光是全球三大存儲晶片巨頭,在DRAM、NAND兩大產品線中佔據全球絕大多數市場份額。
  • 存儲晶片三巨頭被傳遭遇中國反壟斷機構調查
    海力士(000660)、美光(MU)三家公司位於北京、上海、深圳的辦公室展開調查和現場取證。經濟觀察網記者就上述消息分別向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中國辦事處求證,但截止發稿尚未得到回覆。一位專注反壟斷領域的律師分析,根據《反壟斷法》、《反價格壟斷規定》,經營者存在價格壟斷行為的,按照相關條例進行處罰,處以上一年度銷售額1%-10%的罰款。
  • 反壟斷機構調查存儲晶片三巨頭,國產廠商能否趁機崛起
    近日,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監管機構正在調查存儲晶片生產商美光科技公司、三星電子和海力士半導體,這三家公司均表示,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官員近期走訪了其中國辦公室,並接受了詢問。首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這三家公司是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晶片最大的供應商,而此次的中方調查人員造訪時間段,正值DRAM晶片價格顯著上漲之際。DRAM晶片就是我們常講的內存,該晶片是手機、個人電腦、伺服器等電子產品的核心零部件,而這三家公司也被稱為存儲晶片三巨頭。
  • 發展存儲晶片產業 中國是認真的
    今年 9 月中開始兆易創新即以重大資產重組為由停牌多時,此次,兆易創新也正式揭露了原因,且攸關中國存儲產業的大布局。  先前即有過報導,中國 NOR Flash 廠商兆易創新(Gigadevice)可能與武嶽峰等中國基金所收購的美國 DRAM 廠 ISSI 合併。
  • 外媒:亞馬遜AWS存儲業務今年營收將超過80億美元 有望達到100億美元
    【TechWeb】12月16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靠網絡銷售圖書起家的電商巨頭亞馬遜,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他們AWS雲計算服務的營收已連續25個季度保持增長,最近3個季度都超過100億美元,遠高於其他雲計算服務提供商。
  • 【虎嗅早報】特斯拉市值首破5000億美元大關,馬斯克成全球第二富豪...
    話不多說,趕緊跟隨虎嗅早報,來看看有哪些大事兒值得關注,先來看看今日科技新聞: 特斯拉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 @新浪財經【特斯拉股價收漲逾6%創新高 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特斯拉股價周二收盤大漲6.43%,刷新收盤歷史高位至555.38美元,市值首次突破5000億美元大關,
  • 新聞調查:大連引進英特爾25億美元投資的幕後 (2)
    新聞調查:大連引進英特爾25億美元投資的幕後 (2)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25日 23:06 來源: 來源:人民網新聞調查:大連引進英特爾25億美元投資的幕後 (2)2007年05月25日18:03  第一章 皇天不負苦心人  2007年3月26日,人民大會堂澳門廳,這是一次足夠隆重的新聞發布會。
  • 美元盛宴或終結,印度經濟或倒退25年,越南經濟或倒退20年,有進展
    而最新的進展是,據美國金融網站Zerohedge當地時間1月7日報導,費城聯儲主席派屈克·哈克(Patrick Harker)的說法,美聯儲停止大幅印鈔放水這件事,有可能發生在2021年底或2022年初。不僅於此,數據顯示,在截至2020年12月下旬,美聯儲資產負債表規模達到創紀錄的7.4萬億美元。自2020年年初以來,其資產負債表金額翻了一番以上。
  • 日本車企「三巨頭」,對中國汽車的警醒
    導讀:日本車企「三巨頭」,對中國汽車的警醒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汽車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
  • 馬六甲皇京港有新進展!48億美元,另一項目將吸引更多中國投資?
    馬來西亞另一個中資項目因此受益,據馬來西亞一名高級官員透露,這一項目預計將吸引更多的中國投資者,投資金額預計將達到48億美元。目前,該項目已有了新的進展。據《聯合早報》報導,馬六甲皇京港第一島的國際遊輪碼頭項目已在本月10日展開了打樁工程,預計2020年9月竣工,竣工後將成為東南亞最大的遊輪碼頭。而據中國商務部消息,中國電建集團、深圳鹽田港集團、山東日照港集團皆有參與到該項目建設中。
  • 中國投巨資開發非洲鐵礦石 與三巨頭對壘
    日前,路透社報導說,中國正在採取一項大膽的行動計劃對非洲和世界其他地方的鐵礦石資源進行大規模投資以增加中國的鐵礦石供應渠道降低對三巨頭的過度依賴。目前中國對非洲鐵礦石項目的投資總額已經超過50億美元,而擬議中的投資可能會超過百億美元。 報導中說,中國是目前全球**大的鐵礦石消費國和進口國。
  • 10億美元直銷市場背後,中國直銷的未來在哪?
    美國佔全球直銷市場的20%,固定銷售額為352億美元,下降了0.4%。美國的年複合增長率為-0.3%。加拿大實現25億加元的銷售額,下降了6%,複合增長率下降至-2.4%。 據世界直銷協會聯盟的統計數據,北美地區有1750萬獨立代表。其中,美國為1640萬人,加拿大為120萬人。
  • 愛彼迎尋求在IPO中籌資25億美元
    據外媒報導,美國共享住宿平臺愛彼迎計劃在本月的首次公開募股(IPO)中募資約25億美元,並希望在IPO中的估值可以達到350億美元。  據美國媒體報導,愛彼迎計劃10日在納斯達克上市,並從1日起開始投資者路演。
  • 2020臺灣25大國際品牌排行榜
    Interbrand進行的中國臺灣「國際品牌價值調查」結果揭曉,公布「2020年臺灣25大國際品牌」(Best Taiwan Global Brands)。隨著優秀的臺灣品牌持續嶄露頭角,為肯定更多具國際影響力的臺灣品牌,2020年榜單由以往的20名擴大至25名。2020臺灣國際品牌前25名總體價值達到103.82億美元,其中前20大品牌總價值為100.66億美元,相較上年成長5%,是自2013年後臺灣品牌價值再度站上百億美元。趨勢科技躍升本年度品牌價值首強。
  • 波音被罰25億美元!737 MAX巨坎過去了嗎?
    隨後,波音與司法部達成暫緩起訴協議,將向政府、航空公司和墜機遇難者家屬支付超過25億美元。說起737 MAX,兩年前發生的空難仍讓人心有餘悸。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由波音737 MAX執飛的兩次航班均發生空難,共導致346人死亡。隨後,該機型在全球範圍內停飛。2020年11月18日,美國航空管理局發表聲明批准737 MAX恢復客運飛行。
  • 2014年中國冰淇淋市場銷售達114億美元 首次超越美國
    2014年中國冰淇淋市場銷售額達114億美元,銷量佔全球三分之一,超越美國(112億美元),躍居全球最大的冰淇淋市場。  據英國《每日電訊報》網站報導,知名市場調研公司 Mintel 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消費者 2014年冰淇淋支出與五年前相比,增長了 54%以上,而美國市場五年來增長了 5.6%,相對溫和。
  • 瑞幸財務造假新進展!1.8億美元與美證交會和解
    瑞幸將為財務造假支付1.8億美元罰款。12月17日早間消息,面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關於財務造假的指控,瑞幸咖啡已同意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以了結該委員會的這一指控。瑞幸咖啡並未承認或否認這些指控,並同意達成一項和解協議,其內容包括永久禁令和支付1.8億美元的罰款,但這項和解協議還需得到法院批准才能生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起訴書中指稱,至少在2019年4月到2020年1月之間,瑞幸咖啡通過三個獨立的購買計劃,利用關聯方對銷售交易進行造假,故意捏造了超過3億美元的零售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