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最新疫情通報!緬甸著名佛塔旁驚現「龍吸水」!

2020-12-24 緬甸中文網

【緬甸中文網訊】疫情爆發後,為防止疫情傳入緬甸,政府於3月15日,對入境旅客採取隔離措施;3月21日宣布停辦所有落地籤和電子籤業務;3月30日,停止所有商運航班載客入緬。

緬甸於3月23日首次發現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截至7月12日晚上8點,全緬累計發現331例確診病例,其中6例死亡,治癒261例,治癒率達78.85%。目前,緬甸出現的新增病例多為輸入型病例,處在可控範圍內。緬甸國內的限制政策有所放鬆,但由於國際疫情壓力依然嚴峻,因此,緬甸尚未解除國際客運禁令。

6月27日晚,新冠肺炎防控中央委員會發布通告,將各省邦、各部門發布的防疫相關禁令,繼續延期至7月15日。緊接著,緬甸外交部也宣布了延長入境措施,將入境限制延長至7月31日。

眼看著馬上就要到7月15日了,很多人忍不住要問:緬甸究竟何時解封?國門什麼時候開?

對於讀者的問題,小編還是那個答案:不知道。截至發稿前,對於何時解封,官方尚未給出確切的答案。

受疫情影響,很多人已經連續幾個月處於失業狀態了。因此,都迫切盼望儘快解封,正常工作賺錢。

人想解封,牛估計也想解封了。

7月10日,仰光達K達鎮區兩頭牛跑到仰光市政大廳前,班杜拉公園「散步」。晚間8點,博生堂圖書館附近,又出現了兩頭牛的身影。為防止出現牛傷人事件,當晚,兩頭牛被抓住。

對於兩頭渴望自由的牛,小編只想說:對不起,你們想要的自由,牛主人不給。牛被抓住,街區內的民眾也可以鬆口氣了,不用擔心那尖尖的牛角了。

而在欽邦棟贊的村民們,也可以放心了。

7月9日早上,欽邦一名6歲男童,跟隨父母從印度返回棟贊後,確診感染。目前,男孩正在醫院接受隔離觀察治療。得知村內有人確診,村裡人也很擔心。

而確診男童的家鄉山高路遠,且路況非常不好,加上近日降雨,山路非常難走。

但為了幫助村裡人進行檢測,衛生部門工作人員騎摩託車,輾轉幾小時才到村裡。經過檢查,村裡人的健康狀況良好。

這群人的到來,讓村民非常感動,紛紛舉起手機拍下這群英雄,為這群逆行的「白衣天使」點讚。

除了這群可愛的人,在勃固省瑞摩多佛塔附近,也有一群人舉著手機狂拍。

7月11日,勃固省瑞摩多佛塔附近,驚現「龍吸水」。上方烏雲壓頂,對面一水擎天,連接天地,十分壯觀。

那到底為什麼會突然出現"龍吸水"呢?

什麼是「龍吸水」?

「水龍捲」是一種出現在溫暖水面上空的龍捲風,可以簡單地定義為「水上的龍捲風」。當雷雨雲團附近的空氣快速旋轉,形成渦旋,並向下伸展觸及水(地)面,形成了「龍吸水」(龍捲)現象。

本次「水龍捲」的上端與雷雨雲相接,下端直接延伸到水面,海水被捲入空中。

「水龍捲」殺傷力大嗎?

不小心碰上了要怎麼辦?

雖然「水龍捲」現象一般影響範圍較小,強度較弱,破壞力也沒有陸龍捲強,但是其常常伴有短時大風,仍具備相當的破壞力

專家提醒,市民在看到水龍捲時不要靠近,拍攝時儘量遠離龍捲,不要在龍捲附近及其前進方向活動。

緬甸進入雨季

近期多地持續降雨

小編提醒大家注意查看天氣預報

出門常帶雨傘

同時,為了安全應對各種惡劣天氣

小夥伴們出街要留意路面情況

請勿僥倖蹚水,避免觸電等危險

最重要的是

趁暴雨天氣還沒殺到

儘早回家收衣服、關好窗戶

相關焦點

  • 緬甸最值得去的佛塔盤點/緬甸最有特色的佛塔|緬甸小眾旅行攻略
    它是緬甸的一位國王為難產的愛妃修建的佛塔,仿佛老式奶油蛋糕的花邊~在緬甸的佔星術裡,佛塔所處位置是世界中心,所以在三層塔身的第一層底座,有多組從下至上的七層小塔,象徵圍繞世界的七座大山,而之間連接的波浪形護欄則代表海洋。 也是小地球緬甸行程將會去到的地方。
  • 緬甸仰光省內的佛塔將重新開放
    緬甸仰光省社會事務部為首的衛生檢查小組,對即將重新開放的各著名佛塔佛廟進行檢查。審查小組根據衛生部的指示,要求各佛塔佛廟聖地在入口處必須設立測量體溫站,信徒遊客在禮佛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 審查小組已經對以下佛塔佛廟進行核查工作:Swe Taw Myat Pagoda,Kabar Aye Pagoda,Shwedagon Pagoda, Sule Pogado, Botataung Pogado。
  • 邱承彬淺談緬甸蒲甘佛塔奇觀
    作者:邱承彬(旅遊專欄作家,天珠學者、佛學者、傳統文化學者,天珠學創始人,藏名:扎西多吉,網名:神奇的天珠,號:六不居士,辦公地點:六不精舍)  魯網9月26日訊 蒲甘位於緬甸的母親河伊洛瓦底江中遊左岸,是著名的國際旅遊城市,也是緬甸的歷史古城、佛教聖地、佛塔之城。
  • 緬甸宣布無限期關閉17座蒲甘佛塔
    緬甸蒲甘管理委員會宣布,自7月29日開始,無限期關閉17座蒲甘區域的佛塔,其中包括阿南達佛塔、達瑪揚基佛塔、瑞山都佛塔等著名佛塔。△圖為阿南達佛塔△圖為達瑪揚基佛塔緬甸蒲甘遺產保護委員會副主席吳妙都表示,目前前往蒲甘的旅客大幅增多,但是考慮到由於疫情出臺的限制令尚未完全解除,所以出於防疫考慮,關閉上述佛塔。
  • 緬甸大金石旁驚現「台州」塗鴉?真相竟然是----
    緬甸大金石驚現台州人塗鴉?這幾天,一張照片在網上流傳,網友對這種「到此一遊」式塗鴉是譴責聲一片。
  • 緬甸最著名的佛塔——瑞山都塔
    瑞山都塔是緬甸最著名的佛塔之一,因為是蒲甘可供遊客登上的最高佛塔,所以登塔觀整個蒲甘最好不過,它成了觀賞萬塔之城的最理想之地,可將萬塔盡收眼底。 這裡每年11月舉行點燈節,紀念菩薩返回大地,燈節期間,姑娘們舉行織紅袍比賽,燈節結束時,把紅袍贈送給和尚們。
  • 中國專家在緬甸搶修佛塔
    據新華社緬甸蒲甘電(記者莊北寧)5月初的緬甸,驕陽似火。頂著烈日,來自中國的文物保護專家們正在緬甸蒲甘搶修因地震受損的他冰瑜佛塔,希望為這座古塔做好雨季應急防護工作。
  • 緬甸著名景點瑞喜宮佛塔南門走廊發生坍塌
    著名的瑞喜宮佛塔南門走廊發生坍塌 【緬甸中文網訊】9月29日早上,歷史文化區蒲甘-良烏鎮遭暴雨襲擊,致使緬歷1323年建設的瑞喜宮佛塔南門走廊發生坍塌。
  • 緬甸著名景點瑞喜宮佛塔南門走廊發生坍塌
    著名的瑞喜宮佛塔南門走廊發生坍塌【緬甸中文網訊】9月29日早上,歷史文化區蒲甘-良烏鎮遭暴雨襲擊,致使緬歷1323年建設的瑞喜宮佛塔南門走廊發生坍塌。蒲甘歷史研究管理局局長丹泰博士稱,發生坍塌的建築是南門走廊,有六七十年的歷史,南門走廊坍塌了15英尺左右,縣總務局和佛塔管理組已經合作開展修復工作
  • 緬甸之旅:馬哈牟尼佛塔、流淌虔誠的信徒
    作為緬甸的宗教中心,曼德勒擁有無數的寺廟和佛塔,如果你能抵抗睡蟲的侵擾,可以在4點鐘爬起床,到馬哈牟尼佛塔(Mahamuni Paya)看誠心的信徒為佛像進行洗臉儀式。這組由佛塔和寺廟組成的建築群位於曼德勒市南邊,每時每刻流淌著虔誠的信徒。
  • 瞻仰緬甸蒲甘的千年佛塔
    無論是國內的眾多攻略,還是孤獨星球(LP) 緬甸 篇,對 蒲甘 的佛塔介紹都很簡略,所以我們主要聽從司機師傅的建議。精選了幾個有代表性的佛塔瞻仰。因為從新 蒲甘 出發,所以我們先到的是小鎮靠 伊洛 瓦迪河畔的Law Ka Nan Da Pagoda。這是一座仍然香火鼎盛的寺廟。
  • 在緬甸佛塔中行走(上)
    常人眼裡,緬甸是千佛聖地,萬塔之國。只要有人居住的地方,就一定有佛塔。從伊洛瓦底江下遊的稻鄉三角洲,到伊洛瓦底江源頭的山城葡萄,毫無例外。在緬甸,縱然這一南一北相距數千裡,也不管各省邦之間風土人情有多大的差異,只要看見炊煙嫋嫋,就會看到佛塔。這片古老的土地上,佛塔或多或少、或大或小,抬頭可瞻仰,低頭可俯視,是緬甸最驕傲的文化遺蹟。
  • 瑞喜宮塔是開國之塔,是緬甸現代佛塔的原型!
    瑞喜宮塔是開國之塔,是緬甸現代佛塔的原型,緬甸最著名的四大佛塔之一,它不僅是蒲甘地區最大的佛塔,同時還是蒲甘塔群中唯一用石頭建造的佛塔,歷史悠久,是第一座緬甸風格的佛塔。瑞喜宮塔為四方對稱結構,式樣為中央一座鐘形的實心大金塔,造型以3層方形平臺為基座,上接一八角形平臺連接鐘形塔,這種形式成為後來蒲甘平原許多佛塔建築範本。塔四周是露天走道,有無數小塔和亭臺,走道外圍是一圈寺院殿堂,開四門建逾百米的長廊作為出入口。瑞喜宮塔高40多米,周圍環繞著53尊高大的雕塑,包括獅子雕、摩迦羅雕(一種形似鱷魚的動物)和蟾蜍雕。
  • 一分鐘帶你讀懂緬甸,佛塔之國,景美人不多!
    緬甸美景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緬甸佛教,不管你走到哪裡,都會看到佛教的身影,佛教的象徵就是佛塔,而緬甸的佛塔是數不盡的,也經常被譽為「佛塔之國」在這個國度裡,你走在大街上,隨處可見的是當地的僧人,這裡的僧人與國內不同,一天只吃兩頓飯,且有過午不食的習俗,僧人像當地人化緣,也是化到什麼吃什麼,葷素不忌,有著自己的一套佛法傳承。
  • 「行攝緬甸」在浪漫的固都陶佛塔偶遇純真可愛的緬甸華僑女孩
    固都陶佛塔位於曼德勒山腳下,1857年由緬甸敏東王建成。這些石碑被譽為「世界上最偉大的書」,它的規模是佛教世界絕無僅有的,據說如果一個人每天閱讀8小時,要讀完這些「書」,一共需要450天。佛塔內牆的每一個入口處,雕刻有佛本生故事和護門神像的柚木大門。佛塔的四個長廊也都建造得雄偉堂皇,令人讚嘆不已。
  • 話說緬甸佛塔(南洋伯 Maung Chan)
    緬甸人對三寶特別樂善好施——因而佛塔多、寺院多、和尚多、施捨喜慶多。 緬甸人自古以來認為:破除貪嗔痴,施捨一生儲蓄予佛法僧或興建佛塔,功德無量——因而在緬甸人身上,精神的富足與經濟的貧困,有機結合、和平共處。 信佛的緬甸人認為四大皆空,願通過戒-定-慧修行,告別輪迴迷途,航向涅槃彼岸。
  • 緬甸|走進佛塔之國,來一場最虔誠信仰的旅行
    緬甸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也是著名的佛教之國,這個國家80%以上的人都信仰佛教。佛教徒向來崇尚建造浮屠,因此,緬甸的歷代國王、社會領袖和普羅大眾對佛塔都情有獨鍾,全國到處佛塔林立。據說,緬甸全國現有佛塔超過330萬座。確切統計起來十分困難,但可以肯定的是,緬甸是世界上佛塔最多的國家。
  • 陽光下的佛塔熠熠生輝,黃昏裡的烏木橋溫柔嫋娜,緬甸佛塔全收錄
    而東南亞也有這樣一個國家,被稱為「佛教之國」,佛教在這片土地上已存在兩千五百多年,這裡佛塔林立信徒眾多。人們在佛教文化的氤氳下自由生活,陽光下熠熠生輝的浮屠時刻保佑著這裡的子民。如果你渴望靜下心來,享受慢節奏的生活,在緬甸能幫你找尋到真正的自我。請跟隨我的腳步,從緬甸第一大城市仰光出發,經過古都曼德勒,最後到達佛教聖地蒲甘,讓自己的心慢下來,忘卻紅塵中的繁瑣與煩惱,在佛塔前發願,這一世平安幸福。
  • 緬甸自由行:讓人難忘的自然美景,造型獨特的佛塔
    緬甸道納山脈山景緬甸道納山脈山景緬甸東枝日出緬甸高音吉島海岸,是緬甸西南地區伊洛瓦底地區的一個島嶼。由於其美麗的巖石和礁石,它是一個旅遊勝地。緬甸格勞避暑小鎮鄉村景色緬甸格勞避暑小鎮鄉村景色緬甸湖景緬甸皇家功績寶塔,位於緬甸 曼德勒市 。它由729個佛塔組成,像涼亭一樣,每個寺廟都有白色大理石頂部。
  • 疫情結束中國遊客做好準備去泰國了,不考慮一下緬甸嗎?
    疫情對泰國的旅遊業毋庸置疑是個很大的一擊。我國遊客在東南亞旅遊的目的地中,泰國是最多的選擇。泰國新聞網最新發布的文章《中國的反彈--中國人正收拾行裝準備重回泰國旅遊了嗎?》可以看出來,泰國對中國遊客的需求。